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温度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国忠 马志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从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的角度 ,讨论了确定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温度的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指出 ,热油管道的允许停输时间 ,取决于管道环境、管道工作状态和输油企业的抢修能力 ;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温度是满足管道允许停输时间要... 从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的角度 ,讨论了确定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温度的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指出 ,热油管道的允许停输时间 ,取决于管道环境、管道工作状态和输油企业的抢修能力 ;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温度是满足管道允许停输时间要求的最低进站油温 ;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输油温度取决于管道允许停输时间、管径、季节、所输原油的低温流变性、站间环境条件、管道保温条件等因素。同一地区输送同一种原油 ,管径大的管道与管径小的管道比 ,允许最低进站油温应偏低 ;同一条管道 ,夏季的允许最低进站油温应比冬季的油温低。确定热油管道允许最低进站油温不宜仅用凝点作为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管道 事故停输 安全 经济 油温 环境温度
下载PDF
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油浸式变压器多点温度监测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恩 赵振刚 +2 位作者 曹敏 唐标 李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43-1549,共7页
为合理指导变压器负载限额,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需在其运行过程中对其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针对变压器内部结构特点研制了1种光纤Bragg光栅(FBG)温度传感器,对变压器油温、铁芯温度、绕组温度以及上端部卡件温度等多点温度进行了监测... 为合理指导变压器负载限额,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需在其运行过程中对其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针对变压器内部结构特点研制了1种光纤Bragg光栅(FBG)温度传感器,对变压器油温、铁芯温度、绕组温度以及上端部卡件温度等多点温度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变压器工作于额定功率时其绕组热点温度约为83.5℃;上端部卡件在环境漏磁产生涡流的作用下,其温度高于顶层油温的最大值约为3.4℃;铁芯上、下轭的最高温度分别为65.3℃、52.9℃;顶层油温、中部油温、底层油温的最大值分别为75.1℃、67.3℃、52.4℃。通过对变压器内部多点温度的直接测量可为变压器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并为其运行状态以及负载限额提供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绕组温度 铁芯温度 油温 光纤BRAGG光栅 FBG 温度监测
下载PDF
埋地输油管道热力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长俊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某些热油管道的热力计算中,并不能将管道周围土壤的有关物性参数当作常数处理。通过分析管道周围变物性土壤的热力工况,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分析了有关计算公式和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公式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热油管道 热扩散 油温 地温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优化的线性插值法在变压器油温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谭风雷 张兆君 +2 位作者 吴兴泉 武广斌 马宏忠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1-597,共7页
变压器油温的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油温的预测精度,进而影响变压器内部热状态的评估。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线性插值原理提出一种SVM优化的线性插值法,提高变压器油温预处理的准确性。首先利用SVM对变压器油温... 变压器油温的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油温的预测精度,进而影响变压器内部热状态的评估。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线性插值原理提出一种SVM优化的线性插值法,提高变压器油温预处理的准确性。首先利用SVM对变压器油温数据进行总体判别,确定数据异常点的大致范围;然后建立基于加权优化的线性插值法计算模型并设定判别变压器油温数据异常点的阈值;之后,给出变压器油温数据异常点位置及数量精确判别式;最后基于相关性加权原理和钟形函数,对变压器油温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线性插值法 油温 加权 钟形函数
下载PDF
采用焓法方程计算埋地管道含蜡原油停输温降 被引量:9
5
作者 许康 张劲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埋地热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后,当管内原油温度降到析蜡点以下时,原油中的蜡晶将逐渐析出。根据含蜡原油降温过程中蜡结晶放热的特点,使用焓法方程对析蜡点以下伴随有析蜡胶凝现象的原油降温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并详细给出了使用有限元法对... 埋地热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后,当管内原油温度降到析蜡点以下时,原油中的蜡晶将逐渐析出。根据含蜡原油降温过程中蜡结晶放热的特点,使用焓法方程对析蜡点以下伴随有析蜡胶凝现象的原油降温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并详细给出了使用有限元法对焓法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将焓法方程的计算结果与Φ426mm×6mm管道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土壤的计算温度和实测温度最大偏差在1.4℃以内,管内平均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为0.3℃。由此证明了使用焓法方程计算埋地热油管道停输温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管道 温降 析蜡点 埋地管道 埋地热油管道 油温 求解 方程 证明 过程
下载PDF
变压器套管多参量在线监测装置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璐 吴经锋 +4 位作者 孙蕾 韩彦华 牛博 聂双伟 穆海宝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3,共8页
少油设备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因变压器套管故障引起的电网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诊断套管运行状态,避免套管故障引发严重电网事故,开发了套管油中溶解氢气、油压、油温多参量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汇控柜和数据分析3个单... 少油设备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因变压器套管故障引起的电网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诊断套管运行状态,避免套管故障引发严重电网事故,开发了套管油中溶解氢气、油压、油温多参量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汇控柜和数据分析3个单元。研制了一种无油气分离膜、基于钯合金薄膜技术的新型氢气传感器,对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微型化、低功耗设计,在芯片表面沉积了Si3N4保护膜,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使用寿命。研制了氢气、油温、油压三合一传感器,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易于安装等优势。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氢气测量范围为0~5 000μL/L,测量精度可达10%或15μL/L(取数值较大者);压力测量范围为0~1.0 MPa,分辨率0.1 kPa,精度可达0.25级;温度测量范围为-40~+105℃,精度为±1℃。装置测量性能完全满足变压器套管在线监测要求,已在330 kV变电站挂网运行,可对套管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将套管的早期潜伏性故障消除在微弱的萌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套管 氢气 油压 油温 在线监测
下载PDF
长呼原油管道优化运行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于涛 殷炳纲 +2 位作者 林永刚 孙法峰 殷素娜 《油气储运》 CAS 2014年第6期665-668,共4页
长呼原油管道为保温管道,在投产运行的首个冬季,没有成熟的运行经验可供参考。为此,梳理了运行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对沿线油温、地温及物性进行跟踪统计分析,逐步调整优化运行方案,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节能降耗。通过优化运行方... 长呼原油管道为保温管道,在投产运行的首个冬季,没有成熟的运行经验可供参考。为此,梳理了运行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对沿线油温、地温及物性进行跟踪统计分析,逐步调整优化运行方案,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节能降耗。通过优化运行方案,由全线各站全部启炉(运行6台加热炉)调整为仅需3站启炉(运行4台加热炉),全线温降相比设计和投产初期温降数值大幅降低,降凝剂用量节约25%,实际运行平均总传热系数低于设计值。由此可知,保温原油管道结蜡现象不明显,生产单耗小,节能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管道 油温 加剂量 优化运行
原文传递
装载机变量液压节能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斌 刘桓龙 +2 位作者 于兰英 梁建宗 蔡政军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0-82,共3页
介绍了装载机变量液压系统,并与定量系统进行比较。利用重庆邦助工业公司的LS-BKS8负荷敏感式变量柱塞泵对ZL30机型原液压系统进行了改造,系统的效率和整机工作性能得以提高,并且降低了油温。
关键词 装载机 变量柱塞泵 液压系统 油温 工作性能 整机 节能技术 公司 工业 重庆
下载PDF
油温对辣椒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梦宇 王嘉昊 +1 位作者 徐怀德 李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27,132,共5页
利用色差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不同油温浸提辣椒油的色泽、挥发性成分及辣椒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温为140℃时辣椒油色泽鲜红,随着油温上升,辣椒油的色泽逐渐变亮,红色程度降低;当油温超过180℃后,... 利用色差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不同油温浸提辣椒油的色泽、挥发性成分及辣椒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温为140℃时辣椒油色泽鲜红,随着油温上升,辣椒油的色泽逐渐变亮,红色程度降低;当油温超过180℃后,辣椒油色泽明显变暗变黑。辣椒油中挥发性成分共有58种,分为13类,分别为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吡咯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烯烃化合物、胺类醇类化合物及CO_(2)。其中关键挥发性成分以低香气阈值的醛类、醇类,如异戊醛、壬醛、2-甲基丁醛、反-2-辛烯醛、庚醛、1-辛烯-3-醇、反式-2-壬醛为主,这些物质的含量随着油温的升高而增加,并在180℃时含量达到最高。同时,油温为180℃时辣椒油中辣椒素含量最高(0.0547 mg/mL),辣椒油辣感最强。因此180℃为油泼辣椒的最佳油温,此时辣椒油的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 油温 品质 挥发性成分 辣椒素
下载PDF
原油输送管道内涂层防结蜡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志 梁静华 +4 位作者 赵丽英 冯庆善 时京 高强 宋飞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0,共3页
管道内涂层可以减少原油中的蜡在管壁上的沉积量,利用自行设计的原油动态结蜡模拟装置,对比研究了不同涂层的防蜡率,以及在不同搅拌转速和不同的油温及壁温下管壁内涂层对防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防蜡率随着时间的增长有下降的趋... 管道内涂层可以减少原油中的蜡在管壁上的沉积量,利用自行设计的原油动态结蜡模拟装置,对比研究了不同涂层的防蜡率,以及在不同搅拌转速和不同的油温及壁温下管壁内涂层对防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防蜡率随着时间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搅拌速度越大,防蜡效果越好;壁温和油温对防蜡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涂层 原油输送管道 问题研究 结蜡 防蜡率 模拟装置 自行设计 对比研究 搅拌转速 搅拌速度 沉积量 管壁 壁温 油温
下载PDF
浸制油温对辣椒调味油色香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士业 李光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27,共3页
0引言辣椒调味油营养丰富,有辣椒独特的辛辣风味,是众多菜肴烹调和食品制作的调味佳品。辣椒调味油是由基础(食用)油加上辣椒的风味物质形成的。辣椒调味油的辛辣味,由所含的辣椒素(及同系物:二氢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高辣椒... 0引言辣椒调味油营养丰富,有辣椒独特的辛辣风味,是众多菜肴烹调和食品制作的调味佳品。辣椒调味油是由基础(食用)油加上辣椒的风味物质形成的。辣椒调味油的辛辣味,由所含的辣椒素(及同系物:二氢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等)产生,其辣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调味油 辣椒油 浸制 油温
下载PDF
多种外部因素对变压器油冲击击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赤龙 司马文霞 +1 位作者 杨庆 袁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72-2279,共8页
变压器油是保障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绝缘介质,在变压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油所处运行环境复杂,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其绝缘性能。为了解其相互关系,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电极结构下水分、油温、油中酸值及纤维量对变压器油50%冲击击... 变压器油是保障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绝缘介质,在变压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油所处运行环境复杂,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其绝缘性能。为了解其相互关系,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电极结构下水分、油温、油中酸值及纤维量对变压器油50%冲击击穿电压以及板-板电极下U-t特性的影响并基于流注理论针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探讨。试验发现,水分、油温、油中酸值及纤维量的升高均使得变压器油50%冲击击穿电压有所下降。水分、温度、酸值及纤维量对于U-t特性曲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与流注发展模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水分 油温 酸值 纤维量 冲击击穿 流注
下载PDF
加油机检定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涛 周星明 《计量技术》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指出了在加油机检定中,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没有具体规定,而实际工作中极其容易忽视且影响检定结果正确性的两个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加油机 检定 油温 加权平均值 定值 不定值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水导轴承瓦温过高原因分析及技术改造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鹏程 《水电站设计》 201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结合金岩水电站2×23MW机组运行初期水导轴承瓦温过高的现象,对中高水头、高转速水轮机稀油筒式瓦体外循环的冷却效果及有关部件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高转速机组,由于瓦面线速度大,油和瓦的热交换不充分,使得水导瓦冷却效果不理... 结合金岩水电站2×23MW机组运行初期水导轴承瓦温过高的现象,对中高水头、高转速水轮机稀油筒式瓦体外循环的冷却效果及有关部件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高转速机组,由于瓦面线速度大,油和瓦的热交换不充分,使得水导瓦冷却效果不理想,因此对金岩水电站2台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如何增加水导瓦的上油量、加强油循环、增强油冷却器冷却效果等,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并进行了成功的技术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水导轴承 冷却 轴瓦 温度 油温 技术改造
下载PDF
直流液压电磁阀通断响应性能分析与测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邓志辉 张西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0-1305,共6页
为了获得影响直流液压电磁阀通断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K-01-D12型直流液压电磁阀为例,在剖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通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从电磁力、弹簧力、摩擦力、液压油阻力等方面建立了其开启和关闭时... 为了获得影响直流液压电磁阀通断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K-01-D12型直流液压电磁阀为例,在剖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通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从电磁力、弹簧力、摩擦力、液压油阻力等方面建立了其开启和关闭时的衔铁运动学模型.设计了以工控机为上位机、单片机为下位机的液压电磁阀性能测试平台,对模型进行了部分测试验证,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直流液压电磁阀通断响应性能与液压油的温度、复位弹簧的劲度系数等因素密切相关.油温越高,液压油黏性阻尼系数越低,其通断响应时间越快,但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泄漏,影响效率;复位弹簧劲度系数越大,电磁阀单腔开启时间越慢,关闭时间越快,但对电磁阀两腔之间直接切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磁阀 通断响应性能 运动学模型 复位弹簧 油温
下载PDF
液压油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玉景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液压油 液压系统 油温 工程机械 油液 工作温度 工作状况 原因分析 温度范围 不良影响
下载PDF
浅析稀油润滑系统油温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清刚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该文分析了稀油润滑系统常用的几种油温控制方法,并以京唐钢铁厂2250mm热轧工程的稀油润滑系统设计和调试为案例,简述了稀油润滑系统三段式油箱,详述了稀油润滑系统采用的油温控制方法以及调试过程中出现和解决的问题。该文对稀油润滑... 该文分析了稀油润滑系统常用的几种油温控制方法,并以京唐钢铁厂2250mm热轧工程的稀油润滑系统设计和调试为案例,简述了稀油润滑系统三段式油箱,详述了稀油润滑系统采用的油温控制方法以及调试过程中出现和解决的问题。该文对稀油润滑系统设计、制造和调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油 润滑系统 三段式油箱 油温
下载PDF
板北油田不加热集油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善鹏 贾治渊 +6 位作者 赵芸黎 李鸿英 张劲军 韩方勇 吴浩 杨艳 白晓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6-60,共5页
板北油田不加热集油的关键问题是凝油黏壁导致的集油管道摩阻上升以及井口回压上升。通过建立能够模拟集油管道管流剪切的搅拌流模拟装置,针对80%的高含水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80%高含水原油的起始黏壁温度为17.5℃,低于原油凝... 板北油田不加热集油的关键问题是凝油黏壁导致的集油管道摩阻上升以及井口回压上升。通过建立能够模拟集油管道管流剪切的搅拌流模拟装置,针对80%的高含水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80%高含水原油的起始黏壁温度为17.5℃,低于原油凝点2.5℃,该温度可作为不加热集油的热力边界条件。采用PipePhase计算软件建模,以集油温度不低于17.5℃为依据,分析发现板北油田可进行不加热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加热集输 黏壁 油温 边界条件
下载PDF
对变压器真实油温的智能化监测 被引量:9
19
作者 段新宇 彭平 刘赟 《变压器》 2021年第4期71-74,共4页
本文中作者通过FLUENT温度场解析和变压器实物温升试验,找出了变压器油温最热的真实位置,从而提出智能化监测的解决方案,为真实反映油温升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油温 智能监测 光纤
下载PDF
基于改进PID控制的数控机床油温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云兰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8期23-27,共5页
数控机床在加工产品过程中,由于机床油温控制系统稳定性差,导致油温输出误差较大,不能保持恒温状态。对此,创建了机床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平面简图,通过拉氏变换推导出控制油温数学模型。引用粒子群算法并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优... 数控机床在加工产品过程中,由于机床油温控制系统稳定性差,导致油温输出误差较大,不能保持恒温状态。对此,创建了机床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平面简图,通过拉氏变换推导出控制油温数学模型。引用粒子群算法并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优化传统PID控制器,设计出改进PID控制系统,给出了机床油温在线控制流程。采用MATLAB软件对机床油温控制误差进行仿真,并与PID控制输出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控制机床油温输出温度为60℃时,采用PID控制方法,产生的最大误差较大,稳态误差较大,控制系统稳定时间较长;采用改进PID控制方法,产生的最大误差较小,稳态误差较小,控制系统稳定时间较短;机床油温控制系统采用改进PID控制方法,能够对未知情况进行预测,使控制系统保持稳定输出,控制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油温 改进粒子群算法 PID控制 误差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