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油田开发主体技术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1
1
作者 袁士义 王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668,共12页
随着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多年的老油田得以持续有效深化开发,原来认为难以开采的复杂油田得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石油的保障供给能力。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中高渗高含水、低渗透、稠油、复杂断块、特殊... 随着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多年的老油田得以持续有效深化开发,原来认为难以开采的复杂油田得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石油的保障供给能力。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中高渗高含水、低渗透、稠油、复杂断块、特殊岩性等油田近10年来开发主体技术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是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取得的国际领先成就,分析了各类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配套应用、攻关试验、超前储备"三代主体技术滚动接替的发展路线和技术方向。建议的重点研究工作有:(1)进一步完善老油田精细注水和化学驱、化学驱后提高采收率、低渗油藏注气等理论技术的研发和矿场试验;(2)加强纳米智能驱、原位改质、同井注采等颠覆性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研究;(3)超前储备适应低油价、新领域(深海、深层、非常规等)、高难度(四次采油、超低渗三次采油等)条件下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通过开发技术及油藏管理的不断创新,推动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研发换代和有序接替,实现油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类型 油田开发 提高采收率 主体技术 技术发展
下载PDF
论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 被引量:74
2
作者 冈秦麟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过近30个矿场的试验和推广表...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过近30个矿场的试验和推广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10%,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303×104t,预计“九五”期间将增油1500×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34.2%,近百亿吨储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强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经济效益 油田开发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开发概论 被引量:94
3
作者 李道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7,共5页
本文对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高油井产量、改善开发效果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技术措施 油田开发 油井产量
下载PDF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1
4
作者 张山 刘清林 +1 位作者 赵群 姜宇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2期226-231,共6页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近 2 0年才出现的地球物理新技术 ,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在井中或地面布置检波器排列接收生产活动所产生或诱导的微小地震事件 ,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演求取微地震震源位置等参数 ,然后 ,应用这些参数对生产活动进行监控或...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近 2 0年才出现的地球物理新技术 ,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在井中或地面布置检波器排列接收生产活动所产生或诱导的微小地震事件 ,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演求取微地震震源位置等参数 ,然后 ,应用这些参数对生产活动进行监控或指导。在油气开发领域 ,该方法主要用于油田低渗透储层压裂的裂缝动态成像和油田开发过程的动态监测 ,主要是流体驱动监测。介绍了微地震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技术 油田开发 应用 定位 偏振 成像 压裂 流体驱动 人工裂缝分布
下载PDF
国内分层注水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8
5
作者 张玉荣 闫建文 +3 位作者 杨海英 王海军 马献斌 檀为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注水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和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论述了注水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注水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注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注水技术发展对策和管理措施,对未来注水技术进行了展望,对注水技... 注水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和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论述了注水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注水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注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注水技术发展对策和管理措施,对未来注水技术进行了展望,对注水技术应用、油田现场注水技术管理和科技攻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工艺 分层注水 油田开发 新技术 现状 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被引量:70
6
作者 裘亦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5-90,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流程,适用于油田开发中的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分析。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认为细分到微相和岩石相(或能量单元),建立岩石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是通过相分析描述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纽带;确定... 本文提出了一个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流程,适用于油田开发中的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分析。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认为细分到微相和岩石相(或能量单元),建立岩石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是通过相分析描述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纽带;确定沉积规模则是预测储层连续性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沉积学 油田开发 碎屑岩
下载PDF
我国剩余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3
7
作者 刘宝珺 谢俊 张金亮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随着开采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关系越来越复杂,非均质更严重,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 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随着开采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关系越来越复杂,非均质更严重,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在结合项目研究成果及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剩余油研究的发展现状、主要技术及分布模式,归纳总结了剩余油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油田开发 高含水后期 调整挖潜 控水稳油 油藏管理 非均质 归纳总结 难度 中国
下载PDF
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93
8
作者 于忠良 熊伟 +1 位作者 高树生 刘军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98,共4页
对致密储层的渗透率及应力敏感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以原始储层有效应力(上覆岩层压力与原始储层孔隙压力之差)为有效应力起点的压敏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储层岩石的真实应力状态,其应力敏感伤害程度符合储层的真... 对致密储层的渗透率及应力敏感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以原始储层有效应力(上覆岩层压力与原始储层孔隙压力之差)为有效应力起点的压敏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储层岩石的真实应力状态,其应力敏感伤害程度符合储层的真实情况,有效应力与渗透率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应力恢复实验表明,岩石的弹塑性变形使得压敏伤害成为一种永久的、不可逆的伤害。利用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实验,分析了应力敏感机理。孔隙受压敏影响较小,喉道的大小和形态决定了岩石的渗透率-应力敏感程度。从理论上计算了压敏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井井底附近的储层中存在渗透率漏斗,压敏伤害对油井产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有效应力 应力敏感性 渗透率 孔喉结构 油田开发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被引量:79
9
作者 陈清华 曾明 +2 位作者 章凤奇 冷风 魏荷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测井资料 ,通过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 ,对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成因砂体进行了综合识别 ,其中河道成因的砂体是河流相储层的骨架砂体。总结出识别单一河道边界的五种标志 。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河道 油田开发 测井资料 含油气盆地 沉积物 剩余油
下载PDF
对纳扎洛夫确定可采储量经验公式的理论推导及应用 被引量:79
10
作者 陈元千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8,共6页
纳扎洛夫(Haзapoв)的两个经验公式,可以用于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可采储量,在前苏联和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文献〔9,10〕的研究成果,对这两个经验公式从理论上进行了完整的推导,并得到了两者的直线斜率相等,... 纳扎洛夫(Haзapoв)的两个经验公式,可以用于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可采储量,在前苏联和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文献〔9,10〕的研究成果,对这两个经验公式从理论上进行了完整的推导,并得到了两者的直线斜率相等,以及斜率与油田极限可采用储量成反比的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采储量 储量 经验公式 水压驱动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地震反演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3
11
作者 撒利明 杨午阳 +2 位作者 姚逢昌 印兴耀 雍学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4-202,20,共19页
在回顾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分析反演多解性产生的根源、阐述地震反演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震反演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几项具有代表性的反演方法及应用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地震反演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实际应用中还要正... 在回顾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分析反演多解性产生的根源、阐述地震反演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震反演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几项具有代表性的反演方法及应用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地震反演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实际应用中还要正确认识理论最优和实际应用效果之间的平衡问题,必须在分外重视方法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BG理论 多解性 三维高精度波阻抗反演 SEIMPAR拟测井曲线反演 叠前AVA同步反演 油田开发 联合反演
下载PDF
体膨型颗粒类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宇乡 刘玉章 +1 位作者 白宝君 刘戈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5-68,共4页
凝胶类堵水调剖剂的地下交联程度和选择性进入能力是影响堵水调剖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体膨型颗粒类堵水调剖剂,该堵水调剖剂为地面交联预聚体,具有膨胀度和粒径可控、比重接近于水、稳定性好、选择性... 凝胶类堵水调剖剂的地下交联程度和选择性进入能力是影响堵水调剖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体膨型颗粒类堵水调剖剂,该堵水调剖剂为地面交联预聚体,具有膨胀度和粒径可控、比重接近于水、稳定性好、选择性好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常规堵水调剖剂进入地层因稀释作用而不交联的弊端;同时,通过合理选择颗粒粒径和注入压力,可使堵水调剖剂在低渗透层形成表面堵塞而顺利地进入高渗透水洗层位,从而达到堵水调剖剂选择性进入大孔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凝胶 堵水 工艺 油田开发 剖面调整
下载PDF
新疆克拉玛依市生态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82
13
作者 潘峰 田长彦 +2 位作者 邵峰 周伟 陈飞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97-1507,共11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栅格运算与叠加方法,针对克拉玛依市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考虑油田开发这一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克拉玛依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栅格运算与叠加方法,针对克拉玛依市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考虑油田开发这一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克拉玛依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高和极高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和独山子区大部,乌尔禾区北部,白碱滩区西侧狭长区域。地形坡降迅速、水力侵蚀强、无植被或疏林地广泛分布,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2)土地沙漠化以中、高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西部和南部,克拉玛依区北部和西部区域。土壤基质多为沙粒,且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3)土壤盐渍化敏感性以中、高和极高等级为主,极高和高度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东南部,克拉玛依区东部和北部,以及乌尔禾区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剧烈,是土壤盐渍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4)生物多样性以轻度和中度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于克拉玛依区东部和南部区域。这些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物种数量较为丰富,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域。(5)油田开发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高,分布在乌尔禾区北部油田,白碱滩区西部油田,克拉玛依区西北部油田和独山子区中部油田。油田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包括工业"三废",动植物生境破坏和水资源短缺等。(6)综合自然演化和人为开发的敏感性,研究区以高、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和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中部和北部,白碱滩区西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油田开发 地理信息系统 克拉玛依 新疆
原文传递
几种重要水驱特征曲线的油水渗流特征 被引量:78
14
作者 俞启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60,共5页
介绍8种重要的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表示它们油水渗流特征的含水饱和度~含水率关系,因而加深了对它们水驱特征实质的认识。由于推导是可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完成了全部8种重要水驱特征曲线的推导。卡札柯夫水驱曲线是一个通式... 介绍8种重要的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表示它们油水渗流特征的含水饱和度~含水率关系,因而加深了对它们水驱特征实质的认识。由于推导是可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完成了全部8种重要水驱特征曲线的推导。卡札柯夫水驱曲线是一个通式,俞启泰水驱曲线Ⅰ、西帕切夫水驱曲线、沙卓诺夫水驱曲线是其特例。俞启泰水驱曲线Ⅰ、西帕切夫水驱曲线和卡札柯夫水驱曲线m>0时,在水驱全过程都是合理的;卡札柯夫水驱曲线m=0即沙卓诺夫水驱曲线,含水高时不适用。俞启泰水驱曲线Ⅱ也是一个通式,纳札洛夫水驱曲线是其m=1的特例,含水低时不适用。卡札柯夫水驱曲线和俞启泰水驱曲线Ⅱ共同组成了适用于我国水驱层状油田和底水驱碳酸盐岩油田的广义水驱特征曲线组合,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但求取参数时,使用者判断介入较多,因而它们的特例:参数求解方便的的西帕切夫水驱曲线和纳扎洛夫水驱曲线有很大使用价值。马克西莫夫—童宪章水驱曲线在含水过低或过高时不适用,能很好描述含水中段的水驱动态,也有很大使用价值,应用时应注意它的适用性的含水界限研究。俞启泰水驱曲线Ⅲ含水高时不适用,水驱特征类型极为罕见,使用价值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油水渗流 水压驱动 油田开发
下载PDF
油藏启动压力的规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7
15
作者 孙黎娟 吴凡 +1 位作者 赵卫华 赵良君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低渗油藏具有启动压力现象而使渗流不遵循达西定律,研究油藏启动压力规律,能更好地进行油藏开发设计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利用渗流理论进行研究和推导,同时结合室内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结果:研究表明,油藏的启动压力梯... 目的:低渗油藏具有启动压力现象而使渗流不遵循达西定律,研究油藏启动压力规律,能更好地进行油藏开发设计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利用渗流理论进行研究和推导,同时结合室内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结果:研究表明,油藏的启动压力梯度与其液体的流度呈双曲反比例关系,二者的乘积为一常数,该常数仅与油层及通过的液体有关;建立了相应的表达式,并简单介绍了在油藏中的具体应用。结论:该规律为进行油藏开发层系的划分、井网部署及已开发油藏层间动用状况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启动压力 油水渗流
下载PDF
深度开发油田确定性与随机建模结合的相控建模 被引量:61
16
作者 吕晓光 张永庆 +2 位作者 陈兵 陈舒薇 潘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4,共5页
总结了储层建模研究的几个基本观点 ,提出了采用确定性微相建模与随机参数模拟相结合以提高整体建模精度的思路。在微相确定性建模的基础上 ,采用相控蒙特卡洛模拟预测储层参数分布 ,生成了参数分布。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建模实例的研... 总结了储层建模研究的几个基本观点 ,提出了采用确定性微相建模与随机参数模拟相结合以提高整体建模精度的思路。在微相确定性建模的基础上 ,采用相控蒙特卡洛模拟预测储层参数分布 ,生成了参数分布。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建模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 ,相控条件下的参数随机模拟精细刻画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对于资料信息点足够大的处于成熟开发的油田 ,采用研究区实际统计分布函数得到的随机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地下实际的非均质构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储层建模 地喷约束 相控模型 随机参数 蒙特卡洛模拟 非均质性储层
下载PDF
CO_2提高世界油气资源采收率现状研究 被引量:77
17
作者 江怀友 沈平平 +2 位作者 卢颖 江良冀 罗金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实施环境友好的技术政策以刺激经济。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枯竭油气藏CO2埋存的有效途径,2008年,世界CO2-EOR产量为27.25×104桶/d,美国CO2-EOR产量为24.79... 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实施环境友好的技术政策以刺激经济。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枯竭油气藏CO2埋存的有效途径,2008年,世界CO2-EOR产量为27.25×104桶/d,美国CO2-EOR产量为24.79×104桶/d,占世界CO2-EOR日产量的91%,项目数量占世界85%。CO2驱油包括混相驱、非混相驱,注入CO2可提高采收率8%~15%。全球EOR技术应用最多的为北美地区,美国具有CO2-EOR成熟技术。IEA2008年预测世界CO2-EOR的增油潜力为1600×108~3000×108桶,相当于目前世界可采原油量的7%~14%。CO2驱油实现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有机结合,改善开发效果,必将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提高油气采收率 CO2-EOR 混相驱 非混相驱 油田开发 现状分析
下载PDF
国外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 被引量:33
18
作者 金佩强 杨克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51,共3页
国外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金佩强杨克远(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石油学院)油藏描述是油田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8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油藏描述表现出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国外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金佩强杨克远(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石油学院)油藏描述是油田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8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油藏描述表现出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油藏描述中,储层划分越来越细,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流体单元 油田开发 油田 测井
下载PDF
高含水期水驱曲线的推导及上翘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74
19
作者 陈元千 陶自强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3期19-24,共6页
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是预测水驱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当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之后,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总会发生上翘现象,并影响到方法的有效应用。基于油水两相流动的基本原理,对高含水期的甲型和乙型水驱曲... 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是预测水驱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当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之后,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总会发生上翘现象,并影响到方法的有效应用。基于油水两相流动的基本原理,对高含水期的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进行了重新推导,并对其后期上翘问题作了有效的理论分析。利用甲型和乙型水驱曲线确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经济极限含水率为95%或水油比为19时外推的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水驱 两相流 油田开发 含水率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油田开发 被引量:58
20
作者 曾联波 田崇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93,共3页
古构造应力场是控制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与分布的极重要因素,现代应力场则影响天然裂缝的保存状况。现代应力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体现在:①一般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平行的裂缝开度最大、连通性最好,与其近垂直的裂缝开度最小、连... 古构造应力场是控制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与分布的极重要因素,现代应力场则影响天然裂缝的保存状况。现代应力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体现在:①一般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平行的裂缝开度最大、连通性最好,与其近垂直的裂缝开度最小、连通性最差;②随着油田开发的进展,在围压不变的条件下,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平行裂缝的流体压力下降和开度降低的速率最大(有可能成为无效裂缝),而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垂直的裂缝开度和流体压力下降都相对缓慢(到一定开发阶段有可能成为对渗流起主导作用的裂缝);③低渗透储集层可分为纯裂缝型、双介质型和孔隙型,它们的裂缝储渗作用不同,因此现代应力场对3类储集层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不同;④孔隙型储集层人工压裂缝延伸方向与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垂直,纯裂缝型储集层人工压裂缝延伸方向与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和先存天然裂缝方向均有关。在研究受古构造应力场控制的天然裂缝分布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应力场分布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制定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注水管理、水平井设计,并可预防油、水井套管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低渗透 油田开发 裂缝渗透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