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对重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高依赖病房就诊的6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救治...目的探讨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对重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高依赖病房就诊的6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开展被动、辅助、主动3个阶段的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为期6周。在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通过Fug1-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在训练前,训练的第2、4和6周,应用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RC)和床旁膈肌超声评估肌肉功能。结果训练2周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和膈肌移动度与其训练前相比皆下降,其中,对照组的下降程度更甚(P<0.05);训练4周和6周后,两组患者肌力和膈肌移动度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训练6周后,两组患者LE-FMA与MBI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相比,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方案更能促进患者膈肌功能、上下肢肌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月龄(4.09±0.89)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月龄(4.25±0.74)个月。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康复和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治疗,基础康复是以神经发育学治疗为主的Rood疗法和Bobath疗法,每次40 min,1次/d,5次/周,共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每隔1日针刺1次,每周针刺3次,每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DiagnosisScale,GDDS)得分的差异,常规随访观察患儿的发育状况。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FMFM、适应性行为、语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的GMFM和FMFM评分分别为(39.29±3.90)分、(49.79±3.16)分、(16.83±3.57)分、(25.59±4.11)分,高于对照组的(34.25±4.08)分、(45.69±3.17)分、(13.73±3.44)分、(19.34±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48、5.793、3.955、7.287,均P<0.001);观察组的适应性行为和语言得分分别为(57.33±3.90)分、(69.72±4.76)分、(62.86±4.38)分、(68.19±3.89)分,高于对照组的(55.22±4.08)分、(65.21±4.17)分、(58.44±4.74)分、(63.84±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4、4.507、4.331、5.217,均P<0.05)。在校正胎龄为12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发育正常比例分别为85.00%(34/40)、60.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结论靳三针联合早期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对重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高依赖病房就诊的6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开展被动、辅助、主动3个阶段的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为期6周。在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通过Fug1-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在训练前,训练的第2、4和6周,应用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RC)和床旁膈肌超声评估肌肉功能。结果训练2周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和膈肌移动度与其训练前相比皆下降,其中,对照组的下降程度更甚(P<0.05);训练4周和6周后,两组患者肌力和膈肌移动度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训练6周后,两组患者LE-FMA与MBI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相比,渐进性活动与运动进阶训练方案更能促进患者膈肌功能、上下肢肌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月龄(4.09±0.89)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月龄(4.25±0.74)个月。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康复和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治疗,基础康复是以神经发育学治疗为主的Rood疗法和Bobath疗法,每次40 min,1次/d,5次/周,共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每隔1日针刺1次,每周针刺3次,每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DiagnosisScale,GDDS)得分的差异,常规随访观察患儿的发育状况。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FMFM、适应性行为、语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的GMFM和FMFM评分分别为(39.29±3.90)分、(49.79±3.16)分、(16.83±3.57)分、(25.59±4.11)分,高于对照组的(34.25±4.08)分、(45.69±3.17)分、(13.73±3.44)分、(19.34±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48、5.793、3.955、7.287,均P<0.001);观察组的适应性行为和语言得分分别为(57.33±3.90)分、(69.72±4.76)分、(62.86±4.38)分、(68.19±3.89)分,高于对照组的(55.22±4.08)分、(65.21±4.17)分、(58.44±4.74)分、(63.84±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4、4.507、4.331、5.217,均P<0.05)。在校正胎龄为12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发育正常比例分别为85.00%(34/40)、60.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结论靳三针联合早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