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磺酸盐与原油乳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丛娟 岳湘安 +3 位作者 尤源 张立娟 王超 李宏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采用显微观测与乳状液析水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油磺酸盐与原油乳化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油水体积比及振荡次数等因素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水体积比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影响最大,随着... 采用显微观测与乳状液析水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油磺酸盐与原油乳化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油水体积比及振荡次数等因素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水体积比对乳状液液滴结构影响最大,随着油水体积比的增大,乳状液平均粒径和分散度先增大再减小。乳状液破乳前期,油水体积比对乳状液析水率的影响最大;乳状液破乳后期直至破乳结束,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对乳状液析水率的影响最大;振荡次数对乳状液析水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原油乳化 液滴结构 稳定性 乳状液析水率 油水体积
下载PDF
助表面活性剂及油水比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娩 陈爽 +3 位作者 刘会娥 宁腾飞 于云飞 刘妍汝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45-1652,共8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9)为表面活性剂,NaCl为无机盐,正辛烷或柴油为油相,考察了正丁醇、异丁醇和仲丁醇3种助表面活性剂及其含量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微乳液体系相态由WinsorⅠ经WinsorⅢ到...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9)为表面活性剂,NaCl为无机盐,正辛烷或柴油为油相,考察了正丁醇、异丁醇和仲丁醇3种助表面活性剂及其含量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微乳液体系相态由WinsorⅠ经WinsorⅢ到WinsorⅡ型转变。对正辛烷微乳液体系,正丁醇、异丁醇和仲丁醇所对应的微乳相最大体积分数分别为91.63%、80.00%和65.49%;对柴油微乳液体系,对应的微乳相最大体积分数分别为68.42%、68.29%和63.33%,3种助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对正辛烷的增溶性能更好。通过醇度扫描实验,对每种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分别筛选出WinsorⅠ和WinsorⅢ型微乳液配方,考察了油水体积比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发现随着油水体积比的增大,所有体系最终均变为WinsorⅠ型;初始为WinsorⅢ型的体系转变为WinsorⅠ型所需的油水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油水体积 相行为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组分对体系沉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扣其 邱正松 +1 位作者 曹杰 罗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研究了油基钻井液组分对其沉降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液类型、油水体积比、内相盐种类、加重材料粒径大小和种类会对油基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能产生影响。静态沉降条件下基液黏度越大,体系油水体积比越小,体系沉降稳定性能越好。以... 研究了油基钻井液组分对其沉降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液类型、油水体积比、内相盐种类、加重材料粒径大小和种类会对油基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能产生影响。静态沉降条件下基液黏度越大,体系油水体积比越小,体系沉降稳定性能越好。以NH4Ca(NO3)3为内相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沉降稳定性能优于甲酸盐、氯化钙和氯化钠内相钻井液体系。加重材料颗粒的粒径越小,沉降稳定性能越好,动态剪切和静态沉降条件下Mn3O4为加重材料的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能都优于其他加重材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沉降稳定性能 基液 油水体积 内相 加重材料
下载PDF
通风环境中不同油水比例柴油池火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培红 曹宇 潘龙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2-1025,1059,共5页
在不同风速和油水比例条件下进行柴油池火实验,通过对火场温度、辐射热通量、燃料质量损失速率的测定和喷溅现象的观察,分析通风环境和油水比例对柴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条件下,油水体积比1∶1的柴油池火在旺盛阶段... 在不同风速和油水比例条件下进行柴油池火实验,通过对火场温度、辐射热通量、燃料质量损失速率的测定和喷溅现象的观察,分析通风环境和油水比例对柴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条件下,油水体积比1∶1的柴油池火在旺盛阶段一直处于沸溢的状态,并伴随连续性喷溅,火焰温度及辐射热通量均达到了最大值;随油水体积比的减小,火焰温度和辐射热通量降低,喷溅频率和剧烈程度降低.当风速增加至1.0 m/s时,通风对柴油池火的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池火旺盛阶段持续时间增长;风速增加到1.5 m/s时,柴油池火旺盛阶段持续时间缩短,通风对池火的负面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池火 机械通风 喷溅 沸溢 油水体积
下载PDF
氯化苄常压羰基化合成苯乙酸的最佳工艺研究(英文)
5
作者 邱祖民 何运兵 +1 位作者 郑典模 刘府芳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L18(36×61)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油水体积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Pd(PPh3)2Cl2用量、PPh3用量、溶剂(叔丁醇、正丁醇、正庚烷)等因素对氯化苄单羰基化合成苯乙酸的影响,得出其较佳反应条件为以正... 采用L18(36×61)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油水体积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Pd(PPh3)2Cl2用量、PPh3用量、溶剂(叔丁醇、正丁醇、正庚烷)等因素对氯化苄单羰基化合成苯乙酸的影响,得出其较佳反应条件为以正丁醇为反应溶剂,不加表面活性剂,加0.24gPPh3、0.4gPd(PPh3)2Cl2、20mL氯化苄、55mL正丁醇、75mL3.5mol/L的NaOH水溶液,在50℃下反应3h,此时苯乙酸的产率可达99.0%;另外,还探讨了反应体系中空气与苯乙酸的引入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空气的存在以及循环油相反应液中苯乙酸的带入对反应的速率、催化剂的稳定性及性能、苯乙酸的产率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酸 合成工艺 羰基化 氯化苄 反应温度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油水体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