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秦人服饰浅析--从泾渭秦墓出土的陶俑出发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欣亚
曹龙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泾渭秦墓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9BKG017)
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专项科学研究计划“考古学视野下的东周服饰”(项目编号:17JK0840)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秦人服饰资料从春秋时期至秦末皆有发现。本文以泾渭秦墓出土的陶俑为基础,结合考古出土与服饰相关的资料,梳理出秦人服饰的一些特点。交领右衽的窄袖曳地长袍贯穿始终,适用人群亦最为广泛;露足长袍数量较少,应为特定身份人群的专有服饰;襦服是武士的统一服饰。与东周时期齐鲁、三晋及楚地服饰相比,秦服在部分款式、形制上与三晋地区较为接近,但在具体穿着搭配与服色、纹饰上与其他三个区域又差异明显,尚素、尚白、实用性第一、系带等是秦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
关键词
秦人
服饰
泾渭秦墓
陶俑
-
Keywords
Qin people
Clothing
Qin tombs in the Jin-Wei area
Ceramic figurines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西安泾渭秦墓陶俑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曹龙
-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5,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泾渭秦墓考古发掘报告”(批准号:19BKG01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泾渭秦墓中出土了189件彩绘陶俑,根据服饰差异可分为塑衣式俑和裸体俑两类,结合肢体姿势与共出的相关器物综合判断可知,有牛车俑、乐舞俑、骑马俑、角抵俑和杂技俑等几类。陶俑的制作方法简单,为捏塑、细部刻划并绘彩后,简单烘烤或晾干而成。这批陶俑时代早、数量多、种类全、组合完整,弥补了东周秦俑的空白,同时对于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及发展源流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
关键词
泾渭秦墓
陶俑
战国中晚期
-
Keywords
Qin tombs of the Jinwei cemetery
Ceramic figurines
Middle-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泾渭秦墓出土低温陶牛车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曹龙
-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5,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泾渭秦墓考古发掘报告”(批准号19BKG01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使用模型低温陶牛车随葬是泾渭秦墓地的鲜明特点。在24座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早段的墓葬中共计出土低温陶牛车48辆,除牛和车轮以外,其它部分均为木结构,出土时木构件已朽。同时,与牛车组合出土的还有陶俑,应为驾驶或牵引牛车的驭手俑,皆为曳地长袍俑,或双臂前伸作驾车状,或作持缰挥鞭状,或作袖手端立状。泾渭秦墓地出土的低温陶牛车,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组合关系之明确,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在墓葬中出现的意义应更接近它载物的实用功能;与囷、壶、甗共出,反映出秦人的重农思想。
-
关键词
泾渭秦墓
模型低温陶牛车
陶俑
-
Keywords
Qin Burials at Jingwei Cemetery
Pottery Oxcart Models Fired by Low Temperature
Oxcart Figurines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泾渭秦墓出土战国时期彩绘陶器绘彩工艺分析
- 4
-
-
作者
冯圆媛
王欣亚
曹龙
杨武站
张尚欣
王展
凌雪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泾渭秦墓考古发掘报告”(编号:19BKG01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泾渭秦墓战国中期至晚期早段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彩绘陶器,是研究秦人绘彩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其微观形貌和颜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白、黑色颜料分别为赤铁矿、高岭土及炭黑,绘彩工具为毛刷等软质工具,这批彩绘陶器绘彩工艺较为粗糙,推测为民间作坊所制。但较纯高岭土作为白色颜料的发现,反映了秦人对颜料的认知和使用有一定发展。
-
关键词
泾渭秦墓
战国时期
彩绘陶器
绘彩工艺
-
Keywords
Jingwei Cemetery of Q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Painted pottery
Painting craftsmanship
-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历史学]
O6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6.3
[理学—分析化学]
-
-
题名泾渭秦墓出土玉器研究
- 5
-
-
作者
杨岐黄
罗晓艳
王欣亚
-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2,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泾渭秦墓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9BKG017)
“统一多民族视阈下的秦系玉器研究”(项目编号:23BKG03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泾渭秦墓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布于关中地区泾渭之间的一处平民墓地。本文通过对泾渭秦墓出土玉器的形制与功能分类,结合墓葬形制、时代及随葬品情况,对用玉等级、性别差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与周边地区秦墓出土玉器进行了比较研究。春秋晚期随着秦人势力不断东扩,玉器的分布从宝鸡地区向咸阳地区转移。同时,随着旧秩序的打破,平民墓中随葬玉器的比例提高,其中除了等级意义外,还附带其他社会信息。对泾渭秦墓出土玉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东周时期秦国平民的玉器随葬习俗,还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
-
关键词
泾渭秦墓
玉器
等级
性别
习俗
-
Keywords
Jingwei Qin cemetery
jade artifacts
hierarchy
gender
customs
-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