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0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学书法者宜从隶书入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民卫 《汉字文化》 2018年第3期96-96,102,共2页
一、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日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学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得到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 一、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日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学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得到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电脑的普及导致了人们书写功能的逐步丧失,作为中国书法也逐渐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者 中国书法 书法教育 实用性 书写性 唐楷 草篆 秦篆 欧阳询 笔画
原文传递
元代的《诗经》注本与“股”体时文——兼与宋代“股”体时文比较
2
作者 张祝平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第2期319-335,共17页
引言滥觞于北宋、成熟于明代的八股时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思维模式对元、明、清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研究它的形成发展史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重要部分。八股文一作八比文,或曰制艺,是科举时文发展到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引言滥觞于北宋、成熟于明代的八股时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思维模式对元、明、清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研究它的形成发展史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重要部分。八股文一作八比文,或曰制艺,是科举时文发展到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关于八股文成熟期,清顾炎武曾言'其定于八股之法者实始于成化以后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写作技巧 时文 注本 法者 历史 文化 制艺
原文传递
法学通论(连载二)
3
作者 夏勤 《朝阳法律评论》 2010年第2期268-325,共58页
第二编法律论第四章法律之目的自来学者,说明法律之目的,可分积极消极二派述之。其积极主张法律之目的者,谓法律乃欲创设人民之权利并维持之,且使增长其幸福者也。而消极说则曰:法律者,欲限制各人之自由,且使各人互相调和其所欲之自由... 第二编法律论第四章法律之目的自来学者,说明法律之目的,可分积极消极二派述之。其积极主张法律之目的者,谓法律乃欲创设人民之权利并维持之,且使增长其幸福者也。而消极说则曰:法律者,欲限制各人之自由,且使各人互相调和其所欲之自由也。主张消极说者以霍布士、康德、沙比尼等为最,霍氏曰:国家之制定法律,盖欲限制各人天赋之自由,而其必限制之者,则因各人欲相维相系,以防御紊乱社会秩序之公敌耳,故法律非禁止不可为某行为,仅举示其所为之适法者耳。非命令为某行为,仅防御其妨害某行为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 法律 法者 主张 调和 目的
原文传递
評判法
4
作者 陳選善 《教育与职业》 1932年第10期544-548,共5页
主觀的評判的不可靠乃是心理學者所熟知的事實。但是在許多方面如性格,興趣,熊度的測量尚沒有客觀的測驗可以應用,仍須有賴於主觀的評判。所以主觀的評制雖然有許多的困難,弊端,但仍不失為一種有用的方法,評判量表仍不失為一種重要的測... 主觀的評判的不可靠乃是心理學者所熟知的事實。但是在許多方面如性格,興趣,熊度的測量尚沒有客觀的測驗可以應用,仍須有賴於主觀的評判。所以主觀的評制雖然有許多的困難,弊端,但仍不失為一種有用的方法,評判量表仍不失為一種重要的測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 佃人 封敖 判者 等极 野放 法者
下载PDF
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对民众法律意识的引导作用
5
作者 谢光钰 《当代电视》 CSSCI 2018年第1期32-33,共2页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围绕主题"全面依法治国"展开,多角度全景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这一政策的前因后果。《法治中国》分别从五个视角展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一经推出便受到社会各界关...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围绕主题"全面依法治国"展开,多角度全景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这一政策的前因后果。《法治中国》分别从五个视角展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一经推出便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不仅在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引发持续热议,各级政府单位也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专题片 政论 政治成果 法律意识 九大 引导作用 五个 法者 政府单位
原文传递
唐太宗君臣论治国理政
6
作者 张国刚 《月读》 2017年第12期35-36,共2页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擢为大理少卿(2)。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3),敕令自首,不首者死。(4)未几,有诈冒事觉者^(5),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6)。"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7)对曰:"敕者出于一时...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擢为大理少卿(2)。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3),敕令自首,不首者死。(4)未几,有诈冒事觉者^(5),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6)。"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7)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部郎中 公直 唐太宗 大理少卿 资荫 忠清 觉者 不首 法者 涌泉
原文传递
問卷法
7
作者 陳選善 《教育与职业》 1932年第10期533-537,共5页
一、問卷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問卷法是搜集資枓的一個最普通的方法。自美國心理學家霍爾用之以研究兒童心理青年心理後,其用乃大着,教育研究中用問卷法者亦漸多、桑戴克對於霍爾所用方法曾下過極嚴格的批評(註一),但是因為方法簡便,所... 一、問卷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問卷法是搜集資枓的一個最普通的方法。自美國心理學家霍爾用之以研究兒童心理青年心理後,其用乃大着,教育研究中用問卷法者亦漸多、桑戴克對於霍爾所用方法曾下過極嚴格的批評(註一),但是因為方法簡便,所以用者仍有增無減因為採用者太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答案 法者 青料 流弊 代表性 所得
下载PDF
本校與他校釋例——古籍校勘中的“史源”問題
8
作者 孟彥弘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13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陳垣先生在《元典章校補釋例》卷六'校法四例'中,曾將古籍整理的方法,概括爲對校(版本校)、本校(與本書校)、他校(與他書校)和理校(據文義校)四例。關於本校,他說:本校法者,以本書前後互證而抉摘其異同,則知其中之繆誤。吳縝之... 陳垣先生在《元典章校補釋例》卷六'校法四例'中,曾將古籍整理的方法,概括爲對校(版本校)、本校(與本書校)、他校(與他書校)和理校(據文義校)四例。關於本校,他說:本校法者,以本書前後互證而抉摘其異同,則知其中之繆誤。吳縝之《新唐書糾繆》、汪祖輝之《元史本證》即用此法。此法於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書校 問題 法者 祖本 先生 方法 理校 史源 本書
下载PDF
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 被引量:288
9
作者 苏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32,共21页
本文通过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经验的和理论的分析指出,尽管实践中具体的法律解释常常获得成功(社会接受),但是法律解释尚无法构成一种抽象化的获得确定的法律结论并保证法律适用的方法。法律解释的这一难题从根本上是由于:1... 本文通过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经验的和理论的分析指出,尽管实践中具体的法律解释常常获得成功(社会接受),但是法律解释尚无法构成一种抽象化的获得确定的法律结论并保证法律适用的方法。法律解释的这一难题从根本上是由于:1.司法活动是一种决定他人命运的实践,涉及到综合性的判断,而不是一种个人化的智识性的理解,法律解释在司法的作用是提供决策的部分而不是全部正当理由;2.法律解释要求语言文字的表述,而语言文字并不总是能充分表现具体解释的思考、决断过程,后者涉及大量的无法交流或交流起来不经济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文本 解释方法 语境 美国宪法 法者 目的性解释 武装力量 解释规则 立法机关
原文传递
中国逐步废止死刑论纲 被引量:109
10
作者 赵秉志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2,共8页
文章首先进行了关于死刑限制暨逐步废止的理论与立法之考察,并提出了关于逐步废止非暴力犯罪死刑、逐步废止非致命性普通暴力犯罪死刑和废除致命性暴力犯罪与战时暴力犯罪死刑之构想,就中国分阶段废止死刑配套制度之设计,提出中国分阶... 文章首先进行了关于死刑限制暨逐步废止的理论与立法之考察,并提出了关于逐步废止非暴力犯罪死刑、逐步废止非致命性普通暴力犯罪死刑和废除致命性暴力犯罪与战时暴力犯罪死刑之构想,就中国分阶段废止死刑配套制度之设计,提出中国分阶段逐步废止死刑进程中的制度配合和中国死刑逐步废止后的制度建构;最后关于影响中国逐步废止死刑的两个社会因素之考量中,分析关于民意与立法者、决策领导层的认识问题对死刑废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限制 废止 制度建构 法者 暴力犯罪 民意 首先 中国 领导层 配套制度
原文传递
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 被引量:118
11
作者 强世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本文以法律移植与现代国家转型为背景,考察了最近20年来法理学思潮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到法律文化论和法律现代化论的内在发展逻辑,提出这些主流思潮坚持一种“没有国家的法律观”,它不仅是法律移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且是法律共同... 本文以法律移植与现代国家转型为背景,考察了最近20年来法理学思潮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到法律文化论和法律现代化论的内在发展逻辑,提出这些主流思潮坚持一种“没有国家的法律观”,它不仅是法律移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且是法律共同体的职业意识形态的产物。这种思考与法学家的自我身份认同密切相关,由此被称为“法律人的法理学”。基于反思这种法理学在处理国家与法律关系上的方法论误区,作者考察了当代法理学中的边缘学说,即实用主义法理学,对整个主流思潮的批判,以及由此形成本土主义方法论与本土主义政治立场之间的张力。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立法者的法理学”,试图在更广阔的理论背景上,重新把国家与政治作为法理学思考的中心,从而在技术意义上整合“法律人的法理学”,思考中国在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的转型中面临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法律移植 法律人 法者 国家 法律共同体 主流思潮 当代 学思 作者
原文传递
民法上的人 被引量:95
12
作者 汉斯.哈腾鲍尔 孙宪忠 《环球法律评论》 2001年第4期392-403,共12页
Being the subject of legal relationship,person is the first basic concept in civil law while also the first and the most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system of civil law. However,the rich connotations of concept of"p... Being the subject of legal relationship,person is the first basic concept in civil law while also the first and the most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system of civil law. However,the rich connotations of concept of"person"have not been addressed in general textbooks. Through delineating history of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person"in law,this article tries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person"in civil law branch.In the age of barbarism when everything was ruled by divine right,"person"at law,including natural person and deities,actually was in a situation where natural persons subjected to deities. When deities were excluded from category of"person" in civil law,"person"emerged in hierarchy in times during which supremacy of state power was maintaine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ccording to inherent and inextricable status one held,"person"enjoyed his rights and carried out his commitments.After modern times,"person"at law started to possess certain features of civil law,such as equality,liberty and neutrality.For"person"in law of contemporary times,"person"in civil law has been able to develop from formal equality,liberty and neutrality to equality,liberty and neutrality in substantive sense.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achievements of outstanding legal experts in history in their struggles for"person"and their theories.In the meantime,it also exposes distorted and retrogressive doctrine of "person"in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民法学 总则 私法自治 德国民法 法律行为 法者 提取公因式 概念 图画
原文传递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 被引量:63
13
作者 张明楷 《法商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4-19,共6页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张明楷一我国刑法分则及单行刑法有许多条文规定,某种行为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例如,刑法第117条规定,违反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进行投机倒把,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投... 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张明楷一我国刑法分则及单行刑法有许多条文规定,某种行为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例如,刑法第117条规定,违反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进行投机倒把,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投机倒把罪;刑法第128条规定,违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严重 构成要件 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刑法分则 刑法规定 模糊概念 模糊性 法者
原文传递
对运动式行政执法的反思——从劣质奶粉事件说起 被引量:57
14
作者 朱晓燕 王怀章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运动式行政执法已经成为行政执法部门的通行执法方式 ,已经作为行政执法的常态存在着。运动式行政执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而行政违法行为的大量存在、制度性行政执法方式的缺乏等因素为其存在提供了合理性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运动式... 运动式行政执法已经成为行政执法部门的通行执法方式 ,已经作为行政执法的常态存在着。运动式行政执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而行政违法行为的大量存在、制度性行政执法方式的缺乏等因素为其存在提供了合理性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运动式行政执法同样也存在着违背法治精神、助长行政执法的随意性和形式主义、提高违法者对执法的适应性、弱化人权保障、增加行政执法成本和降低整体效益等缺陷。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一执法常态进行反思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运动式行政执法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方式 行政违法行为 人权保障 法治精神 法者 行政执法部门 形式主义 增加 劣质奶粉事件 违背
下载PDF
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 被引量:63
15
作者 苏力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20,共7页
首先让我们研究一个案件:某村20岁男青年甲爱慕另一村17岁女青年乙,一日甲将乙喊至村外一偏僻地方提出恋爱请求,遭拒绝后将乙强奸。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在公安机关收集证据调查情况尚未对甲采取强制措施时。甲之父找到乙家,请求&qu... 首先让我们研究一个案件:某村20岁男青年甲爱慕另一村17岁女青年乙,一日甲将乙喊至村外一偏僻地方提出恋爱请求,遭拒绝后将乙强奸。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在公安机关收集证据调查情况尚未对甲采取强制措施时。甲之父找到乙家,请求"私了"……让甲与乙正式订婚,甲方还将付给被害人赔偿金人民币××××元,请乙撤回控诉。乙方表示基本同意,但要求增加赔偿金。经讨价还价后,双方达成协议。在双方均未达到婚龄的情况下,甲乙通过熟人领取了结婚证。被害人然后到公安机关要求撤回控诉。因当地政法部门及时发现,未能得逞。违法者甲被判处刑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多元主义 国家法律 法律规避 法律制度 法律人类学 法律文化 公安机关 被害人 性秩序 法者
原文传递
法律解释概念探微 被引量:49
16
作者 张志铭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56,共21页
从理论上说,有法律,就有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法律解释的历史同法律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同样久远。〔1〕因此,对于什么是法律解释这一问题,首先可以选择历史的视角,考察人类自古迄今对法律解释的认识和实践——不仅考察法律解释... 从理论上说,有法律,就有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法律解释的历史同法律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同样久远。〔1〕因此,对于什么是法律解释这一问题,首先可以选择历史的视角,考察人类自古迄今对法律解释的认识和实践——不仅考察法律解释自身〔2〕(内在的视角),而且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文本 解释者 法者 解释主体 客观性 法律问题 法律实施 法律适用 法律规范
原文传递
论登记公信力的相对化 被引量:60
17
作者 王洪亮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44,共14页
关键词 登记公信力 相对化 不动产物权 交易相对人 登记簿 现代社会 变动关系 法者
原文传递
立法的效益与效率 被引量:41
18
作者 郭道晖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66,共10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其中要求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制建设也要强调为促进这两个根本转变服务,而提高立法自身的效...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其中要求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制建设也要强调为促进这两个根本转变服务,而提高立法自身的效益与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效益 立法效益 立法目的 法的效益 社会效益 法律规范 法律效率 立法成本 法者 社会主体
原文传递
论我国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滥用防范 被引量:45
19
作者 王英津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9-73,共5页
在我国 ,行政自由裁量权运用范围较为广泛 ,具有客观的必然性。然而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又常常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防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基本思路应是 :科学设定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边界 ;授权要适度 ;控权要有力 ;强化... 在我国 ,行政自由裁量权运用范围较为广泛 ,具有客观的必然性。然而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又常常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防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基本思路应是 :科学设定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边界 ;授权要适度 ;控权要有力 ;强化行政程序建设 ;提高行政执法者的素质 ;加强行政执法环境的整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行政自由裁量权 行政法 行政机关 行政执法者 程序法制建设 执法环境
下载PDF
中国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33
20
作者 郑成思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77,共10页
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根支柱,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我国为“入世”对知识产权法作的改进仍然存在不足。商标法是主要为入世而修订,但也还存在实体和程序等方面值得重视或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另外,入世给我们立法者和... 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根支柱,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我国为“入世”对知识产权法作的改进仍然存在不足。商标法是主要为入世而修订,但也还存在实体和程序等方面值得重视或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另外,入世给我们立法者和司法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法律体系,因此,我们的思想也应该有所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者 商标法 知识产权法 法者 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体系 程序 “入世” 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入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