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洞庭湖周边地区第四纪红土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
18
1
作者
朱丽东
谷喜吉
+5 位作者
叶玮
李凤全
金莉丹
陈渠
詹文娟
刘名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2,共10页
第四纪风成红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与北方的黄土同为反映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基于洞庭湖周边地区10处剖面122个红土样品的粒度分析,对该区红土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环境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显示:①样品均以粉砂(4~63μm)为优...
第四纪风成红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与北方的黄土同为反映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基于洞庭湖周边地区10处剖面122个红土样品的粒度分析,对该区红土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环境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显示:①样品均以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级,其次为粘粒(〈4gm),砂含量很少,并富集“风尘基本粒级”(10~50μg),含量达33.23%~42.23%,粒度特征与典型的黄土、下蜀黄土、加积型红土样品相似,显著不同于湘潭洪冲积红土,也区别于本区砂岩风化壳红土,表明洞庭湖西、南、东缘丘陵岗地存在风成堆积成因的中亚热带风成加积型红土。②黄棕色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网纹红土等4类样品的粘粒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网纹红土〉均质红土,网纹黄棕色土〉黄棕色土;粉砂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正好相反。结合粒度参数推测,黄棕色土发育时期,沉积作用增强,粒度变粗,分选性较好;网纹红土发育时期,沉积作用较弱,风化成壤作用强,细颗粒含量增多,分选性相对较差。这可能反映了洞庭湖地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冬季风加强,风化减弱的气候变化过程。③沿冬季风主导风向(偏北风),洞庭湖周边地区红土的Mo、Md值(妒值)自北向南增大(变细),风成组分(10~63μm)百分含量随之减少,〈2μm组分百分含量自北向南略有增加。这种趋势提供了组成该地区加积型红土的粉尘由偏北向南传输的风成证据和母质风化程度向南增强的环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红土
粒度特征
古环境
洞庭湖
周边地区
原文传递
试论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晓天
刘云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近代时期的洞庭湖周边地区秉承了清代以来“湖广熟、天下足”的传统,仍然是中国主要的稻产区,粮食产量长期居于全国前列,湖南因此成为全国有名的谷米输出基地。与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相得益彰,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的经济作物也呈现出...
近代时期的洞庭湖周边地区秉承了清代以来“湖广熟、天下足”的传统,仍然是中国主要的稻产区,粮食产量长期居于全国前列,湖南因此成为全国有名的谷米输出基地。与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相得益彰,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的经济作物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棉花、茶叶、苎麻、烟草、油桐以及竹木水果等。茶叶、桐油的生产和出口甚至一度走在全国前列。但相对发达的农业生产并未给当地农民带来富足生活。影响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农民生活的因素很多,如苛捐杂税的繁重、官吏的盘剥等,但有两点具有突出地域特色的因素不得不提:一是湘军的兴起以及由此引起的军饷赋役的增加,二是洞庭湖几乎从未间断的洪涝灾害。此外,西风东渐特别是岳(洲)、长(沙)的相继开埠,使得洞庭湖周边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也受到了欧风美雨的冲刷。传统自然经济结构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不断涌现;西方文明缓慢渗入,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发生亘古未有之裂变,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因之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洞庭湖
周边地区
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2-2013年洞庭湖周边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宗传
任光辉
+3 位作者
徐兴建
丁良
夏蒙
易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769-773,共5页
目的了解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洞庭湖及长江中游5个湖沼型县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2个乡镇1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监测点,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
目的了解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洞庭湖及长江中游5个湖沼型县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2个乡镇1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监测点,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感染状况、家畜饲养方式、垸内外钉螺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 2012-2013年5个县市共调查6~65岁常住居民119 708人次、耕菜牛(主要传染源)19 828头次、钉螺孳生环境21 033.92hm2次,至2013年,监测区域内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85%和0.48%,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32.98%、64.55%和100.0%,疫情比往年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同年全国其他地区。影响血吸虫病的主要因素仍是敞放于有螺地带的家畜(R复相关=0.64,P〈0.05)以及疫水接触频率较高的职业人群(RR=1.75)。结论湖沼型地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需继续加强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查治病、查灭螺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洞庭湖
周边地区
原文传递
题名
洞庭湖周边地区第四纪红土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
18
1
作者
朱丽东
谷喜吉
叶玮
李凤全
金莉丹
陈渠
詹文娟
刘名瑜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实验室
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02
41371206)
文摘
第四纪风成红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与北方的黄土同为反映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基于洞庭湖周边地区10处剖面122个红土样品的粒度分析,对该区红土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环境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显示:①样品均以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级,其次为粘粒(〈4gm),砂含量很少,并富集“风尘基本粒级”(10~50μg),含量达33.23%~42.23%,粒度特征与典型的黄土、下蜀黄土、加积型红土样品相似,显著不同于湘潭洪冲积红土,也区别于本区砂岩风化壳红土,表明洞庭湖西、南、东缘丘陵岗地存在风成堆积成因的中亚热带风成加积型红土。②黄棕色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网纹红土等4类样品的粘粒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网纹红土〉均质红土,网纹黄棕色土〉黄棕色土;粉砂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正好相反。结合粒度参数推测,黄棕色土发育时期,沉积作用增强,粒度变粗,分选性较好;网纹红土发育时期,沉积作用较弱,风化成壤作用强,细颗粒含量增多,分选性相对较差。这可能反映了洞庭湖地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冬季风加强,风化减弱的气候变化过程。③沿冬季风主导风向(偏北风),洞庭湖周边地区红土的Mo、Md值(妒值)自北向南增大(变细),风成组分(10~63μm)百分含量随之减少,〈2μm组分百分含量自北向南略有增加。这种趋势提供了组成该地区加积型红土的粉尘由偏北向南传输的风成证据和母质风化程度向南增强的环境信息。
关键词
第四纪红土
粒度特征
古环境
洞庭湖
周边地区
Keywords
Quaternary red earth
grain-size features
paleoenvironment
Dongting Lake Area
分类号
P642.13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晓天
刘云波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摘
近代时期的洞庭湖周边地区秉承了清代以来“湖广熟、天下足”的传统,仍然是中国主要的稻产区,粮食产量长期居于全国前列,湖南因此成为全国有名的谷米输出基地。与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相得益彰,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的经济作物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棉花、茶叶、苎麻、烟草、油桐以及竹木水果等。茶叶、桐油的生产和出口甚至一度走在全国前列。但相对发达的农业生产并未给当地农民带来富足生活。影响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农民生活的因素很多,如苛捐杂税的繁重、官吏的盘剥等,但有两点具有突出地域特色的因素不得不提:一是湘军的兴起以及由此引起的军饷赋役的增加,二是洞庭湖几乎从未间断的洪涝灾害。此外,西风东渐特别是岳(洲)、长(沙)的相继开埠,使得洞庭湖周边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也受到了欧风美雨的冲刷。传统自然经济结构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不断涌现;西方文明缓慢渗入,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发生亘古未有之裂变,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因之时有发生。
关键词
近代
洞庭湖
周边地区
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
分类号
F329.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2-2013年洞庭湖周边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宗传
任光辉
徐兴建
丁良
夏蒙
易平
机构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769-77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909)
文摘
目的了解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洞庭湖及长江中游5个湖沼型县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2个乡镇1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监测点,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感染状况、家畜饲养方式、垸内外钉螺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 2012-2013年5个县市共调查6~65岁常住居民119 708人次、耕菜牛(主要传染源)19 828头次、钉螺孳生环境21 033.92hm2次,至2013年,监测区域内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85%和0.48%,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32.98%、64.55%和100.0%,疫情比往年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同年全国其他地区。影响血吸虫病的主要因素仍是敞放于有螺地带的家畜(R复相关=0.64,P〈0.05)以及疫水接触频率较高的职业人群(RR=1.75)。结论湖沼型地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需继续加强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查治病、查灭螺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洞庭湖
周边地区
Keywords
Schistosomiasis
Epidemic situation
Surveillance
Areas around Dongting Lake
分类号
R532.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洞庭湖周边地区第四纪红土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朱丽东
谷喜吉
叶玮
李凤全
金莉丹
陈渠
詹文娟
刘名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原文传递
2
试论近代洞庭湖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王晓天
刘云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2-2013年洞庭湖周边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刘宗传
任光辉
徐兴建
丁良
夏蒙
易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