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基固本 构筑企业科技创新基地
1
作者 廖卫民 王兴无 冯云 《政工研究动态》 2007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党员突击队 科技创新基地 领导班子建设 中国石油 目标管理 科研项目 西南油气 管理制度化 油气
原文传递
产出水处理设备的腐蚀和机械磨损
2
作者 刘新 马颖洁 《国外油田工程》 2006年第3期26-31,共6页
提供了能够延长与产出水举升、加工、处置和注入有关的油气生产设备使用寿命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并按照产出水的处理程序进行介绍,即从油藏中的液体进入井筒到举升到地面(井筒管理),地面生产/加工设备和处理/注入设备的整个处理过程。由... 提供了能够延长与产出水举升、加工、处置和注入有关的油气生产设备使用寿命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并按照产出水的处理程序进行介绍,即从油藏中的液体进入井筒到举升到地面(井筒管理),地面生产/加工设备和处理/注入设备的整个处理过程。由于井筒是最主要的设备,多数作业成本都与将液体举升到地面有直接关系,因此要重点强调井筒的管理。通过减少井的事故(抽油杆、油管和泵)可以大大降低操作成本,延长边缘井的生产时间。地面处理成本包括如何使泄漏、漏出物清洗及原油携带量降到最低的费用。上述经验来源于2002年8月对Permian盆地上成功优化水处理成本的作业商进行的采访;已发表的油气技术文献;本文作者在油气作业领域的个人经验(3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产产出水 设备 防腐 机械磨损
原文传递
烃源岩有限空间油气生排模拟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志明 郑伦举 +4 位作者 马中良 徐二社 余晓露 靳广兴 慕小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7-451,459,共6页
利用DK-Ⅱ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仪,对东濮凹陷沙三2亚段烃源岩开展烃源岩有限空间油气生排模拟研究,结果揭示烃源岩的生排烃演化呈现出4个阶段,即烃源岩在Ro值小于等于0.72%的阶段为相对缓慢生油阶段,生成的油无法排出;Ro值介于... 利用DK-Ⅱ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仪,对东濮凹陷沙三2亚段烃源岩开展烃源岩有限空间油气生排模拟研究,结果揭示烃源岩的生排烃演化呈现出4个阶段,即烃源岩在Ro值小于等于0.72%的阶段为相对缓慢生油阶段,生成的油无法排出;Ro值介于0.72%~0.80%之间的阶段为烃源岩快速生油阶段,但生成的油仍主要残留于烃源岩中;在Ro值为0.80%~1.00%时干酪根生油已结束或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大分子"油"向小分子"油"转化,该阶段油可以排运在烃源岩上、下邻接的砂岩层以及烃源岩表面及裂缝内,这为东濮凹陷及其他盆地或凹陷在以烃源岩为主体的发育带寻找非常规油气藏提供了依据;在Ro值大于1.00%时主要进入油裂解成气阶段,但即使在Ro值为2.0%甚至2.4%时,生成的油也没有全部裂解成甲烷气,主要还是以油的形式存在,启示可以打破传统认识在更深的层位寻找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油气排模拟 烃源岩 石油地质意义
下载PDF
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生储系统分析:以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早二叠世风城组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玉善 白新民 +2 位作者 桑洪 罗新霞 刘新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218,共7页
通过对乌夏地区早二叠世风城组油气生储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的火山作用不仅能在近火山口相的流纹质弱熔结角砾凝灰岩中,形成以裂缝-气孔为主要组合的油气储集体,而且能使远火山口相白云质凝灰岩和凝灰质白云岩,在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共同... 通过对乌夏地区早二叠世风城组油气生储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的火山作用不仅能在近火山口相的流纹质弱熔结角砾凝灰岩中,形成以裂缝-气孔为主要组合的油气储集体,而且能使远火山口相白云质凝灰岩和凝灰质白云岩,在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共同发育为烃原岩;而这种烃源岩由于裂缝系统发育不但构成了源岩型的自生自储的油气藏,而且在横向上还可与同层异相的裂缝-气孔型储层构成自生自储油气藏,形成一套一源两相的生储系统(其中的源、藏共一系统勘探意义重要)。应用地化生标、岩石类型和自生矿物等相关资料,对富含火山物质的有机相、火山岩储集类型和储集性能进行了对比和论证。同时,根据大型火山岩油气藏多与近距离的烃源岩关系密切:近源运聚或可自生自储成藏等特点提出:从不同沉积盆地和不同火山机构,总结火山岩油气生储系统分布规律是指导火山岩油气勘探的有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夏地区 二叠纪 风城组 火山岩 油气储系统
下载PDF
广东三水盆地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侯明才 陈洪德 +2 位作者 黎治忠 万梨 李国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75-1183,共9页
通过大量钻井和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确认了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五大沉积体系,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根据五大沉积体系在纵向上的叠置关系,把三水盆地分为①早... 通过大量钻井和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确认了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五大沉积体系,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根据五大沉积体系在纵向上的叠置关系,把三水盆地分为①早白垩世底部粗碎屑进积阶段;②晚白垩世初始湖泛阶段;③古新世—早始新世湖泊细碎屑加积阶段:④中始新世—晚始新世顶部粗碎屑填积阶段。最后,根据沉积演化过程中的生储盖匹配关系,指出盆地西部宝月地区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块,最有利的层位为古近系怖心组,最有利的沉积体系为发育在怖心组大岗段之上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和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三水盆地 沉积体系 演化阶段 油气储盖组合
下载PDF
万安盆地沉积发育史及其与油气生储盖层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嘹亮 刘振湖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年第3期144-152,共9页
万安盆地是南海西南部陆架上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晚始新世以来,受盆地东界断裂-万安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全球海平面控制,盆地经历了从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内陆湖泊到晚渐新世的海湾及早中新世以来的滨,浅海-半深海环境的发育历程... 万安盆地是南海西南部陆架上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晚始新世以来,受盆地东界断裂-万安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全球海平面控制,盆地经历了从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内陆湖泊到晚渐新世的海湾及早中新世以来的滨,浅海-半深海环境的发育历程,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都受沉积特征的强烈控制,内陆湖泊环境中的湖相泥岩段和海湾环境的海湾相泥岩段有机质含量高,是重要的烃源岩,三角洲砂体,浊积砂体,扇三角洲砂体,深切河谷内的河道砂体,碳酸盐台地及其斜坡脚的塌积岩是有利的储集岩体,上新世早期的海进和高水位期间形成的凝缩段是区域稳定的盖层,其各阶段发育的凝缩段多为局部性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盆地 沉积发育史 油气储盖层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的多台槽结构与油气生储组合 被引量:4
7
作者 寿建峰 沈安江 +3 位作者 李俊 吴兴宁 周进高 郑兴平 《海相油气地质》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大陆构造稳定性差及小型或微型板块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台地内水体较深、处于还原或弱还原环境的台槽比较发育,从而形成了多台槽结构。台槽结构使台地的沉积格局和岩相分布变得多样,台槽的存在... 中国大陆构造稳定性差及小型或微型板块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台地内水体较深、处于还原或弱还原环境的台槽比较发育,从而形成了多台槽结构。台槽结构使台地的沉积格局和岩相分布变得多样,台槽的存在及槽缘礁滩的发育使台缘障壁岛后缘进一步形成次级障壁体系,包括次级障壁岛以及次级障壁岛前缘和后缘。多台槽结构有利于储集体类型的多样化,如台缘礁滩、槽缘礁滩、台内礁滩和台内白云岩潮坪、缓坡滩和钙屑浊积岩等储集体在时空上的复合-叠置。与多台槽结构有关的多级障壁岛引起的沉积环境的封闭性为障壁岛后缘的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创造了条件,由此可形成有规模的准同生白云岩,它所形成的晶间孔又为后期溶蚀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台内高地是准同生溶蚀作用最先发生也是溶蚀最强的地区,而台槽的发育使槽缘也成为准同生溶蚀的场所,使溶蚀型储层变得更发育。多台槽结构可使烃源岩更加丰富,并可形成台缘生储组合、槽缘生储组合、台内生储组合、缓坡生储组合和斜坡-盆地生储组合等多种生储组合。除了台缘生储组合外,槽缘生储组合也是重要的油气生储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台槽结构 碳酸盐台地 油气储组合 海相盆地 中国
下载PDF
南沙中部海域诸盆地地震地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学超 郭依群 +1 位作者 陈玲 沙志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486-492,共7页
利用在南沙中部海域所采集的大量地震反射资料及围区地质、钻井资料 ,对南薇西、南薇东和永暑盆地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了地震界面及地震层序划分 ,对其反射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并对各地震层序的地质时代进行了探讨。在进行地震相划... 利用在南沙中部海域所采集的大量地震反射资料及围区地质、钻井资料 ,对南薇西、南薇东和永暑盆地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了地震界面及地震层序划分 ,对其反射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并对各地震层序的地质时代进行了探讨。在进行地震相划分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 ,对各层序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发育史进行了分析 ,这为研究该区沉积盆地的油气生储盖特征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盖特征 沉积相 南薇西盆地 地震层序 地震相
下载PDF
裂谷盆地油气生聚会议
9
作者 项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3年第5期16-16,共1页
据新近出版的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报道,裂谷盆地油气生聚会议于1993年5月在英国巴斯召开。截至1980年代,在裂谷盆地中已发现1750亿桶石油,会议名称正反映了人们对裂谷盆地油气勘探的广泛兴趣。会议论文涉及东地中海、苏伊士... 据新近出版的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报道,裂谷盆地油气生聚会议于1993年5月在英国巴斯召开。截至1980年代,在裂谷盆地中已发现1750亿桶石油,会议名称正反映了人们对裂谷盆地油气勘探的广泛兴趣。会议论文涉及东地中海、苏伊士/红海/亚丁湾、东非、西非、东南亚、中国和北海。Aidan Joy 对北海与其他裂谷系进行了对比。他指出,北海的裂谷规模及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油气 英国 1993年5月 学术会议
下载PDF
《裂谷盆地油气生聚》一书出版
10
作者 向匡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年第3期178-178,共1页
据新近发行的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报道,Hydrocarbon Habitat in Rift Basins(《裂谷盆地油气生聚》)一书已经出版。该书汇集了1993年在英国巴斯召开的裂谷盆地学术会议的成果,旨在对裂谷盆地地质特征和油气生聚进行概括。大陆... 据新近发行的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报道,Hydrocarbon Habitat in Rift Basins(《裂谷盆地油气生聚》)一书已经出版。该书汇集了1993年在英国巴斯召开的裂谷盆地学术会议的成果,旨在对裂谷盆地地质特征和油气生聚进行概括。大陆裂谷和湖相烃源岩盆地是该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书中的论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裂谷构造:模式和观测”包括5篇论文。Morley总结了过去十多年来裂谷构造地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油气勘探的重要意义。根据在东非和苏伊士湾的野外和地震调查,他对裂谷构型、转移带的作用和地壳伸展模式作了综述。Kuznir等的论文采用定量方法对裂谷盆地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正、反演模拟。Roberts和Gawthorpe描述了科林斯湾断层形变研究的详细成果,文中涉及与裂缝孔隙度有关的成岩作用。Bosworth概括了苏伊士湾裂谷的地层和构造。他着重讨论了裂谷盆地β系数的确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油气聚》 大陆裂谷 地质特征 书评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