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年南海波候特征分析及波浪能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郑崇伟 周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49-1356,共8页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以QuikSCAT/NCEP混合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南海1999年8月~2009年7月的海浪场,分析了近10年南海的波候及波浪能特征,为波浪发电的选址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南海的海浪场、海表风场受季风影响显著,海浪...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以QuikSCAT/NCEP混合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南海1999年8月~2009年7月的海浪场,分析了近10年南海的波候及波浪能特征,为波浪发电的选址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南海的海浪场、海表风场受季风影响显著,海浪场与海表风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体现在南海南部海域;南海的海表风场、海浪场与nino3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南海极值风速、极值波高的大值区分布于南海北部海域;南海蕴藏着较丰富的波浪能资源,年均值能流密度在4~20kW/m,大部分海域2kW/m以上能流密度出现频率在70%以上,且大部分海域能流密度的变异系数在0.4以内,稳定性较好,利于波浪能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III 南海 浪能
下载PDF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重点岛礁的风候、波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郑崇伟 李崇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共6页
军事气象水文作为海战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舰艇编队行动、舰载机起降、登岛作战、舰载武器系统的使用、国防工程、海洋权益维护等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本文利用CCMP风场资料和模拟的海浪场数据,以某重点岛... 军事气象水文作为海战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舰艇编队行动、舰载机起降、登岛作战、舰载武器系统的使用、国防工程、海洋权益维护等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本文利用CCMP风场资料和模拟的海浪场数据,以某重点岛礁作为假想研究目标,对研究海域的风候(海表风场的气候态)、波候(海浪场的气候态)进行精细化、系统性分析研究,主要包括风和浪季节特征、风力等级频率、波浪等级频率、(强)风向频率和(强)波向频率、极值风速和极值波高、风速和波高的长期变化趋势等进行精细化统计分析,为舰艇活动、海洋能开发、国防工程等军事、民用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远海岛 海战场环境分析
下载PDF
基于WAVEWATCH-Ⅲ模式的近10年南海波候统计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崇伟 张霞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年第1期48-55,共8页
基于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以QuikSCAT/NCEP混合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南海1999年8月—2009年7月的海浪场,并据此对近10 a南海的波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海受季风影响显著,风场和浪场的对应关系在季风... 基于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以QuikSCAT/NCEP混合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南海1999年8月—2009年7月的海浪场,并据此对近10 a南海的波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海受季风影响显著,风场和浪场的对应关系在季风盛行季节明显好于季风过渡季节。(2)南海南部海域的浪场对海表风场的响应比南海北部海域更为显著,南海北部海域海表风场与浪场的相关系数月变化较明显。(3)1月南海5级以上大浪出现的频率较高,但没有出现8级以上的大浪;4月、7月、10月大浪基本只在南海北部、中部海域出现,7月和10月均有一定频数的8级以上大浪出现。(4)极值风速与极值波高的分布较为一致,大值区均集中在台湾以东、东沙群岛附近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Ⅲ模式 南海 极值风速 极值
下载PDF
经略21世纪海上丝路之海洋环境特征:波候统计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崇伟 付敏 +2 位作者 芮震峰 陈雄 于坤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10期1-7,共7页
文章利用来自ECMWF的ERA-interim海浪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1世纪海上丝路涉及海域的波候特征,结果表明:1 2月,南海的有效波高(SWH——significant wave height)在1.4m以上,明显大于北印度洋。南海的波向以NE向为主导;北印度洋以偏... 文章利用来自ECMWF的ERA-interim海浪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1世纪海上丝路涉及海域的波候特征,结果表明:1 2月,南海的有效波高(SWH——significant wave height)在1.4m以上,明显大于北印度洋。南海的波向以NE向为主导;北印度洋以偏S、偏E向为主。5月,北印度洋以偏S向浪为主;南海中部为SE向,北部为偏E向。北印度洋的SWH在1.2m以上,明显大于南海。8月,南海—北印度洋以SW向的浪为主。阿拉伯海的SWH在2.2m以上,孟加拉湾为1.4~2.8m;南海的SWH相对最弱。11月,南海的波向以NE向为主,北印度洋以偏S、偏E向为主。南海的SWH明显大于北印度洋。2 2月,南海以偏NE向的浪出现频率最高,需要引起重视的有NE、NNE、ENE向的强浪。北印度洋主要以偏S向的浪为主,强浪出现频率很低。8月,南海—北印度洋以偏S、SW向的浪为主;需要注意的是SSW、SW、WSW向的强浪。3 2月、11月,北印度洋的大浪频率在10%以内,南海明显高于北印度洋。5月,南海—北印度洋在10%以内。8月,阿拉伯海的大浪频率在40%以上,孟加拉湾次之,南海的频率低于北印度洋。4 1979-2014年期间,南海大部分海域的SWH显著性递增,趋势在每年0.4cm/s以上。孟加拉湾、印度半岛西部海域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阿拉伯海西部、印度洋15°S-0°显著递增,趋势为每年0.1~0.4cm/s。仅部分零星海域表现出显著性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有效 强浪 大浪频率 变化趋势
下载PDF
1957~2002年南海—北印度洋海浪场波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崇伟 李训强 潘静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17-323,共7页
利用ERA-40海表10 m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得到南海—北印度洋1957年9月至2002年8月的海浪场,并分析其波候(风候)特征.研究发现如下主要特征:(1)该海域的波高波向、风速风向受季风影响显著;(2)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 利用ERA-40海表10 m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得到南海—北印度洋1957年9月至2002年8月的海浪场,并分析其波候(风候)特征.研究发现如下主要特征:(1)该海域的波高波向、风速风向受季风影响显著;(2)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海表风速呈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大约0.01~0.02 m/(s·a),南海线性递增的区域则较少,有效波高呈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低纬度中东印度洋(约0.003~0.006 m/a)、索马里附近海域(大约0.002~0.005 m/a)、南海大部分海域(约0.002~0.004 m/a),线性递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海域(约-0.002 m/a);(3)Nino3指数与南海—北印度洋的海表风场、浪场存在密切的关系;(4)南海—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与有效波高存在5.2a左右的共同周期,南海的海表风速、有效波高还存在2.0a左右的共同周期,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有效波高还存在26.0a的长周期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WAVEWATCH-Ⅲ模式 ERA-40风场 线性趋势 Nino3指数 周期
下载PDF
1988—2009年中国海波候、风候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训强 郑崇伟 +1 位作者 苏勤 何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共9页
利用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驱动国际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WW3),得到中国海1988年1月~2009年12月的海浪场。对中国海的波候(风候)进行精细化的统计分析,分析了海... 利用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驱动国际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WW3),得到中国海1988年1月~2009年12月的海浪场。对中国海的波候(风候)进行精细化的统计分析,分析了海表风场和浪场的季节特征、极值风速与极值波高、风力等级频率和浪级频率、海表风速和波高的逐年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中国海的海浪场与海表风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在DJF(December,January,February)期间;海表风速和波高在MAM(March,April,May)期间为全年最低,在DJF期间达到全年最大;MAM和JJA(June,July,August)期间,中国海大部分海域的波周期在3~5.5s,SON(September,October,November)和DJF期间为4.5~6.5s。(2)中国海极值风速、极值波高的大值区分布于渤海中部海域、琉球群岛附近海域和台湾以东广阔洋面、台湾海峡、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北部湾海域、中沙群岛南部海域。(3)吕宋海峡在MAM、SON、DJF期间均为6级以上大风和4m以上大浪的相对高频海域,JJA期间,6级以上大风的高频海域位于中国南半岛东南部海域,4m以上大浪主要出现在10°N以北。(4)在近22a期间,中国海大部分海域的海表风速、有效波高呈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趋势,风速递增趋势约0.06~0.15m.s-1.a-1,波高递增趋势约0.005~0.03m.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MP风场 WAVEWATCH-Ⅲ 中国海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全球波候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永芳 杨永增 尹训强 《海岸工程》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利用近20a(1993—2011年)卫星高度计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年平均海浪的空间特征及海浪的多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海浪的大值分布路径与风场的大值分布有明显的一致性,风场是影响海浪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海浪在北太平洋有明显的减小趋势... 利用近20a(1993—2011年)卫星高度计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年平均海浪的空间特征及海浪的多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海浪的大值分布路径与风场的大值分布有明显的一致性,风场是影响海浪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海浪在北太平洋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在东北大西洋有弱的减小趋势,与此相反,西北大西洋的海浪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海浪在印度洋、大西洋的低纬度区域及太平洋东岸的低纬度区域有弱的增加趋势;在30°S~45°S的南太平洋区域增加趋势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数据 有效
下载PDF
近60年来渤海海域波候变化及其与东亚环流的联系 被引量:4
8
作者 任惠茹 李国胜 +2 位作者 崔林林 张悦 欧阳宁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502,共13页
研究海洋的波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波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 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 研究海洋的波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波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 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的有效波高、波向、波周期,分析该海区波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1年期间渤海海域的有效波高呈现下降的趋势;波向角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波周期相对平稳,略有上升;有效波高平均下降0.3 cm/a,波向角度平均增加0.12°/a。有效波高在1968年前后显现突变点,波向角度约在1960年突变,波周期在1965年左右出现突变点。渤海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是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导致的结果,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环流天气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东亚季风强度、夏季风北界的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与强度的变化、脊点位置西伸与北进,以及西风指数的强弱变化等),是影响和控制渤海海域波气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 西太平洋副高 西风环流 东亚季风
下载PDF
海浪综合应用与集约化建设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崇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第9期44-53,共10页
伴着"辽宁"舰下水,国人的航母梦得以实现。认知海洋、利用海洋,方可为我国的全球战略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海浪作为重要的海洋水文要素之一,对海战场环境建设、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工程、航海、防灾减灾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文... 伴着"辽宁"舰下水,国人的航母梦得以实现。认知海洋、利用海洋,方可为我国的全球战略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海浪作为重要的海洋水文要素之一,对海战场环境建设、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工程、航海、防灾减灾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在此就海浪对军事和民用活动的影响、海浪预报、波候(海浪气候态)统计、波浪能开发、海浪对掠海飞行的威胁等方面展开讨论,抛砖引玉,期望可以为海浪综合应用与集约化建设提供参考,为"海之梦"、迈向深蓝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预报 浪能 海浪武器
下载PDF
墨西哥湾波候统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福敏 薛鸿超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3期46-50,共5页
简要介绍了波候的概念 ,简述 Weibull分布及对数 -正态分布的拟合方法 ,提出最大熵分布拟合有效波高、峰周期分布的新方法 ;选取半封闭海湾墨西哥湾内水深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六个观测站一年的连续资料 ,以上述三种拟合方法对其有效波... 简要介绍了波候的概念 ,简述 Weibull分布及对数 -正态分布的拟合方法 ,提出最大熵分布拟合有效波高、峰周期分布的新方法 ;选取半封闭海湾墨西哥湾内水深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六个观测站一年的连续资料 ,以上述三种拟合方法对其有效波高、峰周期概率分布进行拟合 ,并与观测直方图进行比较检验 ,结果表明 ,在墨西哥海湾内 ,最大熵分布优于对数 -正态分布 ,对数 -正态分布优于 Weibull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 峰周期 统计 海洋
下载PDF
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波候观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崇伟 陈璇 李崇银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3-479,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台湾岛周边的海浪特征,利用来自台湾岛的海浪观测数据,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该海域的波候(海浪气候态)特征,主要包括波高和波浪平均周期的季节特征、强浪向、大浪频率、阵风系数。结果表明:台湾岛周边的有效波高...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台湾岛周边的海浪特征,利用来自台湾岛的海浪观测数据,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该海域的波候(海浪气候态)特征,主要包括波高和波浪平均周期的季节特征、强浪向、大浪频率、阵风系数。结果表明:台湾岛周边的有效波高(SWH)在冬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台东近海的SWH、平均周期常年大于台湾海峡;台湾周边的强浪向常年以偏北向为主,夏季的最大波高为全年最大,冬春两季偏低,冬季台湾海峡的最大波高大于台东近海,春、夏、秋季则相反;东沙岛、台东外洋的大浪频率明显高于其余站点,马祖、澎湖次之,其余站点整体较低;花莲和龙洞各代表月的阵风系数为1.4-1.5,鹅銮鼻常年在1.3左右,澎湖为1.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岛 最大 强浪向 大浪频率
下载PDF
基于ERA-20C再分析数据的中国近海波候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敏 赵栋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共10页
基于ERA-20C再分析数据,综合分析了1950—2010年间中国近海的海表风速、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中国近海的风场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在南海南部靠近越南的海域夏季形成7 m/s的风速大值中心,冬季风速则可达9 m/s。风浪... 基于ERA-20C再分析数据,综合分析了1950—2010年间中国近海的海表风速、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中国近海的风场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在南海南部靠近越南的海域夏季形成7 m/s的风速大值中心,冬季风速则可达9 m/s。风浪场的空间分布特点与风场相似,而受传播效应和浅水效应的影响,涌浪场四季均在吕宋海峡和东海东南部出现波高的大值中心。春夏季节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域涌浪占优,与风速大值中心对应,夏冬季节南海南部10°N附近存在风浪池。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风速和混合浪有效波高的线性趋势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南海的风速和波高分别以0.27 cm·s^(-1)/a和0.74 cm/a的速率显着增加。而渤海分别以-0.49 cm·s^(-1)/a和-0.85 cm/a的速率显著降低,黄海的变化率分别为-0.43 cm·s^(-1)/a和-0.79 cm/a。将中国近海风速和波高的年际变化分别与气候指数尼诺3.4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冬季大部分海域的相关系数为负,而夏季在南海和东海海域则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风浪 涌浪 混合浪 尼诺3.4指数
下载PDF
基于卫星资料的南海波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博 张坤兰 吴克俭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0,共10页
本文通过与时间相关的广义极值分布(GEV)模型,利用1993年到2010年卫星数据库中波高的最大值来模拟南海波候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季节变化与位置参数和尺度参数有关,位置参数值冬季最大,最大值出现在南海东北部,夏季最小;尺度参... 本文通过与时间相关的广义极值分布(GEV)模型,利用1993年到2010年卫星数据库中波高的最大值来模拟南海波候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季节变化与位置参数和尺度参数有关,位置参数值冬季最大,最大值出现在南海东北部,夏季最小;尺度参数最大值出现在七月份,冬季较小。年际变化与北太平洋涛动(NPO)指数有关,NPO的影响主要以负贡献为主,南海西南部负贡献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卫星资料 GEV模型
原文传递
琉球群岛海域的波候观测分析
14
作者 郑崇伟 李训强 李崇银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展现琉球群岛海域的海浪特征,利用2个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该海域的波候(海浪气候态)特征,重点计算了宫古海峡的强风、强浪。结果表明:喜屋武岬的月平均有效波高(SWH)峰值为1.5 m,出现在8月,22001站的峰值为1.7m,出现在2月,2个站点各... 为了展现琉球群岛海域的海浪特征,利用2个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该海域的波候(海浪气候态)特征,重点计算了宫古海峡的强风、强浪。结果表明:喜屋武岬的月平均有效波高(SWH)峰值为1.5 m,出现在8月,22001站的峰值为1.7m,出现在2月,2个站点各月的波周期基本为6.0~8.5s,波谷出现在5-6月,波峰出现在10月;琉球海域的最大波高呈单峰型月际变化,波峰出现在8-10月,22001站为12m,喜屋武岬为8~10 m,平均最大波高的峰值为6 m,出现在8月;50年一遇的极值波高表现显著的月际变化,22001站的峰值为22~24m,出现在8-9月,喜屋武岬的峰值为16~20m,出现在6-10月;2月和11月,琉球海域出现频率最高的波高-周期联合频率为(2.0m,7s),5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1.0m,7~9s),8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1.0m,7s);在宫古海峡,2月、5月和11月的强浪主要源自东北偏北向,8月,强浪源自东南偏东向,强风向与强浪向整体上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标观测数据 琉球群岛 宫古海峡
下载PDF
渔业生态环境
15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4年第9期40-42,共3页
041078选择近岸网箱养殖位置时波候的计算:铁尼里菲岛(加娜利群岛)方案研究=Onthecalculationofwaveclimateforoff-shorecageculturesiteselection:acasestudyinTenerife(CanaryIslands)[刊,英]/PerezOM,TellerTC,RossLG//Aquac.Engim..... 041078选择近岸网箱养殖位置时波候的计算:铁尼里菲岛(加娜利群岛)方案研究=Onthecalculationofwaveclimateforoff-shorecageculturesiteselection:acasestudyinTenerife(CanaryIslands)[刊,英]/PerezOM,TellerTC,RossLG//Aquac.Engim..-2003,29(1/2).-1-21适宜的受保护地方的缺乏使鱼类养殖者移到更为开放的近海位置以维持鱼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态环境 鱼类养殖 网箱养殖 持续发展 方案研究 养殖者 受保护 移动到 甲基汞
下载PDF
海浪波候(风候)的统计分布及其持续时间
16
作者 潘锦嫦 翟华联 《中国海洋平台》 1994年第Z1期478-487,共10页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湾两年半非台风期连续观测的波高(风速)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波高(风速)的分布;波高(风速)的平均持续时间与波高(风速)间的关系;平均持续时间与波高(风速)超值概率间的关系;持续时间的分布;最后使用Graham及桑岛、Hogben...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湾两年半非台风期连续观测的波高(风速)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波高(风速)的分布;波高(风速)的平均持续时间与波高(风速)间的关系;平均持续时间与波高(风速)超值概率间的关系;持续时间的分布;最后使用Graham及桑岛、Hogben两种方法对此海域大于等于(或小于)某设定波高(风速)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报,给出预报所需的经验关系,并与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时间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波候与大气涛动的联系
17
作者 李靖 周林 +2 位作者 马卫民 史剑 张涵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6,共8页
利用ECMWF 1958-2001年44a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西北太平洋海域(0°~45°N,99°~160°E)月平均有效波高(SWH)、平均周期(T)与北太平洋模态指数(NPI)、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多变量ENSO指数(MEI)等大气涛动... 利用ECMWF 1958-2001年44a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西北太平洋海域(0°~45°N,99°~160°E)月平均有效波高(SWH)、平均周期(T)与北太平洋模态指数(NPI)、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多变量ENSO指数(MEI)等大气涛动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重点探讨了NPI对北半球西太平洋波候(SWH和T)的影响。结果表明:NPI、PDO和MEI均与SWH和T有显著的相关性;NPI与SWH和T呈现正相关性,NPI超前SWH和T半年左右正相关最强,最强的相关海域位于日本和菲律宾以东洋面;NPI还存在3~5a、8~9a和13~15a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变化;NPI高指数且PDO负位相或MEI负位相均使得SWH和T增大;MEI冷位相且叠加PDO负位相时也利于SWH和T增大。NPI影响西北太平洋波候的可能机制是:NPI处于低(高)指数时,阿留申低压加深(减弱)且位置偏东(西),北太平洋西风带海面风速急流出现(消失),太平洋副热带东北信风大值区东移(西移),西北太平洋海域信风减弱(加强),西北太平洋海域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随之减小(增大)。中、东太平洋西向传播的涌浪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波侯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大气涛动 北太平洋模态指数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波浪统计集》与其他图册资料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钟圣 《中国海洋平台》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综合叙述了《西北太平洋波浪统计集》一书产生的背景和其他波浪资料情况;关于该书采用的统计处理方法,即波候综合模式,作了扼要的介绍;对于若干海域的波浪要素统计,给出了该书数据与国外同类图册和日本气象厅浮标站的统计结果的比较,显... 综合叙述了《西北太平洋波浪统计集》一书产生的背景和其他波浪资料情况;关于该书采用的统计处理方法,即波候综合模式,作了扼要的介绍;对于若干海域的波浪要素统计,给出了该书数据与国外同类图册和日本气象厅浮标站的统计结果的比较,显示了该统计集的较高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模式 海洋 统计 西北太平洋 图册资料
下载PDF
北极海域海浪变化及归因分析
19
作者 韩飞 邵伟增 江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0-520,共11页
北极海浪是北极地区重要的海洋环境要素,为了进一步了解北极海域海浪变化及归因,本文通过利用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WW3)对1993-2021年期间北极海域海浪进行模拟,将WW3模拟的海浪结果与OSTM/Jason-2高度计数据时空匹配,对比结果显示... 北极海浪是北极地区重要的海洋环境要素,为了进一步了解北极海域海浪变化及归因,本文通过利用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WW3)对1993-2021年期间北极海域海浪进行模拟,将WW3模拟的海浪结果与OSTM/Jason-2高度计数据时空匹配,对比结果显示:两者数据的相关性(COR)为0.93,均方根误差为0.63 m,模拟结果适用于北极海域海浪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冬季平均海表面风速值较夏季更大,无海冰区能产生更高的海浪,导致北极海域冬季海浪强度明显高于夏季。而夏季由于海冰分布减少和厚度小于1 m的冰层增多,无冰区海浪传播冲击薄冰区域引发海冰破碎,同时引发厚度较薄的海域海浪活动,以此使得海浪活动范围比冬季广。(2)北极海域海浪存在周期性变化,但在年平均尺度上海浪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海冰的厚度及密集度分布与海浪变化相反,呈下降趋势。说明海冰的厚度和密集度数值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海浪活动,同时,北极海域海浪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是海面风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WAVEWATCH-Ⅲ ECMWF风场数据 海冰数据
下载PDF
北印度洋-南海季风区热带海洋极端波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傅晨 罗耀 +2 位作者 杨磊 王东晓 周峰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79-385,共7页
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有效波高(SWH)和海表风场数据,分析了南海-北印度洋极端海浪场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北印度洋极端SWH分布和极端风速分布形态以及年际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说明了涌浪为主的北印度洋和风浪为主的南海一样,... 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有效波高(SWH)和海表风场数据,分析了南海-北印度洋极端海浪场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北印度洋极端SWH分布和极端风速分布形态以及年际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说明了涌浪为主的北印度洋和风浪为主的南海一样,极端SWH都由局地的极端风速控制;强极端SWH主要分布在阿拉伯海以及南海北部,阿拉伯海北部增长与该区域气旋强度增强有着密切关系,而南海的极端SWH主要受东北季风控制;东非沿岸极端SWH线性增长趋势则与索马里急流的年代际尺度上有逐渐增强的线性趋势有关.北印度洋及南海海域极端SWH距平场的EOF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极端SWH与北印度洋表现出反相变化的特征.北印度洋(南海海域)极端SWH多出现在西南季风(东北季风)期间,因为在西南季风(东北季风)期间,极端风速也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北印度洋 极端 年际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