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Ⅱ型受体与Fn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堃 田鹤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及纤维连接蛋白(Fn)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TGF-βRⅡ和Fn与泌尿小管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6、18 d)及生后日龄(P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及纤维连接蛋白(Fn)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TGF-βRⅡ和Fn与泌尿小管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6、18 d)及生后日龄(P1、3、7、14、21、28、42 d)小鼠肾泌尿小管TGF-βRⅡ和Fn的表达及其含量变化。结果TGF-βRⅡ在各期肾小管及集合管内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随着发育逐渐增加,但在各期近端小管强烈表达,各期集合管表达较强,而各期远端小管表达较弱;Fn在各期肾小管、集合管的基底膜处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随着发育逐渐增加。结论TGF-β和Fn可能对小鼠肾泌尿小管的发育以及成熟泌尿小管结构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纤维连接蛋白 泌尿 发育
下载PDF
层黏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α_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潮 张萍 +1 位作者 田鹤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α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体视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泌尿小管中的层黏连蛋...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α2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体视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对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泌尿小管中的层黏连蛋白和整合素α2的表达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层黏连蛋白表达于各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基膜。整合素α2在各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随着肾的发育,Ln和整合素α2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层黏连蛋白和整合素α2在泌尿小管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作用,影响基膜的发育及上皮细胞极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黏连蛋白 整合素Α2 泌尿 发育
下载PDF
肾髓质间细胞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中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62-65,共4页
自1907年 Renaut 和 Dubreuit 首次详细描述了肾髓质间质组织结构后,80多年来,学者们对猴、大鼠等10多种动物和人的肾髓质问质细胞(RIC)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及临床等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后,使该领域的研... 自1907年 Renaut 和 Dubreuit 首次详细描述了肾髓质间质组织结构后,80多年来,学者们对猴、大鼠等10多种动物和人的肾髓质问质细胞(RIC)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及临床等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后,使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从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1 形态学研究肾髓质组织主要由泌尿小管和血管构成,其间夹杂着大量的间质.随着小管向下,间质组织越来越多,间质空间越来越大,间质细胞逐渐增多,并且呈现三、五成群的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髓质 间质组织 细胞研究 泌尿 间质细胞 大鼠 形态学研究 高血压模型 肾动脉狭窄 线粒体形态
下载PDF
肾部分切除术切缘厚度的选择及阳性切缘的处理与体会
4
作者 黄学宏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33-434,共2页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治疗上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针对对侧肾功能正常,肿瘤≤4cm,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状肾癌患者可行肾部分切除术,...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治疗上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针对对侧肾功能正常,肿瘤≤4cm,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状肾癌患者可行肾部分切除术,且肾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同根治性肾切除术。本文收集了自2010—2014年以来我科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肾脏恶性肿瘤 肾细胞癌 泌尿 肾腺癌 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皮系统 切缘 肾实质
原文传递
双侧多囊肾并双侧输尿管盲端畸形
5
作者 盂昭纯 张从海 +1 位作者 吴效普 李松奇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89年第1期35-35,共1页
经查阅资料,双侧多囊肾并双侧输尿管盲端畸形属於罕见。 从发生上来看,双侧多囊肾是由于双侧中肾管生出的输尿管芽未能和生肾索产生的泌尿小管连接,泌尿小管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演化遇到障碍而形成。双侧输尿管盲端则可能因肾在发育过程... 经查阅资料,双侧多囊肾并双侧输尿管盲端畸形属於罕见。 从发生上来看,双侧多囊肾是由于双侧中肾管生出的输尿管芽未能和生肾索产生的泌尿小管连接,泌尿小管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演化遇到障碍而形成。双侧输尿管盲端则可能因肾在发育过程中,输尿管芽没有被生后肾组织包围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输尿 泌尿 双侧输尿 生肾索 后肾 中肾 筋膜内 内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