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错位、混杂、超越——流散视阈中的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建萍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55-160,共6页
作为菲利普斯所有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渡河》不仅仅让他两次入选布莱克纪念奖,还对流散问题的探讨最为深刻,几乎囊括了菲利普斯所有流散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错位主题、混杂本质和超越期盼。错位是卡里尔·菲利普斯生存常态的真...
作为菲利普斯所有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渡河》不仅仅让他两次入选布莱克纪念奖,还对流散问题的探讨最为深刻,几乎囊括了菲利普斯所有流散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错位主题、混杂本质和超越期盼。错位是卡里尔·菲利普斯生存常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从第一部小说《最后的通道》开始,菲利普斯就不断的关注流散视阈中的"错位"。而在"错位"主题的基础上,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本质是提倡一种独特的混杂流散观念,不计种族、民族和性别的差异,将处于流散中的所有群族考虑在内,这是一种开放的、流动的反本质主义的流散思想。而菲利普斯呼吁的是一种能够超越种族、民族和性别差异的流散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斯
《渡河》
流散
视阈
错位
混杂
超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散视阈中的保罗·吉尔罗伊种族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建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91-98,共8页
在以非洲种族为基础的种族,乃至流散研究领域中,很少有学者能够超越吉尔罗伊。这得益于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时曾追随斯图亚特·霍尔对种族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加之其拥有黑人血统的关系。吉尔罗伊总是以黑人研究为基础从更加...
在以非洲种族为基础的种族,乃至流散研究领域中,很少有学者能够超越吉尔罗伊。这得益于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时曾追随斯图亚特·霍尔对种族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加之其拥有黑人血统的关系。吉尔罗伊总是以黑人研究为基础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思考种族和流散问题,因此其思想总是呈现出一种宏观的、全球化的特点。其思想的核心是反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在此基础上,吉尔罗伊致力于将黑人种族融入英国主流历史、反对种族主义,认为其是种族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同时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他提倡一种超越肤色界限的无种族状态,或者也是其所说的"行星人文主义"或"张扬的世界主义"。从时间上来划分,其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类是继承式研究、创新式的扩大研究和持续性研究3个阶段,这3个阶段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
种族
流散
视阈
全球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纠缠于抛弃与回归的“家园”书写——流散视阈中评卡里尔·菲利普斯的《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
3
作者
张建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40-344,368,共6页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qu...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移入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出国家园"。《一个国家的独立》中弗朗西斯则从"移入国家园"到"移出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入国家园"。二人迁徙方向首尾链接后呈现出"连环册"式的"家园"书写特点。通过其菲利普斯思考了流散群族的命运问题。同时他还就英殖民统治的特点和英国加勒比黑人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书写
流散
视阈
移出国家园
移入国家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错位、混杂、超越——流散视阈中的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建萍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55-160,共6页
文摘
作为菲利普斯所有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渡河》不仅仅让他两次入选布莱克纪念奖,还对流散问题的探讨最为深刻,几乎囊括了菲利普斯所有流散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错位主题、混杂本质和超越期盼。错位是卡里尔·菲利普斯生存常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从第一部小说《最后的通道》开始,菲利普斯就不断的关注流散视阈中的"错位"。而在"错位"主题的基础上,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本质是提倡一种独特的混杂流散观念,不计种族、民族和性别的差异,将处于流散中的所有群族考虑在内,这是一种开放的、流动的反本质主义的流散思想。而菲利普斯呼吁的是一种能够超越种族、民族和性别差异的流散观念。
关键词
菲利普斯
《渡河》
流散
视阈
错位
混杂
超越
Keywords
Cryl Phillips
Crossing the River
Diaspora perspective
dislocation
hybridity
transcendence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散视阈中的保罗·吉尔罗伊种族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建萍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91-98,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卡里尔.菲利普斯的流散思想及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为13YJC752034)"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后现代视阈中流散身份的惑与解--菲利普.罗斯‘祖克曼系列’作品研究(项目编号为ZXH2012F009)"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以非洲种族为基础的种族,乃至流散研究领域中,很少有学者能够超越吉尔罗伊。这得益于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时曾追随斯图亚特·霍尔对种族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加之其拥有黑人血统的关系。吉尔罗伊总是以黑人研究为基础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思考种族和流散问题,因此其思想总是呈现出一种宏观的、全球化的特点。其思想的核心是反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在此基础上,吉尔罗伊致力于将黑人种族融入英国主流历史、反对种族主义,认为其是种族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同时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他提倡一种超越肤色界限的无种族状态,或者也是其所说的"行星人文主义"或"张扬的世界主义"。从时间上来划分,其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类是继承式研究、创新式的扩大研究和持续性研究3个阶段,这3个阶段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
种族
流散
视阈
全球化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纠缠于抛弃与回归的“家园”书写——流散视阈中评卡里尔·菲利普斯的《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
3
作者
张建萍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40-344,36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20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ZXH2012F009)
文摘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移入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出国家园"。《一个国家的独立》中弗朗西斯则从"移入国家园"到"移出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入国家园"。二人迁徙方向首尾链接后呈现出"连环册"式的"家园"书写特点。通过其菲利普斯思考了流散群族的命运问题。同时他还就英殖民统治的特点和英国加勒比黑人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双重书写
流散
视阈
移出国家园
移入国家园
Keywords
hom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
diaspora perspective
country emigrated
country immigrated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错位、混杂、超越——流散视阈中的卡里尔·菲利普斯《渡河》研究
张建萍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散视阈中的保罗·吉尔罗伊种族思想研究
张建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纠缠于抛弃与回归的“家园”书写——流散视阈中评卡里尔·菲利普斯的《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
张建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