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暂堵剂HTPA-1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蓝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6-460,共5页
根据疏水暂堵理论研制出性能优良的疏水暂堵剂HTPA-1。采用光散射、SEM、吸附量测试等方法考察了HTPA-1的粒径分布、形貌、接触角、油分散性、增黏效应和表面吸附性等性质,结果表明,HTPA-1接触角81°~165°,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根据疏水暂堵理论研制出性能优良的疏水暂堵剂HTPA-1。采用光散射、SEM、吸附量测试等方法考察了HTPA-1的粒径分布、形貌、接触角、油分散性、增黏效应和表面吸附性等性质,结果表明,HTPA-1接触角81°~165°,具有较强的疏水性,油分散性较好;粒径分布在900 nm左右,具有一定的增黏效应;具有一定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最低能降至40 m N/m。在无黏土、聚磺、无固相等现场钻井液中加入HTPA-1,油相突破压力降低70%以上,水相突破压力增加2倍以上,从而起到限水通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暂堵剂 分散性 表面张力 压力 压力 钻井液 泥饼
下载PDF
两相水驱油低阶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欣鑫 王鑫 +2 位作者 王虎 王雷 郝宗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0,共6页
将最佳正交分解技术运用到两相水驱油低阶模型中,建立油水两相的水驱油低阶模型。用IMPES的数值算法得到一维水驱油的油水两相压力和油、水饱和度数值场。通过对压力及饱和度样本数据实施最佳正交分解,得到该问题的POD基函数。POD基函... 将最佳正交分解技术运用到两相水驱油低阶模型中,建立油水两相的水驱油低阶模型。用IMPES的数值算法得到一维水驱油的油水两相压力和油、水饱和度数值场。通过对压力及饱和度样本数据实施最佳正交分解,得到该问题的POD基函数。POD基函数具有能量最优的特性,即在重构公式中使用较小的截断自由度可将原问题的主要特征解准确地表示出来。通过结果的対比基于POD的低阶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ー维两相油藏模型的压力及油、水饱和度场,计算时间较之直接求解方法提高将近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最佳正交分解 藏数值模拟 水驱 水饱和度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
3
作者 迟杰 鞠斌山 付庆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22,共9页
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确定合理井网密度具有重要意义。考虑CO_2对原油的降黏作用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并应用特征线法、试算法和迭代法进行求解,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极限井距... 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确定合理井网密度具有重要意义。考虑CO_2对原油的降黏作用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并应用特征线法、试算法和迭代法进行求解,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同时开发了极限井距计算软件进行井距实例计算,绘制了理论图版。结果表明:CO_2对于原油的降黏作用可达到60%以上,油相黏度自注气端至采出端逐渐增大;生产压差为10~20 MPa,注气速度分别为10、15、20、25、30 t/d的极限井距均比未考虑油相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的极限井距大;极限井距随生产压差增大而增大,随注气速度、地层原油黏度、CO_2黏度增大而减小;生产压差相同时,注采两端压力越大,极限井距越大,油相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下降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非混 极限井距 启动压力梯度 非活塞驱替 降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