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242
1
作者 杜栩 郑洪印 焦秀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随着油气勘探活动的不断加深,国内外相继发现了许多异常高压油气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发现超压盆地180多个,其中160多个为富含油气盆地。异常高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30%左右,因此,对异常压力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 随着油气勘探活动的不断加深,国内外相继发现了许多异常高压油气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发现超压盆地180多个,其中160多个为富含油气盆地。异常高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30%左右,因此,对异常压力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详细论述了异常压力的成因,即烃类生成作用、欠压实作用、液态烃类的裂解作用、粘土矿物的后生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温度变化等;系统阐述了世界典型含油气盆地的超压形成机制、超压体系中油气初次运移机理以及超压与油气分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五种超压油气藏成藏模式,即:(1)位于超压体系中的低渗超压油气藏;(2)位于超压层系中,以礁灰岩(或浊积砂岩)为储层的高压油气藏;(3)位于超压带上倾方向,以退覆三角洲平原和分流河道砂岩为储层的常压或过渡带超压油气藏;(4)位于超压带上、下部的超压油气藏;(5)位于远离超压体系的泄压区常压油气藏,本文对指导、加深新老油气区勘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油气藏 分布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被引量:222
2
作者 吕延防 李国会 +1 位作者 王跃文 宋广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45,共7页
将断层封闭性分为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两部分,利用断层两盘砂泥对接概率模拟的方法研究断层的侧向封闭程度,利用断面压力计算法研究断层垂向封闭程度;将两个分析结果组合判断断层的综合封闭能力。该研究可将同一条断层在三维空间... 将断层封闭性分为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两部分,利用断层两盘砂泥对接概率模拟的方法研究断层的侧向封闭程度,利用断面压力计算法研究断层垂向封闭程度;将两个分析结果组合判断断层的综合封闭能力。该研究可将同一条断层在三维空间上各不同位置处的封闭能力较客观地反映出来,具半定量特点。汤原断陷的断层封闭性实际分析结果正确,证明该方法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封闭性 压力 石油 油气藏 圈闭
下载PDF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被引量:238
3
作者 龚再升 王国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渤海海域是我国近海最早进行油气钻井勘探的海域,并首先在浅层获得成功,但经历了漫长探索才认识到海域有良好的浅层油气成藏机制。目前浅层的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70%以上,这是由于海域新构造运动控制了晚期成藏,表现为:第四纪沉... 渤海海域是我国近海最早进行油气钻井勘探的海域,并首先在浅层获得成功,但经历了漫长探索才认识到海域有良好的浅层油气成藏机制。目前浅层的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70%以上,这是由于海域新构造运动控制了晚期成藏,表现为:第四纪沉降中心与Nm晚期沉降中心不吻合,使得Q与N之间地层呈角度不整合;玄武岩喷发及岩浆活动频繁;沿渤南及郯庐断裂带天然地震震中有规律分布,晚期(15~2Ma)断裂极其发育,在Nm-Ng组地层内形成众多的背斜圈闭。新构造运动动力分析认为源于岩石圈下地壳深部地幔拱升及板块运动、纵长5000km的郯庐断裂活动所至,特别是郯庐断裂主体正通过海域,晚期活动产生一系列新的地质事件,使得海域既具有陆区的成藏规律,又有自身的独特一面──晚期成藏。综观海域油气前景,将成为我国东部石油稳产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生烃凹陷 新构造运动 晚期成 郯庐断裂 渤海海域 油气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特深碳酸盐岩断溶体油气藏发现意义与前景 被引量:229
4
作者 焦方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埋深7 000 m以下特深碳酸盐岩领域获得重大油气突破。通过对顺北特深油气田的构造演化、储层、油气藏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类油气藏为断溶体油气藏,具有沿断裂带整体含油、不均匀富集的特点。走滑...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埋深7 000 m以下特深碳酸盐岩领域获得重大油气突破。通过对顺北特深油气田的构造演化、储层、油气藏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类油气藏为断溶体油气藏,具有沿断裂带整体含油、不均匀富集的特点。走滑断裂多期活动与流体溶蚀改造作用在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层系形成良好的洞穴、裂缝及沿缝溶蚀孔洞型储集体;断裂带外围致密碳酸盐岩作为侧向封挡构成了物性圈闭。上覆巨厚却尔却克组泥岩作为区域封盖层,源自下寒武统的油气沿走滑断裂垂向运移聚集,以晚期成藏为主,断裂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油气富集场所。该类型油气藏的发现展现了一种新的特深层油气富集成藏模式。目前,顺北油气田已发现落实了18条走滑断裂带,资源规模达17×10~8t油当量,展示了顺北地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深层 碳酸盐岩 断溶体 油气藏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及其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为例 被引量:201
5
作者 赵俊兴 陈洪德 时志强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一个盆地后期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一个主要因素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后期油藏的储盖组合。同现在地貌一样 ,古地貌形态受到了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气候、基准面变化及构造运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侏...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一个盆地后期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一个主要因素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后期油藏的储盖组合。同现在地貌一样 ,古地貌形态受到了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气候、基准面变化及构造运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发育在由印支运动主幕所造成的三叠纪顶部不整合接触面上 ,早侏罗世沉积特点主要受控于沉积前古地形地貌 ,因此开展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恢复工作及探讨古地貌对后期油气藏关系对于寻找侏罗系油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主要是从沉积学角度出发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形地貌的恢复研究 ,进一步对古地貌恢复从方法上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古地质 沉积相 印支运动 油气藏
下载PDF
火山岩油气藏研究方法与勘探技术综述 被引量:189
6
作者 罗静兰 邵红梅 张成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8,共8页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及各油区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构造油气藏、碎屑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难度和风险日益增大 ,火成岩油气藏作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 ,已引起了石油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高...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及各油区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构造油气藏、碎屑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难度和风险日益增大 ,火成岩油气藏作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 ,已引起了石油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总结和研究国内外火成岩油气藏的研究方法、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及其技术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火山岩油气藏的研究方法和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球物理方法 (地震信息识别、大地电磁测量、高精度重磁力勘探、时间域建场测深、频率域连续电磁剖面、地球物理测井 ) ,火山岩年代学研究方法 ,火山岩岩相学、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方法 ,火山岩储集层及成岩作用研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油气藏 研究方法 勘探技术
下载PDF
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7
作者 胡向阳 熊琦华 吴胜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储层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及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方向 ,是根据地质适用... 储层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及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方向 ,是根据地质适用性的不同而建立的不同模型。针对我国储层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模 确定性建模 随机建模 地质统计学 油气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 被引量:156
8
作者 任战利 赵重远 +1 位作者 张军 于忠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6-65,共10页
本文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经迹等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期高地温场的存在,古地温梯度高达3.5~4.0℃/100m,高于现今盆地的平均地温梯度2.89°C/100m。古生界... 本文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经迹等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期高地温场的存在,古地温梯度高达3.5~4.0℃/100m,高于现今盆地的平均地温梯度2.89°C/100m。古生界地层最大古地温一般在150~240°C之间,最高可达270°C以上,古地温明显高于今地温。高古地温梯度的形成与中生代末期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根据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可知,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地温梯度低。推迟了生气时代,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高,是古生界碳酸盐岩及煤系地层的主要生气期及运移期。生气高峰期较晚,盆地内又缺乏断裂,有利于大气田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藏 古地温
下载PDF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131
9
作者 徐安娜 穆龙新 裘怿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44,共4页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包括变质岩、火山岩和岩浆岩)七大类储集层,研究了中国15个主要油区71个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水驱标定采收率、水驱油效率和可动剩余油储量等油藏参数在各类储集层中的分布规律。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已探明和投入开发储量的92%赋存于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各类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原始地质储量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2.6%,三角洲相30%,扇三角洲相5.4%,滩坝相1.4%,湖底扇(浊积)相6.3%,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4%,基岩8%。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可动剩余油储量的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8.6%,三角洲相27.6%,扇三角洲相5.5%,滩坝相1.8%,湖底扇(浊积)相9.6%,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9%。此外还分析对比了各类碎屑岩储集层的平均水驱标定采收率、平均水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湖底扇相三大类储集层是中国今后储集层研究的重点及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图1表3参4(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类型 储量 剩余油分布 油气藏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5
10
作者 侯贵廷 钱祥麟 宋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3-509,共7页
从渤海湾盆地的几何形态、盆地边界的走滑构造和内部的伸展构造分析,结合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深部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渤海湾盆地的拉分构造成因模式。渤海湾盆地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区带:东、西两个走滑构造带和一个中部拉分构造区。从... 从渤海湾盆地的几何形态、盆地边界的走滑构造和内部的伸展构造分析,结合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深部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渤海湾盆地的拉分构造成因模式。渤海湾盆地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区带:东、西两个走滑构造带和一个中部拉分构造区。从渤海湾盆地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分析,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早第三纪始新世形成的走滑拉分盆地。这个走滑拉分盆地的中部发育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是由走滑作用派生而来的。中生代就已存在的东西两个走滑构造带是新生代形成渤海湾走滑拉分盆地的基本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走滑拉分 断裂带 盆地 油气藏
下载PDF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2
11
作者 王贵文 朱振宇 朱广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52,共3页
烃源岩测井评价通过纵向连续的高分辨率测井信息估算地层的有机碳含量 ,弥补了因取心不足而造成的在区域范围内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困难 ,为资源量估算及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地质依据。研究了用ΔlgR、多元统计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根据... 烃源岩测井评价通过纵向连续的高分辨率测井信息估算地层的有机碳含量 ,弥补了因取心不足而造成的在区域范围内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困难 ,为资源量估算及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地质依据。研究了用ΔlgR、多元统计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根据测井信息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方法 ,用这些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 2 1口井寒武 奥陶系进行烃源岩层段识别与评价 ,将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与岩心的有机地化、地质录井资料相互检验 ,证实所用方法基本满足烃源岩评价的需要。图 6参 7(朱振宇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测井 识别 评价方法 研究 油气藏 有机碳含量 多元统计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研究现状及勘探技术调研 被引量:133
12
作者 张子枢 吴邦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4年第1期1-26,共26页
国外火山岩油气田在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古巴、墨西哥、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加纳及巴基斯坦等国均有发现。特别是日本的新泻盆地已发现30多个油气田,最大的吉井—东柏崎气田原始可采储量为118×10~8m^3。国内准噶尔盆地... 国外火山岩油气田在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古巴、墨西哥、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加纳及巴基斯坦等国均有发现。特别是日本的新泻盆地已发现30多个油气田,最大的吉井—东柏崎气田原始可采储量为118×10~8m^3。国内准噶尔盆地有石炭系玄武岩油气藏,二连盆地有阿北油田的白垩系安山岩油气藏,渤海盆地的冀中拗陷、济阳拗陷、金湖拗陷、渤中拗陷,黄骅拗陷有侏罗系至第三系的玄武岩油气藏。这些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是:1、火成岩体经过侵蚀及蚀变作用形成了储渗体;2、有断层裂缝等连通油源;3、处于有利捕集油气的构造部位;4、邻近生油凹陷;5、有背斜、断层、岩性等圈闭条件。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方法有别于一般沉积岩中的油气藏,其物性的特殊性在重磁力、地震、地球物理测井中均有反映,研究火山岩体的发展史,识别火山岩相,结合岩心分析、地震、重磁力、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可全面评价火山岩体的含油气性;其产能与裂缝关系密切,裂缝的展布对井位的布署有重要的指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玄武岩 油气藏 裂缝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原油成因分析 被引量:142
13
作者 王绪龙 康素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三环二萜烷内分布是反映原油母质来源的一个良好指标。根据三环二萜烷的内分布,把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的原油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C20、C21和C23三环二萜烷呈上升型分布,主要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第二类,... 三环二萜烷内分布是反映原油母质来源的一个良好指标。根据三环二萜烷的内分布,把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的原油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C20、C21和C23三环二萜烷呈上升型分布,主要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第二类,C20、C21和C23三环二萜烷以C21为主峰呈“∧”型分布,主要与中二叠统烃源岩有关;第三类,以C20为主峰,C21和C23基本相等或依次降低的下降型分布,推测与佳木河组关系较密切;第四类,在三环二萜烷含量较低的背景上C19、C20三环二萜烷和C24四环二萜烷含量显著,这是侏罗系煤成油的典型特征。三环二萜烷内分布不同的原油在其他地化指标上也有差异,因而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指标,而是各种指标的突出表征。通过分析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原油分析 油气成因 萜烷 油气藏
下载PDF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被引量:89
14
作者 焦养泉 李思田 +1 位作者 李祯 温显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92,98,共5页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与沉积体系内部的构成单位关系密切,可以分尺度进行研究:(1)在沉积体系级的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的沉积体系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在同一沉积体系中,不同的成因相孔渗值差别极大,主要取决于沉积作用过程中古水流能...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与沉积体系内部的构成单位关系密切,可以分尺度进行研究:(1)在沉积体系级的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的沉积体系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在同一沉积体系中,不同的成因相孔渗值差别极大,主要取决于沉积作用过程中古水流能量和环境的变化。(2)在成因相级的中尺度范围内,各流体流动单元内部及不同的流体流动单元之间孔渗值存在明显的整体差别,这与构成流体流动单元的储层岩性相关系密切,如果叠加有不均匀的成岩作用的影响,那么流体流动单元的物性将会大大地降低。(3)在岩芯级的微尺度范围内,多孔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储集层 非均质性 层次结构 油气藏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 被引量:120
15
作者 华保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7-85,共9页
本文从中国含油气盆地中断层发育区孔隙流体压力分布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出发,以莫尔国及岩石破裂包络线理论深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造成岩石破裂的机理,指出构造应力是油气运移的动力之一,地震泵在断裂发育区是油气沿断层作垂向运移的重... 本文从中国含油气盆地中断层发育区孔隙流体压力分布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出发,以莫尔国及岩石破裂包络线理论深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造成岩石破裂的机理,指出构造应力是油气运移的动力之一,地震泵在断裂发育区是油气沿断层作垂向运移的重要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构造应力场 地震泵 油气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 被引量:133
16
作者 顾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7-312,共6页
从储层沥青、流体包裹体、油气藏饱和压力 /露点压力等研究认为 ,塔河油田及邻区油气藏的形成主要有 4期 ,海西早期以破坏为主 ;海西晚期成藏与改造并存 ;燕山—喜马拉雅早期以正常油藏为主 ;喜马拉雅晚期保存条件最好 ,以轻质油和气藏... 从储层沥青、流体包裹体、油气藏饱和压力 /露点压力等研究认为 ,塔河油田及邻区油气藏的形成主要有 4期 ,海西早期以破坏为主 ;海西晚期成藏与改造并存 ;燕山—喜马拉雅早期以正常油藏为主 ;喜马拉雅晚期保存条件最好 ,以轻质油和气藏为主。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为 :(1)海西期以来下古生界长期持续供油 ,为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及油气的叠加、复合改造提供了条件 ;(2 )塔河地区长期处于斜坡区 ,在不同的地史时期始终是古生界海相油气的运移必经之地 ,是大规模油气聚集和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 ;(3)多层位有效储盖组合及在时间、空间上分布的差异 ,是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及成藏后油气性质变化的重要原因 ;(4)成藏封闭系统的演化对油气保存、破坏和改造的作用巨大 ,早期封闭系统的形成与破坏 ,为寻找重质海相原生油藏指明了方向 ,晚期封闭系统的重建 ,为寻找次生、原生轻质油气藏及天然气指明了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油气藏 机制
下载PDF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理论技术进展 被引量:140
17
作者 张光亚 马锋 +5 位作者 梁英波 赵喆 秦雁群 刘小兵 张可宝 客伟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6-1166,共11页
通过对全球861个深层油气田储量、产量分布及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和开发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全球深层油气藏的分布领域及形成的基本地质特征,预测了深层油气勘探潜力、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深层大油气田发现个数、总储量和... 通过对全球861个深层油气田储量、产量分布及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和开发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全球深层油气藏的分布领域及形成的基本地质特征,预测了深层油气勘探潜力、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深层大油气田发现个数、总储量和产量占全球比例总体上还较低,但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展示了深层油气良好的发展前景。深层油气田主要发育在被动陆缘、前陆冲断带、克拉通区中下组合和裂谷盆地深层等领域。深层油气勘探及地质理论研究揭示深层油气的独特石油地质特征,其油气生烃特征突破了传统的油气消亡线,扩大了"油气窗"赋存范围;深部由于超压、深水重力流砂体沉积、碳酸盐岩生物礁发育、次生白云石化、裂缝发育和岩溶等多种作用而发育优质储层,突破了传统储层的"死亡线";盐岩发育及变形控制深层油气聚集及盐相关圈闭发育。未来,深部储层预测、超压预测、深层钻井、完井改造和测井技术发展将推动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油气藏 勘探领域 石油地质 勘探技术
下载PDF
砂岩储层孔隙保存的定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07
18
作者 寿建峰 朱国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4-250,共7页
对北方地区若干盆地的砂岩孔隙发育特征的研究表明,地温场、地质年代和盆地沉降方式对砂岩孔隙的演化和保存有制约作用。地温梯度每增加1℃,砂岩孔隙度平均减小约7%;在地温梯度2—4℃/100m范围内,有效储层的保存深度差异... 对北方地区若干盆地的砂岩孔隙发育特征的研究表明,地温场、地质年代和盆地沉降方式对砂岩孔隙的演化和保存有制约作用。地温梯度每增加1℃,砂岩孔隙度平均减小约7%;在地温梯度2—4℃/100m范围内,有效储层的保存深度差异可达2500—3000m。地质年代每增加1Ma,砂岩孔隙度降低约0.018%—0.009%。地层超压可最大保存5%—7%的孔隙度。盆地沉降方式不同引起的孔隙保存量的差异为2%—5%,相应的有效孔隙保存深度的差值约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地质时间 孔隙度预测 砂岩储层 油气藏
下载PDF
松辽大型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前缘相储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111
19
作者 吕晓光 李长山 +2 位作者 蔡希源 李伯虎 赵翰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2-577,共6页
松辽湖盆具有大、浅、缓、湖面波动迅速、波浪作用带宽和能量较弱的特点,形成了北部富有特色的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物。这一三角洲在垂向层序、骨架砂体类型、规模等诸多方面与海相三角洲相比都有很大差别,而更多的表现为浅水三角洲的特... 松辽湖盆具有大、浅、缓、湖面波动迅速、波浪作用带宽和能量较弱的特点,形成了北部富有特色的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物。这一三角洲在垂向层序、骨架砂体类型、规模等诸多方面与海相三角洲相比都有很大差别,而更多的表现为浅水三角洲的特征。前缘相砂体具有明显的条带方向性,前缘相骨架砂体为水下河道沉积,缺乏典型的厚层反韵律的河口坝砂体。垂向上层序不连续,典型的三层结构特征不明显。在前缘相内可进一步划分出包括水下河道和席状砂组合的内前缘相沉积和以席状砂为主的外前缘相沉积。不同层段和亚相位置出现相应的砂体类型,每一类型砂体与泥岩在空间有规律的组合,形成了特定的储层空间分布结构,为储层结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以砂体密度,夹层密度和有效砂岩系数等定量参数结合砂体组合形式,相带位置等成因特征,前缘相储层5类结构模型:即孤立水道型,叠加水道型,不稳定互层型,稳定互层型,孤立薄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湖盆 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油气藏 储层结构模型
下载PDF
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成岩作用的重建及其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延长油区侏罗系-上三叠统砂岩为例 被引量:113
20
作者 罗静兰 张晓莉 +4 位作者 S.Morad 阎世可 武富礼 李玉宏 薛军民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06-1016,共11页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9.8%和5.8×10-3μm2).埋藏压实作用是...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9.8%和5.8×10-3μm2).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晚期成岩阶段富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酸性孔隙流体及表生成岩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及导致砂岩物性改善的主要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区 侏罗系-上三叠统 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 储层物性演化 成岩作用 沉积相 油气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