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干扰素刺激基因15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冰 尹香利 刘静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449-1454,I0003,共7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alcan数据库分析USP18、ISG1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选取渭南市中心医院2012年...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alcan数据库分析USP18、ISG1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选取渭南市中心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99例乳腺癌病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进行研究。分别检测USP18、ISG15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USP18、ISG15表达水平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Ualcan数据库中乳腺癌组织USP18为18.40±4.17、ISG15 mRNA表达水平为168.56±43.95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0.00±3.14、30.76±8.23)(P<0.05);乳腺癌组织USP18、ISG15 mRNA表达水平高低与乳腺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乳腺癌组织USP18为1.67±0.53、ISG15 mRNA为1.86±0.61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03±0.34、0.99±0.33)(P<0.05);乳腺癌组织USP18、ISG15表达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分子亚型、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乳腺癌病人癌组织中USP18表达水平与ISG15呈正相关(P<0.05);USP18阳性组、ISG15阳性组乳腺癌病人术后60个月生存率均低于USP18阴性组、ISG15阴性组(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USP18、ISG15均是影响乳腺癌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癌组织USP18、ISG15表达水平均较高,两者均与乳腺癌病人预后关系密切,检测乳腺癌组织USP18、ISG15水平有助于评估乳腺癌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预后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抑制IFNα抗HBV活性但并不抑制IFNλ抗HBV的活性(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小梅 雷青松 +1 位作者 秦波 李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4-961,共8页
干扰素α(IFN-α)是临床最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之一。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被证实是抑制IFN-α抗HBV活性的因子,但USP18是否对干扰素λ(IFN-λ)抗HBV有影响还尚未可知。为了明确USP18对IFNλ抗HBV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Hep... 干扰素α(IFN-α)是临床最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之一。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被证实是抑制IFN-α抗HBV活性的因子,但USP18是否对干扰素λ(IFN-λ)抗HBV有影响还尚未可知。为了明确USP18对IFNλ抗HBV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Hep G2. 2. 15细胞作为乙肝体外模型,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向细胞转染p EGFP-USP18、PEGFP-N1经48 h,再经IFN-α和IFN-λ处理24 h,分为阴性对照组﹑USP18过表达+IFN-α组﹑空载组+IFN-α组﹑USP18过表达+IFN-λ组﹑空载组+IFN-λ组。采用Western印迹、RT-q PCR和ELISA检测各组的乙肝病毒标志物、STAT1/p STAT1和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USP18蛋白在过表达组明显升高(P <0. 05),过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IFN-α处理的两组中,空载组中HBs Ag、HBe Ag、HBc Ag及HBV-DNA的表达均低于USP18过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IFN-λ处理组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差异不明显。在IFN-α处理组中,空载组的ISG15、Mx A、IFIT1和p STAT1表达均高于USP18过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IFN-λ处理组中ISGs和p STAT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证实,USP18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减弱IFN-α抗HBV的活性。研究还证实,IFN-λ可发挥抗HBV的作用,USP18不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其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干扰素Α 干扰素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18、BTG3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新华 曹鹏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69-72,共4页
目的 观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和B细胞转位基因3(BTG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USP18、BTG3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 目的 观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和B细胞转位基因3(BTG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USP18、BTG3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18高表达率为37.8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2.00%;BTG3高表达率为45.12%,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82.00%。肿瘤直径≥3cm、临床分期Ⅰ~Ⅱ期、中低分化、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USP18高表达率低于肿瘤直径<3cm、临床分期Ⅲ~Ⅳ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5);肿瘤高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BTG3高表达率高于肿瘤中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5)。USP18低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USP18高表达患者,BTG3高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BTG3低表达患者(P均<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USP18高表达、BTG3低表达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OR=0.241,95%CI为0.092~0.661,P=0.007;OR=0.336,95%CI为0.182~0.935,P<0.001)。结论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18表达升高,BTG3表达降低;USP18、BTG3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明显相关性,USP18高表达和BTG3低表达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B细胞转位基因3 喉鳞状细胞癌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倪佑佳(综述) 刘华宝 李麟(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5-250,共6页
恶性肿瘤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成为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是蛋白翻译后修饰酶的一种,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能够特异性地将干扰素刺激基因15(... 恶性肿瘤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成为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是蛋白翻译后修饰酶的一种,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能够特异性地将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从底物蛋白上移除,也可调控干扰素信号通路,阻碍ISG的表达,在感染、免疫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USP18在多种类型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能够影响肿瘤增殖和凋亡,调控肿瘤细胞代谢、侵袭和转移。此外,USP18还可影响肿瘤细胞的放射和化学治疗的敏感性,并调控部分免疫细胞的功能。因此,开发USP18的特异性抑制剂,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作用机制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显飞 易礼智 +3 位作者 邓学杰 程征宇 王琴 王舰梅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433-437,共5页
目的 分析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SE和胃癌细胞株(AGS、MKN45、MKN25、BGC823... 目的 分析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SE和胃癌细胞株(AGS、MKN45、MKN25、BGC823、BGC803、SGC7901)中USP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USP18在胃癌细胞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GSE细胞中USP18 mRNA的含量表达低于各胃癌细胞株(F=794.052,P<0.000 1).6种胃癌细胞株中,BGC823和BGC803中USP18 mRNA的相对含量高,分别为17.62±0.55和13.52±0.50,而在MKN28和MKN45细胞中的含量低,分别为1.40±0.17和4.23±0.26.在蛋白水平上,USP18在GSE细胞中的表达最低,在6株胃癌细胞中,USP18在侵袭能力较强的SGC7901和BGC803细胞中的表达最高,而在AGS和MKN45细胞中的表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USP18后SGC7901和BGC803的侵袭和增殖能力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P18在侵袭能力较强的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USP18能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肿瘤侵润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USP18的多样性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倪丽芳 张海珍 +2 位作者 姜凌 郭志芳(译) 王景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自泛素系统及其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以来,很多研究表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s,USPs)的重要性。USP18蛋白(原名UBP 43)是这个家族的特殊成员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USP18被发现具有多种功能,... 自泛素系统及其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以来,很多研究表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s,USPs)的重要性。USP18蛋白(原名UBP 43)是这个家族的特殊成员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USP18被发现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是一种异肽酶,也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剂。因此,USP18在多种类型细胞的生物学途径发挥着协调者的作用。本文概述了USP18在各种免疫调节过程中的多种功能,包括病原控制、癌症的发展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多样性功能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在HBV慢性感染及干扰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周俊英 杨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6-388,共3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中的优势为有限疗程和相对较高的HBeAg和HBsAg的血清学转换率,但是其疗效尚不尽人意。在造成IFN应答不佳的众多影响因素中,IFN抗病毒作用信号通路... 干扰素(interferon,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中的优势为有限疗程和相对较高的HBeAg和HBsAg的血清学转换率,但是其疗效尚不尽人意。在造成IFN应答不佳的众多影响因素中,IFN抗病毒作用信号通路尤其是对IFN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gene,ISG)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干扰素类 抵抗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原文传递
USP18的多样性功能
8
作者 倪丽芳 张海珍 +3 位作者 姜凌 郭志芳 王景涛(校) honke n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
自泛素系统及其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以来,很多研究表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s,USPs)的重要性。USP18蛋白(原名UBP 43)是这个家族的特殊成员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USP18被发现具有多种功能,... 自泛素系统及其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以来,很多研究表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s,USPs)的重要性。USP18蛋白(原名UBP 43)是这个家族的特殊成员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USP18被发现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是一种异肽酶,也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剂。因此,USP18在多种类型细胞的生物学途径发挥着协调者的作用。本文概述了USP18在各种免疫调节过程中的多种功能,包括病原控制、癌症的发展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多样性功能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刺激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敏 李玉佳 +4 位作者 叶海艳 廖鑫忠 赵航 李世林 陈利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了解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1)USP18和Pol质粒构建:采用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将人USP18编码序列及HBV多聚酶(Pol)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到pcDNA3.1-3tag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内。2... 目的了解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1)USP18和Pol质粒构建:采用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将人USP18编码序列及HBV多聚酶(Pol)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到pcDNA3.1-3tag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内。2)研究Pol对USP18的影响:高表达转染Pol质粒至Hep 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逆转录成c 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ol对USP18的影响。3)研究USP18对HBV的影响:高表达转染USP18质粒至Hep 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和总DNA,qRT-PCR检测USP18对HBV复制的影响。4)研究Pol与USP18之间的相互作用:将Pol质粒按一定比例转染到铺有293T细胞的10cm培养皿中,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Pol与USP18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USP18和Pol表达质粒,并在HepAD38细胞中高表达;过表达Pol蛋白促进USP18表达;过表达USP18刺激HBV复制;Pol与USP18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初步证明USP18可能通过与Pol相互作用促进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