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批判性理解——兼论社会控制概念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可能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启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7,共9页
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同时具有促进和制约研究的辩证属性,因此需要对概念进行反思。“习惯法”、“民间法”这两个概念对于挑战和批判“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习惯法”、“民间法”概念定义过于宽泛,使... 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同时具有促进和制约研究的辩证属性,因此需要对概念进行反思。“习惯法”、“民间法”这两个概念对于挑战和批判“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习惯法”、“民间法”概念定义过于宽泛,使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不能很好地对不同性质和不同运作方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区分,从而导致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局限性。在法学研究中,可以尝试用“社会控制”概念来弥补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民间法 法律中心主义 社会控制 范式 法学研究
下载PDF
农民法律意识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毛高杰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75-79,共5页
认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和落后的观点并不准确,和其他群体一样,农民的法律意识是这个群体在具体社会生活条件约束下的必然选择,基于法律中心主义和现代中心主义的偏见得出的农民法律意识并不等同于农民真实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 农民法律意识 角色 现代中心主义 法律中心主义
下载PDF
由司法论证转向立法论证——中西比较视域下对我国立法论证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52,共10页
我国学界法律论证理论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对于司法论证理论的研究而言,对立法论证的研究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立法论证研究不足,主要是由于受制于法律中心主义和法院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同时也由... 我国学界法律论证理论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对于司法论证理论的研究而言,对立法论证的研究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立法论证研究不足,主要是由于受制于法律中心主义和法院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同时也由于司法论证与立法论证研究对象复杂性不同和论证模式不同。目前,西方国家的法律论证研究的重心已经转向立法论证,鉴于我国立法论证研究基本尚属空白,为此需要借鉴西方立法论证理论,实现由司法论证向立法论证的转向,为我国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立法论证 法律中心主义 法院中心主义
下载PDF
从权力中心主义到法律中心主义:地方政府治理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制度性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泉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0,共8页
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阐释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一些共性特征,即以政府权力意志为主导,以地方支持性政策为平台,以行政授权为推进手段,以试错之名"良性违法"等。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的生成逻辑是"于理有据&quo... 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阐释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一些共性特征,即以政府权力意志为主导,以地方支持性政策为平台,以行政授权为推进手段,以试错之名"良性违法"等。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的生成逻辑是"于理有据",即德之理、情之理、权之理和法之理的总和。"于理有据"也内蕴了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无法克服的限度,即"于法无据"。作为新的替代方向,法律中心主义改革模式已经在部分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出现,并开始向制度构建层面迈进,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遵循法律规范、民意需求和权力平衡等基本原理。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模式从权力中心主义转向法律中心主义,也意味着其改革动力从权力本位转向了法律本位。这种基于法律本位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模式将推动各级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在法治保障框架下呈现百花齐放却于法有据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治理 创新模式 权力中心主义 法律中心主义 于理有据 于法有据 转型动力
原文传递
如何解码台湾法律、社会与文化的纠结
5
作者 王晓丹 《私法》 2011年第2期157-181,共25页
法社会学的研究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张法社会学的研究必须面对台湾法律与社会之现实困境,深切反省'法条主义'法律观的社会意涵,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研究的框架。本文提倡发展有助于台湾法律与社会结合的法社会学研究,因而... 法社会学的研究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张法社会学的研究必须面对台湾法律与社会之现实困境,深切反省'法条主义'法律观的社会意涵,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研究的框架。本文提倡发展有助于台湾法律与社会结合的法社会学研究,因而具体指出三个主要议题,展演将法律与社会重新结合的观察与研究取向。这三个议题分别为'法律的社会动员'、'法律的文化解释'以及'法律与政府组织行为'。本文希望透过这些法社会性的观察与分析,解码台湾法律、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纠结,而这些解码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看见法律运作过程中'人'的处境,并进而有能力挑战法律、创造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社会学 法条主义 法律中心主义 法律与社会 法律的社会动员 纠纷 法律文化
原文传递
超越公力救济中心主义——读《论私力救济》
6
作者 李语嫣 王聪 《研究生法学》 2010年第6期147-154,共8页
本文以徐昕教授成名作《论私力救济》为起点,对整个人类纠纷解决方式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梳理,藉此观察公力救济中心主义在国家治理中根深蒂固的多种表现;在此基础上,反思公力救济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分析私力救济的现代回归,并揭示当前司... 本文以徐昕教授成名作《论私力救济》为起点,对整个人类纠纷解决方式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梳理,藉此观察公力救济中心主义在国家治理中根深蒂固的多种表现;在此基础上,反思公力救济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分析私力救济的现代回归,并揭示当前司法改革潮流中与私力救济现代回归相关联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力救济 公力救济中心主义 法律中心主义 纠纷解决
下载PDF
无需法律的秩序
7
作者 张其山 《民间法》 CSSCI 2013年第1期89-97,共9页
受法律中心主义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在紧密关系的社会中非正式民间规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终可能造成一个'法律更多而秩序更少的社会'。因此,必须改变现代社会以法律规范为中心,其他社会规范为从属的错误认识,确认民间规范在其... 受法律中心主义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在紧密关系的社会中非正式民间规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终可能造成一个'法律更多而秩序更少的社会'。因此,必须改变现代社会以法律规范为中心,其他社会规范为从属的错误认识,确认民间规范在其有限范围内调整社会秩序的根本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中心主义 法律规范 民间规范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执行方法中的法理情之探讨
8
作者 郭峰 周立 《中国审判》 2019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司法的被动性决定了司法所能承担的执行功能从比例上讲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执行功能的最大发挥,除了正视法律的缺陷与漏洞、杜绝法律中心主义外,还应讲究执法艺术,强调执法方式的可接受性,并引入善良的公序良俗,避免机械司法。正视法律... 司法的被动性决定了司法所能承担的执行功能从比例上讲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执行功能的最大发挥,除了正视法律的缺陷与漏洞、杜绝法律中心主义外,还应讲究执法艺术,强调执法方式的可接受性,并引入善良的公序良俗,避免机械司法。正视法律缺陷执行活动中,首先需要正视法律的缺陷与漏洞,不能用最低的法律行事,而要用较高的道德来约束言行,切忌法律中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 法律中心主义 法理情 法律缺陷 执法方式 可接受性 司法的被动性 漏洞
原文传递
信号传递视角下的社会规范与法律——以彩礼规范为切入点
9
作者 魏晓东 《天津滨海法学》 2017年第1期293-308,共16页
从信号传递的视角来看,彩礼规范是在人们的婚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常规,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通过传递各种不同的信号,发挥着形成并维持婚姻关系的社会功能。社会规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博弈形成的行为常规,对规范人们... 从信号传递的视角来看,彩礼规范是在人们的婚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常规,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通过传递各种不同的信号,发挥着形成并维持婚姻关系的社会功能。社会规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博弈形成的行为常规,对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合作与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们过度相信法律的力量,夸大了法律的作用,陷入了法律中心主义的泥淖,忽视了社会规范的自治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社会规范的研究,认真对待社会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彩礼规范 信号传递 法律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法律中心主义的除魅和多元秩序的呈现——读《无需法律的秩序》
10
作者 张伟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埃里克森教授在对美国加州夏斯塔县牧民处理纠纷方式进行实际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法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论证了非正式规范存在的正当性,驳斥了流行的法律中心主义话语,从而呈现了一幅由多种规范体系构成的多元社会秩序图景。... 埃里克森教授在对美国加州夏斯塔县牧民处理纠纷方式进行实际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法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论证了非正式规范存在的正当性,驳斥了流行的法律中心主义话语,从而呈现了一幅由多种规范体系构成的多元社会秩序图景。该书的贡献在于,将法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分析非正式规范,而不足在于"福利最大化"假设存在着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中心主义 多元秩序 非正式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