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向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82,共9页
《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奠基之作,它提倡"道生法",在治道上将"法治"和"德治"融合起来,提炼出"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是理性的化身,终结了先秦的&qu... 《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奠基之作,它提倡"道生法",在治道上将"法治"和"德治"融合起来,提炼出"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是理性的化身,终结了先秦的"礼法之争",实现了治道的制衡。《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对战国中后期中国治道精神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管子、慎子、荀子、韩非子等都在被影响之列。董子接续了荀子"德主法辅"的治道精神,并将这种治道精神转化成治道实践,成为中国封建时代主流的治道模式。但"德主法辅"只能适应封建的农业宗法社会,于现代的商业社会不契合。所以,大力挖掘《黄帝四经》"法主德辅"的治道精神,于当下法治中国构建"法主德辅"的治道模式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治道精神 治中国
下载PDF
法制伦理学论纲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剑兵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1-24,共4页
法制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现实存在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模式,其基本任务是在对传统道德扬弃的基础上改造人们对道德的片面认识与依赖,建立合乎法制理性的新型伦理观念和道德行为模式,其基本研究方法是以西方法理学方法批判和剖... 法制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现实存在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模式,其基本任务是在对传统道德扬弃的基础上改造人们对道德的片面认识与依赖,建立合乎法制理性的新型伦理观念和道德行为模式,其基本研究方法是以西方法理学方法批判和剖析伦理道德,探讨道德改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我国新时期的立法活动和执法活动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法理渊源和基础性法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伦理学 伦理关系 行为模式
下载PDF
《黄帝四经》“道法”思想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向达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35-142,共8页
《黄帝四经》是《汉书·艺文志》里记载的典籍,是黄老之学的核心著作,对历史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帝四经》吸收百家之长,"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黄帝四经》的主旨为:案(按)法而治;法的... 《黄帝四经》是《汉书·艺文志》里记载的典籍,是黄老之学的核心著作,对历史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帝四经》吸收百家之长,"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黄帝四经》的主旨为:案(按)法而治;法的来源为:道生法;具体立法者为:执道者;程序正义体现为:循名复一;实质正义体现为:"法弗敢废"。《黄帝四经》力主"隆礼重法",对古代尤其西周以降的"刑德并用"思想进行了扬弃,即主张"法主德辅",不过其"刑德并用"思想对荀子、董子等大儒产生了重大影响,对"隆礼重法"的封建统治模式的定型产生了重大作用。同时,《黄帝四经》道法思想蕴含丰富的法意,例如"民主""自由""平等""自然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道生 而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法治与德治关系论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卢肖汀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11,共4页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事关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全局。目前学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论述主要有吸收论、并行论、并重论三种观点,但这三种观点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事关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全局。目前学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论述主要有吸收论、并行论、并重论三种观点,但这三种观点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从法治与德治的理论界定入手,分析当前学界关于二者关系的相关观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应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应坚持法治为主德治为辅,法治是德治的支撑点,德治是法治的辅助和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德主刑辅”与依法治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 《开封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9-11,共3页
"德主刑辅"是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它主张以德礼教化为主,教化无效时再辅之以刑罚,总之,要德刑结合。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德主刑辅"这一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徒法不足以自治"... "德主刑辅"是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它主张以德礼教化为主,教化无效时再辅之以刑罚,总之,要德刑结合。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德主刑辅"这一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徒法不足以自治",在坚持法治的同时,必须重视道德的作用,要做到法律与道德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国
下载PDF
论治国方略的创造性转换——从“德主刑辅”到“法主德辅”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生 韩业斌 《原道》 CSSCI 2016年第1期59-72,共14页
中国传统"德主刑辅"思想萌芽于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罚"思想,经由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古代思想家的继承、改造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基于传统"德主刑辅"思想的不足并受... 中国传统"德主刑辅"思想萌芽于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罚"思想,经由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古代思想家的继承、改造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基于传统"德主刑辅"思想的不足并受其思维方式的启发,反思当前学术界的"德法合治"观点,本文提出应当实现治国方略从"德主刑辅"向"法主德辅"的创造性转换。"法主德辅"论主张当代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同时发挥道德对国家治理的辅助作用。"法主德辅"论契合于道德分层理论,其依托的制度背景是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法主德辅"论有助于克服形式法治的局限性,形成现代国家的治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国方略 律与道
原文传递
“法主德辅”: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实践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郝铁川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0-41,124-125,共12页
按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多年来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建立了审判前、审判中及审判后法律和道德相结合的教育机制,采取了不少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举措,在减轻案件剧增的压力、提高服判息诉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 按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多年来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建立了审判前、审判中及审判后法律和道德相结合的教育机制,采取了不少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举措,在减轻案件剧增的压力、提高服判息诉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应看到,在取得这些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德治过度扩张的倾向,因此,今后必须贯彻法律至上的原则,在此前提下发挥道德的积极作用,创造中国特色的审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实践 服判息诉
下载PDF
对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治与德治的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文立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85-87,共3页
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属后发外生型进程,相对于西方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它表现为人为的强劲推进力,而伴随这一历史性变迁的,就是中国急剧的社会结构转型——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化。其间,德治秩序的解崩与法治秩序的构建成为社会... 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属后发外生型进程,相对于西方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它表现为人为的强劲推进力,而伴随这一历史性变迁的,就是中国急剧的社会结构转型——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化。其间,德治秩序的解崩与法治秩序的构建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依法治国进程中重新定位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法治与德治给予应然的关切和实然的解析,并由此阐明笔者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下载PDF
也谈法治和德治
9
作者 陈鹏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依法治国"是十五大确定的治国方略,它表明,治理国家要"依法",但社会治理单靠法制显然不够,还要"辅以"德治。笔者赞同当代中国要"...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依法治国"是十五大确定的治国方略,它表明,治理国家要"依法",但社会治理单靠法制显然不够,还要"辅以"德治。笔者赞同当代中国要"法主德辅"。"法理学"的基本原理凸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国 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
下载PDF
法主德辅:历史与现实的理怀抉择
10
作者 顾权 《江西律师》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本文根据对法律与道德的性质和负面效应的分析,认为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关怀,以德治国更需要法律保障。只有将法律与道德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法主德辅”,才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治国 治国
下载PDF
法德兼治:管仲社会治理观的精髓
11
作者 赵天宝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1,共7页
社会治理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永恒追求。管子的社会治理理念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管子的社会治理思想主要表现为"法德兼治",包括"以人为本"的德治观和"任法而治"的法治观两个方面。客观而言,管子既有... 社会治理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永恒追求。管子的社会治理理念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管子的社会治理思想主要表现为"法德兼治",包括"以人为本"的德治观和"任法而治"的法治观两个方面。客观而言,管子既有先进的社会治理思想,又有成功的社会治理实践,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社会治理成功典范。挖掘传统、镜鉴当今是治史学人追求的学术使命。管子的任法而治、尊礼重教的"法主德辅"治理观和民富易治、政顺民心的"综合为治"治理观,对当今中国的社会治理依然具有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社会治理 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主德辅"的原则。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实质上是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法理学和伦理哲学看来,法律与道德存在三种基本关系:道德的... 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主德辅"的原则。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实质上是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法理学和伦理哲学看来,法律与道德存在三种基本关系:道德的法律化、道德的非法律化、某些道德要求既可以法律化也可以非法律化。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存在诸多区别,但同时又有若干内在一致的地方,因此法治与道德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看,实行依法治国实质上就体现了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从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看,依法治国应当居于主导地位;从法治与德治的区别来看,法治应当发挥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文化 治国理政方式 治国 治国 ”原则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治理观的赓续与嬗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天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74,共10页
社会治理是时代的永恒主题。"德主刑辅"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理念,具有导致"人治"的治理体制和司法结果不确定性之弊端,呈现出其理念和实践上的二律背反。"法主德辅"是契合当下中国国情的治理理念,是对... 社会治理是时代的永恒主题。"德主刑辅"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理念,具有导致"人治"的治理体制和司法结果不确定性之弊端,呈现出其理念和实践上的二律背反。"法主德辅"是契合当下中国国情的治理理念,是对"德主刑辅"治理理念的精髓--德法并治的赓续与创新。通过德治教育培育民众的规则意识并提高为政者的道德素质,通过法治教育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并提高为政者的法律素质是推动治理理念从"德主刑辅"向"法主德辅"转换的实然路径。"法主德辅"治理观是实现当今中国良法善治的社会治理目标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认识与反思
14
作者 杨涵迪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5期136-138,共3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对某一案件进行判决时,裁判文书说理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规定,还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法理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可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对某一案件进行判决时,裁判文书说理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规定,还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法理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可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守“法主德辅”的原则,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部分案件说理中的滥用、误用等问题。部分法官过于注重社会效果,而忽视了对于依法裁判、以法说理的根本遵循。在今后司法实践中,应当统一裁判思维,推广指导性案例,限制“后果主义”裁判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司法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义核心价值观 裁判 后果 :社会效果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视域与中国语境
15
作者 马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年第9期63-63,共1页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可绕过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当下国家治理的热点问题,两者既是彼此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可绕过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当下国家治理的热点问题,两者既是彼此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视域与中国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