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层水对凝析气藏注CO_2相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汤勇 陈淑曲 +2 位作者 孙雷 王彬 王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7,共7页
常规的凝析气藏衰竭开发和注CO_2开发研究中均忽略了地层水的影响,这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加大。为此,基于CO_2—烃—水相平衡热力学模型,以一个实际近临界凝析气藏为例,通过相态模拟研究了地层水存在对凝... 常规的凝析气藏衰竭开发和注CO_2开发研究中均忽略了地层水的影响,这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加大。为此,基于CO_2—烃—水相平衡热力学模型,以一个实际近临界凝析气藏为例,通过相态模拟研究了地层水存在对凝析气藏反凝析相态特征和注CO_2相态的影响规律;计算了考虑地层水存在的凝析气定容衰竭反凝析液饱和度和剩余流体组成,以及注CO_2过程中凝析油气相体积分数和CO_2在凝析油气相中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考虑地层水时定容衰竭的反凝析油饱和度更大,剩余流体重组分含量更高;2近临界凝析气藏压力衰竭过程中,由凝析气转变为挥发油的相变发生得更早;3在注CO_2过程中,地层水的存在使得CO_2对凝析油的反蒸发作用降低;4考虑地层水存在时凝析油相体积分数高约14%,CO_2在凝析油中溶解量比不考虑地层水大6%,CO_2含量高和压力较高时差异更明显,同时,地层水的存在也增强了CO_2的溶解封存能力。该研究成果对凝析气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温室气体CO_2埋存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近临界流体 地层水 反凝析 co_2 相变 热力学模型 提高凝析油采收率
下载PDF
注CO_2对不同煤阶煤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慧 王延斌 +2 位作者 张崇崇 陈叶 陶传奇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9-133,共5页
研究CO_2注入煤层后与煤中不同矿物发生反应引起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能够为提高煤储层导流能力提供实验支撑。通过对中、高煤阶煤样(屯兰矿、寺河矿)进行氮气吸附实验、矿物成分及渗透率的测试,探讨了注CO_2后,煤中不同矿物与其反应的渗... 研究CO_2注入煤层后与煤中不同矿物发生反应引起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能够为提高煤储层导流能力提供实验支撑。通过对中、高煤阶煤样(屯兰矿、寺河矿)进行氮气吸附实验、矿物成分及渗透率的测试,探讨了注CO_2后,煤中不同矿物与其反应的渗透率变化规律以及渗透率改善效果;基于对初始渗透率、反应时间、改善后渗透率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渗透率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注入CO_2后,由于发生CO_2-水-岩石相互作用,中、高煤阶煤渗透率均随注气时间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寺河矿煤样先达到渗透率最大值,屯兰矿较滞后,寺河矿煤样渗透率改善效果比屯兰矿好。煤层中注入CO_2对初始渗透率过大或过小的煤层都不利于渗透率改善,只有渗透率在0.2×10^(-3)~0.4×10^(-3)μm^2的中等渗透率范围内,改善效果较好,渗透率变化模型经实验数据验证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不同煤阶 渗透率 矿物 co_2
原文传递
致密油藏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兰晶晶 唐帆 +3 位作者 谢代培 梁芯瑜 毛建英 王刚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997-1001,共5页
M致密气藏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复杂等因素限制了气藏的开采,气藏开采难度大。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注CO_(2)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可行性。在模拟M气藏的地层温度85℃、地层压力25 MPa下进行了天然气衰竭后注CO_(2... M致密气藏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复杂等因素限制了气藏的开采,气藏开采难度大。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注CO_(2)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可行性。在模拟M气藏的地层温度85℃、地层压力25 MPa下进行了天然气衰竭后注CO_(2)驱替长岩心实验,分别研究了注入时机和注入速度对气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气藏注CO_(2)可以获得良好的流动率和稳定的驱替前缘。同时,由于重力分异的作用,最终可以提高致密气藏的采收率。气藏在废弃压力下注CO_(2),虽然提高采收率幅度不是最高,但由于气藏大部分天然气早已采出,因此其最终采出程度反而最高;气藏衰竭后CO_(2)注入速度对提高天然气采出程度影响不大。M气藏注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是可行的,早期衰竭开发到废弃压力后再从低处注气,是一种合理的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co_(2) 长岩心驱替 入时机 入速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水淹后注CO_(2)驱提高采收率实验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树生 叶礼友 +3 位作者 刘华勋 朱文卿 程立华 安为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2,共8页
青海涩北疏松砂岩气藏埋藏浅、储层疏松、渗透率高、孔隙度大、边水发育,开发初期产量高,见水时间早,气水同产严重,降低了气井产能和气藏采收率。为了提高水淹气藏采收率,根据气藏转变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思路,设计了气井见水后注入CO_(2... 青海涩北疏松砂岩气藏埋藏浅、储层疏松、渗透率高、孔隙度大、边水发育,开发初期产量高,见水时间早,气水同产严重,降低了气井产能和气藏采收率。为了提高水淹气藏采收率,根据气藏转变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思路,设计了气井见水后注入CO_(2)提高采收率实验流程与方法,开展了水淹气藏注CO_(2)驱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实验,优选了目标区、预测了注CO_(2)生产动态。研究结果表明:①水淹气藏生产过程中注CO_(2)可以有效提高气藏能量,增加渗流能力,驱替、置换采出更多的CH4气体,相比于注气前的生产动态,在相同采出程度下气藏平均压力明显提高;②能够降低水侵速度2.4~6.5倍,有效减小水侵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解放储层中大量的水封气;③当CO_(2)在岩样出口突破时,相较见水时采收率可以提高30%左右,随着出口产气中CO_(2)体积占比增加,气驱采收率增值会更高,但增加幅度变缓;④采气速度、CO_(2)注入能量、水体倍数、原始含水饱和度对采收率都有一定影响;⑤气藏工程等效计算目标气藏在不同注采比下,1年期单井注CO_(2)前缘均匀推进距离161~340 m。结论认为,气藏水淹后注CO_(2)可有效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实验结果支持了水驱气藏转变开发方式注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为水淹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气藏 co_(2)驱 采收率 气藏能量 气体置换 水侵速度 采气速度 水体倍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左名圣 陈浩 +8 位作者 赵杰文 刘希良 孟展 柏明星 杨江 武艺 刘海鹏 齐新雨 程威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4,共9页
页岩油藏的成功开发在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衰竭式开发采收率较低,传统提高采收率的措施难以有效增产,因此明确页岩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对于探索页岩油的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吉木... 页岩油藏的成功开发在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衰竭式开发采收率较低,传统提高采收率的措施难以有效增产,因此明确页岩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对于探索页岩油的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为例,开展了一系列注CO_(2)实验并结合流体注入能力和油气组分传质评价实验,揭示了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并明确了注CO_(2)吞吐的埋存形式、埋存效率与其生产动态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CO_(2)的注入能力是水的7.77倍、N2的1.18倍;增加注入压力,促进CO_(2)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有效提高CO_(2)的注入能力。②CO_(2)对原油物性的改善能力显著强于N2,在CO_(2)—原油组分传质的协同作用下,注CO_(2)吞吐的采收率比N2高6.84%。③原油膨胀和黏度降低是注CO_(2)吞吐前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制,而后期主要通过CO_(2)对原油轻质烃类组分置换、萃取进一步实现了采收率的提高,混相压力(MMP)是注CO_(2)吞吐的阈值压力。④注CO_(2)吞吐过程中,埋存率从最初的77.77%持续降低到7.14%,不同形式CO_(2)的埋存比例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但主要以游离态和溶解态埋存为主。结论认为,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实现了CO_(2)的埋存,实验结果为研究国内相似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采—埋存效率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页岩油 提高采收率 co_(2)吞吐 co_(2)埋存 入能力 CCUS
下载PDF
CO_(2)快速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现场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红生 高玉巧 +3 位作者 郑永旺 邱伟生 龚月 钱洋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为对象开展了超临界CO_(2)水岩反应实验,分析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矿物溶蚀作用及其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并通过注CO_(2)恒质膨胀实验、最小混相压力测试评价了地层超压条件下注CO_(2)后原油高压物性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考虑多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设计注入参数,最终通过矿场试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 CO_(2)水岩反应以碳酸质矿物溶蚀占主导,长英质矿物部分溶解,生成中大孔隙;(2)在地层原油中注入适量的CO_(2),显著萃取了原油中间烃组分,原油黏度从5.151 mPa·s下降到1.250 mPa·s,且CO_(2)首先萃取轻烃组分,随生产时间增加萃取组分逐渐变为重烃;(3)基于人工压裂与天然缝网混合介质组分数模模型,优化设计单井吞吐注气量1.7×10~4 t,注气速度500~600 t/d,焖井时间50 d;(4)低压侧加热的页岩油CO_(2)吞吐地面工艺,可依据CO_(2)注入地面工艺多参数数据模型,实现精准控温,避免注入管线冻堵及井下油管和套管材料低温脆断问题;(5)产出气CO_(2)浓度高于80%时,采用气相回收直注工艺,实现产出气回收成本降至104元/t。结论认为,CO_(2)快速吞吐有效提高了页岩油采收率,形成的机理认识和技术系列可为页岩油注CO_(2)吞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co_(2) 水岩反应 机理 混合介质组分数模 快速吞吐 地面工艺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页岩油藏注CO_(2) 增能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张庆福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5-761,共7页
页岩油开发对胜利油田产能接替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油藏渗透率低,难以注水补充能量,CO_(2)易注入地层且能够改善原油流动条件,是页岩油增能开发的有效方法。但是页岩油藏包含微纳米级孔隙-微米级微裂缝-米级大裂缝多个尺度孔隙空间,且开... 页岩油开发对胜利油田产能接替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油藏渗透率低,难以注水补充能量,CO_(2)易注入地层且能够改善原油流动条件,是页岩油增能开发的有效方法。但是页岩油藏包含微纳米级孔隙-微米级微裂缝-米级大裂缝多个尺度孔隙空间,且开发过程涉及组分相态变化,是一个多尺度多相多组分渗流的复杂过程。本文构建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表征裂缝系统,建立不同尺度孔隙间传导率将基岩系统与裂缝系统联系在一起,实现页岩油藏注CO_(2)开发高效模拟。采用本模型研究了开发参数及裂缝参数等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吞吐能够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页岩油开发效果。页岩油注CO_(2)吞吐时机不宜过早或者过晚,应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同时考虑及时注气补充能量。而且人工裂缝对开发效果影响明显,需要结合经济因素优化压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co_(2) 多尺度孔隙 裂缝
下载PDF
凝析气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机理物理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田巍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92-1600,共9页
为深入研究凝析气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机理,应用室内实验手段开展了CO_(2)对凝析气藏流体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CO_(2)降低了凝析气的露点压力,降低幅度随注入量增加越来越大,注入0.4倍时的下降幅度达到了15.42%;CO_(2)注入倍数... 为深入研究凝析气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机理,应用室内实验手段开展了CO_(2)对凝析气藏流体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CO_(2)降低了凝析气的露点压力,降低幅度随注入量增加越来越大,注入0.4倍时的下降幅度达到了15.42%;CO_(2)注入倍数较小时,对凝析油以溶解、降黏、膨胀作用为主,凝析油膨胀体积的增量是萃取产出凝析油体积的9倍以上,溶解气油比和相对密度随注入倍数增加而增加;CO_(2)注入倍数较高时以萃取作用为主,生产气油比迅速增加,凝析油相对密度越来越大,采出程度达83%以上。在实际地层条件下,注CO_(2)开发,在远井区主要发挥降低露点压力的作用,并将露点线向产出井推移;在过渡带初期以溶解膨胀为主,压缩了该区带范围,后期主要为萃取作用,将液动线向产出井推进,缩小了近井带范围;在近井带初期主要为驱替作用形成气流通道,中后期主要为溶解、膨胀、携带和萃取作用。综合以上,凝析气藏注CO_(2)开发压缩了气液两相区,可大幅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研究成果为凝析气藏的注CO_(2)开发和技术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co_(2) 露点压力 膨胀 提高采收率.
原文传递
页岩油注CO_(2)重有机质沉积机理的分子模拟
9
作者 黄世军 王鹏 赵凤兰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2期307-317,共11页
页岩油注CO_(2)过程中的重有机质沉积风险不容忽视,明确页岩油注CO_(2)过程中重有机质沉积的微观作用机理是准确预测重有机质沉积风险的关键。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EMD)和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模拟方法,基于页岩基质纳米孔隙结构特征,通... 页岩油注CO_(2)过程中的重有机质沉积风险不容忽视,明确页岩油注CO_(2)过程中重有机质沉积的微观作用机理是准确预测重有机质沉积风险的关键。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EMD)和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模拟方法,基于页岩基质纳米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建立代表性的有机质孔隙模型,探究了页岩油烃类组分在页岩基质纳米孔隙中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CO_(2)注入对烃类组分分布规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有机质孔隙中的重质组分主要以吸附态的形式存在,轻质组分主要以游离态的形式分布在孔隙中央区域;CO_(2)注入会抽提页岩油中的轻质组分,破坏胶质—沥青质分子的稳定结构,重有机质分子在芳核结构间的π-π堆积作用下发生缔合、沉积,并最终吸附在页岩基质纳米孔隙壁面。此外,CO_(2)注入会能置换出部分吸附态的甲烷和乙烷,干酪根基质内的微孔空间是主要的CO_(2)地质封存空间。研究结果揭示了页岩油注CO_(2)过程中的重有机质沉积的微观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co_(2) 重有机质沉积机理 分子模拟
下载PDF
深层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建华 龙小泳 +1 位作者 朱璐 张瀚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8-1525,共8页
深层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地层天然能量较低,压裂后产能递减较快,并且由于地层水敏性以及非均质性较强,采取注水开发的效果较差,采出程度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此类油藏的开发效率,开展了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分析了生产压力、焖井... 深层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地层天然能量较低,压裂后产能递减较快,并且由于地层水敏性以及非均质性较强,采取注水开发的效果较差,采出程度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此类油藏的开发效率,开展了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分析了生产压力、焖井时间、吞吐周期以及岩心渗透率对吞吐采收率的影响,并结合核磁共振分析实验研究了CO_(2)吞吐微观孔隙动用特征。结果表明:生产压力越低、焖井时间越长,吞吐采收率越高;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周期吞吐采收率和换油率均逐渐降低;岩心的渗透率越大,不同周期的吞吐采收率就越高;注CO_(2)吞吐的最佳生产压力为26 MPa,最佳焖井时间为8 h,最佳吞吐周期为5次。岩心的孔隙结构对CO_(2)吞吐过程中原油的微观动用特征影响较为明显,大孔隙发育较少、物性较差的岩心,吞吐初期主要动用大孔隙中的原油,而吞吐后期采收率的贡献主要来自小孔隙,此类岩心整体采出程度较低;而对于大孔隙发育较多、物性较好的岩心,大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程度一直高于小孔隙,并且总体采出程度较高。S-1Y井实施注CO_(2)吞吐措施后,日产油量明显提升,含水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砂砾岩油藏 低渗透 co_(2)吞吐 提高采收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南川常压海相页岩气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工程实践
11
作者 姚红生 房大志 +5 位作者 卢义玉 王白雪 陆朝晖 谷红陶 闫卓林 苗诗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2,共10页
当前研究实验和模拟论证了注CO_(2)吞吐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理论可行性,然而其实际工程效果尚未得到现场试验的验证。为此,基于四川盆地南川常压海相页岩气藏地质赋存及生产特征,开展了页岩等温吸附和CO_(2)—CH_(4)竞争吸附机理研究,实... 当前研究实验和模拟论证了注CO_(2)吞吐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理论可行性,然而其实际工程效果尚未得到现场试验的验证。为此,基于四川盆地南川常压海相页岩气藏地质赋存及生产特征,开展了页岩等温吸附和CO_(2)—CH_(4)竞争吸附机理研究,实施了国内首次常压海相页岩气衰减井CO_(2)吞吐现场试验,并提出了构建成套技术体系的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气井生产到后期进入低压低产阶段,表现出地层能量不足的特征,是提高气井采出程度的重要阶段;②常压页岩的CH_(4)和CO_(2)吸附能力明显高于低压或高压页岩,采用CO_(2)提采更具可行性和必要性;③相同条件下的常压、高压和低压3组页岩样品均表现出对CO_(2)的吸附量大于对CH_(4)的吸附量,且对气体的吸附能力依次为南川(常压海相)页岩>长宁(高压海相)页岩>延长(低压陆相)页岩;④试验井注CO_(2)吞吐增产效果明显,页岩气单井预测最终可采储量(EUR)从0.75×10^(8) m^(3)上升到0.90×10^(8) m^(3),单井控制储量5.186×10^(8) m^(3),预计采收率提高了2.9%。结论认为:①实施的国内首次常压海相页岩气衰减井注CO_(2)吞吐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页岩气井提高采收率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参考;②亟需开展页岩气衰减井CO_(2)提采资源潜力与时机评估、提采效果定量评价与工艺优化等研究,并形成页岩气衰减井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成套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南川常压海相页岩气 衰减井 生产特征 co_(2)吞吐 提高采收率 驱替置换 碳封存
下载PDF
基于LGR模拟裂缝的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开发参数优化
12
作者 张伟 李俊超 畅新鸽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页岩油商业化开采需要进行大规模水力压裂来建立高渗流通道,从而提高采收率。但压裂后裂缝易闭合,地层压力衰竭快,导致采收率低。CO_(2)吞吐开发技术能够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改善原油流动性,对提高页岩油藏开发效果有极大潜力。不同的CO_... 页岩油商业化开采需要进行大规模水力压裂来建立高渗流通道,从而提高采收率。但压裂后裂缝易闭合,地层压力衰竭快,导致采收率低。CO_(2)吞吐开发技术能够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改善原油流动性,对提高页岩油藏开发效果有极大潜力。不同的CO_(2)吞吐开发参数会对页岩油的采收效果产生影响。采用基质-人工裂缝-天然裂缝的多重介质模型,并结合局部网格加密(LGR)来模拟人工裂缝,以提高模拟精度与效率。基于实例研究,对注气总量、注气速度、焖井时间、吞吐轮次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提高CO_(2)吞吐开发的效益。研究结果显示,多重介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CO_(2)吞吐开发可以有效预测生产效果,并优化开发参数,为提高页岩油藏CO_(2)吞吐开发效益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藏 co_(2)吞吐 数值模拟 LGR局部网格加密裂缝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注CO_(2)井管柱腐蚀速率预测
13
作者 曹银萍 林文文 +1 位作者 冯佳佳 贾雯 《全面腐蚀控制》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利用CO_(2)驱油提高低渗、高含水油田原油采收率已经发展成为双碳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但是注CO_(2)井管柱频繁发生腐蚀失效的问题,研究管柱在CO_(2)环境下的腐蚀机理,预测管柱腐蚀速率是腐蚀防护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途经。... 利用CO_(2)驱油提高低渗、高含水油田原油采收率已经发展成为双碳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但是注CO_(2)井管柱频繁发生腐蚀失效的问题,研究管柱在CO_(2)环境下的腐蚀机理,预测管柱腐蚀速率是腐蚀防护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途经。为此本文开展了注CO_(2)井管柱腐蚀的电化学分析,考虑了压力、温度、pH值、含水率、离子浓度等因素在管柱腐蚀失效中关联关系,优化了CO_(2)腐蚀环境下P110油管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对实例井油管柱腐蚀速率完成预测,并对比油田现场实测值。结果表明:在注CO_(2)过程中,1500m以上井段腐蚀程度较小,腐蚀主要发生在1300~1700m井段,温度为70℃左右腐蚀做严重,腐蚀速率可达0.3mm/a。腐蚀速率受含水率、井筒温度影响较大,腐蚀情况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腐蚀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速率 油管 co_(2)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煤孔隙发育特征对原位注CO_(2)置驱CH_(4)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蒙 郭晓阳 邓存宝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15,共9页
注CO_(2)增产煤层气的机理有置换、载携和稀释扩散等,均与煤孔隙息息相关。为厘清煤孔隙对原位注CO_(2)置驱CH_(4)的影响,分析了3个原煤煤样的孔隙特征,采用自行研制的受载煤体注气置驱甲烷实验台,研究不同条件下原煤渗透性和吸附性,开... 注CO_(2)增产煤层气的机理有置换、载携和稀释扩散等,均与煤孔隙息息相关。为厘清煤孔隙对原位注CO_(2)置驱CH_(4)的影响,分析了3个原煤煤样的孔隙特征,采用自行研制的受载煤体注气置驱甲烷实验台,研究不同条件下原煤渗透性和吸附性,开展原位注CO_(2)置驱CH_(4)分步实验,深入探讨置驱的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YCW褐煤、SL肥煤和YMY无烟煤吸附孔占比依次为28.71%、88.24%和89.24%,渗流孔发育程度依次降低;随煤变质程度升高,煤吸附性变大、渗透性变小;置驱过程分为3个时期,早期阶段注入CO_(2)主要起置换作用,中期阶段注入CO_(2)起置换、载携和稀释作用,后期阶段注入CO_(2)起载携、稀释作用;吸附孔和渗流孔均发育的YCW褐煤,提高注气压力或降低外部载荷能有效促进置换、载携、稀释作用,对整个置驱过程改善大,但对仅吸附孔发育的SL肥煤和YMY无烟煤的置驱过程改善小,如注气压力1 MPa、外部载荷6 MPa下,YCW褐煤、SL肥煤、YMY无烟煤的置驱效率依次为62.4%、48.4%和62.3%,当注气压力为2 MPa、外部载荷为4 MPa时,3个煤样的置驱效率依次为94.4%、72.2%和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状态 煤孔隙 吸附性 渗透率 置驱CH_(4) co_(2)
下载PDF
纳米颗粒对原油-CO_(2)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魂 袁勇 +1 位作者 赖向东 董明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6,共8页
注CO_(2)开发含沥青质油藏会导致沥青质沉淀,造成储层堵塞,而注入纳米颗粒能够有效抑制沥青质沉淀。在明确原油注CO_(2)产生沥青质沉淀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地区4种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原油,分别测定了无机纳米颗粒SiO_(2)、金属氧化物纳... 注CO_(2)开发含沥青质油藏会导致沥青质沉淀,造成储层堵塞,而注入纳米颗粒能够有效抑制沥青质沉淀。在明确原油注CO_(2)产生沥青质沉淀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地区4种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原油,分别测定了无机纳米颗粒SiO_(2)、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Co_(3)O_(4)和Fe_(3)O_(4)作用下的CO_(2)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并评价了原油性质对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CO_(2)与原油间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增加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逐渐变缓的趋势,对应的一次接触最小混相压力也随沥青质沉淀量的增加而增大;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沥青质颗粒,抑制沥青质聚集,有效降低油气体系界面张力,其中纳米颗粒性能高低依次为无机纳米颗粒SiO_(2)、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Co_(3)O_(4)和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随原油黏度和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好,随原油中硫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差。研究成果为改善CO_(2)驱替效果和抑制沥青质沉淀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沥青质沉淀 纳米颗粒 界面张力 最小混相压力
下载PDF
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注CO_(2)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阮洪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26-29,共4页
对于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注CO_(2)是较为有效的开发方式,但目前对其开发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不够充分。通过膨胀实验和气液两相平衡理论,分析了在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中注入CO_(2)后对地层流体相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_(2)注入... 对于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注CO_(2)是较为有效的开发方式,但目前对其开发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不够充分。通过膨胀实验和气液两相平衡理论,分析了在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中注入CO_(2)后对地层流体相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_(2)注入比例的增加,流体体系从挥发油体系逐渐过渡到常规凝析气体系;在最小混相压力条件下,处于开发中后期的凝析气藏,可实现多次接触混相,能有效解除气井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从而提高气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凝析油 凝析气藏 co_(2) 相态 混相驱
下载PDF
煤系致密砂岩储层注CO_(2)启动压力梯度动态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千 申建 +1 位作者 赵岳 徐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72-3181,共10页
致密砂岩中气液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TPG)随岩石有效应力变化而动态变化,即动态启动压力梯度效应,其动态变化特征受孔喉结构控制。为了认识煤系致密砂岩多层合注CO_(2)开发过程中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动态规律,通过对不同物性岩心进行不同有... 致密砂岩中气液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TPG)随岩石有效应力变化而动态变化,即动态启动压力梯度效应,其动态变化特征受孔喉结构控制。为了认识煤系致密砂岩多层合注CO_(2)开发过程中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动态规律,通过对不同物性岩心进行不同有效应力下TPG的测试,基于分形方法定量研究岩石孔喉结构及渗透率对动态TPG的影响规律,建立动态TPG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储层注CO_(2)动态和常规固定启动压力及造成的产能损耗。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岩石有效应力由1 MPa增加到29 MPa,TPG随有效应力呈现对数上升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31.2%~120.1%。低应力下TPG取决于岩石渗透率,随渗透率整体呈乘幂下降趋势,孔喉结构分形维数控制动态TPG应力敏感性,岩石孔喉结构分型维数与TPG敏感性系数呈乘幂上升趋势;较大的注入压力和较小的注采井间距将减小动态TPG效应造成的额外附加压力消耗,减弱启动压力引发的层间干扰,根据固定TPG计算的储层最小有效注入压力偏小32.8%~69.6%,储层孔喉结构越复杂,估算值的偏差越大,注入压力增加到29 MPa时动态启动压力下降3.4~7.4 MPa,动态启动压力导致的额外附加压力损耗为1.0~5.8 MPa,相同注入压力下动态与固定TPG影响下的注入CO_(2)波及范围差异为40.5%~51.3%;最大注入压力下动态TPG造成的储层产能损耗为24.6%~65.3%,比固定TPG大4.1%~21.1%,储层岩石孔喉结构越复杂,注入压力越低,动态TPG造成的额外附加产能损耗也越大。煤系致密砂岩多层合注CO_(2)开发时,应避免储层压力衰减至较低值,采用较大的注入压力和较小的注采井间距,减小动态启动压力梯度效应造成的附加额外产能损耗,同时减缓层间干扰,提高多层合注CO_(2)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启动压力梯度 煤系致密砂岩 co_(2) 孔喉结构 产能损耗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CO_(2)防灭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刚 令狐建设 +2 位作者 李耀谦 周西华 唐小煜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为研究分析不同位置下注CO_(2)、不同注CO_(2)流量及不同温度CO_(2)对防灭火的影响,选取阳煤五矿84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模拟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了采空区氧化带最大宽度在三因素、三水平条... 为研究分析不同位置下注CO_(2)、不同注CO_(2)流量及不同温度CO_(2)对防灭火的影响,选取阳煤五矿84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模拟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了采空区氧化带最大宽度在三因素、三水平条件下的二次回归响应曲面模型,并对不同条件下采空区氧化带最大宽度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带最大宽度随注CO_(2)流量增加而降低,随CO_(2)注入温度增加而增加;二次回归方程显著性判断值P<0.0001,极显著,失拟项为0.2537,不显著;当注CO_(2)位置在20~40 m,注CO_(2)流量在720~1080 m^(3)/min,注CO_(2)温度在278~288 K之间,对氧化带最大宽度一次项重要度排序为注CO_(2)流量>注CO_(2)温度>注CO_(2)位置;二次项重要度排序为注CO_(2)位置和注CO_(2)流量>注CO_(2)位置和注CO_(2)温度>注CO_(2)流量和注CO_(2)温度,且注CO_(2)位置、注CO_(2)流量和注CO_(2)温度间均无交互作用;最优参数设置为:注CO_(2)位置为30 m,注CO_(2)流量为900 m^(3)/min,注CO_(2)温度为28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防灭火 氧化带宽度 co_(2)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空区密闭注气灭火技术研究
19
作者 刘锋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6期273-278,284,共7页
高瓦斯近距离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防灭火是关键技术难点。以七一新发煤矿工程技术条件为基础,采用同位素测氡技术测定工作面着火源的准确位置,通过DSC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不同惰性气体对3_(上)煤样的氧化放热的抑制作用,优选“密闭+注CO_... 高瓦斯近距离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防灭火是关键技术难点。以七一新发煤矿工程技术条件为基础,采用同位素测氡技术测定工作面着火源的准确位置,通过DSC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不同惰性气体对3_(上)煤样的氧化放热的抑制作用,优选“密闭+注CO_(2)”灭火技术措施治理5006工作面采空区发火。结果表明:(1)5006工作面着火源的准确位置为工作面支架后部向采空区延伸97 m,从5006工作面运输巷沿工作面方向延伸64 m,着火范围大致呈椭圆形,长轴长174 m;(2)CO_(2)比N_(2)具有更好的采空区灭火效果;(3)“密闭+注CO_(2)”综合灭火措施可以迅速使5006工作面回风流CO浓度从121×10~(-6)迅速下降到0,上隅角温度稳定在10.0~11.2℃,下隅角温度稳定在6.8~8.0℃,回风巷温度稳定在8.7℃左右,工作面空气中不含C_(2)H_(4)、C_(2)H_(2),灭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采空区发火 密闭 惰性气体 氧化放热 co_(2) 标志气体组分
下载PDF
海上X气田老井回注CO_(2)可行性评估
20
作者 袁征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9期108-111,共4页
针对海上X气田老井回注CO_(2)可行性的问题,基于De Warrd模型,计算老井2002年至2021年间油套管腐蚀速率,参考AP1 5C3等标准,结合温度效应,得到老井的油套管柱剩余强度计算模型,评估海上X气田老井回注CO_(2)可行性,为海上老井改造工程提... 针对海上X气田老井回注CO_(2)可行性的问题,基于De Warrd模型,计算老井2002年至2021年间油套管腐蚀速率,参考AP1 5C3等标准,结合温度效应,得到老井的油套管柱剩余强度计算模型,评估海上X气田老井回注CO_(2)可行性,为海上老井改造工程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老井油套管柱由于长时间的服役,其强度会发生衰减,回注前必须综合考虑腐蚀、高温的影响,计算管柱剩余强度,避免剩余强度计算不准确引起的工程决策失误;X气田A井油层套管抗外挤强度降低约14.01%,抗内压强度降低约8.70%。而油管抗外挤强度降低约17.55%,抗内压强度降低约1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老井 co_(2) 油套管腐蚀 剩余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