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7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63
1
作者 劳杰 顾玉东 +5 位作者 徐建光 刘靖波 虞聪 徐文东 蒋良福 陆九洲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评价用A0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 4例 3 2个掌骨头骨折 ,均用切开复位加A0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选用T型钢板 16块 (其中 9例另加螺钉固定 ) ;使用L型钢板 12块 (其中 10例另加螺钉固定 ) ;... 目的 评价用A0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 4例 3 2个掌骨头骨折 ,均用切开复位加A0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选用T型钢板 16块 (其中 9例另加螺钉固定 ) ;使用L型钢板 12块 (其中 10例另加螺钉固定 ) ;用螺钉固定 4块。术后随访 6~ 2 4个月。结果 T型钢板、T型钢板加螺钉、L型钢板、L型钢板加螺钉、螺钉固定 5组术后均未发生感染。 5组术后平均开始活动时间分别为 8.0d、11.7d、14 .0d、11.2d和 17.5d。握力恢复百分比 (同侧 /对侧 )分别为 77 6%、80 1%、85 7%、76.0 %和 70 .7%。掌指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 81.1°、68.0°、64 .5°、70 .4°和 63 .5°。内固定平均拆除时间为 13 .4、6.17、10 .5、9 4和 9 0个月。无骨不连发生。结论 切开复位加AO内固定是一种治疗掌骨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 ,熟练的手术技巧 ,适时的早期功能锻炼和理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治疗 螺钉固定 L型钢板 T型钢板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活动时间 结论 活动范围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思考 被引量:48
2
作者 柳冠中 《设计》 2013年第10期158-163,共6页
中国不仅需要有好的设计,中国更需要有真正“工业化的土壤”,使我们原始创新这个“良种”能够扎根在中国制造业这个肥沃的土壤里。我想从三个角度来讲这个话题:一个是设计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第二个是工业设计是产业结构创新... 中国不仅需要有好的设计,中国更需要有真正“工业化的土壤”,使我们原始创新这个“良种”能够扎根在中国制造业这个肥沃的土壤里。我想从三个角度来讲这个话题:一个是设计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第二个是工业设计是产业结构创新的机制:第三个是工业设计不能仅仅在模仿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良,而应该有相当一部分的设计力量投入到创造新物种、创造新方式的专业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工业设计 产业结构 机制 结构创新 活动范围 工业化 新物种
下载PDF
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俞晓杰 陈雪吟 +2 位作者 朱中亮 叶乐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评价激痛点针刺对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主客观功能障碍指标的临床治疗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名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被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上接受针刺治疗,而对照组30名... 目的:评价激痛点针刺对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主客观功能障碍指标的临床治疗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名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被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上接受针刺治疗,而对照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疼痛部位上接受低强度感觉阈经皮电刺激安慰性对照治疗。两组各接受每周一次,共4周的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内容包括测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Roland-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DQ)水平以及客观的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和腰部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各项主观(VAS、RDQ)和客观(PPT、ROM)指标在针刺后均显示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在治疗后仅有主观症状的显著改善,并且两组间比较仍显示针刺组主观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除了针刺后酸痛反应,没有观察到其他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激痛点针刺对于改善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病人的疼痛症状和功能性表现均具有积极的治疗效应,是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肌筋膜疼痛 激痛点 针刺 压力疼痛阈值 活动范围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0
4
作者 赖美燕 李建赤 +3 位作者 黎凌云 徐自强 陈英娥 谭加群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总结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06月67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给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总结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06月67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结果较对照组的好,评分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的功能,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术 老年人 活动范围 关节 护理
原文传递
手外伤术后手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杨澔侠 王骏 +1 位作者 俞君 芮永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患者各关节活动范围及力量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至12月,我们对58例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拇指对指功能评分、前臂旋转角度、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患者各关节活动范围及力量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至12月,我们对58例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拇指对指功能评分、前臂旋转角度、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握力和捏力。以Jebsen手功能测试量表评估手功能,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翻纸牌、拣小物体和叠棋子的测试时间主要与患者的对指功能评分、抓握力量和手指TAM及掌指关节活动范围呈负相关;写字、拿罐子的测试时间主要与抓握力量呈负相关;模拟进食在此次研究中并未和各影响因素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手外伤患者的握力与掌指关节活动范围呈正相关,捏力与拇示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呈正相关。结论精细运动的基础是手指良好的活动范围,粗大运动主要依靠手部抓握以及上肢不同关节的协调运动。对于手外伤患者早期应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为主,后期要根据患者要求及其工作方式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力量训练有利于掌指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活动范围 关节 肌力 手功能
原文传递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陶泉 俞红 杨解林 《中国康复》 2004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CPM)训练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4 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G0、G1、G2和G3组 ,在完成常规物理治疗后 ,G1、G2和G3组分别在术后第 1、2和 3周时开始CPM训练 ,共 4...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CPM)训练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4 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G0、G1、G2和G3组 ,在完成常规物理治疗后 ,G1、G2和G3组分别在术后第 1、2和 3周时开始CPM训练 ,共 4周。结果 :治疗第 6周时测量 4组患膝关节活动范围 ,平均值分别为 (6 4± 5 )°、(89± 7)°、(78± 4 )°、(71± 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CPM训练能更快促进膝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 连贯被动运动 活动范围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初始角度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曲宝君 薛慧 苏昕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初始角度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法抽取青岛市市立医院关节科膝关节置换病人120例纳入研究,每组各40例,其中9例因不能依从...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初始角度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法抽取青岛市市立医院关节科膝关节置换病人120例纳入研究,每组各40例,其中9例因不能依从治疗退出研究,根据研究方案将病人分为三组,三组病人术后CPM初始角度分别设定为20°(小角度组,40例),最大屈曲角-10°(耐受组,40例)和最大屈曲角(最大耐受组,31例),术后24 h后开始CPM康复锻炼,以NRS法评估每例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第3、7 d测量病人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对比三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三种方法的近期疗效,并对各组病人伸膝迟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最大耐受组依从率为77.5%,其余两组均完全依从。术后3 d,小角度组、耐受组、最大耐受组AROM分别为(43.41±9.87)°、(51.46±9.80)°、(57.73±10.62)°,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 d,最大耐受组(89.88±8.53)°与耐受组(88.60±8.34)°其AROM均大于小角度组(71.11±10.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大耐受组和耐受组术后7 d A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人的伸膝迟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2~4 d,最大耐受组疼痛评分>耐受组>小角度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7 d,三组病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CPM可以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恢复,但康复需要一定的强度,推荐初始角度设定为最大耐受角度-10°,使CPM既能被病人依从,又能保证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康复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方法 活动范围 关节 运动活动 早日下床活动 静脉血栓形成 膝关节主动活动
下载PDF
爬楼梯轮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苏和平 王人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6-367,i001,共3页
关键词 爬楼梯轮椅 轮椅使用者 活动范围 价格低廉 康复工程 运动方式 体弱者 工作者 间歇型 连续型
下载PDF
主动快速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晓雅 孙永强 刘国杰 《中医正骨》 2015年第9期73-74,76,共3页
目的:观察主动快速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96例因膝骨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48例采用主动快速康复方法进行康复锻炼(快速康复... 目的:观察主动快速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96例因膝骨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48例采用主动快速康复方法进行康复锻炼(快速康复组),另外48例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锻炼(常规康复组),康复锻炼共进行12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 d,测定患侧膝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和最大伸直角度,即膝关节最大程度屈曲时和最大程度伸直时小腿纵轴与大腿纵轴的夹角。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和最大伸直角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7,P=0.627;t=-0.370,P=0.712)。术后12 d时2组患者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较术前增大(82.4°±15.8°,116.5°±15.7°,t=10.606,P=0.000;80.7°±18.3°,103.3°±14.8°,t=6.653,P=0.000),快速康复组的最大屈曲角度大于常规康复组(t=-4.238,P=0.000);术后12 d时2组患者的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均较术前减小(23.7°±12.5°,8.7°±3.5°,t=-8.006,P=0.000;22.8°±11.3°,10.6°±5.2°,t=-6.328,P=0.000),快速康复组的最大伸直角度小于常规康复组(t=3.205,P=0.002)。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主动快速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其效果优于常规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康复 活动范围 关节
下载PDF
运动干预防治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0
作者 高丕明 罗小兵 +3 位作者 何栩 蒋晴 周文琪 虞亚明 《中医正骨》 2014年第9期70-74,共5页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运动干预在膝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力量训练、拉伸训练、本体感觉训练、有氧运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运动干预在膝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力量训练、拉伸训练、本体感觉训练、有氧运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以及肌肉链、运动模式和姿势控制等整体训练均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但现有的运动干预方案在个性化、规范化及安全性方面有还待于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 运动疗法 抗阻训练 肌牵张运动 本体感觉 有氧运动 活动范围 关节 综述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大勇 任龙喜 王小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旁正中切口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ROM(颈椎总活动度)和颈部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旁正中切口颈椎管扩大棘突重建术60例(A组),行后正中切口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棘突切除术60例(B组)。分别记录两... 目的:探讨旁正中切口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ROM(颈椎总活动度)和颈部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旁正中切口颈椎管扩大棘突重建术60例(A组),行后正中切口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棘突切除术60例(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椎管矢状径、颈部轴性症状、JOA评分及ROM。结果:术后随访2 ̄7年,平均3年6个月,两组对比,椎管矢状径间术前及随访时均无显著性差异;颈部轴性症状B组较A组明显增加(P<0.01);JOA评分两组的改善率均>7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ROMA组平均丢失0.9°,B组平均丢失7.4°(以过伸角丢失为主,平均为7.2°),B组丢失角度明显大于A组(P<0.01)。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颈后旁正中切口棘突重建术,有助于术后颈部伸肌装置的功能重建,可减少术后颈椎活动度的丢失、减少术后颈部轴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减压 椎板成形 活动范围 轴性症状
下载PDF
单双节段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后1~8个月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岩 肖嵩华 +7 位作者 陆宁 张雪松 刘郑生 刘保卫 张永刚 张西峰 王征 毛克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的手术适应证,分析Bryan颈椎间盘假体手术操作要点,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从医师和患者两方面进行评价.方法:2003年12月~2004年6月,于本院骨科颈椎病中心连续进行27例(35个节段)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为观察置换...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的手术适应证,分析Bryan颈椎间盘假体手术操作要点,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从医师和患者两方面进行评价.方法:2003年12月~2004年6月,于本院骨科颈椎病中心连续进行27例(35个节段)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为观察置换间隙的活动范围(ROM,range of motion),本组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颈椎过伸、过屈位,左、右侧屈位的X线平片检查.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经过系统的物理检查,并由医师进行JOA评分,术后结合患者的主观感觉进行治疗效果的Odom评级.结果:本组患者全部经过1~8个月(平均5.2个月)的随访.术后27例患者均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随访超过3个月的15例患者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2(7~12)上升至术后平均15.5(13~17).Odom评级:优10例,良5例,可0例,差0例.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5.12°(4.2~6.5°);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18°(1.5~4.1°)和3.28°(2.2~4.3°).没有发现明显的颈椎生理弧度的丢失.结论:单、双节段的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维持了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颈椎间盘 术后 假体置换术 节段 临床资料分析 医师 活动范围 结论 对手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贤丽 刘宏亮 +2 位作者 武继祥 黄祥玉 尚超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0-741,共2页
目的 观察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运用持续被动运动的疗效。方法 将 3 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为主 ,辅以综合康复治疗 ;对照组只接受辅助的综合康复治疗。结... 目的 观察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运用持续被动运动的疗效。方法 将 3 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为主 ,辅以综合康复治疗 ;对照组只接受辅助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治疗组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采用持续被动运动并辅以综合康复治疗是治疗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功能障碍 持续被动运动 综合康复治疗 对照组 膝部骨折 治疗组 术后 目的观 活动范围 结论
原文传递
距下关节、踝关节对后足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俞光荣 杨云峰 +5 位作者 张凯 梅炯 朱辉 周家钤 马仁治 王以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研究踝关节与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及其对后足运动的影响。方法选用青壮年新鲜小腿-足标本8足,分别固定于特制的夹具中,用横穿跟骨体部的骨圆针标记跟骨,测量跟骨在坐标系内的三维位移,分别固定距下关节、踝关节,测量各自在固定情况... 目的研究踝关节与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及其对后足运动的影响。方法选用青壮年新鲜小腿-足标本8足,分别固定于特制的夹具中,用横穿跟骨体部的骨圆针标记跟骨,测量跟骨在坐标系内的三维位移,分别固定距下关节、踝关节,测量各自在固定情况下跟骨在坐标系内的三维位移。通过矩阵转换和函数方程,利用位移计算跟骨的三维旋转角度。分析后足在距下关节固定、踝关节固定或不固定任何关节时各平面活动范围及对后足活动度的影响。结果后足在不同的关节固定情况下均表现出三维运动。固定踝关节时,后足内翻15.99°±2.81°,外翻8.62°±1.90°,背屈3.70°±1.00°,跖屈5.87°±1.39°,内收7.64°±2.04°,外展3.99°±1.78°;固定距下关节时,后足内翻7.13°±1.07°,外翻5.52°±0.85°,背屈17.09°±2.87°,跖屈30.75°±5.04°,内收10.77°±1.56°,外展6.54°±1.88°;不固定任何关节时,后足内翻18.87°±3.89°,外翻9.12°±2.05°,背屈22.62°±3.21°,跖屈40.88°±5.77°,内收17.48°±2.26°,外展11.47°±2.29°。距下关节或踝关节固定后,后足在三个平面上的运动均受到影响。结论在后足运动中,内、外翻主要是距下关节的活动,背屈、跖屈主要是踝关节的活动。后足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 足运动 实验研究 踝关节固定 足内翻 运动范围 旋转角度 活动范围 三维运动 协同作用 坐标系 跟骨 节时 外翻 背屈 足标本 青壮年 骨圆针 位移 分析后 活动 跖屈 内收 外展 冠状面 矢状面 测量 平面
原文传递
术前活动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3
15
作者 石明国 吕厚山 关振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的活动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随访2000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科行TKA的患者65例(97膝),年龄64.8±9.9岁(35~85岁)。其中骨性关节炎55例(81膝),类风湿关节炎10例(16膝)。单膝置... 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的活动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随访2000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科行TKA的患者65例(97膝),年龄64.8±9.9岁(35~85岁)。其中骨性关节炎55例(81膝),类风湿关节炎10例(16膝)。单膝置换33例,双膝同时置换32例。所有患者按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数(ROM)分成两组,≤90°(5°~90°)49膝,>90°(95°~140°)48膝。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最大屈膝度、活动度、KSS评分及功能评分)对比。所有患者均采用Scorpio后稳定型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均为初期置换,全部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术后3 d在同一康复师指导下行患肢CPM及主动功能锻炼至出院。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10~44个月)。所有膝关节的活动度从术前的平均84.2°(5°~140°)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01.6°(40°~140°) (P=0.000);而最大屈膝度数术前的平均103.5°(25°~140°)与术后的平均101.6°(40°~140°)无显著差异(P=0.439);KSS膝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19.5分(-24~6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78.8分(50~95分)(P=0.000)。所有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8%(61/65)。两个分组比较,ROM≤90°的膝关节ROM及最大屈膝度术后均较术前有提高,而ROM>90°的膝关节平均最大屈膝度术后反而下降。没有翻修及深部感染。结论(1)在影响TKA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多种因素中,手术技术是关键因素。(2)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术前膝关节的活动度对TKA术后的功能也有很大的影响,术前活动度大的膝关节比那些术前活动度小的膝关节术后能获得更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活动范围 关节 最大屈膝度
原文传递
运动疗法联合CPM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16
作者 赵振英 周婷 +1 位作者 田会 曹云丽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49)。两组均予骨关节CPM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运动疗法。评估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膝关节临床症状、膝关节活动情况,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0 d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运动疗法配合CPM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活动 活动范围 关节 外科手术 C反应蛋白质 红细胞沉降率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活血补肾中药联合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3
17
作者 韦标方 孙丙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9期4706-4711,共6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关键在于重建并改善股骨头内的血运,保留股骨头的完整性,恢复股骨头的力学环境和血供,中药具有整体优势。高位头颈开窗支撑植骨能够恢复股骨头内的力学环境。目的:观察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关键在于重建并改善股骨头内的血运,保留股骨头的完整性,恢复股骨头的力学环境和血供,中药具有整体优势。高位头颈开窗支撑植骨能够恢复股骨头内的力学环境。目的:观察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对比试验设计方案,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60髋口服活血补肾方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自拟活血补肾方由临沂市人民医院股骨头专科自制;对照组51例60髋单纯采用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随访12个月,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两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患者Harris总分、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关节畸形、功能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74%,χ2=4.54,P<0.05)。提示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在缓解或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等方面优于单纯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股骨头坏死 骨移植 疼痛 活动范围 关节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植入物 骨植入物 活血补肾中药 植骨
下载PDF
“地板时光”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恩耀 牛少朵 +3 位作者 赵鹏举 孙榛誉 徐翠香 郑瑞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65-1467,共3页
孤独症又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与自闭症同义,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它是导致儿童功能性残障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病因尚不明确。该病使患儿... 孤独症又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与自闭症同义,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它是导致儿童功能性残障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病因尚不明确。该病使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并且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大多以综合训练为主,加上一些其他辅助训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综合康复训练 疗效观察 患儿 临床 儿童孤独症 刻板行为 活动范围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位置及活动度对全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国宁 王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髌骨位置、活动度的变化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和活动的影响。方法自1998年9月至2006年6月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初次TKA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获得良好随访的51例患者(62个膝关节)...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髌骨位置、活动度的变化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和活动的影响。方法自1998年9月至2006年6月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初次TKA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获得良好随访的51例患者(62个膝关节),平均随访时间38.7个月,对其进行髌骨高度、倾斜角及侧方移动度进行测量,与术前对照,并与膝关节活动度做相关性统计分析,综合研究髌骨方面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关键因素。结果 (1)TKA术后髌骨高度较术前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髌骨外翻倾斜角减小;(2)髌腱短缩>10%时,其短缩程度与膝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r=-0.79,P<0.01);(3)髌骨活动度与膝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 (1)TKA术后髌韧带存在一定程度的短缩,髌骨不存在明显外翻;(2)髌骨位置及髌骨活动度影响膝关节功能:当髌腱短缩>10%时,髌骨位置越低,膝关节活动度越小,膝关节功能越差;髌骨活动度越差,膝关节活动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髌骨 膝关节 活动范围 关节
原文传递
脊柱形态测量仪(Spinalmouse)测评腰痛患者全脊柱运动能力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智海 李茂廷 +3 位作者 于智勇 霍岩 徐峻华 李学民 《脊柱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46-349,360,共5页
目的量化测量脊柱各个椎体椎间角度变化,评估腰痛患者全脊柱运动能力。方法使用脊柱动态测量仪(Spimalmouse)测量34例腰痛患者不同姿势下的脊柱形态,得出量化脊柱各个椎体之间椎间角角度,并摄腰段X线片并测量,所得数据间进行独立... 目的量化测量脊柱各个椎体椎间角度变化,评估腰痛患者全脊柱运动能力。方法使用脊柱动态测量仪(Spimalmouse)测量34例腰痛患者不同姿势下的脊柱形态,得出量化脊柱各个椎体之间椎间角角度,并摄腰段X线片并测量,所得数据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直立位胸腰椎各个节段之间椎间角度基本符合脊柱生理曲线,前屈时T1-7,没有椎间角度变化差异,T8以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时T6-8,T12、L1,L2,3这4个节段椎间角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X线片对比时,T11~L3的各个椎间角度的结果是与影像学资料测量的角度数据基本一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L3~S1,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inalmouse可以直接、方便地测量出胸、腰椎各个椎间角变化,并且存在很好的可靠性、重复性和可信性,是脊柱各个节段运动能力评定的良好工具,且避免了X线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痛 活动范围 关节 设备和供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