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杨菲 杨眉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为应对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洪涝灾害问题,结合洪涝适应性概念,对荷兰瓦尔河改造项目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2个成功案例展开分析,提出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对策。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阅读,提炼出生态系统多样化、自然优先、适应性转变和... 为应对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洪涝灾害问题,结合洪涝适应性概念,对荷兰瓦尔河改造项目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2个成功案例展开分析,提出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对策。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阅读,提炼出生态系统多样化、自然优先、适应性转变和多尺度建设的洪涝适应性设计原则。进而归纳出生态系统划分、景观功能转变、生物对洪涝过程的适应、让步、疏导与净化模式等四点设计策略。为发挥人与自然的互动,重塑河流生态,通过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留出行洪空间,积极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适应性景观 设计原则与策略 洪涝灾害
下载PDF
滹沱的挑战与景观塑造:明清束鹿县城的洪水灾难与洪涝适应性景观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嘎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41,55,219,共14页
明清时期束鹿县城的水患现象与洪涝适应性景观在海河流域具有代表性。滹沱河平原段河道的剧烈摆动是造成该城水患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明正德十二年(1517)至清顺治二年(1645),滹沱河以行北路和中路为常,束鹿城水患史不绝书,天启二年(16... 明清时期束鹿县城的水患现象与洪涝适应性景观在海河流域具有代表性。滹沱河平原段河道的剧烈摆动是造成该城水患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明正德十二年(1517)至清顺治二年(1645),滹沱河以行北路和中路为常,束鹿城水患史不绝书,天启二年(1622)终被滹沱洪涛吞噬,被迫迁城,这实为一场积渐所至的环境灾难。从顺治二年至同治七年(1868),滹沱河以行南路为主,择址另建的束鹿新城恰好进入这一泛滥区之内,水患因之联翩而至。修筑护城堤是束鹿城应对滹沱河“挑战”的主要手段,是一种“技术选择”。滹沱河之于束鹿城不独有破坏性的一面,也有建设性,清代的“草桥夜月”景观即可视作滹沱洪涛惠泽城市的表现。透过古人的景观书写,我们看到了清代一座普通县城里官绅士人的社会生活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患 迁城 洪涝适应性景观 束鹿城 滹沱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