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治”构成要件——兼及法治的某些原则及观念 被引量:233
1
作者 徐显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44,共8页
把“法治”放在何种层面上定性?自梁启超1922年辑其1907年前后发表之数篇政治史文章为《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而首提“人治”、“法治”概念以来,期间虽有二十年代末期、四十年代中期、五十年代中期及七十年代末期几次大的讨论,但迄今... 把“法治”放在何种层面上定性?自梁启超1922年辑其1907年前后发表之数篇政治史文章为《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而首提“人治”、“法治”概念以来,期间虽有二十年代末期、四十年代中期、五十年代中期及七十年代末期几次大的讨论,但迄今未获一致说明。中外思想家和学问家们留给我们的解释有:梁启超的一种主义说,亚里士多德的二层含义说;1959年世界法学家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的三原则说;英国思想家戴雪的四种解释说及现代美国法理学家拉兹及富勒的八原则说等。诸说中要么把法治界定为一种治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构成要件 法治社会 国家权力 法律规范 司法权 法律职业 法律至上 权利本位 权利文化
原文传递
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 被引量:171
2
作者 杨立新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71,共27页
中国现行的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 ,虽然借鉴于原苏联 ,但是并不是中国所独有 ,与各国的同类制度相比 ,监督范围还嫌过窄。这项制度对于保障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 ,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司法改革的今... 中国现行的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 ,虽然借鉴于原苏联 ,但是并不是中国所独有 ,与各国的同类制度相比 ,监督范围还嫌过窄。这项制度对于保障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 ,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司法改革的今天 ,应当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检察机关要依法实施监督 ,在贯彻“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中 ,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行政 司法公正 诉讼 检察监督制度 法律监督职能 依法实施 法治国家 中国 借鉴 监督范围
原文传递
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 被引量:153
3
作者 周永坤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8,共9页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项宪政惯例。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是落实基本权利的必然产物,是维护人民主权、建设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文章认为我国现在已基本具备了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直接效力的主客观...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项宪政惯例。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是落实基本权利的必然产物,是维护人民主权、建设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文章认为我国现在已基本具备了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直接效力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法律条件;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具有现行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充分依据;我国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应走“先公后私、先易后难、逐步扩展”的道路;最后提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五项制度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基本权利 直接效力 宪法法院 宪法权利 直接适用 法治国家 司法机关 人民主权 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原文传递
社会管理创新引论 被引量:184
4
作者 应松年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在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框架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建设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原文传递
法治社会建设论纲 被引量:178
5
作者 江必新 王红霞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57,207-208,共18页
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一体建设的重要构成,它与法治国家、社会管理法治、社会法治国等范畴相关但不相同。建设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夯基固本,是破解法治瓶颈的有效路径,是对人情社会的反思重构和对公共理性的培育与提升,有助于弥合转型中... 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一体建设的重要构成,它与法治国家、社会管理法治、社会法治国等范畴相关但不相同。建设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夯基固本,是破解法治瓶颈的有效路径,是对人情社会的反思重构和对公共理性的培育与提升,有助于弥合转型中国的社会共识。法治社会具有法治的融贯性和社会的共治性两大特质。法治社会建设需要以公权力为主导,要求透过法治社会化实现社会法治化。当前,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需要处理法治失衡、法治失调、法治失信和法治失重等法治深化过程中的一般缺陷和特殊缺陷。以法治社会为重心的一体建设的法治发展观,符合法治的一般成长规律和中国社会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法治国家 融贯性 共治 备位性 法治缺陷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的公法建构 被引量:122
6
作者 罗豪才 宋功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2,共20页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理性社会,能够全面回应多元价值诉求。现代和谐社会只能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并以公法为其脊梁,社会和谐与否直接取决于公法是否平衡。本文认为,现行公法处于失衡状态,这集中表现为社会关系因公共权力的越位...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理性社会,能够全面回应多元价值诉求。现代和谐社会只能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并以公法为其脊梁,社会和谐与否直接取决于公法是否平衡。本文认为,现行公法处于失衡状态,这集中表现为社会关系因公共权力的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而无法得到全面理顺,社会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中国要实现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核心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遵循监督和规范公共权力与保护和拓展公民权利的公法制度变革主旨,采取国家主导和公众全方位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对公法加以结构性调整;要调整公共权力/公民权利结构,重塑制约与激励相容的公法机制,通过对症下药解决造成社会失调的公法失衡症结,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 公共权力 公民权利 法治基础 理顺 法治国家 社会 中国 激励相容 结构性调整
原文传递
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上) 被引量:116
7
作者 蒋立山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8,共13页
“依法治国”的思想从法学界的学术话题上升为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可能是近二十年来最能让法学家激动不已的事情,也是中国法学界的骄傲。关于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的问题,法学家们(主要是法理学家)大致正在做两件事:一件是编制法治蓝图,比如... “依法治国”的思想从法学界的学术话题上升为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可能是近二十年来最能让法学家激动不已的事情,也是中国法学界的骄傲。关于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的问题,法学家们(主要是法理学家)大致正在做两件事:一件是编制法治蓝图,比如,说明什么是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特征、价值和方向,它代表了法治国家理论中的价值研究的方向;另一件是剖析法治现实,分析从人治到法治转型过程中的现状、路径与未来可能出现的实际走向,它代表了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实证研究的方向。也有许多人把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来做,把法治目标问题与法治现状的分析结合起来思考。但是,无论怎样,法治国家理论中的实证研究仍显薄弱,法治国家问题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完成一个从理想到科学、从价值到现实、从“法治之梦”到“法治之路”的飞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创新 强制性制度变迁 法治道路 法治国家 政府推进型法治 本土资源 中国法治 政治资源 社会演进型 道路初探
原文传递
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32
8
作者 姜明安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概念在同一时空使用时,法治国家指整个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政府主要指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治化;法治社会则主要指政党和其他社会共同体行使社会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概念在同一时空使用时,法治国家指整个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政府主要指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治化;法治社会则主要指政党和其他社会共同体行使社会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是: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条件;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保障,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原文传递
法治行政与行政权的发展 被引量:75
9
作者 郭道晖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行政权力 法治行政 行政主体 依法行政 行政行为 行政管理 行政职能 法律地位 行政参与 法治国家
下载PDF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 被引量:79
10
作者 周永坤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7-11,共5页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周永坤错案追究制经过80年代中叶的理论和社会心理准备①,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各地法院开始试行。截止1993年10月底,已有河南、河北、海南、甘肃、宁夏、天津、山...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周永坤错案追究制经过80年代中叶的理论和社会心理准备①,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各地法院开始试行。截止1993年10月底,已有河南、河北、海南、甘肃、宁夏、天津、山东、湖南、江苏、江西等省、市、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案追究制度 法律的确定性 法治国家 法社会学 司法公正 法官行为 审判委员会 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 法治社会
原文传递
追寻理性的罪刑模式:把比例原则植入刑法理论 被引量:92
11
作者 姜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在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主旨的法治国家的实现中,比例原则以其具体性、规范性和目的性在限制刑事权力上有着重要担当:能够弥补刑法的基本原则无法防止立法泛滥及刑法的谦抑性所不具有的硬约束力之缺陷。也因此,刑法学有必要引入比例原... 在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主旨的法治国家的实现中,比例原则以其具体性、规范性和目的性在限制刑事权力上有着重要担当:能够弥补刑法的基本原则无法防止立法泛滥及刑法的谦抑性所不具有的硬约束力之缺陷。也因此,刑法学有必要引入比例原则分析范式,并以其三项子原则——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禁止过度原则的建构为突破口,追寻一种理性的罪刑规范,并形成如下学术路向:把比例原则作为罪刑关系配置的基本原则,刑事立法应该考虑刑法上的可罚的违法性,在刑法解释中强化合目的之法律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法治国家 刑法的谦抑性 刑事立法 基本原则
原文传递
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 被引量:73
12
作者 周光权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8,共12页
刑法中,行为违法性的本质是什么?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对社会伦理规范的违反?对此问题的回答涉及对违法性及责任的判断,且影响到对刑法的功能乃至整个刑法理论的定位。本文基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在对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这两种有... 刑法中,行为违法性的本质是什么?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对社会伦理规范的违反?对此问题的回答涉及对违法性及责任的判断,且影响到对刑法的功能乃至整个刑法理论的定位。本文基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在对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这两种有关违法性、犯罪本质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倡与现代法治国家刑法理念相符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理论,并较为详尽地论述了该理论对我国刑法发展的特殊理论价值及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此处推介,诚望或能有助于并推动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基本价值和基础理论的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行为违法性 刑法学 结果无价值论 法治国家 法益保护 刑法主观主义
原文传递
现代法治语境中的刑事政策 被引量:73
13
作者 梁根林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152-160,共9页
法治国家的原则与法治国家建设的任务须为具体行动,在刑事法领域要贯彻法治原则就要化为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刑事法领域的法治原则。罪刑法定及刑事政策的相关方面,如罪刑法定机能及其演变、刑事政策的内涵、罪刑法定和刑事政... 法治国家的原则与法治国家建设的任务须为具体行动,在刑事法领域要贯彻法治原则就要化为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刑事法领域的法治原则。罪刑法定及刑事政策的相关方面,如罪刑法定机能及其演变、刑事政策的内涵、罪刑法定和刑事政策的紧张性及其调和,当前刑事政策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刑罚反制犯罪关系等问题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刑事政策 罪刑法定 机能
原文传递
多元社会中法的本质与功能——第二次亚洲法哲学大会述评 被引量:47
14
作者 郭道晖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107,共7页
1998年10月27日至29日,第二次法哲学社会哲学亚洲大会在韩国汉城——济州举行(第一次于1996年10月10日—12日在日本东京——京都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法哲学社会哲学协会(IVR)韩国分会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日本、中国、韩国三国的学者40... 1998年10月27日至29日,第二次法哲学社会哲学亚洲大会在韩国汉城——济州举行(第一次于1996年10月10日—12日在日本东京——京都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法哲学社会哲学协会(IVR)韩国分会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日本、中国、韩国三国的学者40余人。会议的主题是:“在亚细亚多元社会中法的本质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主义 法哲学 市民社会 多元社会 法治国家 国家权力 社会权力 多元化社会 产业社会 东亚法文化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情境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被引量:71
15
作者 李建发 张国清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7,96,共10页
公共环境塑造着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路径。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最显著的公共环境。本文基于新公共治理等理论,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情境下,探讨公开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 公共环境塑造着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路径。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最显著的公共环境。本文基于新公共治理等理论,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情境下,探讨公开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有关问题,从政府财务报告目标与报告模式、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体系、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体系等角度,研究构建国家治理导向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我国构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难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法治国家 政府会计 权责发生制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原文传递
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国家 被引量:55
16
作者 周永坤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国家周永坤一、中国走向法治只能始于转变法理念1996年春,为二十一世纪描绘宏伟蓝图的雄心勃勃的中国领导人终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战略目标。江泽民主席亲自参加依法治国... 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国家周永坤一、中国走向法治只能始于转变法理念1996年春,为二十一世纪描绘宏伟蓝图的雄心勃勃的中国领导人终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战略目标。江泽民主席亲自参加依法治国的法学讲座,发表了《依法治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优位 社会优位 法理念 社会自治 国家权力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法律渊源 国家意志 法治
原文传递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 被引量:68
17
作者 陈金钊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共10页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社会发展是政治管理手段的巨大变革。这意味着,以"革命"方式推进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终结;以权力为主导的纵向管理模式将出现平面化趋势,公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将会依据法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实施...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社会发展是政治管理手段的巨大变革。这意味着,以"革命"方式推进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终结;以权力为主导的纵向管理模式将出现平面化趋势,公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将会依据法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实施社会管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对社会管理创新以及社会转型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用法律限制权力的任意行使,把权力圈在笼子里面,充分发挥法律和法律方法的功能,重视法律的权威以及逻辑推理、修辞论证和理解解释等方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法律方法
原文传递
空白刑法规范的罪刑法定机能——以现代法治国家为背景的分析 被引量:58
18
作者 刘艳红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0-142,共13页
现代法治国家兼具自由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形式法治国与实质法治国的双重性格,这导致现代行政法的使命由单一阻止行政权的扩大化到兼而具有改善国民经济生活以完成福利国家的任务。受此影响,许多国家突破了以往在刑法体系中只规定自然... 现代法治国家兼具自由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形式法治国与实质法治国的双重性格,这导致现代行政法的使命由单一阻止行政权的扩大化到兼而具有改善国民经济生活以完成福利国家的任务。受此影响,许多国家突破了以往在刑法体系中只规定自然犯的传统框架,越来越多地在刑法中通过空白刑法规范的方式规定行政犯。用法治国的罪刑法定主义衡量,空白刑法规范既符合罪刑法定主义的民主法治原则和法律专属性原则,同时也是罪刑法定主义之明确性原则的体现和运用,是与现代法治国思想及罪刑法定原则相一致的一种刑法立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 法治国家 空白刑法规范 立法模式 行政管理法规
原文传递
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 被引量:45
19
作者 魏健馨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9,共7页
公民是法治国家的构成基本单位,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二者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普遍关注的现象。法治国家意味着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对法治文化的尊重。法治国家不仅要以法律为基础,更要以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 公民是法治国家的构成基本单位,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二者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普遍关注的现象。法治国家意味着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对法治文化的尊重。法治国家不仅要以法律为基础,更要以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和公民意识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 法治精神 公民权利 法治理念 公民权 公共教育 社会责任意识
下载PDF
中国法治化的现实基础 被引量:49
20
作者 刘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4-90,共7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化的时代强音,成为反映全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也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它的进化与发展是为社会上诸...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化的时代强音,成为反映全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也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它的进化与发展是为社会上诸多因素所制约的,同样法治国家的建立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我认为对我国法治化进程影响最大的是法治观念与法制意识的现代化、国家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它们也是中国法治化构建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也可以说,它们是中国法治化的最现实的基础。本文拟就这几方面做一探讨,以提示目前法治化路径选择上的困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 现实基础 法治观念 法治国家 法律的统治 国家权力 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 权力制约 法治化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