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哲学家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65
1
作者 吴汉东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85,共9页
近现代思想家以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分析工具 ,回答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一般性问题 ,为我们论证知识财产的无形性特征、知识产权的合理性理由。
关键词 哲学家 知识产权 “社会公意” “自由意志” “财产人格”
原文传递
通过语言体察法律现象:哈特与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被引量:12
2
作者 谌洪果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146,共16页
关键词 语言分析哲学 哈特 律现象 思想家 思想渊源 哲学家 思想体系 学家
原文传递
德沃金的分配正义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宏斌 《兰州学刊》 2004年第3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罗纳德·德沃金 美国 分配正义理论 哲学家 自由主义权利论 资源平等论 虚拟保险市场 拍卖模式
下载PDF
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 被引量:3
4
作者 熊明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一、法律论证与诉讼论证 法律论证是实现法律理性和公正的必要途径和根本保障,它是法哲学家特别是法律逻辑学家或法律论证理论家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法律论证概念首先作为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被提出来。法律逻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 一、法律论证与诉讼论证 法律论证是实现法律理性和公正的必要途径和根本保障,它是法哲学家特别是法律逻辑学家或法律论证理论家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法律论证概念首先作为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被提出来。法律逻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20世纪中叶.而1951年Klug的《法律逻辑》一书的出版是法律逻辑正式形成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论证 逻辑研究 诉讼 律逻辑 20世纪中叶 律理性 逻辑学家 哲学家
下载PDF
教师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理基础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红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12期95-97,共3页
教师权利和教师义务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澳大利亚著名法哲学家佩顿指出:权利和义务是相关物,人们不可能有没有相应义务的权利,也不可能有没有相应权利的义务。教师一方面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必须承担相应... 教师权利和教师义务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澳大利亚著名法哲学家佩顿指出:权利和义务是相关物,人们不可能有没有相应义务的权利,也不可能有没有相应权利的义务。教师一方面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两者密不可分。但在教师权利与教师义务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究竟应该倚重教师义务,奉行教师义务先定;还是崇尚权利,追求权利本位;抑或两者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权利 义务关系 理基础 教师义务 辨证统一 哲学家 澳大利亚 关系问题
下载PDF
评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际开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儒学思想 清中叶 凌廷堪 代理 哲学家 社会现象 相互关联 “礼” 中国 概念
下载PDF
探究事实、追寻平等——井上茂教授的法哲学思想
7
作者 顾肃 小田桐忍 冯川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2年第18期173-181,共9页
井上茂教授是日本资深的法哲学家,多年任职于早稻田大学(不幸于2002年5月病逝)。他以自己独特的法哲学思想奠定了该校以"原创性"概念为核心,以返回原点、探究事实为基本诉求的法哲学流派,并且试图在当代西方法哲学研究的基础... 井上茂教授是日本资深的法哲学家,多年任职于早稻田大学(不幸于2002年5月病逝)。他以自己独特的法哲学思想奠定了该校以"原创性"概念为核心,以返回原点、探究事实为基本诉求的法哲学流派,并且试图在当代西方法哲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具有某些日本社会和文化特色的法哲学。本文即对其法哲学思想作基本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哲学家 井上茂 哲学思想 律秩序 实在 人权 民主制度
下载PDF
荣誉属于全体中国律师
8
作者 张思之 《学习博览》 2009年第4期46-47,共2页
初踏为人类文明贡献大师群体的德意志沃土,仰望灿烂群星,心潮澎湃。 我为答谢而来,更为学习而来。德国法学家尤其是法哲学家的辉煌学术成就对我是莫大引力。德国人民战后重建的精神风貌和进取品格,以及我的德国同行在国家法制建设... 初踏为人类文明贡献大师群体的德意志沃土,仰望灿烂群星,心潮澎湃。 我为答谢而来,更为学习而来。德国法学家尤其是法哲学家的辉煌学术成就对我是莫大引力。德国人民战后重建的精神风貌和进取品格,以及我的德国同行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实在值得了解借鉴。因此我又是为增进了解加深理解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 中国 于全 人类文明 学术成就 哲学家 精神风貌 战后重建
原文传递
考夫曼先生追忆
9
作者 米健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当代德国著名法哲学家 ,德国慕尼黑大学退休教授考夫曼先生不久前猝然离世。作为当代德国法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 ,考夫曼的法哲学著述和法学思想近年来已经逐渐在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传播开来 ,而在大陆 ,他的著述正在开始传入。长... 当代德国著名法哲学家 ,德国慕尼黑大学退休教授考夫曼先生不久前猝然离世。作为当代德国法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 ,考夫曼的法哲学著述和法学思想近年来已经逐渐在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传播开来 ,而在大陆 ,他的著述正在开始传入。长期以来 ,考夫曼先生与亚洲国家的法学界有着较稳定的联系 ,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几位中青年学者更有频繁的文字往来。特别是他作为“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的德方顾问 ,为推进这项翻译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许多帮助和支持。在此 ,本刊发表一篇追忆考夫曼先生的短文和两篇考夫曼的文字 ,同时选译了他最近的几封信函和文字 ,用以纪念这位异国的学者 ,同时也表示我们对他的尊敬和追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哲学家 考夫曼 当代 人物介绍
原文传递
与大师对弈——“沃德金法哲思想国际研讨会”侧记
10
作者 朱伟一 《科学决策》 2002年第7期2-9,共8页
我们与大师的关系并非太阳与月亮的关系,我们并不借助大师的思想发光。恰恰相反,大师借助我们的思想矢智矢仁矢勇,大师借助我们的关注而生辉。在我们的群起而攻之下,大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体系。大师自己也承认:“但凡一个思想,如果不允... 我们与大师的关系并非太阳与月亮的关系,我们并不借助大师的思想发光。恰恰相反,大师借助我们的思想矢智矢仁矢勇,大师借助我们的关注而生辉。在我们的群起而攻之下,大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体系。大师自己也承认:“但凡一个思想,如果不允许别人批判,这种思想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德金 哲思想 国际研讨会 哲学家
下载PDF
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
11
作者 王建坤 《上海国资》 2006年第2期83-83,共1页
1950至1970年代,西方法哲学界爆发了三次引人注目的重大论战,其核心论题就是欲说还休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其中,发干1957年1958年间的第一次论战最为著名.不仅因为它发生在两位最负盛名的法哲学家之间——英国法哲学家哈特与美... 1950至1970年代,西方法哲学界爆发了三次引人注目的重大论战,其核心论题就是欲说还休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其中,发干1957年1958年间的第一次论战最为著名.不仅因为它发生在两位最负盛名的法哲学家之间——英国法哲学家哈特与美国法哲学家富勒,更因为它催生了法哲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两本重要著作:哈特的《法律的慨念》和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前者中译本早已问世,后者中译本则姗姗来迟。去年年底《法律的道德性》由商务印书馆正式推出,我们终于可以近距离观察富勒的真宴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性 哲学家 商务印书馆 70年代 中译本 哲学 西方 富勒 哲学
原文传递
《法国革命恐怖统治的降临(1792年6月—9月)》
12
作者 张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52,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聚焦法国革命时期六周时间内(1792年8月10日至9月22日)发生的体制和政治文化转型,通过仔细梳理革命向激进和暴烈的阶段转化过程及其动因,对革命恐怖统治的起源和性质进行了深入讨论。本书尝试将这段历史纳入一种全新... 内容简介:本书聚焦法国革命时期六周时间内(1792年8月10日至9月22日)发生的体制和政治文化转型,通过仔细梳理革命向激进和暴烈的阶段转化过程及其动因,对革命恐怖统治的起源和性质进行了深入讨论。本书尝试将这段历史纳入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中进行解释,即意大利法哲学家阿冈本提出的“例外状态”理论,以期解释法国革命时期恐怖统治的起源、本质以及影响,并修正国际学界盛行已久的“环境论”和“观念论”。作者不仅擅长叙事,也精于分析,力图从细节中探析史事的脉络和意义,这使得本书成为一部紧贴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国际学术前沿,并力求发出中国学者自己声音的优秀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革命 统治 政治文化转型 国大革命史 革命时期 内容简介 转化过程 哲学家
原文传递
中外法律人
13
《判例与研究》 201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1878~1949),是德国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法哲学家和刑法学家之一,新康德主义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他1878年生于德国北部石荷州的吕贝克,1898年至1902年间,先后进入慕尼黑、莱...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1878~1949),是德国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法哲学家和刑法学家之一,新康德主义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他1878年生于德国北部石荷州的吕贝克,1898年至1902年间,先后进入慕尼黑、莱比锡和柏林等大学学习法律,师从李斯特、施塔姆勒等著名学者。1902年,以论文《相当因果关系论》获得博士学位。第二年成为海德堡大学的讲师,主讲刑法和法哲学。在海德堡大学期间,他吸收了新康德主义的思想,特别是从海德堡大学当时的巨擘马克斯·韦伯,以及冉冉升起的哲学新里拉斯克那里获得启发。1910年,他写就《法学导论》,一书成名,到1980年该书已经印至第13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人 海德堡大学 新康德主义 学家 哲学家 拉德布鲁赫 古斯塔夫 20世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