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7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3
1
作者 李丹梅 王艳霞 +1 位作者 余庆中 张文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6,共3页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之一 ,河南油田每年产出近 5× 1 0 4 m3的含油污泥 ,为充分回收利用含油污泥 ,引进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 ,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剂处理 ,使其变成活性稠化的调剖剂 ,能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地层 ,...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之一 ,河南油田每年产出近 5× 1 0 4 m3的含油污泥 ,为充分回收利用含油污泥 ,引进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 ,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剂处理 ,使其变成活性稠化的调剖剂 ,能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地层 ,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现场试验表明 ,该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污泥污染与利用问题 ,提高回注污水水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污染物 河南油田 调剖剂 化学剂处理 回注污水 水质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性能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渊 孙玉青 +2 位作者 温栋良 田旭 高申领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针对河南油田油藏物性特征及传统调剖效果差的问题,在确定聚合物纳米微球膨胀倍数的基础上,结合油藏物性计算出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初始粒径。通过流动试验测试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对单填砂管的封堵率及高低渗透率平行填砂管注聚合物纳米微... 针对河南油田油藏物性特征及传统调剖效果差的问题,在确定聚合物纳米微球膨胀倍数的基础上,结合油藏物性计算出了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初始粒径。通过流动试验测试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对单填砂管的封堵率及高低渗透率平行填砂管注聚合物纳米微球后的采收率,结果表明:聚合物纳米微球对单填砂管的封堵率达到80.5%,单填砂管注入聚合物纳米微球后不同区域压力波动幅度不同,表明微球在填砂管中发生了运移、封堵、弹性变形、再运移和封堵过程;聚合物纳米微球优先进入并封堵高渗透率填砂管,改变高低渗透率填砂管的非均质性,启动低渗透率填砂管内原油,高低渗透率填砂管整体采收率提高20.5%。柴9井的试验表明,注水井注入聚合物纳米微球后,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升高,吸水剖面发生显著变化,与其对应的油井产油量增加。采用聚合物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可以实现深部调剖,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微球 深部调剖 提高采收率 现场试验 河南油田 柴9井
下载PDF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矿场实践及经济效益浅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樊中海 吕连海 《河南石油》 1999年第6期1-6,共6页
聚合物驱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三次采油方法,河南石油勘探局在双河油田北块114-5层系和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进行聚合物驱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日产油量上升,含水下降,预计聚合物驱的有效期8年,采收率提高9个百分点。聚... 聚合物驱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三次采油方法,河南石油勘探局在双河油田北块114-5层系和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进行聚合物驱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日产油量上升,含水下降,预计聚合物驱的有效期8年,采收率提高9个百分点。聚合物驱的“增量”效益和“整体”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驱与水驱相比,财务净现值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成本下降;聚合物驱的投资效果好于同期老区的滚动勘探和开发后期的井网加密调整;从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益上讲进行聚合物驱都是正确的选择,建议扩大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规模,实现老油田产量的稳定,为勘探实现大的突破争取缓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经济效益 化学驱油 高聚物驱油
下载PDF
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开发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邵先杰 汤达祯 +2 位作者 樊中海 马玉霞 崔连训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9,共6页
河南稠油油藏埋藏浅 ,厚度薄 ,原油粘度高 ,按照当时国内外稠油油藏蒸汽开发筛选标准 ,绝大部分油藏不能投入开发。借鉴国内外稠油开发经验 ,针对本油田的实际情况 ,通过合理划分层系、优化射孔井段、合理有效地动态调配注采参数、实施... 河南稠油油藏埋藏浅 ,厚度薄 ,原油粘度高 ,按照当时国内外稠油油藏蒸汽开发筛选标准 ,绝大部分油藏不能投入开发。借鉴国内外稠油开发经验 ,针对本油田的实际情况 ,通过合理划分层系、优化射孔井段、合理有效地动态调配注采参数、实施组合注汽技术及强排等措施 ,使浅薄层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开发技术获得了成功 ,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开发技术程序。为了进一步提高稠油资源动用程度和开发效果 ,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 ,先后开展了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螺杆泵出砂冷采、热水驱、间歇汽驱等新技术的矿场试验和推广应用 ,使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资源动用程度由原来的 8 3 %提高到了 75 %,为河南油田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水平压裂技术 间歇汽驱 热水驱 河南油田
下载PDF
浅薄层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邵先杰 孙冲 +2 位作者 王国鹏 高孝田 王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河南油田的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注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只有15%~18%,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关键是查明蒸汽吞吐后浅薄层稠油剩余油分布规律.蒸汽吞吐后水淹层岩心和电性特征变化明显,根据岩电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声波... 河南油田的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注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只有15%~18%,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关键是查明蒸汽吞吐后浅薄层稠油剩余油分布规律.蒸汽吞吐后水淹层岩心和电性特征变化明显,根据岩电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图版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有效结合矿场测试、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揭示了剩余油分布特征.超稠油油层纵向有3种水淹模式:中厚层均匀韵律油层顶部水淹,薄互层复合韵律油层中部水淹,薄互层正韵律油层底部水淹;平面上剩余油富集区有4种类型:低井网控制程度的剩余油富集区,低采出程度的剩余油富集区,不同微相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地层倾角影响造成的剩余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稠油 蒸汽吞吐 剩余油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河南油田低品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邵先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6,共3页
河南油田浅、薄层低品位稠油注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只有15%左右,大量的剩余油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先后开展了细分吞吐,加密吞吐,间歇汽驱和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使河南油田低品位稠油热采采收率由15%提... 河南油田浅、薄层低品位稠油注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只有15%左右,大量的剩余油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先后开展了细分吞吐,加密吞吐,间歇汽驱和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使河南油田低品位稠油热采采收率由15%提高到了30%以上,为油田的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间歇汽驱 水平裂缝 河南油田
下载PDF
河南油田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22
7
作者 孔柏岭 丁荣辉 +1 位作者 唐金星 李丹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河南油田为了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根据HPAM的M、分子线团回旋半径、储层渗透率、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及温度高于60℃时HPAM水解度增大的情况,在低温(50~60℃)高渗油藏如下三门油田使用M=1.9×107、水解度在25%... 河南油田为了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根据HPAM的M、分子线团回旋半径、储层渗透率、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及温度高于60℃时HPAM水解度增大的情况,在低温(50~60℃)高渗油藏如下三门油田使用M=1.9×107、水解度在25%~28%的HPAM;在高温(60~80℃)中渗油藏如双河油田使用M=1.5×107,水解度在15%~22%的HPAM;HPAM溶液用除氧清水或污水配制并在密闭条件下输送、注入.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在10个区块实施聚合物驱,这10个区块产油量已占河南油田稀油产量的26.5%.报道了10个区块聚合物驱的基本参数.此外,还考察了耐热抗盐的丙烯酰胺共聚物PSR-6和PSR-8.用TSD=5 g/L的污水配制的HPAM(200、400 mg/L)/醛+多羟基化合物(150 mg/L)微凝胶,在75~105℃连续老化180天后,粘度(30℃、7.34s-1)保持在38.6~168 mPa·s,已在3个区块用于驱油,驱油效果优于HPAM.图1表4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地层适应性 聚合物溶液配制 微凝胶 微凝胶驱 河南油田 丙烯酰胺共聚物
下载PDF
河南油田江河区油井防垢技术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景全 赵群 刘华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0,共4页
介绍了油井、油管线结垢产生的原因与防垢机理 ,并针对河南油田江河区油井、油管线结垢的现状 ,进行了 10余种防垢剂配方的筛选试验 ,确定了价廉高效的防垢剂、防垢液配方 ,通过岩心的吸附与解吸附试验、防垢剂各组分与地层水的配伍性... 介绍了油井、油管线结垢产生的原因与防垢机理 ,并针对河南油田江河区油井、油管线结垢的现状 ,进行了 10余种防垢剂配方的筛选试验 ,确定了价廉高效的防垢剂、防垢液配方 ,通过岩心的吸附与解吸附试验、防垢剂各组分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试验、地层水配制溶液在 90℃下的钢片腐蚀试验等 ,确定了现场施工工艺。经现场试验 ,取得了防垢增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江河区 油井 防垢技术 结垢
下载PDF
河南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和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郭耘 彭森 +2 位作者 李国峰 范风利 赵永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针对河南油田含油污泥的情况,采用沉淀、收油、固化、添加助燃剂等处理方法,利用河南油田现有的燃煤锅炉对其进行焚烧.使用该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燃煤锅炉成本,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河南油田含油污泥的情况,采用沉淀、收油、固化、添加助燃剂等处理方法,利用河南油田现有的燃煤锅炉对其进行焚烧.使用该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燃煤锅炉成本,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燃烧烟气检测结果表明:与煤单独燃烧时相比,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与煤共同燃烧SO2的质量浓度从410mg/m3左右降为88mg/m3左右,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从62.5410mg/m3左右下降为21.1410mg/m3左右,烟尘质量浓度从45mg/m3左右上升到126mg/m3左右,但都能满足环保要求.燃烧后固体废弃物的浸出液检测结果表明:COD、硫化物、石油类都达到国家二类排放标准.节约燃煤1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含油污泥 污泥焚烧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地震叠前线性干扰自动识别和压制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许胜利 林正良 +1 位作者 费永涛 刘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7,共2页
针对叠前地震数据中的线性干扰噪声,首先分析和识别各组线性干扰波的频带范围及视速度范围,通过分频 处理从地震记录中自动分离线性干扰所在频带范围的信号分量,然后采用线性干扰视速度扫描和空间域噪音剔除 法迭代求解线性相干噪声。... 针对叠前地震数据中的线性干扰噪声,首先分析和识别各组线性干扰波的频带范围及视速度范围,通过分频 处理从地震记录中自动分离线性干扰所在频带范围的信号分量,然后采用线性干扰视速度扫描和空间域噪音剔除 法迭代求解线性相干噪声。新的线性干扰压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干扰压制较彻底,对有效反射没 有明显损害,使地震叠加剖面的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此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叠前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技术 自动识别 叠前地震数据 线性干扰波 干扰噪声 自动分离 地震记录 分频处理 相干噪声 迭代求解 传统方法 压制方法 叠加剖面 叠前处理 河南油田 视速度 剔除法 空间域 频带
下载PDF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技术 被引量:18
11
作者 薛国勤 孔柏岭 +2 位作者 黎锡瑜 龙卫江 王瑞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50-52,共3页
河南油田针对油藏规模小、井网不规划、储层非均质严重、油藏温度高、水驱采出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对合理流度比控制技术、产品评价优选与粘度稳定技术、井网调整技术和全过程调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点的高... 河南油田针对油藏规模小、井网不规划、储层非均质严重、油藏温度高、水驱采出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对合理流度比控制技术、产品评价优选与粘度稳定技术、井网调整技术和全过程调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适合河南油田油藏特点的高温厚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从“九五”开始到2007年底,先后在15个区块实施聚合物驱,已累注聚合物干粉30256t,累积增油108×10^4t,根据已转后续水驱6个区块计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6.05个百分点,吨聚合物增油71.0t。聚合物驱产油量占河南东部稀油产量的31%,有效地抑制了特高含水期老油田的产量递减,为河南油田的产量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聚合物驱 流度比 评价优选 井网调整 全过程调剖
下载PDF
河南油田酸化废液处理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松 刘罡 +1 位作者 胡三清 曹民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1,35,共3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井下作业工艺繁杂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针对河南油田酸化废液的特点 ,提出用中和—氧化—吸附—混凝法对其进行处理。对酸化废液水质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用中和—氧化—吸附—混凝法处理酸化废液时各步药品的最佳加入...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井下作业工艺繁杂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针对河南油田酸化废液的特点 ,提出用中和—氧化—吸附—混凝法对其进行处理。对酸化废液水质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用中和—氧化—吸附—混凝法处理酸化废液时各步药品的最佳加入量 ,即pH值调至 5 ,以 0 .5mL/L的量加入氧化剂O 1,以 1g/L的量加入吸附剂A 1,搅拌时间为6 0min ,有机型混凝剂C 2加量为 7g/L ,无机型混凝剂C 1加量为 2 5 0 0mg/L。结果表明 ,在适宜处理条件下 ,该法可有效去除酸化废液中的CODCr,使CODCr值由 135 2 9mg/L降至 12 0mg/L ,去除率达到 99.8% ,基本上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酸化液 废水处理 中和 吸附 氧化 混凝
下载PDF
河南油田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艳辉 戴彩丽 +3 位作者 徐星光 王思宇 闫立朋 辛翠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在河南下二门油田油藏条件下,利用Ross-Miles法,研究了起泡剂质量浓度对表面活性剂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影响,提出当起泡剂质量浓度为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起泡体系具有最佳的泡沫性能。应用室内泡沫发生装置,研究了泡沫的气液比以及注... 在河南下二门油田油藏条件下,利用Ross-Miles法,研究了起泡剂质量浓度对表面活性剂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影响,提出当起泡剂质量浓度为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起泡体系具有最佳的泡沫性能。应用室内泡沫发生装置,研究了泡沫的气液比以及注气速度对泡沫封堵性能的影响,并针对不同渗透率地层做了泡沫调驱的适应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液比为1.5∶1.0,注气速度为0.9 mL/min时,泡沫具有最佳的封堵能力,后续水驱仍能保持较高的残余阻力系数;泡沫调驱适用于渗透率较高的地层,对低渗层的封堵效果较差。下二门油田进行的泡沫调驱先导试验结果表明,区块整体含水明显下降,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 深部调驱 气液比 注气速度 现场试验 河南油田
下载PDF
新生态二氧化氯复合解堵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聚合物驱油常伴随有地层堵塞,影响了驱油效果。由于堵塞物主要由聚合物及各种无机垢构成,直接采 用强氧化剂解堵会腐蚀设备,安全性差,解堵效果不理想。针对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油藏物性及地层堵塞物的特点,研 究开发出了新生态二氧化氯复... 聚合物驱油常伴随有地层堵塞,影响了驱油效果。由于堵塞物主要由聚合物及各种无机垢构成,直接采 用强氧化剂解堵会腐蚀设备,安全性差,解堵效果不理想。针对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油藏物性及地层堵塞物的特点,研 究开发出了新生态二氧化氯复合解堵剂及其配注工艺。该复合解堵剂以二氧化氯粉剂为主剂,是一种潜在二氧化氯生 成体系,由两种粉状物组成,其水溶液在地层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生态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破胶、杀菌、除 硫和溶蚀各种无机垢堵塞物的能力;配注工艺简单可靠、针对性强。现场应用表明,新生态二氧化氯复合解堵技术可 高效解除油田聚合物驱地层堵塞,措施井平均有效期可超过8个月且增油增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解堵 聚合物 河南油田
下载PDF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常忠 刘新福 +1 位作者 杨志斌 陈晓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7,共3页
稠油出砂冷采是使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和形成稳定泡沫油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通过稠油出砂冷采领域的攻关研究 ,河南油田形成了普通稠油出砂冷采开采技术 ,成功地将稠油难采储量投入开发。第一口稠油出砂冷采先导试验井日产油量是... 稠油出砂冷采是使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和形成稳定泡沫油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通过稠油出砂冷采领域的攻关研究 ,河南油田形成了普通稠油出砂冷采开采技术 ,成功地将稠油难采储量投入开发。第一口稠油出砂冷采先导试验井日产油量是常规试油产量的 8倍以上、是蒸汽吞吐产量的 4倍以上 ,开采成本比蒸汽吞吐降低 47%。已成功地将出砂冷采技术应用于普通稠油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 ,日产油提高 1~ 3倍。图 2参 4(胡常忠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出砂冷采技术 河南油田 应用 疏松砂岩 溶解气 蒸汽吞吐 出砂 泡沫油
下载PDF
河南油田薄层稠油出砂冷采可行性分析及矿场试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常忠 杨晓蓓 +3 位作者 杨志斌 刘新福 宋鹏瑞 陈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7-89,共3页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稠油开采新方法。该技术对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它通过大量砂子的产出和泡沫油的形成 ,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 ,是降低稠油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开采方法。河南油田...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稠油开采新方法。该技术对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它通过大量砂子的产出和泡沫油的形成 ,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 ,是降低稠油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开采方法。河南油田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薄 ,原油黏度高 ,储集层胶结疏松 ,约有 4 0 %的稠油资源无法通过常规开采或注蒸汽开采方式投入开发 ,而这部分稠油资源基本上适合出砂冷采技术的应用。该油田在开展广泛的技术调研和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稠油出砂冷采矿场先导试验 ,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第一口稠油出砂冷采先导试验井G4 90 6井油层厚度 9.4m ,脱气原油黏度为680 0mPa·s ,密度 0 .94 98g/cm3,实验过程中产出液含砂率高达 2 %~ 2 0 % ,呈泡沫状产出 ,泡沫油密度为0 .58g/cm3,日产油量一般为 2 0~ 30t,是同一油藏常规试油产量的 10倍以上 ,是蒸汽吞吐产量的 4倍以上。河南油田计划在将该技术投入工业性应用的同时 ,进一步拓宽开采试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薄层 稠油 出砂冷采 可行性 矿场试验
下载PDF
超细水泥封堵技术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曾俊 刘欣 +3 位作者 王中华 郭恩常 任玉秀 杨春红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68,共3页
注水开发后期日益出现的地质问题及油套管的严重损坏 ,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河南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通过对超细水泥堵剂配方、堵剂性能、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 ,可实现对油井的高含水层、注水井的停注无用层、油水井套... 注水开发后期日益出现的地质问题及油套管的严重损坏 ,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河南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通过对超细水泥堵剂配方、堵剂性能、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 ,可实现对油井的高含水层、注水井的停注无用层、油水井套管外窜槽、穿孔、丝扣处的漏失等方面的封堵 ,取得了显著效果。自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在河南油田应用 6 1井次 ,有效率 85 .3%,其中油井 36井次 ,年度累计增油 1.4 4 1× 10 4t,降水 7.6 12 3×10 4m3 ;水井封堵 2 5井次 ,累计增注 14 .32× 10 4m3 ,控制无效注水 16 .95× 10 4m3 ,创效益 180 0多万元 ,投入产出比达1∶11.36 ,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超细水泥 封堵 应用
下载PDF
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渊 孙玉青 +2 位作者 李飞鹏 温栋梁 刘英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纳米微球具有在油层孔隙中改变注水渗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的特点。粒径分析显示微球粒径为纳米级,水化膨胀倍数为100~150;岩心模拟驱替试验表明,纳米微球注入性能好,单砂管封堵率在80.5%以上;高低渗砂管中,纳米微球优先进入并封堵高渗管... 纳米微球具有在油层孔隙中改变注水渗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的特点。粒径分析显示微球粒径为纳米级,水化膨胀倍数为100~150;岩心模拟驱替试验表明,纳米微球注入性能好,单砂管封堵率在80.5%以上;高低渗砂管中,纳米微球优先进入并封堵高渗管,改变双管非均质性,启动低渗管内的原油,提高整体采收率可达20%以上。河南油田开展了王32、柴9井2个井组的微球深部调驱现场试验,井组内对应油井显示增油降水效果明显,阶段增油1 551.4 t,降水12 535.6 m3。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为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球 深部调剖剂 矿场试验 提高采收率 河南油田
下载PDF
河南油田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庞长英 徐国松 +3 位作者 王志江 张德芳 宋建华 苏红江 《河南石油》 2002年第5期24-26,共3页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针对河南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的特点并参考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成果,提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微生物驱、三元...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针对河南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的特点并参考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成果,提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微生物驱、三元复合驱、微凝胶驱等,预计聚合物驱后油藏原油采收率可再提高3个百分点,增加139×104t可采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剩余油 可采储量 化学驱 微生物
下载PDF
世界稠油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新福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1996年第4期43-53,共11页
本文是根据1995年6月在加拿大卡加里召开的国际稠油研讨会以及同年10月和次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稠油开发工作会和“九五”稠油开采新技术论证会等方面材料编写的综述文章。
关键词 稠油油田开发 世界 河南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