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贮油技术──“油水置换”工艺模拟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雅芝 全燮 +6 位作者 薛大明 陈硕 刘会娟 卢佩琼 张玉洲 韩丽华 迟大忠 《中国海洋平台》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研究水下油罐贮含水原油采用“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含水原油的静态、动态沉降模拟试验研究,揭示了“油水置换”流程运行油水界面不产生乳化层的规律,在进油排水、进水排油过程中置换出来的海水含油量不超标,满足工艺要求... 研究水下油罐贮含水原油采用“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含水原油的静态、动态沉降模拟试验研究,揭示了“油水置换”流程运行油水界面不产生乳化层的规律,在进油排水、进水排油过程中置换出来的海水含油量不超标,满足工艺要求,论证了“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置换 水下贮油 置换 含油量 原油 模拟
下载PDF
油水置换水下储油技术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东喜 王晋 +3 位作者 尤云祥 唐文勇 万德成 刘巍巍 《中国海洋平台》 2017年第1期66-72,77,共8页
通过大量调研,对干式储油模式和湿式储油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回顾油水置换水下储油技术发展历史,给出国外已建成的26座湿式储油结构物的基本情况。以Hebron平台为例,介绍了混凝土湿式储油平台的主要特点,分析总结了油水置换储油的关键技... 通过大量调研,对干式储油模式和湿式储油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回顾油水置换水下储油技术发展历史,给出国外已建成的26座湿式储油结构物的基本情况。以Hebron平台为例,介绍了混凝土湿式储油平台的主要特点,分析总结了油水置换储油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国内油水置换技术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深水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并介绍了该平台储油系统的储卸油操作工艺流程、已完成的相关试验与计算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储油 湿式储存 油水置换 Hebron平台 SDPSO平台
下载PDF
深水SDPSO平台油水置换储油舱模型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沛 何利民 +2 位作者 罗小明 王晋 刘东喜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1-80,共10页
为探究深水SDPSO平台油水置换储油舱的模型尺度影响,定义了原油在水中的“扩散强度”参数y,进行 试验研究的缩尺设计和数据分析,采用三种原油、三种缩尺模型进行了室内油水置换试验.研究发现,模型 缩尺比的减小强化了油水置换中原油向... 为探究深水SDPSO平台油水置换储油舱的模型尺度影响,定义了原油在水中的“扩散强度”参数y,进行 试验研究的缩尺设计和数据分析,采用三种原油、三种缩尺模型进行了室内油水置换试验.研究发现,模型 缩尺比的减小强化了油水置换中原油向海水的传质和原油对舱壁的传热过程,对油水置换工艺产生不利影 响.置换排出水的平均含油浓度与模型的缩尺比呈正相关,与原油中密度大于海水的沥青质含量呈负相关, 与原油密度无关.结合实际生产的特点,测量油水界面的厚度小于储油舱高度的1%.结合温度数据的处理, 验证了高凝原油因模型舱缩尺比减小而导致的严重“舱壁凝油”问题,该问题对SDPSO平台油水置换储油工 艺的制约性大于“油水界面”问题以及“置换水含油浓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PSO平台 油水置换 尺度效应 含油浓度 油水界面 舱壁凝油
下载PDF
水下贮油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卢佩琼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3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简述海上贮油的主要方式,并论述水下贮油工艺特点、发展状况及我国在水下贮油方面的油水置换工艺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油水置换 海上储油 水下储油
下载PDF
新型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置换中试研究(Ⅰ)--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东喜 王晋 +3 位作者 韩盼盼 尤云祥 刘巍巍 许鑫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8,共11页
走向深水是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一种集干树钻井生产储油和卸油为一体的新型SDPSO平台应运而生。油水置换储油技术是SDPSO平台能成功应用于深水油田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北京高泰深海技术有限公... 走向深水是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一种集干树钻井生产储油和卸油为一体的新型SDPSO平台应运而生。油水置换储油技术是SDPSO平台能成功应用于深水油田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北京高泰深海技术有限公司已联合国内多家高校开展了一系列SDPSO平台油水置换小型模型试验研究,初步验证了SDPSO平台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与优越性。针对我国南海深水边际油气田开发需要和南海原油特性,开展SDPSO平台油水置换中试研究,设计一系列科学、严谨、合理的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案,建造一套成本较低、仿真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安全性能好的中试试验装置,研制一套精度较高的油水温度、水中含油量和油水界面位置在线测量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研究SDPSO平台湿式储油系统涉及的置换水中含油和油水传热等多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概要介绍油水置换储油技术应用于浮式平台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新型SDPSO平台油水置换中试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具体介绍了该课题研究工作的第一部分内容,即中试试验方案与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PSO平台 油水置换 海上储油 中试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SDPSO油水置换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巍巍 王晋 +2 位作者 张益公 高爽 倪明晨 《中国海洋平台》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SDPSO是一种集国外成熟的Spar平台技术与传统FPSO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深水浮式平台形式,其深吃水的主体内部有巨大的空间可以通过油水置换技术来对生产出的原油进行储油和卸油。为了验证该储油系统的实用性,该项目在完成1∶83缩尺比的模型... SDPSO是一种集国外成熟的Spar平台技术与传统FPSO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深水浮式平台形式,其深吃水的主体内部有巨大的空间可以通过油水置换技术来对生产出的原油进行储油和卸油。为了验证该储油系统的实用性,该项目在完成1∶83缩尺比的模型试验后,又进行了1∶50缩尺比的模型试验,旨在通过油水置换工艺模拟试验,对新概念Spar深水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SDPSO)的储油系统油水置换工艺进行功能验证,通过检测并分析两次油水分离后水中含油量和油中含水量,确定SDPSO在满足储油功能的同时,置换出的水达到排放标准且不致油中含水量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PSO平台 油水置换 模拟试验
下载PDF
低渗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浩栋 展转盈 安泽鹏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20期29-31,共3页
低渗致密油藏具有低渗、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常规开发技术驱替原油受限制的情况下,利用毛细管力进行油水置换已成为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致密油藏常规开发技术、渗吸机理、渗吸采油和采用渗吸剂(... 低渗致密油藏具有低渗、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常规开发技术驱替原油受限制的情况下,利用毛细管力进行油水置换已成为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致密油藏常规开发技术、渗吸机理、渗吸采油和采用渗吸剂(表面活性剂)采油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5个方面,总结了常规开发技术的不足和渗吸技术用于开发致密油藏的进展以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油水置换 渗吸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塔中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注水驱油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程亮 石磊 +2 位作者 王娟 陆涛 陈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89,155,共4页
通过建立凝析油最大反凝析速度判别方法,对不同相态凝析气藏凝析油析出速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准确判定了近井地带凝析油的反凝析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裂缝-基质双重介质凝析气藏数值模拟模型,对塔中Ⅰ号气田Ⅱ区洞穴型、缝洞型高... 通过建立凝析油最大反凝析速度判别方法,对不同相态凝析气藏凝析油析出速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准确判定了近井地带凝析油的反凝析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裂缝-基质双重介质凝析气藏数值模拟模型,对塔中Ⅰ号气田Ⅱ区洞穴型、缝洞型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注水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凝析油反凝析程度、水侵模式、裂缝物性及发育程度、裂缝与基质耦合程度和注水速度对气藏储层系统注水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凝析程度严重且注入水可形成强能量次生边底水的凝析气藏,具有强油水置换能力,适合注水驱油开发,注水驱油机理分析与现场先导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塔中裂缝性双重介质储层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中后期增产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驱油 最大反凝析速度 组分模型 油水置换 缝洞型凝析气藏 塔中地区
下载PDF
自强号生产平台沉垫贮油系统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卢佩琼 《中国海洋平台》 1996年第2期7-13,3,共8页
水下油罐贮高凝原油国内外尚无应用的先例,本文论述了自强号生产平台用沉垫贮油,并提出了采用水下贮油的技术问题、设计研究的基础、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也介绍了沉垫贮油工艺流程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平台 贮油 沉垫 油水置换
下载PDF
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试验研究
10
作者 韩盼盼 郅长红 +2 位作者 刘东喜 王晋 尤云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7-952,共6页
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技术是保证该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前期小试试验提出的静压式方法油水界面监测方案,本文开展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储油系统1∶15缩尺比中试试验,考察静压式方法在该超... 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技术是保证该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前期小试试验提出的静压式方法油水界面监测方案,本文开展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储油系统1∶15缩尺比中试试验,考察静压式方法在该超长立柱式储油舱内的可靠性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静压式方法在常规海况静态置换及一年一遇海况动态置换中对油水界面监测均具有稳定、可靠的测量特性,可适用于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超长立柱式储油系统。另外,在监测系统中需设置高位/低位定点监测装置及精准的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吃水监测系统以分别消除斜率偏差及曲线偏移引起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 湿式储油 油水置换 界面监测 静压式方法 中试试验 水下储油舱
下载PDF
用钻井船沉垫贮油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佩琼 张玉洲 王惟诚 《中国海洋平台》 1995年第3期14-18,4,共6页
试验研究证明高凝原油采用水下贮油技术是可行的,本文论证在渤海冬季水温低,原油凝固点高,在不保温的条件下用钻井船沉垫贮油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钻井船 凝油层 油水置换 高凝原油 保温层 水下贮油 循环加热 沉垫 油水界面 油凝固点
下载PDF
乌兰花潜山火成岩储层压裂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小涛 张鹏 +3 位作者 徐克彬 穆海林 王中泽 周灏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6期39-45,共7页
针对乌兰花潜山火成岩储层地层连通性差,岩性致密坚硬、压后产量低等问题,开展了火成岩储层压裂工艺研究。通过优选驱油低伤害压裂液体系,采用线性胶、滑溜水等低黏度压裂液作为前置液大规模造缝、多级段塞降滤失及封堵转向等技术,形成... 针对乌兰花潜山火成岩储层地层连通性差,岩性致密坚硬、压后产量低等问题,开展了火成岩储层压裂工艺研究。通过优选驱油低伤害压裂液体系,采用线性胶、滑溜水等低黏度压裂液作为前置液大规模造缝、多级段塞降滤失及封堵转向等技术,形成了乌兰花潜山火成岩储层"转向与油水置换"压裂工艺,并成功进行了兰9-1X、兰42、兰9、兰45等4口井的压裂改造,压后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兰45井日增油24. 3 t。现场应用表明,"转向与油水置换"压裂工艺对基质渗透率低、裂缝连通效果差、分布不均的火成岩潜山油藏的压裂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花凹陷 潜山储层 压裂 转向 油水置换 压裂液
下载PDF
SPAR储卸油优化方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巍巍 王晋 《中国海洋平台》 2014年第5期8-13,共6页
水下储油多使用油水置换工艺,该工艺经济高效,但仍会有少量原油在油水置换过程中随水排放到周围海水中,累积造成环境污染。为此该文提出了油水隔离置换水下储油新设想,针对油水置换和原油外输工艺提出三种设想并进行优选,既保留了油水... 水下储油多使用油水置换工艺,该工艺经济高效,但仍会有少量原油在油水置换过程中随水排放到周围海水中,累积造成环境污染。为此该文提出了油水隔离置换水下储油新设想,针对油水置换和原油外输工艺提出三种设想并进行优选,既保留了油水置换储油的主要优点,又避免了环境污染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平台 油水置换 原油外输
下载PDF
新型水下储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越 王春升 陈国龙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4年第2期6-9,共4页
针对南海百米左右水深边际油田的开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水下储油方式。介绍了方案的基本配置、工作流程及维温方式。通过设置不同功能的舱室和布置监测仪器,保留了油水置换低投资的主要优点,避免了环境污染... 针对南海百米左右水深边际油田的开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水下储油方式。介绍了方案的基本配置、工作流程及维温方式。通过设置不同功能的舱室和布置监测仪器,保留了油水置换低投资的主要优点,避免了环境污染。各种设备位于水面以上,维护方便。基本解决了制约工程应用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储油 油水置换 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 储油沉垫
下载PDF
SDPSO油水置换工艺与油水界面控制策略研究
15
作者 邵海龙 刘鸿雁 王强 《仪器仪表用户》 2022年第1期6-9,共4页
针对深水储油装置油水置换工艺复杂和油水界面无法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深水储油装置油水置换工艺和一种水下大量程油水界面测量方案,实现了储油流程的油水置换和卸油流程的水油置换,解决了水下大量程油水界面无法测量的技术难题,对于... 针对深水储油装置油水置换工艺复杂和油水界面无法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深水储油装置油水置换工艺和一种水下大量程油水界面测量方案,实现了储油流程的油水置换和卸油流程的水油置换,解决了水下大量程油水界面无法测量的技术难题,对于促进深水储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中试实验装置,验证了油水置换工艺和油水界面测量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 深水储油 油水置换 油水界面测量
下载PDF
SDPSO平台储油系统油水界面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盼盼 刘东喜 +2 位作者 陈科 尤云祥 王晋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2,共10页
油水界面监测是保证储卸油顺利进行,油水置换工艺安全可靠的关键。针对一种新型的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spar drilling production storage offloading,简称SDPSO)的特点,在综述储油舱液面监测方法及1:40模型试验液面监测... 油水界面监测是保证储卸油顺利进行,油水置换工艺安全可靠的关键。针对一种新型的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spar drilling production storage offloading,简称SDPSO)的特点,在综述储油舱液面监测方法及1:40模型试验液面监测方法基础上,对其进行油水界面监测方案研究。使用连续监测与高位/低位警报位置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是适宜的,考虑到实际应用时的系统安全,对连续监测及高位/低位报警监测须至少设置两种独立的监测方式:连续监测采用流量计及压差法监测,高位/低位警报位置监测采用射线法、电容式方法、振棒物位开关监测。另外考虑到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对每种检测装置需设置备用的监测回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PSO平台 界面监测 水下储油舱 油水置换 连续监测 高位/低位警报位置监测
下载PDF
SDPSO平台储油系统油水置换工艺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巍巍 《中国海洋平台》 2016年第6期42-47,共6页
新型Spar钻井生产储油平台(SDPSO)是一种新型的集"钻-采-储-运"四大功能为一体,具有干树钻井和干树采油能力的Spar平台。由于采用了经典Spar平台形式,新型SDPSO平台深吃水的浮体结构中部存在很大的自然空间,具备大量储油条件... 新型Spar钻井生产储油平台(SDPSO)是一种新型的集"钻-采-储-运"四大功能为一体,具有干树钻井和干树采油能力的Spar平台。由于采用了经典Spar平台形式,新型SDPSO平台深吃水的浮体结构中部存在很大的自然空间,具备大量储油条件,因此可利用其进行原油储存,摆脱对浮式储油轮的依赖。利用Spar的结构空间进行原油储存涉及油水置换问题,需进行试验验证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针对中轻质原油,进行新型SDPSO平台浮式储油装置油水置换系统的工艺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PSO平台 油水置换 工艺设计 界面监测
下载PDF
水下混凝土储油罐温度场数模优化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日向 曹勤方 +1 位作者 康海贵 韩丽华 《中国海洋平台》 2000年第4期11-16,共6页
基于对储油罐模型试验和温度场变化规律的大量实测数据 ,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分析 ,依据热平衡基本原理和导热微分方程 ,用有限差分法对非稳态传热进行数模计算 ,得到了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的油罐温度场计算结果 。
关键词 油水置换 温度场 储油罐 水下储存 油气储存
下载PDF
浅析水下储油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屠有智 《海洋石油》 CAS 2019年第4期78-84,共7页
为了减少近海小型、边际油田开发成本,结合我国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提出水下储油与水面系泊的开发方案,阐述了油水置换和油水隔离置换工作原理,对水下储油特点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近海小型、边际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下储油 油水置换 边际油田 原油外输
下载PDF
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储油系统油水置换传热特性试验研究
20
作者 韩盼盼 陈科 +2 位作者 刘东喜 尤云祥 王晋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8,共12页
发展具有钻、采、储、运综合能力的深水平台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一种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SDPSO)概念应运而生。该平台采用油水置换工艺进行储卸油操作。当储油舱内某处的温度过低时,将发生凝油与析蜡现象,且较... 发展具有钻、采、储、运综合能力的深水平台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一种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SDPSO)概念应运而生。该平台采用油水置换工艺进行储卸油操作。当储油舱内某处的温度过低时,将发生凝油与析蜡现象,且较低的温度会使油相的黏度大幅提高,这降低了油水两相的流动,阻碍了油水置换工艺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SDPSO储油系统油水置换传热特性进行研究。论文通过SDPSO油水置换的中型试验,详细分析了常规海况及一年一遇海况下储油过程中储油系统油水置换传热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储油舱内高温热油的热量主要是通过舱壁向外传输热量,而通过油水界面传输的热量很少。对于密度易受温度影响的原油,在置换过程中沿径向存在自然对流。储油舱内原油温降可用类似于苏霍夫公式的简易方式表达。经计算,在不设置加热设备的情况下,实尺度下保温层的2小时温降系数需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PSO平台 湿式储油 油水置换 传热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