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虚元鉴》“治虚三本”理论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运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成顺 苏鑫 +1 位作者 赵同德 许亚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26-829,共4页
“治虚三本”是明代汪绮石先生提出的中医理论,对虚劳的辨治进行了高度总结。“治虚三本”强调肺、脾、肾三脏是虚劳主要病位,肺为五脏之天、虚损皆关乎肺,脾为百骸之母、气血化生之源,肾为性命之根、精髓充盛之本,对辨治虚损疾病有切... “治虚三本”是明代汪绮石先生提出的中医理论,对虚劳的辨治进行了高度总结。“治虚三本”强调肺、脾、肾三脏是虚劳主要病位,肺为五脏之天、虚损皆关乎肺,脾为百骸之母、气血化生之源,肾为性命之根、精髓充盛之本,对辨治虚损疾病有切实的指导价值。很多血液系统疾病有长期虚损亏耗之象,尤其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病机为肾虚,“治虚三本”作为辨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以补肾为填精益髓之基础,辨证联合健脾、益肺等,常可守效收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绮石 元鉴 三本 辨证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 健脾 益肺
下载PDF
基于“治虚三本”理论探讨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子豪 田华琴 +1 位作者 陈学彰 刘皓然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患者受肿瘤侵袭及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药毒影响,机体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亏损,最终久虚不复而成劳。“治虚三本”理论来源于明代医家汪琦石所著《理虚元鉴》,强调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 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患者受肿瘤侵袭及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药毒影响,机体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亏损,最终久虚不复而成劳。“治虚三本”理论来源于明代医家汪琦石所著《理虚元鉴》,强调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虚劳发生的核心病机。本文以“治虚三本”理论为指导,从肺、脾、肾三脏出发探讨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三本 元鉴 中医辨
下载PDF
基于《理虚元鉴》的“三本二统”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
3
作者 苌安 陈晓涵 +5 位作者 袁国兴 张宇初 郭志江 田英洁 彭博文 吴洁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94-1598,共5页
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虚”等范畴。骨髓的生成与肾、脾、肺三脏密切相关,化疗后骨髓抑制是由于先天禀赋正气不足,后天癌毒侵袭,再加上化疗药毒内犯,最终导致脏腑骨髓俱伤而成。《理虚元鉴》是中... 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虚”等范畴。骨髓的生成与肾、脾、肺三脏密切相关,化疗后骨髓抑制是由于先天禀赋正气不足,后天癌毒侵袭,再加上化疗药毒内犯,最终导致脏腑骨髓俱伤而成。《理虚元鉴》是中医虚劳证治的专著,汪绮石在其中提出“三本二统”理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治虚二统,统之于肺脾而已”。在治疗思路上,汪绮石认为应“先以清金为主;金气少肃,即以调脾为主;金土咸调,则以补肾要其终”。基于《理虚元鉴》的“三本二统”理论、当代各家认识以及基础研究结果,本团队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主张以泻火解毒,滋肺理气、健脾升清,益气养血、补肾填精兼以滋肺补脾三法,由上及下,依次清肺、调脾、补肾,使药达于根蒂。治疗中着重注意在补肺时兼顾清泻肺火,用药时顾护脾胃,在补肾的同时促进肺阴与肾阴、脾气与命火之间相互作用。如此则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可使肾中真火次第上生脾土及肺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骨髓重建、机体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绮石 元鉴 化疗后骨髓抑制 三本 二统
下载PDF
基于《理虚元鉴》“治虚三本”理论论治卵巢早衰
4
作者 李昊芮 史云 +2 位作者 李西钰 刘赛雅 江心如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10-1812,共3页
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经验丰富,虚证为卵巢早衰的主要特点,伴随病情发展的全过程。《理虚元鉴》中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对虚证进行高度总结,为卵巢早衰的论治提供新的思路。“治虚三本”强调虚证的主要病位在于肺脾肾,这与卵巢早衰的... 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经验丰富,虚证为卵巢早衰的主要特点,伴随病情发展的全过程。《理虚元鉴》中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对虚证进行高度总结,为卵巢早衰的论治提供新的思路。“治虚三本”强调虚证的主要病位在于肺脾肾,这与卵巢早衰的病机特点“金亏水少,肺虚无法输布精微,后天乏源,脾虚气血津液匮乏、先天不足,肾虚无法化生经水”有契合之处。基于“治虚三本”理论,强调卵巢早衰的中医治疗,当畅肺气以调宗气滋养先天,补益脾气运化水谷精微以滋经血,温肾阳蒸腾气化促进津液代谢,滋肾阴以补充先天之精,“三部平调”发挥健脾补肺启肾之效。“治虚三本”理论丰富了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内涵及具象化,为中医辨证治疗卵巢早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元鉴 三本 肺脾肾 三部平调
下载PDF
从“治虚三本”及缓中补虚论治癌因性疲乏
5
作者 马秀梅 胡帅航 +2 位作者 王欣妍 王丹丹 侯炜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1074-1078,1083,共6页
癌因性疲乏(CRF)属中医学虚劳范畴,明代医家汪绮石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缓中补虚法对治疗虚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治虚三本”理论确立清肺、健脾、补肾为治疗虚劳的基本法则,缓中补虚是缓中焦之里急,... 癌因性疲乏(CRF)属中医学虚劳范畴,明代医家汪绮石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缓中补虚法对治疗虚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治虚三本”理论确立清肺、健脾、补肾为治疗虚劳的基本法则,缓中补虚是缓中焦之里急,补劳极之虚损,需通过活血、清热、理气等药物的综合作用来实现。CRF患者多气血亏耗日久,血行不畅,久病成瘀,单纯补益则易壅塞,单纯活血则更伤正。因此,治疗CRF应将补益与活血相结合,以“治虚三本”理论为指导,从调补肺脾肾三脏入手,并运用缓中补虚之法,祛瘀生新,如此消补兼施,以通助补,促进正气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三本 缓中补 祛瘀生新
下载PDF
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基于“治虚三本”理论
6
作者 杜晓冰 罗雅琴 +2 位作者 庞松海 张浩然 刘朝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2期239-242,共4页
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对虚劳的辨治进行了详尽总结,该理论强调肺、脾、肾三脏是虚劳的主要病位。肺是五脏之天,虚损关乎于肺;脾是百骸之母,气血化生之源;肾是生命之源,精气充盛之基础。这一理论对于辨治虚损... 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提出的“治虚三本”理论,对虚劳的辨治进行了详尽总结,该理论强调肺、脾、肾三脏是虚劳的主要病位。肺是五脏之天,虚损关乎于肺;脾是百骸之母,气血化生之源;肾是生命之源,精气充盛之基础。这一理论对于辨治虚损病证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病理基础为骨髓病态造血,初诊时多表现为贫血或出血或不明原因发热。中医学认为,该情况可归于“血枯”“血脱”“虚劳”“血证”等范畴,其主要病因是脾肾亏虚、气阴不足。在治疗方面可从补益肺、脾、肾入手,使正复邪自去、邪去正自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元鉴》 三本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补肾 健脾 益肺
下载PDF
基于《理虚元鉴》理论浅探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丽丽 胡建华 +2 位作者 王一同 包一珺 吕文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40-742,共3页
《理虚元鉴》是一部中医虚劳症治的专著,对中医虚损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该书不仅适用于虚劳诸症,对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也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脏实质炎症,临床表现多样,西医治疗... 《理虚元鉴》是一部中医虚劳症治的专著,对中医虚损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该书不仅适用于虚劳诸症,对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也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脏实质炎症,临床表现多样,西医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治疗为主。本文结合《理虚元鉴》中提出的相关理论浅探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防治。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成因多与先、后天之因、病后、医药及境遇之因有关,与汪绮石提出的“虚劳六因”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多数医家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时候往往从先后天肾脾入手。鉴于《理虚元鉴》“治虚三本”和“治虚二统”的理论,临床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时可适当加用宣降肺气的药物以调达肝脏气机,加用滋补肺阴的药物促进肾阴产生,进而达到补肝阴的效果。同时,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应“治其未成”,做到情志有节,注意外感防护,重视服药与摄养的重要性,禁用燥烈、苦寒、伐气之类的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鉴 自身免疫性肝炎 劳六因 三本 二统 劳当其未成 用药宜忌
下载PDF
基于“治虚三本”理论探讨艾滋病虚证的中医治疗思路 被引量:2
8
作者 薛璐 张海燕 +1 位作者 王亚楠 李青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2-55,共4页
艾滋病虚证是指在艾滋病患者的病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虚证特点的一类中医证候的统称,可伴随艾滋病病情发展的全过程,以中后期较为多见,其具有本虚表实、虚实夹杂等特点。目前,对于艾滋病虚证的认识和证治,不同医家认识不一,作者结合中医... 艾滋病虚证是指在艾滋病患者的病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虚证特点的一类中医证候的统称,可伴随艾滋病病情发展的全过程,以中后期较为多见,其具有本虚表实、虚实夹杂等特点。目前,对于艾滋病虚证的认识和证治,不同医家认识不一,作者结合中医脏腑辨证理论,发现艾滋病虚证多涉及肺、脾、肾三脏。“治虚三本”理论源自明末著名医家汪绮石(以下简称汪氏)所著的《理虚元鉴》一书,即: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从中医脏腑角度出发,汪氏这一理论与艾滋病虚证的特点有契合之处,因此,对艾滋病虚证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治虚三本”的理论内涵,阐述艾滋病虚证的临床特点,联系艾滋病的治疗现状,结合汪氏的治虚理念,提出了“清金保肺,从肺调治艾滋病”“培土调中,从脾调治艾滋病”“辨别阴阳,从肾调治艾滋病”的学术观点,丰富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虚证的理论基础,为运用中医药辨治艾滋病虚证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本 艾滋病
下载PDF
从“治虚三本二统”论治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的思路探微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姗姗 代彦林 +3 位作者 丁樱 邢亚萍 高敏 孙利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0-455,共6页
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但大多数免疫抑制剂具有毒副作用,会对免疫、消化、生殖等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不仅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还会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目前,针对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西医学尚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但大多数免疫抑制剂具有毒副作用,会对免疫、消化、生殖等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不仅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还会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目前,针对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西医学尚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中医学理论认为,免疫抑制剂多为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峻猛攻伐之品,久用可犯肺卫、累脾胃、伤肾元,损伤机体正气,则出现虚损症状。“治虚三本二统”是明末医家汪绮石治疗虚劳之法,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发展,已上升为治疗虚损性疾病的经典理论。本文从“治虚三本二统”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佐制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进行梳理和研究。认为针对免疫抑制剂引起的虚损症状,当从肺、脾、肾“三本”论治,对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应统于肺、脾“二统”进行治疗。临床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系统损伤的具体症状,确定相应治则,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中医的可行性方案,也为拓展中医减毒理论体系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毒副作用 三本二统
原文传递
浅析绮石治虚“三本二统”及贡献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林 刘浩 张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4-834,840,共2页
绮石治虚"三本二统"的学术思想,是在总结先贤治虚经验的基础上而有所创新,把握住了治疗虚劳病的基本规律,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学术贡献一是纠正时弊,二是丰富和发展了治虚理论。
关键词 绮石 三本二统 贡献
下载PDF
探析绮石治虚三本二统学术思想的渊源
11
作者 蔡林 李晓玲 +1 位作者 邓正万 王大雪 《四川中医》 2011年第1期65-67,共3页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论证了明代医家绮石治虚劳心法"三本二统"的理论基础,源于《周易》、《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以及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是集明以前治虚经验之大成的一份丰硕成果,值得现实临床家、理论家高度...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论证了明代医家绮石治虚劳心法"三本二统"的理论基础,源于《周易》、《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以及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是集明以前治虚经验之大成的一份丰硕成果,值得现实临床家、理论家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绮石 三本二统 渊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