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错位、混杂、超越——流散视阈中的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萍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55-160,共6页
作为菲利普斯所有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渡河》不仅仅让他两次入选布莱克纪念奖,还对流散问题的探讨最为深刻,几乎囊括了菲利普斯所有流散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错位主题、混杂本质和超越期盼。错位是卡里尔·菲利普斯生存常态的真... 作为菲利普斯所有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渡河》不仅仅让他两次入选布莱克纪念奖,还对流散问题的探讨最为深刻,几乎囊括了菲利普斯所有流散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错位主题、混杂本质和超越期盼。错位是卡里尔·菲利普斯生存常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从第一部小说《最后的通道》开始,菲利普斯就不断的关注流散视阈中的"错位"。而在"错位"主题的基础上,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本质是提倡一种独特的混杂流散观念,不计种族、民族和性别的差异,将处于流散中的所有群族考虑在内,这是一种开放的、流动的反本质主义的流散思想。而菲利普斯呼吁的是一种能够超越种族、民族和性别差异的流散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斯 《渡河》 流散视阈 错位 混杂 超越
下载PDF
流散视阈中的保罗·吉尔罗伊种族思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91-98,共8页
在以非洲种族为基础的种族,乃至流散研究领域中,很少有学者能够超越吉尔罗伊。这得益于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时曾追随斯图亚特·霍尔对种族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加之其拥有黑人血统的关系。吉尔罗伊总是以黑人研究为基础从更加... 在以非洲种族为基础的种族,乃至流散研究领域中,很少有学者能够超越吉尔罗伊。这得益于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时曾追随斯图亚特·霍尔对种族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加之其拥有黑人血统的关系。吉尔罗伊总是以黑人研究为基础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思考种族和流散问题,因此其思想总是呈现出一种宏观的、全球化的特点。其思想的核心是反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在此基础上,吉尔罗伊致力于将黑人种族融入英国主流历史、反对种族主义,认为其是种族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同时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他提倡一种超越肤色界限的无种族状态,或者也是其所说的"行星人文主义"或"张扬的世界主义"。从时间上来划分,其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类是继承式研究、创新式的扩大研究和持续性研究3个阶段,这3个阶段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 种族 流散视阈 全球化
下载PDF
纠缠于抛弃与回归的“家园”书写——流散视阈中评卡里尔·菲利普斯的《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
3
作者 张建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40-344,368,共6页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qu...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移入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出国家园"。《一个国家的独立》中弗朗西斯则从"移入国家园"到"移出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入国家园"。二人迁徙方向首尾链接后呈现出"连环册"式的"家园"书写特点。通过其菲利普斯思考了流散群族的命运问题。同时他还就英殖民统治的特点和英国加勒比黑人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书写 流散视阈 移出国家园 移入国家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