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随笔
- 1
-
-
作者
伊莲娜·库图佐娃
-
出处
《江南》
2011年第6期116-130,共15页
-
文摘
孩子落水,妈妈呼叫,旁人嬉笑看热闹可怜的小孩滑落水中,惊得妈妈大声呼叫,无动于衷的旁人嬉笑看热闹。太不像话了!这不是我在杜撰,而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千真万确。我也是游泳界的一把好手,学龄前就被父亲练就成了水陆两栖动物。在这危急的紧要关头,唯有我,做出了那些脆弱的家伙不敢做的事情——我卷起裤腿儿,拉开架势,拨开众人,面对着惊涛骇浪的小河。
-
关键词
瓦尔特
斐迪南
司机师傅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新郎新娘
波斯尼亚人
周星驰
毛头小子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上)
- 2
-
-
作者
萨米尔.纳希夫
方明
-
出处
《世界民族》
1980年第2期77-80,共4页
-
文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首先阐明伊斯兰的范畴和在各国的分布情况。我们不侧重于研究住在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国家或者住在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而把注意力放在苏联、中国、印度、欧洲和美国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具有重要性的地区内的穆斯林少数民族身上。在亚非地区的许多非阿拉伯国家中,穆斯林是多数居民。全世界有七亿一千九百七十万穆斯林,
-
关键词
穆斯林国家
少数民族
伊斯兰教
伊斯兰国家
阿拉伯人
土耳其人
苏联
阿尔巴尼亚人
土库曼人
波斯尼亚人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无人地带》(又名:无主之地)
- 3
-
-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42,共2页
-
文摘
1993年波黑内战不断升级,民族冲突导致了向危险的种族灭绝的趋势发展,这里的炮火硝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不得不派出维和部队来到波黑,担负起了促进和平这一神圣使命。这是一个漫天浓雾的夜晚,波斯尼亚方面的增援班一行数人正奉命前往与塞尔维亚人对阵的前沿。
-
关键词
地雷
马奇
无主
维和部队
波黑内战
波黑战争
阵地
波斯尼亚人
穆斯林人
斯通
尸体
新闻频道
-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伊沃·安德里奇的中学时代
- 4
-
-
作者
李士敏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8年第4期56-59,共4页
-
文摘
【正】 1894年,小伊沃刚满两岁,父亲病逝。年仅21岁的母亲无力抚养小伊沃,只得把他托付给居住在维舍格莱德的姑母安娜,自己到萨拉热窝谋生。此后九年间他一直在姑父母的关爱扶养下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在充满神奇传说的水上山城里,小伊沃常常在离家不远的大桥上听大人们讲有关大桥的故事,
-
关键词
萨拉热窝
中学生
奥匈帝国
塞尔维亚
波斯尼亚人
斯洛文尼亚
助学金
发达地区
土耳其
故事
-
分类号
K83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谁加热了波黑火锅
- 5
-
-
作者
阿.祖尔费卡尔巴希奇
迟令军
-
出处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37,共4页
-
文摘
阿迪尔·祖尔费卡尔巴希奇是土耳其贵族之子,二战期间曾任南游击队上校,后任过波黑贸易部长助理,因持不同政见移居瑞士。波黑危机爆发前夕回到萨拉热窝。与波黑现总统阿·伊泽特贝戈维奇二人共同筹划成立了穆斯林民主行动党。后因歧见与伊分道扬镳。这是前不久祖对前南著名持不同政见者米洛万·吉拉斯关于波黑问题的谈话。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内幕。
-
关键词
民主行动党
萨拉热窝
克罗地亚
穆斯林
知识分子
萨格勒布
波斯尼亚人
波黑
塞尔维亚
穆罕默德
-
分类号
D7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安德里奇和他的故乡——特拉夫尼克
- 6
-
-
作者
李士敏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8年第2期59-60,共2页
-
文摘
【正】 原南斯拉夫杰出的文学家伊沃·安德里奇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原南斯拉夫乃至整个巴尔干地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南斯拉夫国内一向尊崇他是一位人格高尚、成就斐然的小说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在世界文坛上他被誉为"南斯拉夫的托尔斯泰"。他以自己优秀的著作和故乡紧密相连。
-
关键词
原南斯拉夫
巴尔干地区
故乡
波斯尼亚人
诺贝尔文学奖
萨拉热窝
托尔斯泰
文学评论
人格高尚
世界文坛
-
分类号
K835.4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访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被引量:2
- 7
-
-
作者
Frankie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1,共1页
-
文摘
"我什么都没变"记者:塞尔维亚人……波斯尼亚人……你在《地下》中已经表现了这种撕裂之痛。在大约10年前拍摄了这部电影以来,有什么改变吗?库斯图里卡: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没变。从政治角度来看,我还是那样的观点:我感兴趣的,是人性,不是意识形态。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想法很幼稚。对我而言,却是我在所做的一切中寻找的第一位的东西。从电影角度来看,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就是我换了电影的类型。《地下》可以说是拉伯雷式的,有点怪诞,带有隐喻特征。《生命是个奇迹》更加接近我本人,它是一首歌谣,通过它,我试图同时探索戏剧、诗歌和喜剧三个领域。记者:《生命是个奇迹》讲述的是一对互相倾慕的情侣却没有权利相爱的故事。你更像是在莎士比亚这一边,因为这部片子让我们想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只是你的是喜剧版。
-
关键词
电影
塞尔维亚人
政治角度
莎士比亚
波斯尼亚人
意识形态
隐喻特征
探索戏剧
记者
导演
-
分类号
K83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你离我是近还是远(上)
- 8
-
-
作者
胡泳
-
出处
《互联网周刊》
2000年第15期45-45,共1页
-
文摘
网络:新的社交场 据统计,互联网在全球的使用者已达1.53亿。其中不少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但绝大多数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为了结交人——由于利用了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人类的相互交流变得更为容易。 对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中外怀有同样的渴望。目前,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社区居民交往半径短、家居生活封闭性强的趋势。调查发现,在北京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熟悉自己所有邻居的只占18%。在邻里关系日渐淡薄的同时,人们在公共场所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他们迫切地希望与他人结识、交流;计算机通信恰好能在这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 网络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来发现那些具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你不得不加入俱乐部或是参加聚会来同那些和你怀有同样热情的人相见。
-
关键词
计算机
波斯尼亚人
穆斯林人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