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八大争议问题 被引量:243
1
作者 陈瑞华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1年第4期1-29,共29页
一、引言《中国法律评论》(以下简称《中法评》):2020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启动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作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改革举措,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 一、引言《中国法律评论》(以下简称《中法评》):2020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启动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作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改革举措,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重大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 检察机关 争议问题 不起诉制度 改革举措 法律评论 民营企业 改革试点
原文传递
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 被引量:102
2
作者 苏力 《北大法律评论》 1998年第2期320-364,共45页
一、问题的界定审判委员会是当代中国法院制度体系中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近年来,随着"同世界接轨"的口号的流行,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和诉讼程序法修改的推进,法学界对这一制度开始了较多的思考。就总体来看,一些已发表出来... 一、问题的界定审判委员会是当代中国法院制度体系中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近年来,随着"同世界接轨"的口号的流行,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和诉讼程序法修改的推进,法学界对这一制度开始了较多的思考。就总体来看,一些已发表出来的文章①和学界议论的看法倾向于取消(尽管大多数并没有言明)审判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委员会制度 基层法院 主审法官 司法独立 审委会 中国法院 法律评论 刑事案件 司法公正 思考
原文传递
法律的力量——迈向司法场域的社会学 被引量:109
3
作者 布迪厄 强世功 《北大法律评论》 1999年第2期496-545,共50页
一门严格的法律科学,区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法理学就在于它把后者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旦做出这种区分,那么这门法律的科学就立即使自己摆脱了法理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关于法律的论辩。即形式主义和工具主义之间的论辩。
关键词 司法场域 法律 社会学 法律评论 法律职业者 司法制度 意识形态 社会世界 权力关系 形式主义
原文传递
言论自由及其限度 被引量:92
4
作者 侯健 《北大法律评论》 2000年第2期62-127,共66页
1.引言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或称"表达自由"(freedom ofexpression),意指所见所闻所思以某种方式或形式表现于外的自由。这是言论自由的核心内涵。若把这个核心展开,它还包括搜集、获取。
关键词 言论自由 民主政治 法律评论 政府 公民 基本权利 新闻自由 表达自由 联邦最高法院 意见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 被引量:59
5
作者 赵晓力 《北大法律评论》 1998年第2期427-504,共78页
一、导论 19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农村广泛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改革废除了延续二十多年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经济体制,①而把农民家庭重新确立为基本生产单元。但是,"队"并没有在体... 一、导论 19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农村广泛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改革废除了延续二十多年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经济体制,①而把农民家庭重新确立为基本生产单元。但是,"队"并没有在体制和观念上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交易 国家法 近代农村 民间习惯 先买权 契约 法律评论 土地所有权 大全 土地市场
原文传递
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 被引量:57
6
作者 张静 《北大法律评论》 1999年第1期4-48,共45页
在理想的状态下,国家进入乡村秩序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立法进入方式,即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作为规范基层秩序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权是执行国家法律的机构,它不应当有独立的立法权(除非特别授予之),而是以监督国家法律的实施为工... 在理想的状态下,国家进入乡村秩序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立法进入方式,即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作为规范基层秩序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权是执行国家法律的机构,它不应当有独立的立法权(除非特别授予之),而是以监督国家法律的实施为工作目标。二是仲裁进入方式,即不直接干预基层的管制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规民约 基层政权 基层组织 村民资格 权利 法律评论 村民自治章程 村庄 治权 国家法律
原文传递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理学 被引量:42
7
作者 季卫东 舒国滢 +4 位作者 徐爱国 桑本谦 陈景辉 聂鑫 马剑银 《中国法律评论》 2016年第3期1-20,共20页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刊登了徐爱国教授的学术批评文章《论中国法理学的"死亡"》,一时间引起法学界瞩目热议:中国法理学是真亡,还是假寐?中国法理学诸多问题的病因何在?法理学如何在中国获得新生?……有鉴于此,本刊编...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刊登了徐爱国教授的学术批评文章《论中国法理学的"死亡"》,一时间引起法学界瞩目热议:中国法理学是真亡,还是假寐?中国法理学诸多问题的病因何在?法理学如何在中国获得新生?……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于2016年4月27日主办学术沙龙,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理学"为主题,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季卫东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舒国滢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徐爱国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桑本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陈景辉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聂鑫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马剑银博士等七位学者走进"中法评·会客厅",为"拯救"中国法理学"寻医问药"。谈及法理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时,在场有学者认为二者关系不能过于密切;法理学的"病因"在于学术与政治的紧张关紧,法理学应当是"纯思"的学问。编者认为,在中国,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法理学是不存在的。我们不否认和不完全拒绝意识形态对法理学的影响,但要避免法理学的"泛意识形态化"。特别是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学术尚未成熟时,法理学研究的"泛意识形态化",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对于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以及如何回应中国实践的问题,各位嘉宾有不同的看法,或许我们可以另辟机会,专场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大学 部门法 清华大学法学院 意识形态化 法理学研究 法政学院 学术批评 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评论 意识形态影响
原文传递
现代民法中的“人” 被引量:37
8
作者 谢鸿飞 《北大法律评论》 2000年第2期128-158,共31页
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这是一个宣告"人"已经"死亡"的讣告不胫而走的年代,尽管这是一个谈论任何有关"人"的题目都可能被讥为"宏大叙事"... 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这是一个宣告"人"已经"死亡"的讣告不胫而走的年代,尽管这是一个谈论任何有关"人"的题目都可能被讥为"宏大叙事"的年代,我依然相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民法 民法典 法律评论 法律 个人主义 马克思 道德实践能力 当事人 近代民法 消费者
原文传递
法律的自我复制及其限制 被引量:35
9
作者 卢曼 韩旭 《北大法律评论》 1999年第2期446-469,共24页
关于法律系统的主流观念。涉及到它的组织化的和/或职业性的活动。在法律系统内并不进行作业的人是作为"委托人"出现的,因而主要的问题就变成了法律系统如何为其委托人服务。对得到更优质服务的要求激起了对法律系统的批评。... 关于法律系统的主流观念。涉及到它的组织化的和/或职业性的活动。在法律系统内并不进行作业的人是作为"委托人"出现的,因而主要的问题就变成了法律系统如何为其委托人服务。对得到更优质服务的要求激起了对法律系统的批评。显然,这种要求从未得到充分的实现,因为法律系统看来似乎抵制和抗拒一切改进其服务的努力。处理问题的官僚主义的和职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系统 法律学说 自我复制 自我指涉 闭合性 发挥作用 子系统 法律评论 开放性 条件性
原文传递
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邓正来 《北大法律评论》 1999年第2期395-445,共51页
智的诱惑总是会使人们通过主张前设的原则或前提乃是先验有效的方式去填补这种漏洞。在这不确定的海洋上,海上女妖所唱的并不是引诱男子的淫歌,而是主张确定性的赞歌。哈耶克的船则极其危险地朝着这些礁石撞去。
关键词 哈耶克 自生自发秩序 自发社会秩序 规则系统 内部规则 法律理论 外部规则 建构论唯理主义 行动者 法律评论
原文传递
话说“权利”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贵连 《北大法律评论》 1998年第1期115-129,共15页
1995年7月,应台湾法制史学会理事长黄静嘉先生之邀,我在台北做过一次"近代中国法律的变革与日本影响"的学术讲演。在这次讲演中,我提出:"权利"一词,创自中国,而非译自日本。10月,得台湾"常在国际法律事务所&qu... 1995年7月,应台湾法制史学会理事长黄静嘉先生之邀,我在台北做过一次"近代中国法律的变革与日本影响"的学术讲演。在这次讲演中,我提出:"权利"一词,创自中国,而非译自日本。10月,得台湾"常在国际法律事务所"刘语安先生电函,以台湾世界新闻传播学院法律教授李复甸先生的大作《权利辨正》相赐。该文刊于当年台湾《法令月刊》第10期,认"权利"一词为东洋日本之译词。①正好与笔者的见解相左。当时我尚在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立法 万国公法 法律评论 中国法律 法律用语 近代 日本史 法制史 台湾 辨正
原文传递
论无过失责任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利明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91年第2期44-60,23,共18页
一、无过失责任的概念 在英美法中,“无过失责任”称为“liability without fault”或“no-fault liability”,据考证,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巴兰庭(Ballantine)于1916年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交通事故责任的文章中提出的。... 一、无过失责任的概念 在英美法中,“无过失责任”称为“liability without fault”或“no-fault liability”,据考证,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巴兰庭(Ballantine)于1916年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交通事故责任的文章中提出的。在此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过失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 绝对责任 英美法 美国学者 法律评论 严格责任 无过错责任 危险责任 受害人
原文传递
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 被引量:31
13
作者 赵晓力 《北大法律评论》 1998年第1期130-142,共13页
一、导论如果说长久以来法学理论对规则的重视已经导致了对人的遗忘的话,可能显得有些耸人听闻。赫伯特伯爵在"理性的人"一文中写到: "英国普通法不厌其烦地虚构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理性的人。他是一种理想,一种标准... 一、导论如果说长久以来法学理论对规则的重视已经导致了对人的遗忘的话,可能显得有些耸人听闻。赫伯特伯爵在"理性的人"一文中写到: "英国普通法不厌其烦地虚构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理性的人。他是一种理想,一种标准,是我们要求优秀公民具备的品德的化身。……在构成英国普通法的令人迷惑的博学的审判中旅行或长途跋涉,不与理性的人相遇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文本 法国民法典 法学阶梯 查士丁尼 法律行为 德国民法典 市民法 自然法 法律评论 自然理性
原文传递
法治、现代化和司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劳伦斯.M.弗里德曼 傅郁林 《北大法律评论》 1998年第1期280-309,共30页
一、究竟什么是法律? 我的报告讨论两个概念——法治(rule of law)和现代化,和一个制度即司法制度(the judiciary)。需要特别讨论的是司法制度与上述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我还会涉及到大量由这一基本主题引出的其他问题。不过,在我们谈... 一、究竟什么是法律? 我的报告讨论两个概念——法治(rule of law)和现代化,和一个制度即司法制度(the judiciary)。需要特别讨论的是司法制度与上述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我还会涉及到大量由这一基本主题引出的其他问题。不过,在我们谈到"法治"之前,我们必须界定一下我们所谓的"法律"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制度 法治观念 美国法律 现代化 法官 司法制度 法律评论 现代社会 普通法 最高法院
原文传递
关于法学教育的比较观察——从日本、美国联想到中国 被引量:24
15
作者 龚刃韧 《北大法律评论》 2001年第1期118-179,共62页
1982年10月,我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遣的第一批留日研究生,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5年多,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88年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1993年,我在一本关于日本司法制度的著作中,曾简要地提到日本的法学教育。... 1982年10月,我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遣的第一批留日研究生,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5年多,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88年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1993年,我在一本关于日本司法制度的著作中,曾简要地提到日本的法学教育。1995年和1997年下半年我又分别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和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院访问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学院 比较观察 大学教授 日本大学 中国大学 博士研究生 法律评论 名牌大学 京都大学
原文传递
超越东西方:法学家吴经熊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健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超越东西方:法学家吴经熊王健闪现在我脑海中的念头,是心灵与经验相碰撞而生出的小火花。它们不召而来,又婉拒邀请。法律是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就仿佛莲花,它的根深深地植入泥土,而花苞和花瓣向天空伸展。法律是一种把物质利益... 超越东西方:法学家吴经熊王健闪现在我脑海中的念头,是心灵与经验相碰撞而生出的小火花。它们不召而来,又婉拒邀请。法律是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就仿佛莲花,它的根深深地植入泥土,而花苞和花瓣向天空伸展。法律是一种把物质利益的摩擦转化成理想物之光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想 法学家 自然法 霍姆斯 东西方 法律哲学 法哲学 法学院 东吴大学 法律评论
原文传递
清代民事审判:性质及意义——日美两国学者之间的争论 被引量:22
17
作者 寺田浩明 王亚新 《北大法律评论》 1998年第2期603-617,共15页
前言在日本的中国法制史学界,关于清代地方官针对人民就"户婚田土细事"提起诉讼而进行的审理(即史料上所谓的"听讼"),东京大学法学部名誉教授滋贺秀三将其性质定义为"调解的一种"。这一观点在日本学术界... 前言在日本的中国法制史学界,关于清代地方官针对人民就"户婚田土细事"提起诉讼而进行的审理(即史料上所谓的"听讼"),东京大学法学部名誉教授滋贺秀三将其性质定义为"调解的一种"。这一观点在日本学术界早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历史学家黄宗智(Phil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 清代州县 法秩序 听讼 教授 性质 法律评论 提起诉讼 双方当事人 民事纠纷
原文传递
要命的地方:《秋菊打官司》再解读 被引量:21
18
作者 赵晓力 《北大法律评论》 2005年第1期707-718,共12页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摘自《秋菊打官司》片头曲从苏力几年前在法学界讨论《秋菊打官司》开始,冯象、江帆、凌斌等等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随后,已经把《秋菊打官司》构造成在中国讨论"法律与社会"的一个经典电...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摘自《秋菊打官司》片头曲从苏力几年前在法学界讨论《秋菊打官司》开始,冯象、江帆、凌斌等等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随后,已经把《秋菊打官司》构造成在中国讨论"法律与社会"的一个经典电影文本。本文权且作为对以上几位讨论的补充。假定读者都看过这部电影,具体剧情就不多交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 再解读 打官司 村长 市公安局 法律评论 电影文本 地方 面子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制度变迁与法官的规则选择——立足刘燕文案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岿 《北大法律评论》 2000年第2期159-203,共45页
走某条路,但不是随便哪一条路。——海德格尔一、刘燕文案与本题的关联:问题的提出"制度变迁"业已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流行话语符号。成为经济、法律、政治等领域诸多著述之中常见的一个用词。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似乎不言而... 走某条路,但不是随便哪一条路。——海德格尔一、刘燕文案与本题的关联:问题的提出"制度变迁"业已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流行话语符号。成为经济、法律、政治等领域诸多著述之中常见的一个用词。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似乎不言而喻。中国大陆自19世纪70年代末掀起的改革与开放运动绵延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法官 规则选择 北京大学 学位证书 中国大陆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法律规则 法律评论
原文传递
《哈佛法律评论》: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论文规范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方流芳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1-73,共13页
《哈佛法律评论》: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论文规范的个案考察方流芳一、美国风格的法律评论1887年,哈佛法学院一位名叫JMcKelvey的3年级学生发起了《哈佛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美国第一家由学生编辑... 《哈佛法律评论》: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论文规范的个案考察方流芳一、美国风格的法律评论1887年,哈佛法学院一位名叫JMcKelvey的3年级学生发起了《哈佛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美国第一家由学生编辑和管理的法学刊物。《评论》创刊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评论 法学教育 案例评论 法学论文 哈佛法 个案考察 文献引用 编辑工作 发表论文 法律职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