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政策法律化的证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41-152,167,共13页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立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能否有效转化为法规范。通过政策法律化,立法者将政策分别转化为政策性、原则性与规则性条款三种模式,而不同模式转换的合法律性、合民意性与合规律性有着不同证成要求。就法规范整体而言... 立法法理学视野下,立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能否有效转化为法规范。通过政策法律化,立法者将政策分别转化为政策性、原则性与规则性条款三种模式,而不同模式转换的合法律性、合民意性与合规律性有着不同证成要求。就法规范整体而言,不同条款的选择上存在着立法者证明负担水平递减效应,并导致了“向一般条款逃逸”的倾向。有必要通过证明义务分配的方法来抵消这种倾向,如果立法者决定不采用更具体、明确的条款则应给出理由。通过政策法律化的证成来提高立法质量,是新时代立法工作对立法法理学提出的一项全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法律 法律 立法法理学
下载PDF
依法裁判与民意诉求——基于弹性法律秩序的方法论反思 被引量:9
2
作者 宋旭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5,156-157,共7页
破解依法裁判与民意诉求的张力所带来的困局,关键是要认识到:一,多数案件中法律与民意不存在绝对冲突;二,依法裁判既非僵化的形式主义之概念,也非怀疑论所言的神话迷思。法律作为弹性秩序,允许裁判者在坚守依法裁判之法治义务的同时,尽... 破解依法裁判与民意诉求的张力所带来的困局,关键是要认识到:一,多数案件中法律与民意不存在绝对冲突;二,依法裁判既非僵化的形式主义之概念,也非怀疑论所言的神话迷思。法律作为弹性秩序,允许裁判者在坚守依法裁判之法治义务的同时,尽可能尊重和吸纳民意中的正当要求,努力兼及二者。法学方法论是为测度此一弹性限度的工具,而论证负担的给予和司法程序的安排为其提供了理性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裁判 民意 弹性 可废止性 法律
下载PDF
行政行为如何说理:事实、规范和决定的法律证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东亮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134-149,共16页
行政行为的说理存在欠缺,是当下执法实践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行政机关对法律论证的要求认识不足。行政行为的法律论证,并非简单的三段论推理或传统涵摄模式所能概括。论证的核心是对事实和规范两个前提的证立:事实是从... 行政行为的说理存在欠缺,是当下执法实践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行政机关对法律论证的要求认识不足。行政行为的法律论证,并非简单的三段论推理或传统涵摄模式所能概括。论证的核心是对事实和规范两个前提的证立:事实是从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的建构;规范须经一般规范到个案规范的证成;在事实和规范均已证立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最终的行政决定。行政机关展开说理时,在内容方面,需要遵守说理的黄金圈规则(3W规则),即说明行政行为“是什么”“如何做”以及“为什么”得出如此决定;在说理形式上,需要遵守“对话式说理”“反思性说理”“商谈和论辩中说理”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说理 法律 法律
下载PDF
法律推理前提如何获得--以法律心理学为考察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安 乐国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7,共9页
法律推理前提之获得又称为法律发现,一度被视为是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但是,实际存在的法律发现毕竟为法律证立提供了逻辑起点。而且,探究法律前提获得的机制还可以为人们提高在证成的脉络中提炼证成要件的准确性与效率。我们没有理由放... 法律推理前提之获得又称为法律发现,一度被视为是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但是,实际存在的法律发现毕竟为法律证立提供了逻辑起点。而且,探究法律前提获得的机制还可以为人们提高在证成的脉络中提炼证成要件的准确性与效率。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法律发现的深入探讨。法律前提的获得虽然可以从思维与推理的双重加工理论这一新近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普通的阐释,但更要从能够体现法律领域特点的法律认知上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发现 法律 法律思维 法律裁判
下载PDF
法律概念的自成一类及其实践意蕴
5
作者 陈坤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73,192,共12页
法律概念是法律规则、法学知识的基本构成单元。法律概念具有法定性、实践性与规范性等独特性。基于这些独特性,法律概念既不是描述性概念,也不是自然种类概念或解释性概念,而是自成一类的。法律概念的独特性与自成一类对于法治事业具... 法律概念是法律规则、法学知识的基本构成单元。法律概念具有法定性、实践性与规范性等独特性。基于这些独特性,法律概念既不是描述性概念,也不是自然种类概念或解释性概念,而是自成一类的。法律概念的独特性与自成一类对于法治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蕴。首先,正是法律概念的自成一类使法律解释成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而法律概念的独特性虽然不能完全决定解释的方法,但可以给我们思考解释方法问题提供一些启发或洞见,也可以用来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或观点。其次,法律概念的自成一类使得法律命题也是自成一类的,这给法律证成带来了一些独特要求。最后,同时也最重要的是,正是法律概念的独特性与自成一类使得法治实现的前提性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概念 法律解释 法律 法治
原文传递
法律证成的绝对论与怀疑论——从“幼稚演绎主义”到可废止主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旭光 《经贸法律评论》 2023年第4期62-75,共14页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即无限倒退、循环论证、主观断然终止),并不是怀疑理性证成之可能的充分根据。如果我们放弃幼稚的演绎主义证成观念,承认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那么这种困境的出现就可以被看作是法律证成本身的特征。法律规则的证成力...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即无限倒退、循环论证、主观断然终止),并不是怀疑理性证成之可能的充分根据。如果我们放弃幼稚的演绎主义证成观念,承认法律论证的可废止性,那么这种困境的出现就可以被看作是法律证成本身的特征。法律规则的证成力量是有限的,它不能为每一案件决定性地提供唯一正解。法庭上的论辩说理依赖于法律程序、过程和论据,是随着论据的不断出现以及角色的不断互换,各方主张不断得到巩固或被动摇的动态对话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说理 演绎推理 动态对话 可废止性 法律
下载PDF
如何认识司法审判语境中的事实与证据?——再与陈波教授商榷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旭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5,共6页
在司法审判语境中,"事实"和"证据"存在多种用法,不宜混淆。第一,本体论意义的客观事实是一种必然的预设或承诺;认识论意义的事实是用于证明或论证的事实命题。第二,作为呈现在法庭之上可为人感知的对象,证据材料是... 在司法审判语境中,"事实"和"证据"存在多种用法,不宜混淆。第一,本体论意义的客观事实是一种必然的预设或承诺;认识论意义的事实是用于证明或论证的事实命题。第二,作为呈现在法庭之上可为人感知的对象,证据材料是事实命题的承载者或支持者;作为参与证明推论的事实命题,证据事实是证据材料所承载或支持的内容。第三,作为一种规范性要求,"以事实为根据"蕴涵着事实真相作为应然目标的初显优先性,但并不意味着追求真相不受程序的限制。最后,虽然作为审判依据的裁判事实最终是以证据事实(或推定)为依据而经法定程序认定的,但"认定"是程序的偶然结果,而与裁判事实认定的理性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事实为根据 据为根据 事实认定 司法 法律
原文传递
传统权利概念的反思及其“元理论”证成——一个权利理论的新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洪新 《人权研究(辑刊)》 2021年第2期62-95,520,521,共36页
有关权利的理论解说存在利益与意志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权利利益论与意志论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层面,而非证成方面。然而,依据一般权利概念界定的要求,无论利益论还是意志论,对权利的概念性解释都存在一定困境,无法作为权利的一般性... 有关权利的理论解说存在利益与意志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权利利益论与意志论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层面,而非证成方面。然而,依据一般权利概念界定的要求,无论利益论还是意志论,对权利的概念性解释都存在一定困境,无法作为权利的一般性概念。从元理论层面,观念论为构想权利概念提供了基础,需要将互惠与平等而非利益与自由作为权利概念解说的前提预设。在元理论视野中,权利主要作为一种独立的规范性事业,主体在追求所珍视之物,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时,以互惠为检验标准,以平等参与为条件。权利的概念分析是开放的,但前提是捕捉到权利话语在实践推理中的复杂方式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元理论 法律 利益论 意志论
原文传递
人身拘束型民事自助行为于我国《民法典》的证成与构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居正 侯立荣 +2 位作者 刘晓萌 邵琦 陈琪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3-89,共7页
民事自助制度通过《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177条在我国法律上得到确立。在特定条件下,公民以权利(益)自救为目的约束他人人身自由具有正当性。《民法典》第1177条第1款前句中对“受害人”与“侵害人”的规定可以被解释为包含债权人与债... 民事自助制度通过《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177条在我国法律上得到确立。在特定条件下,公民以权利(益)自救为目的约束他人人身自由具有正当性。《民法典》第1177条第1款前句中对“受害人”与“侵害人”的规定可以被解释为包含债权人与债务人。人身拘束型民事自助行为的构成包含目的要件、情势要件、手段要件及限度要件,且具体要件认定相较涉及于侵害人财产的自助行为有所不同。“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并非自助行为的构成要件而宜视为一般情况下的行为后义务。司法实践中应充分考量自助行为人行为时的主客观情况,维护公民自救权利,遏制恶意利用民事自助制度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自助行为 人身拘束 法律 要件构
下载PDF
非价格要素保护的《反垄断法》证成与路径
10
作者 丁庭威 《法治论坛》 2023年第2期231-248,共18页
数字经济时代,针对非价格要素的垄断行为屡见不鲜,应从新《反垄断法》层面投入更多竞争关切。关注应然层面的法律证成,提高非价格要素保护水平对《反垄断法》所关切的竞争、创新与消费者利益均有助益。面对实然层面的反竞争行为,有必要... 数字经济时代,针对非价格要素的垄断行为屡见不鲜,应从新《反垄断法》层面投入更多竞争关切。关注应然层面的法律证成,提高非价格要素保护水平对《反垄断法》所关切的竞争、创新与消费者利益均有助益。面对实然层面的反竞争行为,有必要规制针对非价格要素的三大支柱与行政性垄断,探寻或然层面的最佳规制路径。针对并购行为,应完善申报门槛并突出审查重点,并以行为性救济为核心;针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从系统层面发挥SSNDQ与SSNIC测试法及消费者评价权的合力作用;针对转售服务维持的垄断协议行为,以本身违法原则处理此类“核心卡特尔”;针对行政性垄断,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与问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价格要素 新《反垄断法》 法律 反竞争行为 规制 路径
原文传递
互联网视角下著作权滥用证成的思考
11
作者 徐子雯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1年第12期58-60,共3页
新《著作权法》历经多年草案修改后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但有关著作权滥用存在与否的问题讨论并未就此终止。著作权滥用问题是确存的,无论从实践领域的司法实践还是从由影响公共秩序而引发的行政行为,或是从形式领域的各法律中探寻要... 新《著作权法》历经多年草案修改后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但有关著作权滥用存在与否的问题讨论并未就此终止。著作权滥用问题是确存的,无论从实践领域的司法实践还是从由影响公共秩序而引发的行政行为,或是从形式领域的各法律中探寻要旨,均应承认存在并受到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互联网 权利滥用 法律
下载PDF
利益衡量在案件裁判中的运用研究
12
作者 张啸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益衡量作为一种裁判方法,对于解决疑难案件极其重要。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选择并分析一则典型案例对利益衡量的运用,总结利益衡量的思维进路,同时分析利益衡量在可操作性、法官素质、法官自主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在制定统一适用标... 利益衡量作为一种裁判方法,对于解决疑难案件极其重要。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选择并分析一则典型案例对利益衡量的运用,总结利益衡量的思维进路,同时分析利益衡量在可操作性、法官素质、法官自主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在制定统一适用标准、提高法官素质、增强法官独立性等方面的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衡量 裁判 法律
下载PDF
权利救济的法理认知与反思
13
作者 陈兵 张庆庆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2期128-128,共1页
权利救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义所在。然而当前我国权利救济并不理想,我国权利救济存在以下问题:在立法上.权利救济体系存在缺陷,国家补偿责任立法不完善;在司法上,司法执行和保障体系并未有效构建实施;在法观... 权利救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义所在。然而当前我国权利救济并不理想,我国权利救济存在以下问题:在立法上.权利救济体系存在缺陷,国家补偿责任立法不完善;在司法上,司法执行和保障体系并未有效构建实施;在法观念上,公民普遍缺乏法律证成意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应当从以上方面加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救济 权利救济体系 国家补偿责任 法律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