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朗事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7
1
作者 田士臣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1期53-60,共8页
"洞朗事件"的最后结果对中印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是中方强调的互利共赢外交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印新一轮战略博弈的开始。中方需要深入反思这一事件的成因及处理过程。作者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中方没有进行战略优势... "洞朗事件"的最后结果对中印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是中方强调的互利共赢外交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印新一轮战略博弈的开始。中方需要深入反思这一事件的成因及处理过程。作者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中方没有进行战略优势转化并在战术层面缺少一线战术规则;二是中方需要调整完善国家安全体制以实现对应急突发事件的跨部门机制性处理;三是中方应当针对印方战略动向和后续影响做好战略战术层面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战略 战术 事件
下载PDF
洞朗事件与“一带一路”在南亚的走向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志民 刘晓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中国各界对与南亚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抱有美好期待,但2017年6月爆发的洞朗事件,不仅敲响了"一带一路"建设安全保障的"警钟",而且使不少人对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由乐观转向悲观。中国与南... 中国各界对与南亚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抱有美好期待,但2017年6月爆发的洞朗事件,不仅敲响了"一带一路"建设安全保障的"警钟",而且使不少人对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由乐观转向悲观。中国与南亚各国追求繁荣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只要找准方向,加强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洞朗事件后,西藏更加科学、高效、合理地继续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一个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一带一路 南亚 西藏
下载PDF
析印度对外政策决策机制——以洞朗事件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立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7-209,共13页
自从印度独立开始,其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的发展与演变可划分成三阶段:1947—1997年是“小集团决策”阶段;1998—2013年是“集体决策”阶段;2014年至今是“强人政治加集体决策”阶段。对印度对外政策决策有较大影响的是印度战略文化,印度... 自从印度独立开始,其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的发展与演变可划分成三阶段:1947—1997年是“小集团决策”阶段;1998—2013年是“集体决策”阶段;2014年至今是“强人政治加集体决策”阶段。对印度对外政策决策有较大影响的是印度战略文化,印度战略文化不仅包含理想主义战略文化传统,也包含现实主义战略文化传统,占据主流地位的是现实主义战略文化。对印度战略文化有重要影响的还有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文化,以及印度国会与反对党也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影响印度对外政策决策。印度政府首脑在国际层面的博弈与国内层面的博弈,以及在这两个层面相互博弈之下,作出其在洞朗事件中的对外政策决策。从双层博弈理论出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洞朗事件中印度对外政策决策有如下主要特点:莫迪政府中的“强人政治加集体决策”机制在内外因素博弈下,作出派遣印度边防人员进入中国境内且阻止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进行一般行动的决策,但当其在双层博弈中渐处下风时,就作出将印方越界人员同设备一起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对外政策 莫迪政府 决策机制 事件
下载PDF
《印度时报》和《中国日报》网站框架建构异同——以“洞朗事件”发生时期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婉钰 韩鸿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9年第4期106-119,154,155,共16页
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并以框架理论为视域,以“洞朗事件”时期的报道为样本,对比《印度时报》和《中国日报》网站的框架建构,可以发现,《印度时报》网站为迎合市场需求,在报道中技巧性地强化中国“无理取闹”“恃强凌弱”的霸凌形象,具有... 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并以框架理论为视域,以“洞朗事件”时期的报道为样本,对比《印度时报》和《中国日报》网站的框架建构,可以发现,《印度时报》网站为迎合市场需求,在报道中技巧性地强化中国“无理取闹”“恃强凌弱”的霸凌形象,具有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日报》网站则较为严肃,以“冲突框架”为主,对印度无故入侵中国领土进行了激烈谴责,但事件报道的内容则较为单一,容易使读者产生信息疲劳。两家媒体在呈现对抗性报道特征的同时,内容上略有差异:《中国日报》构建了“文化印度”的形象,瑜伽、印度电影均是印度的正面文化表现,而宗教和一些落后习俗则是印度文化的负面表现。除此之外,在“洞朗事件”结尾的“和平框架”值得提倡;《印度时报》网站则凸显了中国“军事强国”的形象,该框架很容易让印度民众对中国产生敌意。中印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均缺乏“建设框架”的构建。媒体通过“建设框架”能够缓和冲突各方之间的矛盾,通过调解不同国家、种族和阶层之间的矛盾,为地区和国际和平稳定提供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中国日报》网站应将建设性新闻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将“陈情”与“说理”、“自己讲”与“他人讲”相结合,加强我国在冲突性事件中对外传播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内容分析 事件 中印关系 建设性新闻
下载PDF
简论洞朗事件中印军行为界定的法律理据与外交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成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5期61-66,共6页
关于洞朗事件中印军行为的界定问题牵涉国家的核心利益,需要综合法律和外交方面的因素予以同步考虑。如何判断印军的行为以及对其界定结论的定性,会影响中国后续的应对选项及回旋余地。中国捍卫固有领土的决心和能力毋庸置疑,印军越界... 关于洞朗事件中印军行为的界定问题牵涉国家的核心利益,需要综合法律和外交方面的因素予以同步考虑。如何判断印军的行为以及对其界定结论的定性,会影响中国后续的应对选项及回旋余地。中国捍卫固有领土的决心和能力毋庸置疑,印军越界行为无疑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并须承担相应责任。对此事件的应对,中国有理、有力、有节。对此事件之后的洞朗形势和中印边界问题,从战略、外交、法律和安全等角度予以综合处置,将会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边界 事件 越界 印军
下载PDF
中国政府在中印领土争端中的危机管控策略——以“洞朗事件”为考察中心
6
作者 张世均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3-68,共6页
洞朗地区位于中印边界锡金段,属于中国拥有主权的领土。2017年6—8月,印度军队非法越过印中边界线进入洞朗地区,阻止中国在洞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所谓的“洞朗事件”。“洞朗事件”与以往中印边界地区的争端有所不同,表现出对... 洞朗地区位于中印边界锡金段,属于中国拥有主权的领土。2017年6—8月,印度军队非法越过印中边界线进入洞朗地区,阻止中国在洞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所谓的“洞朗事件”。“洞朗事件”与以往中印边界地区的争端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峙区域特殊、对峙时间较长、对峙规模较大、对峙态度强硬等特点。中国政府采取了依法办事,晓之以理、好言相劝,维持睦邻、舆论宣传,事实说话、亮明态度,表达决心、军事准备,维护主权等危机管控策略,最终和平解决了“洞朗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特点 危机管控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