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化河岸修复后的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1
作者 刘一 《内蒙古水利》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文章选取不同水土保持样地,测定其土壤的含水率、容重等物理指标和有机质含量、全量养分含量等化学指标,进而分析退化河岸修复后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区,其他3种处理方式均能改善岸坡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岸坡... 文章选取不同水土保持样地,测定其土壤的含水率、容重等物理指标和有机质含量、全量养分含量等化学指标,进而分析退化河岸修复后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区,其他3种处理方式均能改善岸坡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岸坡植物生长,提高岸坡的固土保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修复 水土保持 土壤结构特征 植被护岸
原文传递
河岸保护生物工程对河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逊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第7期72-75,共4页
文章研究了河岸保护生物工程对河岸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应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河岸保护方案的脱氮和磷保留的程度进行了估算,并计算植被内的碳固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河岸保护方法相比,生物工程技术有着更积极的影响。如:河道内抛石的... 文章研究了河岸保护生物工程对河岸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应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河岸保护方案的脱氮和磷保留的程度进行了估算,并计算植被内的碳固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河岸保护方法相比,生物工程技术有着更积极的影响。如:河道内抛石的拆除可从河流中去除30倍的氮和20倍的磷,额外降低河道坡度会使这2个值增加到50倍。因此,河岸保护生物工程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加强河流自净的程度,并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技术 河岸修复 河岸生态系统 碳固存
下载PDF
泰东河河岸修复工程施工措施
3
作者 杨一峰 周建东 缪利伟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第10期51-52,共2页
河道岸坡是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价值。随着河道运行,河岸不同程度出现各种问题,影响着河道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河岸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加强河岸修复工程的施工对提高工程... 河道岸坡是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价值。随着河道运行,河岸不同程度出现各种问题,影响着河道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河岸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加强河岸修复工程的施工对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根据泰东河河岸修复工程概况,详细分析了加强河岸修复工程施工措施,有效提升河岸修复工程施工的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修复 工程施工 管理 措施
原文传递
重庆市桃花溪受损河岸植被恢复初期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凡超 王玉杰 +2 位作者 赵占军 赵洋毅 雷声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溪由于人为干扰部分河岸受损,河岸植被破坏严重,经过生态治理修复,植被恢复效果良好。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修复河岸初期各护坡模式下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对土壤容重、毛... 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溪由于人为干扰部分河岸受损,河岸植被破坏严重,经过生态治理修复,植被恢复效果良好。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修复河岸初期各护坡模式下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对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等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植被护岸与天然材料织物垫护岸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其物种多样性指标稍高于人工扁袋护岸,相比原生态的半裸地有了极显著的改善。各护岸模式的大多数土壤理化特征因子差异性极为显著,其中半裸地的土壤质地与水肥状况最差,说明各护岸措施对土壤的改善效果明显。通过对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特征因子的一般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各多样性指标均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毛管孔隙度、速效N、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全K、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三个土壤养分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溪河岸 河岸修复模式 植物多样性 土壤环境效应
下载PDF
城市河岸生态修复种类及材料研究
5
作者 梁德栋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4期20-20,共1页
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材料的应用和选择既要保证修复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也要兼顾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修复性。本文分析了城市河岸生态修复种类及材料,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材料 河岸修复 应用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河岸带生态修复效应定量评估--以辽河干流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杨高 李颖 +2 位作者 付波霖 吴计生 幸泽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8-618,共11页
物理结构完整性(PSI)是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基础特征。通过定量分析PSI的动态变化,可以有效评估河岸带生态修复效应。以辽河干流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选取植被覆盖率、河宽比和人工干扰程度等作为监测指标,利用遥感(RS)和地面实测方法分别评价... 物理结构完整性(PSI)是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基础特征。通过定量分析PSI的动态变化,可以有效评估河岸带生态修复效应。以辽河干流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选取植被覆盖率、河宽比和人工干扰程度等作为监测指标,利用遥感(RS)和地面实测方法分别评价2010年和2016年的PSI,将其作为评价指标对河岸带生态修复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利用Getis-Ord Gi*统计量对PSI值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冷点与热点的空间分布来识别河岸带稳定及脆弱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S的河岸带物理结构评价方法与地面实测的结果一致,河岸带生态修复前后的PSI平均值由63.47提升至72.07,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河岸减少了189.5 km(97.1%)。辽河干流27.5%河岸带的修复效应显著,结构稳定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整体上达到了生态修复的预期目标。修复后的PSI存在5个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热点和冷点,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其中冷点为低值聚集的河岸带脆弱区,与河岸带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的区域在空间上存在一致性。研究结果在评估河岸带生态修复效应的同时指明下阶段治理工作的方向,为我国北方平原河流的生态修复评估提供科学参考,尤其对于缺少实测资料的修复工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生态修复 物理结构完整性 RS和GIS 热点分析 空间聚类分布
下载PDF
退化河岸带生态景观的恢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汤胜 潘百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234-235,共2页
恢复退化河岸带这一典型的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人为干扰、河水侵蚀程度、地形及土壤变化、生态环境多样性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退化的河岸带生态景观恢复应在生态景观或者生... 恢复退化河岸带这一典型的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人为干扰、河水侵蚀程度、地形及土壤变化、生态环境多样性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退化的河岸带生态景观恢复应在生态景观或者生态环境上进行考虑,抓住对其影响的机制和退化的主导因素,通过河岸带修复设计和植被重建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河岸 生态景观恢复 河岸修复设计 植被重建
下载PDF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明 《江西化工》 2019年第1期89-90,共2页
河道治理是一项着眼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性工作,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多支持。基于此,本文以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为切入点,给予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相关技术的运用方法,结合实例分析需求评估、技术选取和... 河道治理是一项着眼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性工作,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多支持。基于此,本文以河道治理中常见水生态修复技术为切入点,给予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相关技术的运用方法,结合实例分析需求评估、技术选取和运用过程,给出结论和启示,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治理 河岸生态修复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九敏 刘玉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837-13838,13844,共3页
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系统论述了河岸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学功能、景观生态学结构与内涵及河岸生态修复的内容。笔者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修复问题的思路,有利于河岸生态恢复实现生态、环境、... 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系统论述了河岸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学功能、景观生态学结构与内涵及河岸生态修复的内容。笔者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修复问题的思路,有利于河岸生态恢复实现生态、环境、景观和经济等综合功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 异质性 河岸生态修复
下载PDF
河岸生态修复草本植物应用的抗旱性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培 《山西林业》 2023年第4期44-45,共2页
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流域24种草本植物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经过实验对照分析得到这些草本植物综合抗旱性评价排序,为该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选择草种植物组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岸生态修复 草本植物 抗旱性
下载PDF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7期110-112,共3页
为了保证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文章首先分析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基本概述,包括概念及技术特征,具体分析水生态修复包括哪些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河道治理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对应的应用方案,旨在达到净化水质、... 为了保证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文章首先分析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基本概述,包括概念及技术特征,具体分析水生态修复包括哪些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河道治理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对应的应用方案,旨在达到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避免水体环境污染加剧,为水生植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治理 水生动物 生物修复技术 河岸生态修复技术
下载PDF
河岸带生态修复工程评价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杰 胥瑞晨 +6 位作者 许兴原 吴金莲 顾兵 徐红花 韩晓磊 何欢 孙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制定科学合理的河岸带生态恢复工程的验收与评价标准是工程发挥其预计功效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态指标、工程指标和水质理化指标等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模... 制定科学合理的河岸带生态恢复工程的验收与评价标准是工程发挥其预计功效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态指标、工程指标和水质理化指标等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模糊分析法得出指标权重分析集和评价标准集,对苏州市横扇社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进行定量评价,验证了方法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生态修复 评价指标系 综合模糊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