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沿海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物种多样性的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翟梦怡 朱素英 +1 位作者 陈作艺 李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2-1290,共9页
为了澄清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物种多样性,并明确洛氏角毛藻和并基角毛藻的种间界限,文章以广东沿海为例,建立了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22个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展了基于生活史的连续形态学观察;结合基于核糖体... 为了澄清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物种多样性,并明确洛氏角毛藻和并基角毛藻的种间界限,文章以广东沿海为例,建立了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22个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展了基于生活史的连续形态学观察;结合基于核糖体大亚基编码基因D1-D3区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支持近年研究的观点,认为"角毛基部并行融合"不是稳定特征,不宜继续作为并基角毛藻的标志特征;发现洛氏角毛藻形态相似藻株聚类在2个分支上,确认了洛氏角毛藻确实存在隐藏的物种多样性。其中一类与目前认知的洛氏角毛藻最为接近,而另一类在角毛孔纹、休眠孢子上存在明显区别。经过对洛氏角毛藻历史文献的对比研究,发现洛氏角毛藻的物种界定存在混乱和模糊的情况,如休眠孢子形态,及其初生壳面是否具有二叉状分布结构等,均存在相互矛盾或不一致的历史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 并基毛藻 物种多样性 休眠孢子 广东沿海
下载PDF
中国沿海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多样性组成及地理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作艺 许晓静 +2 位作者 朱素英 翟梦怡 李扬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洛氏角毛藻复合群(Chaetoceros lorenzianus complex)指具有与洛氏角毛藻相似形态学特征的物种集合,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近岸水域。近年国际上关于该复合群的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而我国相关研究仍较为滞后。为了弄清我国沿海洛氏角毛... 洛氏角毛藻复合群(Chaetoceros lorenzianus complex)指具有与洛氏角毛藻相似形态学特征的物种集合,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近岸水域。近年国际上关于该复合群的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而我国相关研究仍较为滞后。为了弄清我国沿海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物种多样性,明确物种信息,厘清种间界限,为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物种鉴定依据,本研究陆续在中国沿海建立了该复合群的332个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形态学研究,基于核糖体大亚基编码基因D1–D3区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学关系。结果表明其形态聚类与分子系统学结论相一致,显示我国洛氏角毛藻复合群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共鉴定到5个物种,分别是并基角毛藻(C.decipiens)、优美角毛藻(C.elegans)、平孢角毛藻(C.laevisporus)、曼纳角毛藻(C.mannaii)和稀树角毛藻(C.pauciramosus)。研究表明传统认知的光镜下特征,如群体特征、角毛走势等易变化,其分类学价值需谨慎应用。角毛的超微结构,如角毛孔纹的形状、大小、密度等是有效的种间区别特征,休眠孢子亦是重要的物种识别依据。并基角毛藻和平孢角毛藻在我国沿岸的分布范围最为广泛,而稀树角毛藻的分布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藻复合群 物种多样性 形态学 分子系统学 休眠孢子 中国沿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