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 被引量:1139
1
作者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编写组 王陇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4,共9页
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卒中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我国卒中疾病负担有增长的态势。卒中作为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干预效果显著。近几年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取得... 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卒中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我国卒中疾病负担有增长的态势。卒中作为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干预效果显著。近几年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发病率由2005年222/10万下降至2019年201/10万,但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2019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至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为1704万。因此,为遏制卒中疾病负担增长态势,我国卒中防控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该概要从卒中的流行病学、诊治进展、防治体系建设以及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2019年我国的卒中防治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规划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死亡率
下载PDF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99
2
作者 周自强 胡大一 +3 位作者 陈捷 张仁汉 李奎宝 赵秀丽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心房颤动 (房颤 )患病率、并发症以及服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 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 ,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 中国房颤患病率总患病率 0 77% ,标准化率为 0 6 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男性病人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 9%比 0 7% ,P =0 0 13)。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 9% ,6 5 2 %和 2 1 9%。房颤病人中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 ,房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房颤人群 (12 1%比 2 3% ,P <0 0 1)。服药情况华法林为 1 7% ,阿司匹林为 37 9% ,洋地黄为37 9% ,β受体阻滞剂为 2 4 6 %。 结论 中国房颤患病率 ,年龄、性别、病因分组等均和国外相关资料趋势接近 ,脑卒中发病率高 ,但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 ,需要加强对房颤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 并发症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12
3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9-735,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诊治情况。方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全国27个省或自治区,4个直辖市等共43座城市,开展0~14岁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各城市确定调查学校、幼儿园...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诊治情况。方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全国27个省或自治区,4个直辖市等共43座城市,开展0~14岁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各城市确定调查学校、幼儿园和社区。使用统一初筛问卷对儿童进行筛查,筛查出的可疑哮喘儿童由临床医生通过现场问诊、体检、查阅患儿病历及以往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等,明确其是否患有哮喘。对已确诊哮喘患儿做进一步问卷调查,了解其哮喘诊治情况及伴发过敏性疾病情况。所有数据使用Epi—Inf0软件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463982名儿童的初筛,诊断哮喘13992例,其中典型哮喘12634例(90.3%),咳嗽变异性哮喘1358例(9.7%)。确诊患者中既往已诊断哮喘9605例(68.6%),新诊断病例4387例(31.4%)。我国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95%C1:2.97%~3.06%),其中典型哮喘患病率为2.72%(95%CI:2.68%~2.77%),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0.29%(95%CI:0.28%~0.31%)。近2年(2009和2010年)哮喘现患率为2.32%(95%CI:2.28%-2.37%)。男性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51%(8495/241811)和2.29%(5089/222160),Xz=608.7,P〈0.01]。以学龄前儿童(3~5岁)患病率最高(4.15%),明显高于学龄儿童(6~14岁)(2.82%)和婴幼儿(0~2岁)(1.77%)。不同地区以华东地区最高(4.23%),东北地区最低(2.00%)。不同城市以上海最高(7.57%),拉萨最低(0.48%)。在确诊的哮喘患儿中45.2%(6321例)有家族过敏史,72.5%(10143例)有个人过敏史,50.1%(7010例)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发作最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和天气变化(或接触冷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流行病学 城市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 被引量:1261
4
作者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4-335,共12页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严重的睡眠缺失将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严重的睡眠缺失将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失眠 中国成人 治疗指南 诊断 睡眠问题 流行病学 被调查者 健康问题
原文传递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被引量:1185
5
作者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 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 ,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为制定 2 0 0 1~ 2 0 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 ,全国调查点 2 5 7个。对 0~ 1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对≥ 1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 目的 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 ,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为制定 2 0 0 1~ 2 0 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 ,全国调查点 2 5 7个。对 0~ 1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对≥ 1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反应≥ 10mm的儿童进行胸透 ,对胸透异常和咳嗽、咳痰症状≥ 3周者进行摄片、痰涂片和培养检查 ,对培养阳性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 ,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对 5 9个点进行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对 1999年死亡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 实检人口为 36 5 0 97人 ,占应检人口的 95 %以上。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36 7/ 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16 0 / 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12 2 / 10万 ,经标准化的患病率与 1979年相比活动性肺结核年递降率为 4 5 % ,涂阳肺结核年递降率为 3 8% ,与 1990年相比年递降率分别为 5 4%和3 2 % ;1990~ 2 0 0 0年间涂阳患病率卫V项目地区下降 44 4% ,而非项目地区下降 12 3% ,西部地区疫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 ,各地不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学 抽样调查
原文传递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被引量:1372
6
作者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108,共44页
目的 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 ,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为制定 2 0 0 1~ 2 0 1 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 ,全国调查点 2 57个。对 0~ 1 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1 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反... 目的 了解全国的结核病疫情动态 ,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为制定 2 0 0 1~ 2 0 1 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 ,全国调查点 2 57个。对 0~ 1 4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1 5岁人群和结核菌素反应≥ 1 0mm的儿童进行胸透 ,对胸透异常和咳嗽咳痰症状 3周或以上者进行摄片、痰涂片和培养检查 ,培养阳性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 ,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对 59个点进行全人口感染率调查。对 1 999年死亡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 实检人口为 3650 97人 ,占应检人口的 97.2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367/ 1 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1 60 / 1 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1 2 2 / 1 0万 ,经标准化的患病率与 1 979年相比活动性肺结核年递降率为 4 .5% ,涂阳患病率为 3 .8% ,与 1 990年比年递降率分别为 5 .4%和 3 .2 % ;1 990~2 0 0 0年间涂阳患病率卫V项目地区下降幅度为 44 .4% ,而非项目地区下降 1 2 .3% ,西部地区疫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 ,各地不平衡 ,下降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学 抽样调查 中国 2000年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 被引量:1423
7
作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1-545,共25页
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 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由于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广泛流行,我国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绝对人数还在不断攀升,这将进一步推高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此,我们要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仅关注危险因素本身到关注危险因素形成和流行的环境,更加关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危险因素形成的作用。在生命早期强调心血管健康,采取以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零级预防为主的策略,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流行病学 健康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死亡率 社区防治 康复 基础研究 器械研发
下载PDF
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 被引量:1277
8
作者 顾东风 黄广勇 +4 位作者 吴锡桂 段秀芳 何江 Paul K Whelton Stephen Mac Mahon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方法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全国 1 0个省市 (南方和北方各 5个省市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年龄在 35~ 74岁之间 ,城市和农村...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的患病率和分布特征。方法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全国 1 0个省市 (南方和北方各 5个省市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年龄在 35~ 74岁之间 ,城市和农村各半 ,男、女人数均衡。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人群的心衰患病率。结果 共抽样调查 35~ 74岁城乡居民 1 5 51 8人 ,心衰患病率为0 9% ;其中男性为 0 7% ,女性为 1 0 %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P <0 0 5)。 35~ 44岁、45~ 54岁、55~64岁、65~ 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 0 4%、1 0 %、1 3 %和 1 3 % ;随着年龄增高 ,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P <0 0 1 )。我国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 1 4% ,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 0 5 % ,北方明显高于南方 (P <0 0 1 ) ;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为 1 1 % ,农村人群心衰患病率为 0 8% ,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高于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统计 心血管 中国 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调查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被引量:1833
9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2-17,共16页
目录一、概述(一)定义和分类(二)流行病学二、临床表现(一)疼痛(二)脊柱变形(三)骨折三。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脊柱变形
下载PDF
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60
10
作者 张万岱 胡伏莲 +1 位作者 萧树东 徐智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0年第5期265-270,共6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包括胃癌有关,而我国Hp感染状况尚无大宗调查报告。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各地区Hp的部分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从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全国19个省、市...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包括胃癌有关,而我国Hp感染状况尚无大宗调查报告。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各地区Hp的部分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从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一般人群26341人Hp感染的危险因素、地理差异与Hp感染率等进行调查。结果 Hp的总感染率为56.22%,广东地区Hp感染率最低为42.01%,西藏Hp的感染率最高为84.62%。成人各年龄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Hp感染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水源、职业、环境、生活条件、教育水平有关。吸烟、饮酒与Hp感染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本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一般人群Hp感染率相对较高,间接粪-口传播和生活条件是Hp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初步结果显示多数在儿童期即被Hp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被引量:945
11
作者 刘力生 龚兰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94-102,共9页
关键词 中国 高血压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 被引量:850
12
作者 郑莹 吴春晓 张敏璐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1-569,共9页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农村地区近10年来上升趋势明显。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和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特征,总体生存率估计与发展中国家持平,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农村地区近10年来上升趋势明显。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和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特征,总体生存率估计与发展中国家持平,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目前,尚缺乏以人群为基础的系统资料以描述女性乳腺癌组织病理学、诊断时期别和分子分型等疾病特征的分布。我国乳腺癌的防控策略应更多地侧重于疾病监测、病因学和生存研究,并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地区乳腺癌预防、筛查和临床诊治服务能力,缩小城乡之间乳腺癌的生存率差距,遏制农村死亡率上升势头。现就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死亡和生存概况,以及乳腺癌疾病特征的分布状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流行病学 死亡率 生存率
下载PDF
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701
13
作者 孙秀娣 牧人 +7 位作者 周有尚 戴旭东 张思维 皇甫小梅 孙杰 李连弟 鲁凤珠 乔友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国胃癌死亡 2 0年的变化情况 ,探讨其变化规律、可能的发展趋势。方法对基本采用同一方法处理的中国 2 0世纪 70年代和 90年代两次死因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90年代胃癌调整死亡率男性增长 11.0 % ,女性增长 6.3 % ;胃... 目的 分析中国胃癌死亡 2 0年的变化情况 ,探讨其变化规律、可能的发展趋势。方法对基本采用同一方法处理的中国 2 0世纪 70年代和 90年代两次死因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90年代胃癌调整死亡率男性增长 11.0 % ,女性增长 6.3 % ;胃癌死亡率 70年代城市略高于农村 ,90年代农村高于城市 3 7.0 % ;90年代城市胃癌调整死亡率男、女性分别下降 2 2 .2 %、2 6.7% ,而农村男、女性分别上升 2 6.4%和 2 2 .1%。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90年代胃癌死亡的男、女性之比均较 70年代略有上升 ,胃癌死亡危害男性高于女性、且农村高于城市。 90年代男、女性胃癌死亡率下降的省 (市 )各有 12个 ,分别占 44.0 % (12 / 2 7) ;除江苏省外 ,女性的下降百分比均高于男性 ;胃癌死亡率上升在前 6位的省 (市 ) ,男性增幅均高于女性。结论 中国胃癌死亡总的呈上升趋势 ,但在 2 7个省 (市 )中则有升有降 ;城乡之间 ,城市下降 ,农村上升 ;与世界各国比较 ,中国男、女性胃癌世界调整死亡率居于首位。 2 0年的胃癌死亡率在 3 0~ 59岁年龄组中呈下降趋势 ,60岁以上年龄组呈上升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胃癌 死亡率 发展趋势 预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787
14
作者 刘又宁 陈民钧 +24 位作者 赵铁梅 王辉 王睿 刘庆锋 蔡柏蔷 曹彬 孙铁英 胡云建 修清玉 周新 丁星 杨岚 卓建生 唐英春 张扣兴 梁德荣 吕晓菊 李胜歧 刘勇 俞云松 魏泽庆 应可净 赵峰 陈萍 侯晓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 研究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及患者入选前是否应用抗生素、肺炎患者预后研究组(PORT)分级等的情况,同时检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入选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个中心的665例CAP患者并进行病原... 目的 研究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及患者入选前是否应用抗生素、肺炎患者预后研究组(PORT)分级等的情况,同时检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入选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个中心的665例CAP患者并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确定诊断的阳性判断标准为:(1)合格痰标本培养出1株或多株细菌;(2)血培养检出病原体;(3)间隔2~4周采集的2次标本的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现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降低。应用琼脂稀释法对常见病原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 在610例同时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阳性率为20.7%(126例),其后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0.3%(63例)、流感嗜血杆菌9.2%(56例)、肺炎衣原体6,6%(4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6.1%(37例)、嗜肺军团菌5.1%(3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8%(23例)、大肠杆菌1.6%(10例)、卡他莫拉菌1.3%(8例)、铜绿假单胞菌1.0%(6例)。在195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共有10.2%(62例)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69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和莫西沙星的不敏感率分别为20.3%、75.4%和4.3%。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占10.2%。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细菌,我国致CAP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5.0%以上,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 原体 流行病学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 被引量:797
15
作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3-578,共26页
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CVD)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 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CVD)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CVD负担仍将持续增加,这对我国CVD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包括通过一级预防以减少发病人数,增加心血管急重症救治的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康复和二级预防的医疗服务以降低大量CVD存活患者复发、再住院和失能的风险。中国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人数已经高达数亿,多数情况下,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升高隐匿发生,常常在检出时已经导致血管病变,甚至已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应加强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零级预防工作,也应加强心血管健康状态的评估和早期病理变化的防治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流行病学 健康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死亡率 社区防治 康复 基础研究 器械研发
下载PDF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19
16
作者 吴兆苏 姚崇华 赵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脑卒中 死亡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28
17
作者 杨廷忠 黄汉腾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60-764,共5页
目的 了解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样本来自杭州、广州、重庆和太原 4个城市 36 6 6名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 ,家庭访问调查。压力测量使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 (CPSS)。初步分析不同特征人群... 目的 了解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样本来自杭州、广州、重庆和太原 4个城市 36 6 6名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 ,家庭访问调查。压力测量使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 (CPSS)。初步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的高水平压力 ,即健康危险性压力 (HRS)的分布状况 ,多元logistic分析用于确定其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样本中CPS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PSS均值为 2 4 .2 2± 5 .81。HRS发生率为 4 4 .5 4 % (95 %CI:4 2 .90~ 4 6 .12 ) ,其中男性为 4 2 .95 % ,女性为 4 6 .30 %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HRS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2 1岁年龄组最高 (5 9.2 9% )。HRS率也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而降低。HRS率在不同的职业群体间存在差别 ,高中学生、下岗者和未就业者是HRS高发人群率。HRS率与婚姻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体的社交活动相关。结论 心理压力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特别是某些特殊群体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城市居民 心理压力 流行病学 研究
原文传递
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76
18
作者 潘国宗 许国铭 +7 位作者 郭慧平 柯美云 韩少梅 李兆申 方秀才 邹多武 鲁素彩 刘婧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成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在1996年7~9月调查时一年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疾病和危险因素等。方法对两市18~70岁城乡常住人口5000例,进行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问卷调...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成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在1996年7~9月调查时一年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疾病和危险因素等。方法对两市18~70岁城乡常住人口5000例,进行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以反酸、烧心、反食症状程度和频度的积分(Sc,最高18分)作为反流的指标,Sc≥6表明存在症状性反流(GER);再抽取一部分反流阳性病人和对照者用胃镜和24小时pH监测作精查,根据精查的正确率对普查结果校正后测算出患病率。结果(1)共4992例完成了筛查,人群中每日有烧心者占2.5%;Sc≥6者448例占8.97%,男女之比为1∶1.1;精查正确率为64%,据此推测GERD的患病率为5.77%,RE为1.92%。(2)分层分析显示,有反流症状者北京(10.19%)多于上海(7.76%),北京的男性病人、体力劳动者及农村的患病率均高于上海;此外,40岁以上的患病率增多。(3)反流组伴发口咽喉病患、哮喘和支气管炎的频率比非病人人群明显为高。结论调查结果显示,GERD为多发病,但我国南北方的患病率有差别。GERD和RE的比值为3∶1。年龄(OR1.01)、饱食(OR1.99)、油腻食物(OR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 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 被引量:665
19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 李立明 +19 位作者 梁晓峰 姜庆五 汪华 王波 杨维中 王充 刘霞 吴凡 张志杰 陈峰 赵杨 魏永越 沈思鹏 郝元涛 杜志成 唐金陵 任军 毕振强 邓瑛 王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病毒最初的来源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穿山甲为潜在的动物宿主。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病毒最初的来源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穿山甲为潜在的动物宿主。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潜伏期5.2 d,流行初期基本再生数(R0)为2.2。患者多数表现为普通型和轻型。病死率为2.38%,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病死率较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要点包括完善疫情信息监测、隔离诊治传染源、加快疑似病例诊断、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重视聚集性疫情防控和院内感染防控、关注返程人员的疫情防控和加强社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毒肺炎 2019冠状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663
20
作者 许隆祺 陈颖丹 +7 位作者 孙凤华 蔡黎 方悦怡 王丽萍 刘新 李莉莎 冯宇 李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332-340,共9页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近十年来的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法按照对总体率进行估计...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近十年来的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法按照对总体率进行估计的随机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确定全国调查的样本量及各省(区、市)调查的样本量,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这两个特征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三步抽样,分别到县(市)、乡(镇)和点。在已知有华支睾吸虫流行的27省(区)同时另行抽样作“流行区调查”,样本量为217 829。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等采用病原学检查,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以血清学检查为主。结果以病原学检查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 629人,查出感染蠕虫26种,其中福建发现的东方次睾吸虫和埃及棘口吸虫为国内外人体感染首次报告,广西发现的扇棘单睾吸虫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告。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包括钩虫6.12%、蛔虫12.72%、鞭虫4.63%),推算全国感染土源性线虫人数约为1.29亿(钩虫、蛔虫、鞭虫感染人数分别约为3 930万、8 593万、2 909万);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推算全国感染带绦虫人数约为55万;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8%;流行区(27省、区、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推算感染华支睾吸虫人数约为1 249万。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8%。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2.04%(4 796/39 826)、0.58%(553/96 008)、1.71%(1 163/68 209)、3.38%(3 149/93239)和7.88%(3 737/47 444)。结论本次调查结果与1990年全国性调查的相比,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下降60.72%、71.29%和73.60%,感染人数显著减少。广东、广西、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人体 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