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9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 被引量:487
1
作者 刘茜 王荣帅 +7 位作者 屈国强 王云云 刘盼 朱英芝 费耿 任亮 周亦武 刘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1-2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起,已造成中国7万余人确诊感染,2000多人死亡[1],对人民生命健康、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影响。由于一直缺乏系统尸体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学资料[2],对疾病的发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起,已造成中国7万余人确诊感染,2000多人死亡[1],对人民生命健康、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影响。由于一直缺乏系统尸体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学资料[2],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器官损害等影响无法确切判断,不利于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相关研究,也无法对一线法医开展相关尸体解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刘良教授自COVID-19疫情发展以来,一直大力呼吁开展系统尸体解剖。经多方努力,刘良教授及其团队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条件下,于2020年2月16日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COVID-19死亡尸体的系统解剖。现将1例系统尸体解剖肉眼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以供相关一线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尸体解剖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大鼠脑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良 张力 +4 位作者 刘亚玲 邓伟年 饶广勋 林乐泉 刘艳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3,13,共4页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大鼠死后脑细胞DNA的变化进行观测 ,以寻找一种客观、量化的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标准。实验选择 1 5只大鼠。处死后 ,在 2 4h内每隔 1h分别取脑细胞进行细胞学涂片、福尔马林液固定、Feulgen染色、自动图象分...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大鼠死后脑细胞DNA的变化进行观测 ,以寻找一种客观、量化的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标准。实验选择 1 5只大鼠。处死后 ,在 2 4h内每隔 1h分别取脑细胞进行细胞学涂片、福尔马林液固定、Feulgen染色、自动图象分析仪测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大鼠的早期死亡时间与其脑细胞DNA降解速率呈线性关系 ,其中积分光密度 (IOD)、平均灰度 (AG)、异形指数 (ID)提示本法有可能作为精确推断死亡时间 (PMI)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图像分析 DNA降解 脑细胞
下载PDF
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4
3
作者 王慧君 杜思昊 +1 位作者 岳霞 陈传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自2003年以来,冠状病毒已造成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为代表的多次全球流行... 自2003年以来,冠状病毒已造成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为代表的多次全球流行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2019年12月至今,湖北武汉爆发的COVID-19,已对人民健康、生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截至目前,COVID-19的病理学诊断较为缺乏,尚局限于穿刺器官病理所见,广大医疗工作者对其病理特点认识不足。COVID-19与SARS、MERS一样,致病源均属冠状病毒科,均引起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对上述3种疾病尸体检验所见的病理学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以期为COVID-19的病理学改变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尸体解剖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中东呼吸综合征 综述
下载PDF
实验大鼠轻中型闭合性脑损伤昏迷指标与分级标准 被引量:33
4
作者 于建云 李俊祥 +2 位作者 郭泽云 赵小林 赵旭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为使实验室间的研究数据可比,特建立大鼠轻型和中型闭合性脑损伤分级的昏迷量化标准。方法利用自制金属单摆装置复制大鼠脑损伤动物模型,按照大鼠脑损伤后昏迷反应程度进行呼吸暂停时间,角膜反射、外耳道刺激反应、翻正反射及针刺... 目的为使实验室间的研究数据可比,特建立大鼠轻型和中型闭合性脑损伤分级的昏迷量化标准。方法利用自制金属单摆装置复制大鼠脑损伤动物模型,按照大鼠脑损伤后昏迷反应程度进行呼吸暂停时间,角膜反射、外耳道刺激反应、翻正反射及针刺疼痛反应消失后恢复时间的实际测量与评分,结合肉眼颅脑解剖检查进行验证,对前述指标的实测值和评分赋值数据进行多元判别回归分析,建立判别方程。结果应用实测值和评分值进行轻型脑损伤判别的概率分别是88.9%和91.9%。结论该标准是一个较理想实用的大鼠轻、中型脑损伤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大鼠 脑损伤 昏迷 分级标准
下载PDF
1294例心源性猝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亢登峰 李晓英 王英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源性猝死的诱因、病因、发生规律及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Excel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1294例心源性猝死案例资料。结果1294例中792例诱因明确,心源性猝死的诱因以精神刺激、活动及劳累、便秘或排便、饱餐、睡眠、饮酒等多见,占9... 目的 探讨心源性猝死的诱因、病因、发生规律及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Excel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1294例心源性猝死案例资料。结果1294例中792例诱因明确,心源性猝死的诱因以精神刺激、活动及劳累、便秘或排便、饱餐、睡眠、饮酒等多见,占93.55%:对1169例病因分析结果为冠心病(65.53%)、风湿性心脏病(8.90%)、心肌炎(6.16%)、心肌病(4.87%)、肺心病(3.51%)、高血压性心脏病(1.80%)为心源性猝死的6大死因,占90.77%。对800例死亡时间段明确的病例分析显示06:00~12:00时粹死的发生率为44.50%,高于其他时段。结论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要进行详细的尸体解剖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年龄、死亡时间等进行分析,这样不仅有助于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还可为以后的科研工作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法医病理学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 被引量:37
6
作者 于晓军 王海鹏 +1 位作者 赖小平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83-386,共4页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编辑部请有关专家审阅此文后认为,该文章作者的某些观点新颖、独到,但也有部分观点存在商榷之处。如死亡诱因能否归类至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的参与度是否必然大于50%?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欢迎广大法医工作者就上述问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完善和指导法医死亡学的理论与鉴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死亡方式 参与度 争鸣
下载PDF
大鼠死后脑组织RNA降解与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季 宋贞柱 +2 位作者 谢润红 任广睦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26-228,232,共4页
目的探讨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mRNA、18s rRNA含量的比值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SD大鼠处死后分别置于15℃、20℃环境中,采用TRIzol试剂提取SD大鼠在死后即刻、1、2、3、5、7d时脑组织中的总RNA,采用RT-PC... 目的探讨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mRNA、18s rRNA含量的比值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SD大鼠处死后分别置于15℃、20℃环境中,采用TRIzol试剂提取SD大鼠在死后即刻、1、2、3、5、7d时脑组织中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与凝胶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8s rRNA和GAPDH mRNA的含量,并将二者的比值(GAPDHmRNA/18s rRNA)与PMI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结果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 mRNA在2d时降解不明显,但到3、5、7d时降解程度显著增加,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增加;而18S rRNA降解缓慢,直到7d仍无显著性降解变化,且降解速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对GAPDHmRNA/18s rRNA值(Y)与PMI(X)进行回归相关分析:20℃时,Y=0.62-0.004X(R=-0.981,P<0.001);15℃时,Y=0.965-0.001X(R=-0.709,P<0.001)。结论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mRNA和18s rRNA基因的相对稳定性即GAPDHmRNA/18s rRNA值与PMI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后间隔时间 18s RRNA GAPDH mRNA RT-PCR
下载PDF
亚急性黄药子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苏莉 朱建华 +1 位作者 程利宝 李永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药子对小鼠毒性作用的病理变化及其毒作用机制。方法 按1/4LD_(50),1/10LD_(50),1/30LD_(50)剂量给ICR小鼠连续灌服200%的黄药子水煎剂,观察中毒小鼠各主要器官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变化,酶组织化学检查及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目的 研究黄药子对小鼠毒性作用的病理变化及其毒作用机制。方法 按1/4LD_(50),1/10LD_(50),1/30LD_(50)剂量给ICR小鼠连续灌服200%的黄药子水煎剂,观察中毒小鼠各主要器官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变化,酶组织化学检查及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中毒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糖原增多,严重者可见灶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通过酶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肝脏SDH酶和G-6-P酶活性下降,血清ALT和BUN升高。结论 黄药子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为肝和肾。毒作用机理是对线粒体、内质网等膜性结构的破坏导致酶活性的降低,影响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中毒 黄药子 动物实验 法医病理学 酶组织化学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例 被引量:32
9
作者 崔佰君 卢英强 +1 位作者 于广池 张林庆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73-174,共2页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具有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阿奇霉素毒副作用小,很少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尚未见报道.本教研室在检案中遇2例因静脉点滴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具有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阿奇霉素毒副作用小,很少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尚未见报道.本教研室在检案中遇2例因静脉点滴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过敏性休克 死亡 抗生素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人体骨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正东 邹冬华 +2 位作者 刘宁国 黄平 陈忆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06-412,共7页
目的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法对骨盆进行损伤生物力学分析,探讨有限元法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骨盆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 13.1软件建立骨盆有限元模型,包括髂骨、骶骨、双侧股骨头、关节软骨及韧带,模型以CT... 目的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法对骨盆进行损伤生物力学分析,探讨有限元法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骨盆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 13.1软件建立骨盆有限元模型,包括髂骨、骶骨、双侧股骨头、关节软骨及韧带,模型以CT值设定材料属性。于骶骨上终板表面沿垂直轴向下施加600N静压力,以验证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模拟侧面撞击作用,于右侧股骨大转子表面分别加载1、2、3、4、5 kN的侧向作用力,计算骨盆模型的von Mises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及应力分布曲线。结果建立了完整的骨盆有限元模型,包括关节软骨及韧带,模型几何外形与CT数据高度吻合。站立位骨盆应力主要分布于骶髂关节及坐骨大切迹处。侧面撞击下骨盆应力集中于双侧耻骨上下支、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骨盆模型具有真实、有效的骨盆力学特性,可用于进行损伤模拟,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直观、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有限元分析 骨盆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TGF-β_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慧君 李东 +2 位作者 杨木兰 阮海根 黄光照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了解细胞因子在创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初步调查生前不同造创时间 ( 0 5h~16 8h)皮肤创缘组织在修复过程中TGF β1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 ,并与死后伤 ( 0 5h~ 6h)上述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在生前伤 ,TGF ... 了解细胞因子在创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初步调查生前不同造创时间 ( 0 5h~16 8h)皮肤创缘组织在修复过程中TGF β1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 ,并与死后伤 ( 0 5h~ 6h)上述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在生前伤 ,TGF β1在上皮细胞的表达于损伤后 0 5h开始增强 ,以 2 4h~ 96h反应最强 ,除上皮细胞内表达外 ,还在肉芽组织的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达。TGF β1的免疫印迹 (WesternBlot)分析表明 ,TGF β1蛋白表达的峰值在 16 8h ;TGF β1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mRNA的表达在伤后 3h开始 ,6h后明显 ,96h达峰值。死后损伤组在 0 5~ 3h内有免疫组化的弱~中度表达 ,但无mRNA的表达 ,3h后则均无任何表达。TGF β1在修复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变化及特点反映了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可作为精确推断损伤时间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TGF-Β1 损伤时间推断 动物实验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管电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万立华 马智华 张佐才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19-22,共4页
观察电击后血管病理改变的规律及特点 ,探讨其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诊断电击伤 (死 )的价值。采用Wistar大鼠复制血管电击伤模型 ,通过HE、GS、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和α actin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电击后不同节段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1... 观察电击后血管病理改变的规律及特点 ,探讨其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诊断电击伤 (死 )的价值。采用Wistar大鼠复制血管电击伤模型 ,通过HE、GS、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和α actin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电击后不同节段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1)电击后血管的损伤范围和程度均较其周围大 ;(2 )电击部位的血管常发生全层凝固性坏死 ,血管周围骨骼肌、脂肪细胞广泛坏死 ,大腔隙形成 ;距电击部位越远损伤越轻 ,血管损伤局限于管壁中内层 ,而血管周围组织相对完好 ;(3)光镜下 ,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坏死、脱落 ;平滑肌肌浆凝聚 ,呈嗜碱性 (异染 ) ,胞核深染 ,扭曲伸长呈栅栏状排列 ,细胞内外大量汽化空泡形成 ,肌层中弹力纤维减少 ,网状纤维相互融合增粗、断裂 ,呈串珠状改变。TEM下见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不同程度肿胀与扩张 ,甚至空泡化改变 ,平滑肌肌丝溶解 ,形成低电子密度区 ;汽化空泡边界清楚 ,无膜性结构 ,内无细胞器 ;SEM下见血管壁及腔面粗糙大小不等的腔隙形成 ;(4 ) 2 2 0V组血管的病理改变与 10 0 0V组相同 ,只是损伤程度较前者轻。电击后血管的病理改变是电热效应与电场作用的共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血管变化 电击伤 发病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mR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晓瑞 易少华 +2 位作者 杨丽萍 朱传红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检测死后大鼠视网膜细胞mRNA的降解和死亡时间(PM I)的关系,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复合荧光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2、4、6、8、10、12、14、16、18、20、22、24、26、28h)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和Rp l 4... 目的检测死后大鼠视网膜细胞mRNA的降解和死亡时间(PM I)的关系,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复合荧光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2、4、6、8、10、12、14、16、18、20、22、24、26、28h)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和Rp l 4 mRNA水平,以立即处死大鼠作为对照。方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死后28h内,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Rp l 4 mRNA水平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3个管家基因mRNA的降解与死亡时间的线性拟合回归方程分别为:Yβ-actin=-4436.205Xβ-actin+127581.7(r2=0.976),YPgk1=-1993.884XPgk1+57651.54(r2=0.973),YRp l 4=-1189.791XRp l 4+34533.46(r2=0.955)。结论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mRNA的含量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解,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推断 视网膜 mRNA 复合荧光RT-PCR
下载PDF
死亡时间推断最新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琪 林汉成 +2 位作者 徐纪茹 黄平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59-467,共9页
死亡时间推断相关研究在法医学领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一直是法医病理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的方法与手段存在许多缺陷,新方法的引入势在必行。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关于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有着从简单到复杂... 死亡时间推断相关研究在法医学领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一直是法医病理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的方法与手段存在许多缺陷,新方法的引入势在必行。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关于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有着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数据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本文首先总结了既往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最后对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综述
下载PDF
大鼠脑外伤后大脑皮质脑红蛋白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杜显刚 官鹏 +5 位作者 陈雪梅 张林 李明远 谭志巍 王亚琴 Yunjuan Sun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29-132,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大脑皮质脑红蛋白(Ng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复制大鼠中度颅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测脑外伤后不同时间损伤区大脑皮质、损伤周半影区以及损伤对侧皮质的Ng...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大脑皮质脑红蛋白(Ng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复制大鼠中度颅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测脑外伤后不同时间损伤区大脑皮质、损伤周半影区以及损伤对侧皮质的Ngb免疫组化反应及其阳性信号灰度值和阳性信号面积,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外伤后大鼠损伤区大脑皮质Ngb阳性反应细胞迅速减少,伤后24h降至最低,至16d维持在较低水平;损伤周半影区Ngb阳性反应细胞迅速增加,伤后12h达高峰,随后逐渐减少,至8d及16d恢复至正常水平;损伤区大脑皮质Ngb阳性信号低于对侧大脑皮质,损伤周半影区Ngb阳性信号强于对侧皮质。结论脑外伤后大鼠大脑皮质Ngb阳性反应细胞随时间延长呈现区域性的增多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外伤 脑红蛋白(Ngb)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曹志鹏 徐承阳 +6 位作者 宋健 薛驰 刘添翼 刘逸凡 关朗 张天懿 朱宝利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478-482,共5页
糖尿病性心肌病作为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被人们发现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近些年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研究,人们已经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本文综述了被广泛研究... 糖尿病性心肌病作为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被人们发现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近些年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研究,人们已经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本文综述了被广泛研究的几种可能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并概述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及相关的法医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肌病 发病机制 法医病理学 心源性猝死 综述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建议指南(试行稿) 被引量:21
17
作者 毛丹蜜 周南 +7 位作者 郑大 乐嘉诚 赵乾皓 罗斌 官大威 周亦武 胡丙杰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6-15,共10页
尸体检验对于阐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变化、致病机制和死亡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 尸体检验对于阐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变化、致病机制和死亡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结合法医病理学检验工作实际,从案情调查、解剖室要求、个体防护、尸表及解剖检验和辅助检查等方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建议指南(试行稿)》,供法医学和病理学检验机构及检验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尸体解剖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指南
下载PDF
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损伤特点的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来剑戈 梅冰松 +1 位作者 张弢 李健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损伤形成规律,探讨此类事故确定驾驶人员的法医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地区408例2人同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事故造成摩托车人员伤亡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轮摩托... 目的 观察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损伤形成规律,探讨此类事故确定驾驶人员的法医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地区408例2人同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事故造成摩托车人员伤亡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轮摩托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在驾驶员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胸部、面颈部、小腿胫前会形成能反应摩托车特定致伤部件的特征性损伤,而乘员在这些部位的损伤多为摔跌形成,难以反应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结论 在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中,伤者身上反应的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性损伤,可作为判断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交通事故 驾驶员 特征性损伤
下载PDF
法医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Ⅰ)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益鹄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颅脑损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127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许光亚 李冬日 +2 位作者 龚道银 廖志钢 刘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干损伤 并发症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