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34
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0-1006,共7页
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全世界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罹患数百万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ardioptd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其唯一救治措施,但救治成功率低,出院存活率〈7%,神经系统损伤是其主要致死和致残... 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全世界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罹患数百万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ardioptd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其唯一救治措施,但救治成功率低,出院存活率〈7%,神经系统损伤是其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治疗性低温”(therapeutichypothermia),国内习惯称为“亚低温”(mildhypotherima)是为了减轻患者神经系统损伤而进行诱导的轻中度低温(3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温度管理 神经系统损伤 救治成功率 专家 治疗低温 心肺复苏 致残原因
原文传递
心脏骤停后应用目标性体温管理的加拿大联合指南 被引量:19
2
作者 蒋守银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标性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FM)以前称为治疗性低温、保护性低温(在中国通常称为亚低温治疗),2002年以来已经成为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的重要内容。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在2006年发布了相应的指南,2015年联合... 目标性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FM)以前称为治疗性低温、保护性低温(在中国通常称为亚低温治疗),2002年以来已经成为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的重要内容。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在2006年发布了相应的指南,2015年联合加拿大危重病医学会、神经重症学会、危重病研究协作组联合更新了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管理 心脏骤停 加拿大 指南 危重病医学会 治疗低温 应用 低温治疗
原文传递
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钱会银 朱建良 +4 位作者 邹勤华 周保纯 赵旭明 陆件 刘励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治疗性低温... 目的 系统评价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结局指标为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效应量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达,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8个随机对照实验中,共1 512例心脏骤停患者.与常温组比较,治疗性低温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 CI:1.01~1.78,P<0.05);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09,95%CI:0.98~1.20,P>0.05).与常温组比较,应用传统降温方法的治疗性低温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51,95% CI:1.22~1.87,P<0.01);传统降温方法的治疗性低温能提高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6,95%CI:1.13 ~1.63,P<0.01).结论 治疗性低温能改善心脏骤停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能提高存活率;应用传统降温方法的治疗性低温不但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而且能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心脏骤停 神经功能预后 存活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解读美国神经重症学会目标温度管理实施循证指南 被引量:5
4
作者 齐猛 陈文劲 +2 位作者 鲍月红 徐跃峤 王宁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8-523,共6页
目标温度管理(TTM)常在神经重症中用于减少继发性神经损伤并改善预后,美国神经重症学会招募专家就其实施过程中的临床问题制定了循证指南,旨在帮助神经重症医师使用TTM。解读该指南,为读者深入理解TTM的实施提供帮助,从而有利于TT... 目标温度管理(TTM)常在神经重症中用于减少继发性神经损伤并改善预后,美国神经重症学会招募专家就其实施过程中的临床问题制定了循证指南,旨在帮助神经重症医师使用TTM。解读该指南,为读者深入理解TTM的实施提供帮助,从而有利于TTM的规范化实施以及TTM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温度管理 实施指南 控制正常体温 治疗低温 发热治疗 寒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亚低温在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明伟 张明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许多报道显示ROSC后患者存活率通常是10%~20%,而且其中大部分患者还遗留神经功能残疾。目前没有任何神经保护药物能特异的针对心脏骤停期间的细胞毒性事件。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提示,在模拟心脏停搏后大脑受累的情况下,低温治疗具有显著... 许多报道显示ROSC后患者存活率通常是10%~20%,而且其中大部分患者还遗留神经功能残疾。目前没有任何神经保护药物能特异的针对心脏骤停期间的细胞毒性事件。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提示,在模拟心脏停搏后大脑受累的情况下,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治疗性低温分为两种:亚低温,33℃-36℃,它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低温治疗方法;中度低温,28-32℃,研究认为该温度可致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如果持续这种低温还可导致血液凝固和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治疗 低温 后脑损伤 心肺复苏 神经保护药物 治疗低温 ROSC 功能残疾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目标温度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闫静 李育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8期1054-1056,共3页
目标温度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方式。本文旨在对目标温度管理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发展史、具体临床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综述 颅脑损伤 治疗低温 目标温度管理
原文传递
低温在大鼠脑缺血实验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非 李文志 王红蕾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ypothermia to Ca 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Ⅱ during global brain ischemia in rats. Methods Fifteen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control group (group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ypothermia to Ca 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Ⅱ during global brain ischemia in rats. Methods Fifteen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control group (group Ⅰ, n=5), hepothermia group (group Ⅱ, n=5) and reperfusion group (group Ⅲ, n=5). Only sugery was performed without hypothermia and clipping bilateral carotids in group Ⅰ. Ice was used covering head of rats in group Ⅱ to get hypothermia around 32℃, and bilateral carotids were clipped 20 min of ischemia followed by 60 min reperfusion keeping tympanum temperature 32℃. Bilateral carotids were clipped 20 min of ischemia followed by 60 min reperfusion without hypothermia in Group Ⅲ. Brain tissues were saved in three groups after experiments for evaluating Ca 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Ⅱ. Results Left tympanum temperature in the group Ⅱ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Ⅰ during glob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p<0.05). Those a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Ⅰ and group Ⅲ. The activity of Ca 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Ⅱ after 60 min reperfusion in both Group Ⅱ and group Ⅲ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Ⅰ(P<0.05),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 Ⅱ than in the group Ⅲ(P<0.05). Conclusion Hypothermia can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Ca 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Ⅱ after global ischemia reperfusion. Hypothermia has significant protection duri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低温 大鼠脑缺血 实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细胞损伤 心跳骤停 复苏治疗 治疗低温 脑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治疗性低温对缺氧期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羽菲 赵丛 +3 位作者 杨平珍 王先宝 邓意 陈爱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治疗性低温(TH)在缺氧期对心肌细胞自噬活性及自噬流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分为对照组、缺氧组、TH干预组、雷帕霉素干预组、雷帕霉素+TH干预组,对照组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不作处理;缺氧组和TH... 目的观察治疗性低温(TH)在缺氧期对心肌细胞自噬活性及自噬流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分为对照组、缺氧组、TH干预组、雷帕霉素干预组、雷帕霉素+TH干预组,对照组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不作处理;缺氧组和TH干预组构建缺氧模型后,分别置于37、32℃培养箱中培养;雷帕霉素干预组和雷帕霉素+TH干预组于构建模型前2 h加入雷帕霉素0.1μmol/L,构建模型后分别置于37、32℃培养箱中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缺氧组和TH干预组自噬相关蛋白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p62、Beclin-1蛋白表达,以及应用雷帕霉素前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核糖体蛋白S6(S6)的表达差异;采用腺病毒GFP-mRFP-LC3荧光瞬时转染技术检测自噬流。结果 1对照组、缺氧组和TH干预组LC3B、p62、Beclin-1蛋白表达:缺氧组和TH干预组LC3B、Beclin-1高于对照组(P均<0.05),缺氧组p62降低(P<0.05)。TH干预组LC3B明显低于缺氧组,p62增高(P均<0.05)。缺氧组与TH干预组Beclin-1无统计学差异。2雷帕霉素处理后自噬蛋白LC3B、p62及m TOR通路相关蛋白p-m TOR、p-S6表达:TH干预组与缺氧组比较LC3B降低,而p62、p-m TOR和p-S6均升高(P均<0.05);雷帕霉素干预组与缺氧组比较LC3B升高,p62降低(P均<0.05),而pm TOR和p-S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雷帕霉素+TH干预组与TH干预组比较LC3B升高,p62、p-m TOR和p-S6均降低,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雷帕霉素+TH干预组与雷帕霉素干预组比较LC3B降低,p62升高(P均<0.05),而p-m TOR和p-S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双荧光自噬流:缺氧组和TH干预组的黄点和红点数多于对照组(P均<0.05),TH干预组的黄点与红点数少于缺氧组(P均<0.05)。结论 TH能够抑制缺氧期心肌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与促进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心肌细胞 缺氧 自噬 雷帕霉素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9
作者 蔡久梅 陈伟 +4 位作者 吴丽 詹晓庆 尹春梅 任敏敏 郑喜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34期4650-4657,共8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脑卒中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汇总。方法根据证据“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检索BMJ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脑卒中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汇总。方法根据证据“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检索BMJ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欧洲卒中组织网站、医脉通、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7日。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和整合,总结出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其中指南3篇、系统评价4篇和专家共识5篇,从目标体温人群、目标体温的实施、并发症监测、营养支持及预后评估5个方面总结出24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采用循证的方法系统总结脑卒中患者目标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体温管理提供最佳决策依据,进一步规范体温监测及管理,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目标体温管理 治疗低温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原文传递
经椎动脉常温生理盐水灌冲作为一种神经保护新疗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0
作者 谭茜茜 邓紫惠 +6 位作者 林镇洲 刘国娥 程代红 刘战胜 张晓梅 冀雅彬 姬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 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经椎动脉灌冲常温生理盐水(IVN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IVNI用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对接受脑动脉DSA的14例非脑卒中受试者进行IVNI(流速30~50 mL/min,持续6~10 min),期间监测受试者... 目的 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经椎动脉灌冲常温生理盐水(IVN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IVNI用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对接受脑动脉DSA的14例非脑卒中受试者进行IVNI(流速30~50 mL/min,持续6~10 min),期间监测受试者各项生理指标并记录患者主观症状。使用DSA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痉挛情况。结果 14例受试者均成功完成IVNI,其中7例(50%)受试者在IVNI期间出现短暂的头晕、头面肢体麻木无力或高血压,1例患者在IVNI后即刻的DSA中发现脑血管痉挛。IVNI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节律与基线相比均出现显著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IVNI后TCD检查发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但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和意识程度改变。结论 经椎动脉灌冲常温生理盐水安全可行,有望成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神经保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脑卒中 脑血管选择灌冲 神经保护 后循环缺血 治疗低温
下载PDF
低温治疗重在持续改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宿英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2401-2403,共3页
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推出《神经重症低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更好地推广这一脑保护技术。作者结合临床实践有感而发,从低温治疗的方案改进、技术改进、操作规范改进和结局评估改进四个方面对专家共识进行了... 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推出《神经重症低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更好地推广这一脑保护技术。作者结合临床实践有感而发,从低温治疗的方案改进、技术改进、操作规范改进和结局评估改进四个方面对专家共识进行了重点解读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原文传递
临床应用脑复苏监测记录单对治疗性低温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娟 朱建良 +3 位作者 刘励军 张丽娜 杨林 王英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63-1965,共3页
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完善普及和推广,心脏骤停(CA)患者初期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但后期脑复苏的成功率却一直处在较低水平[1]。研究表明,CPR后患者体温的目标性管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2,3]。但是,文献调研也表明,治疗性低... 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完善普及和推广,心脏骤停(CA)患者初期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但后期脑复苏的成功率却一直处在较低水平[1]。研究表明,CPR后患者体温的目标性管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2,3]。但是,文献调研也表明,治疗性低温具体实施和质量管理的护理研究仍较少。如何尽早达到并维持目标体温,确保治疗性低温的质量是护理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通过应用脑复苏监测记录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质量管理 临床应用 脑复苏 记录单 监测 抢救成功率 目标管理
原文传递
神经再生、多模态神经调制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浩铭 余珊子 +2 位作者 张小波 冯万江 王剑龙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5期474-479,共6页
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致残率,依据不同的损伤节段和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神经,目前急性脊髓损伤主要采用外科减压手术、神经营养、激素治疗、低温治疗以及康复干预等临床综合... 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致残率,依据不同的损伤节段和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神经,目前急性脊髓损伤主要采用外科减压手术、神经营养、激素治疗、低温治疗以及康复干预等临床综合治疗。近年来内、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从长远来看,神经再生与神经调制措施可能是修复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再生 多模态神经调制 减压手术 激素疗法 治疗低温
原文传递
治疗性低温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花伟龙 张磊 +9 位作者 李翯 刘鹏 张永鑫 李子付 沈红健 邢鹏飞 张永巍 洪波 杨鹏飞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6,共6页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即使血管成功再通,仍有一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性低温是目前极具研究价值的神经保护方法,其有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力,但疗效尚不确切。本文就治疗性低温用于急性缺...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即使血管成功再通,仍有一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性低温是目前极具研究价值的神经保护方法,其有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力,但疗效尚不确切。本文就治疗性低温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治疗低温 神经保护
下载PDF
解读心跳骤停后治疗性低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德馨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第3期129-130,共2页
今年2月2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网上刊出了欧洲及澳洲两家心跳骤停后治疗性低温的临床研究报告[1,2].因这是国际上首次应用随机单盲对照的低温脑复苏的临床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故而同时刊出Safar教授题为心跳骤停后治疗性低温[3... 今年2月2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网上刊出了欧洲及澳洲两家心跳骤停后治疗性低温的临床研究报告[1,2].因这是国际上首次应用随机单盲对照的低温脑复苏的临床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故而同时刊出Safar教授题为心跳骤停后治疗性低温[3]的评述和Curfman的展望(perspective)[4]以壮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骤停 治疗低温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低温治疗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影响的系统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欣蕊 于晓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低温治疗对人体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rane Library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03-17,有关低温治疗对于人体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比较研究,限制语言为英语。将纳入文献中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参数... 目的系统评价低温治疗对人体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rane Library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03-17,有关低温治疗对于人体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比较研究,限制语言为英语。将纳入文献中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参数用相对差异表示,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在低温治疗的过程中,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可能发生变化。其中,有50.0%的研究发现药物半衰期发生变化,70.3%的研究发现药物清除率降低。药物半衰期增长、清除率下降导致药物的蓄积,因此应降低给药剂量。23.0%的研究表明药物分布容积发生变化,分布容积增高会导致疗效不佳,分布容积降低时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可能产生毒性反应。药效学参数的改变与药物作用靶点、代谢途径均有关。结论在低温治疗时,使用治疗指数低、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应同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保障用药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分布容积 半衰期 清除率
原文传递
低温通过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硫氧还蛋白1通路减轻心肺复苏后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娟 周洁洁 +4 位作者 张洁 惠康丽 徐苗苗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BIC)模型中,治疗性低温(TH)对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7~10周,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BIC组、低温治疗组(TH组)、沉默冷诱导RNA... 目的探讨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BIC)模型中,治疗性低温(TH)对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7~10周,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BIC组、低温治疗组(TH组)、沉默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后低温治疗组(THC组)和空载后低温治疗组(THN组),每组12只。采用经食管连续快速起搏诱发室颤,心跳骤停4 min后,行心肺复苏术(CPR),建立BIC模型。于BIC模型制备后1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活性氧簇(ROS)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IRP、硫氧还蛋白1(Trx1)、磷酸化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蛋白含量及其下游p38和c-Jun N-末端激酶(JNK)磷酸化含量。于BIC模型制备后3 d,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与S组比较,BIC模型制备后1 d BIC组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CIRP含量明显降低,p-ASK1、p-p38含量明显升高;TH组和THN组ROS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CIRP含量明显升高,p-JNK含量明显降低;THC组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CIRP、Trx1含量明显降低,p-ASK1、p-p38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BIC组比较,BIC模型制备后1 d TH组和THN组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CIRP、Trx1含量明显升高,p-ASK1和p-JNK含量明显降低;TH组p-p38含量明显降低;THC组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ASK1和p-p38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THC组比较,BIC模型制备后1 d TH组和THN组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CIRP、Trx1含量明显升高,p-ASK1、p-p38和p-JNK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BIC模型制备后3 d BIC组、TH组、THC组和THN组神经元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BIC组比较,BIC模型制备后3 d TH组、THC组和THN组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与THC组比较,BIC模型制备后3 d TH组和THN组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TH可以减轻BIC模型制备后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减少神经元凋亡,沉默CIRP后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硫氧还蛋白1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 氧化应激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治疗性低温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慈 马青变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5-817,共3页
急性脊髓损伤(acutespinalcordinjury,ASCI)是神经外科和急诊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类型。由于其具有不可逆性,通常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对ASCI的探讨始终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治疗低温 应用 创伤类型 神经外科 不可逆 神经科学 ASCI
原文传递
儿童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的目标体温管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景礼 许巍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850-854,共5页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标体温管理(TTM)可减少TBI患者的不良预后,许多研究致力于建立TBI患者体温管理规范。包括治疗性低温在内的TTM已被公认为神经保护治疗的候选方法之一。然而,低温治疗对严重TBI患者...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标体温管理(TTM)可减少TBI患者的不良预后,许多研究致力于建立TBI患者体温管理规范。包括治疗性低温在内的TTM已被公认为神经保护治疗的候选方法之一。然而,低温治疗对严重TBI患者的疗效尚不清楚。本文将回顾对低温潜在影响的研究,讨论PICU中治疗性低温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探讨TTM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脑损伤 目标体温管理 治疗低温 儿童
原文传递
治疗性低温在严重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20
作者 PatrickM.Kochanek PeterJ.Safar +1 位作者 祝洪澜 祝学光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4年第4期219-220,共2页
至少从19世纪起,低温就被推荐用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治疗。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度低温(28℃~32℃)已成为全世界许多中心治疗TBI患者常规方案的一部分。但是,到80年代初,由于其长时间不加控制应用... 至少从19世纪起,低温就被推荐用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治疗。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度低温(28℃~32℃)已成为全世界许多中心治疗TBI患者常规方案的一部分。但是,到80年代初,由于其长时间不加控制应用引起的感染并发症,人们对中度低温治疗TBI已失去热忱。与此相反,对于成人和儿童顽固性颅内高压低温仍然是一种可接受的治疗方案。90年代,轻度低温(33℃~36℃)在实验性不完全性大脑缺血和心脏骤停中的应用再次受到关注。有许多实验室应用TBI实验模型对低温治疗进行了研究。在已发表的40篇报道中,低温治疗的有效性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低温 创伤脑损伤 TBI 低温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