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籽油与橄榄油营养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43
1
作者 柏云爱 宋大海 +2 位作者 张富强 肖学军 王群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油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高级食用油,享有"油中珍品"的美称。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油茶籽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生理活性物质,能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可因... 油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高级食用油,享有"油中珍品"的美称。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油茶籽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生理活性物质,能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可因食用油茶籽油而得益,所以油茶籽油被称为"长寿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橄榄 营养价值 比较
下载PDF
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11
2
作者 汤富彬 沈丹玉 +3 位作者 刘毅华 钟冬莲 吴亚君 滕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113,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样品中均分离并鉴定出8种脂肪酸组分,主要含有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样品中均分离并鉴定出8种脂肪酸组分,主要含有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接近,但各脂肪酸含量略有差别。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油茶籽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高为0.156 g/kg,最低的只含有0.077 g/kg,平均值为0.117 g/kg。而橄榄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低的有4.511 g/kg,而最高的达到8.401 g/kg,平均值为5.78 g/kg,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为油茶籽油中的近50倍。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大,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含量高于橄榄油。油茶籽油中仅有1个样品含量最低,为1.08 g/kg,其他样品含量都在2.0~3.5 g/kg区间,平均值为2.422 g/kg,而橄榄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较高的2个样品分别有2.05 g/kg和2.09 g/kg,其余样品含量均在1.0~2.0 g/kg之间,平均值为1.534 g/kg。油茶籽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为橄榄油样品的1.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橄榄 脂肪酸 角鲨烯 Β-谷甾醇
下载PDF
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5
3
作者 方学智 姚小华 +1 位作者 王开良 王亚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了水酶法、压榨法和浸出法3种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以及VE、β-胡萝卜素、多酚、磷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水酶法制取的油脂(水酶油)酸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制油方法(P<0.05)。3种制油方法所得油脂... 研究了水酶法、压榨法和浸出法3种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以及VE、β-胡萝卜素、多酚、磷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水酶法制取的油脂(水酶油)酸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制油方法(P<0.05)。3种制油方法所得油脂过氧化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压榨法制取的油脂(压榨油)为最高,水酶油最低。VE、β-胡萝卜素含量以水酶油中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压榨油和浸出油(P<0.05)。多酚及磷脂含量以压榨油最高,水酶油最低,仅为4.12μg/g和2.87μg/g,显著低于压榨油和浸出油(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水酶法 压榨法 浸出法 品质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9
4
作者 龙正海 王道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研究油茶籽油和橄榄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鉴定出油茶籽油的9个化合物和橄榄油的10个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 研究油茶籽油和橄榄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鉴定出油茶籽油的9个化合物和橄榄油的10个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油茶籽油中的十六烷酰胺和橄榄油中的α-法呢烯、硬脂酰胺、2-甘油单油酸酯均为首次分离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橄榄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8
5
作者 聂明 杨水平 +2 位作者 姚小华 方学智 王亚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低温压榨、普通螺旋榨3种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碘价、色泽以及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β-谷甾醇、总磷、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普通螺旋榨油其酸值... 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低温压榨、普通螺旋榨3种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碘价、色泽以及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β-谷甾醇、总磷、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普通螺旋榨油其酸值、过氧化值最高,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方法。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以超临界萃取茶油最高,而总磷含量以低温压榨油最高,且与超临界萃取油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低温压榨 茶籽油 理化性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9
6
作者 张立伟 王辽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27,共5页
自200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以来,油茶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453.3万hm2,油茶籽产量达到268万t,油茶籽油产量为62.7万t,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160亿元。对我国油茶生产发展现状、油茶产业发展... 自200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以来,油茶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453.3万hm2,油茶籽产量达到268万t,油茶籽油产量为62.7万t,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160亿元。对我国油茶生产发展现状、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5年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茶籽油 种植面积 产量 产业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57
7
作者 钟冬莲 汤富彬 +2 位作者 沈丹玉 莫润宏 丁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建立了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油茶籽油样品经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石油醚萃取净化,经HP-5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仪(GC-FID)检测,外标法定量。在5~200g/L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在1.0~3.0g/kg添标水平,平均回收率... 建立了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油茶籽油样品经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石油醚萃取净化,经HP-5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仪(GC-FID)检测,外标法定量。在5~200g/L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在1.0~3.0g/kg添标水平,平均回收率在93.7%~101.3%,相对标准偏差在1.7%~6.8%,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3g/kg。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角鲨烯 皂化 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茶叶籽油、油茶籽油与茶树油的区别 被引量:51
8
作者 曹国锋 邬冰 钟守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20,共4页
茶叶籽油、油茶籽油和茶树油是不同的物质,它们很容易混淆。介绍了茶树和油茶树的生长特性、植物学分类和分布情况,并对茶叶籽和油茶籽、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成分和异同之处进行了分析比较,还介绍了茶树油的来源、性质和用途,以便正确... 茶叶籽油、油茶籽油和茶树油是不同的物质,它们很容易混淆。介绍了茶树和油茶树的生长特性、植物学分类和分布情况,并对茶叶籽和油茶籽、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成分和异同之处进行了分析比较,还介绍了茶树油的来源、性质和用途,以便正确区分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 茶籽 茶叶籽 茶籽油 茶树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50
9
作者 倪张林 汤富彬 +2 位作者 屈明华 刘毅华 沈丹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67,共3页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的Pb、Cd、Cr、Cu、As五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优化微波消解条件和仪器测定条件,选择同位素187Re、103Rh、45Sc作为内标元素来校正基体带来的干扰。方法的检出限在0.36~1.64μg/kg,...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的Pb、Cd、Cr、Cu、As五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优化微波消解条件和仪器测定条件,选择同位素187Re、103Rh、45Sc作为内标元素来校正基体带来的干扰。方法的检出限在0.36~1.64μg/kg,加标回收率在84%~111%之间,精密度RSD在1.6%~7.6%(n=5)之间。采用该方法对茶叶标准样品(GBW10016)和苹果标准样品(GBW10019)进行验证,测定值均在保证值范围内。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茶籽油 重金属
下载PDF
油茶籽油加工和油茶资源综合利用 被引量:43
10
作者 罗晓岚 朱文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7,共5页
介绍了油茶籽油的理化特征和油茶籽的组成,详细论述了油茶籽制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油茶籽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及生育酚、角鲨烯等天然成分,是一种营养、安全的食用油。同时油茶籽油具有护肤、吸收... 介绍了油茶籽油的理化特征和油茶籽的组成,详细论述了油茶籽制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油茶籽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及生育酚、角鲨烯等天然成分,是一种营养、安全的食用油。同时油茶籽油具有护肤、吸收紫外线等功效,茶皂素具有起泡、去污、止咳、利尿、杀虫等功效。因此,油茶籽油、茶皂素在化妆品、日用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油茶是值得我国大力发展的特有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茶籽油 综合利用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籽油主要理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黄佳聪 陆斌 +1 位作者 阚欢 刘云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9-32,共4页
对云南9个代表性种群的腾冲红花油茶籽油的主要理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比重、折光指数、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幅度依次为0.903 2~0.915 9 d40/40、1.470 0~1.473 6 n40、0.345 0~0.750 5 mg/g、11.905 1~33.629 9 meq/kg;通过... 对云南9个代表性种群的腾冲红花油茶籽油的主要理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比重、折光指数、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幅度依次为0.903 2~0.915 9 d40/40、1.470 0~1.473 6 n40、0.345 0~0.750 5 mg/g、11.905 1~33.629 9 meq/kg;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腾冲红花油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2.11%~84.04%;并且富含钙、磷、钾等矿质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 茶籽油 理化成分
下载PDF
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比较 被引量:41
12
作者 恽卓婷 廖鲜艳 翁新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在对茶叶籽及油茶籽的外观、含仁率、含油率等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对茶叶籽油及油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叶籽及油茶籽外观相差较大,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在折光指数、酸值、碘值和皂化值等理化性质上较接近... 在对茶叶籽及油茶籽的外观、含仁率、含油率等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对茶叶籽油及油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叶籽及油茶籽外观相差较大,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在折光指数、酸值、碘值和皂化值等理化性质上较接近。脂肪酸组成上,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为茶叶籽油及油茶籽油中含量最多的三种脂肪酸,油酸含量分别为52.13%和73.67%,亚油酸24.32%和11.09%,棕榈酸17.36%和10.63%。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4.12%和75.7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4.55%和11.39%。茶叶籽含油率为19.88%,茶叶籽油潜在年产量可达15余万t。其必需脂肪酸含量是油茶籽油的2.15倍;不皂化物含量为0.77%,比油茶籽油高出22%;茶叶籽油脂肪酸比例均衡,适于人体的吸收,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 茶籽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0
13
作者 张东生 薛雅琳 +3 位作者 金青哲 王兴国 张东 钟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88,共4页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功能性成分角鲨烯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钾一乙醇溶液皂化,再经正己烷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角鲨烯含量在10.0~100μg/m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功能性成分角鲨烯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钾一乙醇溶液皂化,再经正己烷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角鲨烯含量在10.0~100μg/m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最低检出限为1.19mg/kg;在50、100mg/kg和150mg/kg的加标水平下,角鲨烯在油茶籽油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4.0%~101.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3.8%。方法分析时间短,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植物油中功能性成分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角鲨烯 皂化 气相色谱法 食用植物
下载PDF
脱壳冷榨生产纯天然油茶籽油 被引量:36
14
作者 胡健华 韦一良 +1 位作者 何东平 刘尧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借鉴油菜籽脱皮冷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茶籽的化学组成特点确定了油茶籽综合加工工艺,并建成了国内首条生产线。对生产工艺过程、设备选择、技术参数进行了介绍,对得到的脱壳冷榨油茶籽油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酸值外其他... 在借鉴油菜籽脱皮冷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茶籽的化学组成特点确定了油茶籽综合加工工艺,并建成了国内首条生产线。对生产工艺过程、设备选择、技术参数进行了介绍,对得到的脱壳冷榨油茶籽油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酸值外其他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脱壳 冷榨 茶籽油
下载PDF
我国油茶产业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8
15
作者 孟桂元 韩杰铖 +2 位作者 詹兴国 涂洲溢 周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108,113,共6页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油茶生产现状,进一步促进油茶籽油产业持续发展,对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情况和湖南省油茶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我国油茶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种植面积与单产水平的提高促进...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油茶生产现状,进一步促进油茶籽油产业持续发展,对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情况和湖南省油茶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我国油茶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种植面积与单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油茶籽产量的大幅提高。湖南省油茶籽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各产区首位,湖南省油茶籽的稳产高产对于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油茶籽油市场需求旺盛,消费量将呈不断增长态势,此外,油茶籽在其他领域也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通过发展基地综合生产模式,加强油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加强油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促进油茶综合利用开发等措施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产业分析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油茶资源利用及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38
16
作者 赖鹏英 肖志红 +2 位作者 李培旺 邱静 张爱华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1年第1期23-30,共8页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资源。油茶籽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保健功效成分。为了促进油茶资源的合理配置,延伸油茶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本文对油茶资源的分布和总量进行概述;对油...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资源。油茶籽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保健功效成分。为了促进油茶资源的合理配置,延伸油茶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本文对油茶资源的分布和总量进行概述;对油茶籽油、油茶果壳、油茶饼粕的功能成分及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纵观油茶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出油茶产业可推广经验,指出产业在良种培育、原料采收及储存、产品研发、企业生产经营及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资源利用 产业发展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7
17
作者 邢朝宏 李进伟 +1 位作者 金青哲 王兴国 《粮油食品科技》 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给油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综述了有关油茶籽仁、油茶籽壳和油茶籽粕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茶籽 茶籽油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油茶籽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文林 黄凤洪 王利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5-57,共3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资源。对油茶籽的生化性质及其加工和综合利用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我国油茶籽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籽 加工 茶籽油 茶皂素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与不同植物油脂肪酸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5
19
作者 艾芳芳 宾俊 +2 位作者 钟丹 杨扬 梁逸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选择离子检测(SIM)方式对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结果表明:SIM方式检测到油茶籽油中19种脂肪酸成分,而全扫描(SCAN)方式仅检测到7种;油茶籽油与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接...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选择离子检测(SIM)方式对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结果表明:SIM方式检测到油茶籽油中19种脂肪酸成分,而全扫描(SCAN)方式仅检测到7种;油茶籽油与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接近,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比为20∶72∶7,油酸相对含量为69.97%;而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5种植物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26.57%~58.38%,油酸相对含量仅为20.61%~50.04%。该方法简单、快速、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植物油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选择离子检测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优化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刘瑞兴 张智敏 +1 位作者 吴苏喜 黄闪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4-61,68,共9页
根据Box-Behnke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出油效率为响应值,考察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 根据Box-Behnke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出油效率为响应值,考察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62%(蛋白酶∶纤维素酶=4∶1),酶解温度52.1℃,料液比1∶5.58,酶解pH 6.47,超声时间20 min,加热预处理90℃、20 min,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出油效率高达83%,蛋白水解率高达90.4%。该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无需精炼,各项指标均已符合一级压榨茶油的标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7.8%,VE含量为204.5 mg/kg,角鲨烯含量为114.4 mg/kg,在提取过程中完好地保留了营养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超声波 水酶法 营养成分 苯并(α)芘 响应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