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陆架泥质沉积物中固相Fe形态及其对有机质、Fe、S成岩路径的制约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吕仁燕 朱茂旭 +2 位作者 李铁 杨桂朋 邓霏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371,共9页
利用化学提取法对中国东海具有不同陆源物质的内陆架(0701)和外陆架(0508)泥质沉积物柱样进行的多种形态固相铁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Fe 形态及其分布对有机质、Fe 和S 早期成岩作用具有明显的制约意义。0508 和0701 两站... 利用化学提取法对中国东海具有不同陆源物质的内陆架(0701)和外陆架(0508)泥质沉积物柱样进行的多种形态固相铁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Fe 形态及其分布对有机质、Fe 和S 早期成岩作用具有明显的制约意义。0508 和0701 两站点柱状沉积物总活性Fe 平均含量分别为12.14 mg/g 和10.03 mg/g, 其中,氧化物-Fe(Ⅲ)约占18.3%-58.3%, Fe3S4-Fe 占33.7%-76.8%, FeS-Fe 占2.0%-8.1%, FeS2-Fe 仅占1.4%-3.3%。Fe3S4-Fe 是活性Fe 的主要积累形态, 其成因主要是由东海较低的活性有机质与较高的活性Fe 等特定的物源条件决定的; 较高的活性Fe 也抑制了黄铁矿的形成。0701 站点所在的内陆架沉积物中, Fe 的异化还原可能是Fe(Ⅲ)还原的重要路径, 是有机质矿化重要的电子受体; 而0508 站点所在的外陆架沉积物中, Fe 的非生物还原可能是Fe 还原的主要路径, 有机质矿化主要以? 24SO 为电子受体。这些不同的机制也导致了0508 站点沉积物中总硫化物结合态Fe(Ⅱ)含量较0701 站点的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fe 硫化物 成岩路径 泥质沉积物 东海
下载PDF
沉积物活化氧气和过氧化氢产生羟自由基降解三氯乙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滕晓宇 郑云松 +3 位作者 蔡其正 卢钰茜 张鹏 袁松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7-555,共9页
沉积物中Fe(Ⅱ)可以活化氧气(O_(2))产生羟自由基(∙OH),从而降解有机污染物.为评估O_(2)应用于原位化学氧化(ISCO)等修复工程的潜力,通过室内静态试验体系,定量对比了不同条件下,沉积物活化O_(2)与过氧化氢(H_(2)O_(2))产生∙OH的产量、... 沉积物中Fe(Ⅱ)可以活化氧气(O_(2))产生羟自由基(∙OH),从而降解有机污染物.为评估O_(2)应用于原位化学氧化(ISCO)等修复工程的潜力,通过室内静态试验体系,定量对比了不同条件下,沉积物活化O_(2)与过氧化氢(H_(2)O_(2))产生∙OH的产量、氧化剂转化效率的差异,并采用三氯乙烯(TCE)作为代表性污染物来评估两种氧化剂体系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在pH为7的条件下,河岸带地下1 m和8 m以及化工场地下1 m和5 m沉积物悬浊液(均为50 g/L)在180 min内活化4.6 mmol/L O_(2)(假定体系中O_(2)完全溶解于水相的浓度,下同)时分别产生0.5、7.1、1.0、13.8μmol/L∙OH,活化5 mmol/L H_(2)O_(2)时分别产生1.7、39.1、72.1、102.8μmol/L∙OH.O_(2)转化为∙OH的效率为0.1%~3.0%,与H_(2)O_(2)(0.03%~2.40%)处于相近水平.在50 g/L河岸带地下8 m沉积物悬浊液中,随着O_(2)投加量由2.3 mmol/L增至7.0 mmol/L,180 min内∙OH的产量由6.7μmol/L增至7.5μmol/L,但是∙OH的产率由1.5%降至0.8%;随着H_(2)O_(2)的投加量由0.5 mmol/L增至10.0 mmol/L,180 min内∙OH的产量由12.2μmol/L增至70.4μmol/L,但∙OH的产率由2.4%降至0.7%.当向上述体系中加入三聚磷酸盐(TPP)和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后,∙OH的产量和产率显著增加.在河岸带地下8 m沉积物-O_(2)(4.6 mmol/L)体系中,反应180 min内TCE(初始浓度为12μmol/L)的去除率为15.5%,高于沉积物-H_(2)O_(2)(5.0 mmol/L)体系对TCE的去除率(7.7%),然而加入1.0 mmol/L TPP后,两种体系均可以实现TCE的完全去除.研究显示,O_(2)不仅稳定性好、廉价易得,而且与沉积物反应速率适中,氧化剂有效利用率与H_(2)O_(2)处于相当水平,因此有望作为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应用于特定需求的ISCO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过氧化氢 羟自由基 转化效率 活性fe(Ⅱ)
下载PDF
活性Fe_2O_3脱硫剂脱除页岩干馏瓦斯气中H_2S的能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娜 马国明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08年第B07期86-87,共2页
通过活性Fe2O3脱硫剂在油页岩干馏剩余瓦斯燃气发电机组中脱除H2S的分析与对比,找出了活性Fe2O3脱硫剂的单位脱硫能力和硫容2个重要参数,填补活性Fe2O3脱硫剂在使用上没有实际生产运行数据的空白,提升了燃气机组运行效率。
关键词 活性fe2O3脱硫剂 燃气发电 油页岩干馏瓦斯
下载PDF
生物活性元素Fe来源及其溶解度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志恒 效存德 李向应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7-607,共11页
具有生物活性的元素Fe被认为限制了海洋生物生产力,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碳循环起到调节作用,全球40%~50%的海洋因"高叶绿素低营养盐"(HNLC)"缺Fe"而初级生产力较低。然而,关于生物活性元... 具有生物活性的元素Fe被认为限制了海洋生物生产力,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碳循环起到调节作用,全球40%~50%的海洋因"高叶绿素低营养盐"(HNLC)"缺Fe"而初级生产力较低。然而,关于生物活性元素Fe的研究不仅涉及海洋科学,还与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近些年,围绕生物活性元素"Fe"开展的研究不仅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还是海洋学家与环境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尽管对于生物活性元素Fe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模型、室内实验及野外观测之间仍存在很大的挑战与不确定性。系统地总结了生物活性元素Fe最重要的自然来源方式,详细介绍了影响生物活性元素Fe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将来的工作提出建议,为我国未来开展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元素fe 粉尘源区 铁溶解度 影响因素 海洋生产力
原文传递
载铁活性炭对酸性嫩黄G的吸附机理
5
作者 赵博宇 张羽彤 +3 位作者 姜宇彤 李晓悦 肖鹏飞 吴德东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为获得高效处理酸性嫩黄G(AYG)废水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载铁活性炭(Fe-AC)作为吸附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比表面积方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研究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AYG的... 为获得高效处理酸性嫩黄G(AYG)废水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载铁活性炭(Fe-AC)作为吸附剂,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比表面积方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研究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AYG的去除影响,并探讨了Fe-AC吸附处理AYG的机理。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AYG去除影响的显著顺序为Fe-AC投加量>处理时间>pH。最佳处理条件:Fe-AC投加量为9.51g/L、处理时间为40.79 min、pH值为4.23。Fe-AC吸附AYG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02~0.6193 g/(mg·min),吸附过程符合Temkin吸附等温模型。机理分析结果表明,Fe-AC含氧官能团增加,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及单点吸附总孔容增加,裂缝、凹陷丰富,存在多层吸附现象,为其吸附AYG提供了更多结合位点,更利于其与吸附质结合,增加其对AYG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活性炭(fe-AC) 酸性嫩黄G(AYG) 表征分析 响应面法(RSM) 吸附机理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Fe^(3+)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双酚A 被引量:5
6
作者 汤茜 周玲妹 +2 位作者 陆丽 李倾城 丰叶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664-667,共4页
采用浸渍法在活性炭上负载铁制备催化剂Fe/AC,用于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研究了Fe/AC/O3体系的协同效应,探讨了Fe/AC投加浓度、臭氧浓度和BPA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的作用规律,并分析了Fe/AC/O3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催化... 采用浸渍法在活性炭上负载铁制备催化剂Fe/AC,用于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研究了Fe/AC/O3体系的协同效应,探讨了Fe/AC投加浓度、臭氧浓度和BPA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的作用规律,并分析了Fe/AC/O3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催化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Fe/AC/O3体系下,反应60 min后,BPA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7.44%和69.47%,效果明显优于臭氧体系的70.15%、30.89%和活性炭体系的14.69%、7.53%之和,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Fe/AC/O3体系降解BPA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当Fe/AC的投加浓度为5.0 g/L,臭氧浓度为15.0 mg/L,BPA初始浓度为50.0 mg/L时,Fe/AC/O3体系降解BPA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05972 min-1;其反应机制受溶液pH值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是吸附和臭氧直接氧化共同作用,而在碱性条件下以·OH间接氧化为主,活性炭上负载的Fe3+促进了·OH的生成,大大提高了BPA的反应效率和矿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负载fe^3+ 催化臭氧氧化 双酚A 去除率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Fe_3O_4磁性材料-H_2O_2类Fenton体系降解亚甲基蓝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军 杜茹男 李亚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5-57,62,共4页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Fe_3O_4磁性材料与H_2O_2组成类Fenton体系降解亚甲基蓝模拟废水,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表征磁性材料。结果表明,PAC表面负载的铁氧化物为具有磁性的Fe_3O_4,Fe_3O_4近似球形均匀的负载在PAC表面。该类Fento...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Fe_3O_4磁性材料与H_2O_2组成类Fenton体系降解亚甲基蓝模拟废水,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表征磁性材料。结果表明,PAC表面负载的铁氧化物为具有磁性的Fe_3O_4,Fe_3O_4近似球形均匀的负载在PAC表面。该类Fenton体系在PAC-Fe_3O_4磁性材料50 mg、H_2O_2投加量为30μL、p H为3、温度为40℃、反应180 min的条件下降解100 m L质量浓度为200 mg/L亚甲基蓝效果最好,亚甲基蓝和COD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4.42%。PAC-Fe_3O_4磁性材料-H_2O_2类Fenton体系对亚甲基蓝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fe3O4磁性材料 H2O2类fenton体系 降解 亚甲基蓝
下载PDF
活性炭-Fe组成的微电池净化印染废水的研究
8
作者 孙伟华 徐长城 宁平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第3期68-71,共4页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Fe组成的微电池处理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由最佳工艺流程处理后的出水COD浓度最低为34.1mg/L(此时COD净化效率为98.79%,色度净化效率为98.62%)。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Fe组成的微电池处理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由最佳工艺流程处理后的出水COD浓度最低为34.1mg/L(此时COD净化效率为98.79%,色度净化效率为98.62%)。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规定。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COD平均净化效率为96.67%,色度平均净化效率为9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池 活性炭-fe 印染废水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