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经济社会结构及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生寅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本文在简述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河湟羌人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是对当时青海草原资源环境的一种精巧利用与主动适应,对维持草原人地关系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环...
本文在简述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河湟羌人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是对当时青海草原资源环境的一种精巧利用与主动适应,对维持草原人地关系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开发经营青海草原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
湟
羌
人
经济社会结构
青海草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秦汉时期河湟羌人活动区域历史地理探究
2
作者
李奉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7-74,共8页
早期河湟羌人曾长期活动于三危之地,即今“河曲一带”;大量留居于青藏高原及河湟故地的西部羌人,亦与殷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流或合作。今日聚居于涪江、岷江上游的羌族同胞,及西南藏彝语族的各支,与春秋战国的河湟羌人,...
早期河湟羌人曾长期活动于三危之地,即今“河曲一带”;大量留居于青藏高原及河湟故地的西部羌人,亦与殷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流或合作。今日聚居于涪江、岷江上游的羌族同胞,及西南藏彝语族的各支,与春秋战国的河湟羌人,有着族源上的某种联系。西汉赵充国河湟屯田时代,羌中,延及青海湖、柴达木盆地这一交通主线,而青海路与居延、河西二路,则经由汉王朝大规模的移民与开发,为河湟的行政建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地理条件。但河湟羌人在四望峡活动的具体位置,与八盘峡河口大有关联,四望峡并非单纯的峡名,学界曾以老鸦峡代称四望峡,显然是错误的。关于东汉时期西平郡的置年,当在建安年间。西平郡治西都县,该县,由临羌县析置而来,地望当在今西宁市境内。两汉时期,其郡县设置已扩大到青海湖地区,包括河湟羌人在内的青海羌人的活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秦汉
河
湟
羌
人
活动区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两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种姓家支制度
3
作者
常倩
《价值工程》
2010年第31期303-304,共2页
两汉时期的羌乱给汉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祸,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因素之一。除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使河湟各羌落凝聚起来反对汉王朝对羌民的歧视和苛政外,其本身存在已久的种姓家支制度亦使河湟羌落间始终有种潜在的联系,也正是这种制度使...
两汉时期的羌乱给汉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祸,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因素之一。除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使河湟各羌落凝聚起来反对汉王朝对羌民的歧视和苛政外,其本身存在已久的种姓家支制度亦使河湟羌落间始终有种潜在的联系,也正是这种制度使得徙入塞内上百年的羌人仍与塞外的羌落间有着相同的认知,促进羌落间的聚合。因此种姓家支制度是种潜在的凝聚机制。汉王朝亦认识到羌人家支制度对其统治产生的威胁,也有意识的予以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
湟
羌
人
种姓家支制
父子连名制
凝聚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经济社会结构及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生寅
机构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基金
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青海省各民族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环境的历史经验研究>前期成果之一
编号:2007JJD770104
文摘
本文在简述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河湟羌人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是对当时青海草原资源环境的一种精巧利用与主动适应,对维持草原人地关系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开发经营青海草原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河
湟
羌
人
经济社会结构
青海草原
生态环境
Keywords
Hehuang Qiang people
Qinghai meadow
ecological surrounding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秦汉时期河湟羌人活动区域历史地理探究
2
作者
李奉先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7-74,共8页
文摘
早期河湟羌人曾长期活动于三危之地,即今“河曲一带”;大量留居于青藏高原及河湟故地的西部羌人,亦与殷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交流或合作。今日聚居于涪江、岷江上游的羌族同胞,及西南藏彝语族的各支,与春秋战国的河湟羌人,有着族源上的某种联系。西汉赵充国河湟屯田时代,羌中,延及青海湖、柴达木盆地这一交通主线,而青海路与居延、河西二路,则经由汉王朝大规模的移民与开发,为河湟的行政建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地理条件。但河湟羌人在四望峡活动的具体位置,与八盘峡河口大有关联,四望峡并非单纯的峡名,学界曾以老鸦峡代称四望峡,显然是错误的。关于东汉时期西平郡的置年,当在建安年间。西平郡治西都县,该县,由临羌县析置而来,地望当在今西宁市境内。两汉时期,其郡县设置已扩大到青海湖地区,包括河湟羌人在内的青海羌人的活动区域。
关键词
先秦秦汉
河
湟
羌
人
活动区域
Keywords
Pre-Qin,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Hehuang Qiang ethnic minority
Active area
History and geography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两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种姓家支制度
3
作者
常倩
机构
甘肃政法学院
出处
《价值工程》
2010年第31期303-304,共2页
文摘
两汉时期的羌乱给汉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祸,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因素之一。除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使河湟各羌落凝聚起来反对汉王朝对羌民的歧视和苛政外,其本身存在已久的种姓家支制度亦使河湟羌落间始终有种潜在的联系,也正是这种制度使得徙入塞内上百年的羌人仍与塞外的羌落间有着相同的认知,促进羌落间的聚合。因此种姓家支制度是种潜在的凝聚机制。汉王朝亦认识到羌人家支制度对其统治产生的威胁,也有意识的予以破坏。
关键词
河
湟
羌
人
种姓家支制
父子连名制
凝聚力
Keywords
Hehuang qiang people
the caste system of family support
son with the name system
cohesion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经济社会结构及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张生寅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秦秦汉时期河湟羌人活动区域历史地理探究
李奉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论两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种姓家支制度
常倩
《价值工程》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