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主义还是民族主义——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派系化问题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建平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8,共10页
随着美国印第安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日渐成熟,美国学术界需要从学术成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和评估。但在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过程中,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也面临传统学科内部诸多的知识误区。围绕土著身份话语的争论构... 随着美国印第安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日渐成熟,美国学术界需要从学术成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和评估。但在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过程中,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也面临传统学科内部诸多的知识误区。围绕土著身份话语的争论构成了该领域内部的张力,导致明显的派系化倾向,知识体系的整合和建构越来越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制约着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本文讨论三个问题:一、美国印第安人研究的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问题;二、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派系化倾向;三、美国学界研究策略的变化,视点的转移和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派系
原文传递
印第安文学批评的派系化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从文学发生学角度考察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派系化倾向,指出政治、宗教、法律、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印第安身份话语的复杂谱系,彰显着土著社会现代性的张力。本文指出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政治话语与文化话语的连带关系及其性质,并... 本文从文学发生学角度考察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派系化倾向,指出政治、宗教、法律、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印第安身份话语的复杂谱系,彰显着土著社会现代性的张力。本文指出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政治话语与文化话语的连带关系及其性质,并把印第安文学批评的身份话语和主权诉求放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来审视,提出印第安文学批评的历史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文学 派系 现代性
下载PDF
1925——1949年国民党派系化原因探究
3
作者 姚超博 何虎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9-61,共3页
国民党的派系基本上是后孙中山时代的产物,因而从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起,开始探究其原因。国民党派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军队、地盘为凭藉的地方实力派,一类是没有军队、地盘的政治性派系。国民党的各个派系之间互相倾轧,造成国民... 国民党的派系基本上是后孙中山时代的产物,因而从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起,开始探究其原因。国民党派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军队、地盘为凭藉的地方实力派,一类是没有军队、地盘的政治性派系。国民党的各个派系之间互相倾轧,造成国民党力量的分散和内耗,加速了国民党的失败。可以说,国民党的派系化是造成国民党丢掉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究其派系化的原因,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还是有警醒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派系 原因
下载PDF
村落社会派系化背景下派系精英之于村庄治理的效用——基于精英民主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琼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Z期9-12,共4页
在村落社会派系化背景下,派系精英之于村庄治理具有独特功效。主要表现为:派系精英是村级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关节点,派系精英是实现乡镇与村对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派系精英主导村庄政治及其民主化进程。精英民主理论对当前派系精英介入下... 在村落社会派系化背景下,派系精英之于村庄治理具有独特功效。主要表现为:派系精英是村级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关节点,派系精英是实现乡镇与村对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派系精英主导村庄政治及其民主化进程。精英民主理论对当前派系精英介入下的村庄治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对今后进一步推进村庄治理具有启示意义,即加强选举制度的建设,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精英流转机制;加强村级事务运作的制度化建设;推进村庄治理中的分权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社会派系 村庄治理 精英民主
下载PDF
农村党员队伍的“家族化、派系化”现象值得警惕
5
作者 李鹏飞 《党课》 2008年第2期127-127,共1页
目前,在少数农村的党员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家族化、派系化”的现象,值得警惕。
关键词 农村 党员队伍建设 家族 派系
原文传递
从三青团自身的原因看其终结
6
作者 李红梅 司俊青 《今日科苑》 2008年第23期110-110,共1页
三青团是蒋介石1938年成立的一个全国性青年组织。三青团最终走向终结,除了与国民党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外,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三青团自身流于衙署化、自身派系化是其重要原因,三青团存在的九年间不仅没有实现蒋介石通过三青团革新国民... 三青团是蒋介石1938年成立的一个全国性青年组织。三青团最终走向终结,除了与国民党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外,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三青团自身流于衙署化、自身派系化是其重要原因,三青团存在的九年间不仅没有实现蒋介石通过三青团革新国民党的初衷,反而使党团之间造成很大内耗, 1947年蒋介石将三青团合并于国民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青团 国民党 衙暑 派系 内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