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交通沥青-集料界面水分的扩散通道和水损害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新星 《山西交通科技》 2020年第5期27-31,43,共6页
重载交通情况下由于动水压较大,水分极易在沥青-集料界面扩散,会削弱沥青-集料界面的黏附力,降低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针对重载交通沥青-集料界面黏附力小,水损害严重等问题,通过分子动力学及重力吸附实验从分子(细观)尺度和宏观尺度半... 重载交通情况下由于动水压较大,水分极易在沥青-集料界面扩散,会削弱沥青-集料界面的黏附力,降低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针对重载交通沥青-集料界面黏附力小,水损害严重等问题,通过分子动力学及重力吸附实验从分子(细观)尺度和宏观尺度半定量计算重载情况下水分在沥青-集料界面间的扩散系数,借助分子动力学分析可能存在的扩散系数及扩散方向,预测动水压对沥青-集料界面水损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可推动水分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扩散,促进水分在沥青-集料界面的迁移;随着动水压的增大,沥青-集料界面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沥青会慢慢地从集料表面剥落,水分不断地扩散渗透进入沥青-集料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交通 水分扩散 沥青集料界面 水损害
下载PDF
基于微观-宏观视角的沥青混合料油石界面改性效果评价
2
作者 华敬华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20年第3期16-23,共8页
针对酸性岩石与沥青粘附性差、传统抗剥落剂改性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文从改变沥青与集料的表面性质入手,以微观和宏观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剖析两种界面改性剂(油溶性和水溶性)对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界面改性剂的... 针对酸性岩石与沥青粘附性差、传统抗剥落剂改性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文从改变沥青与集料的表面性质入手,以微观和宏观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剖析两种界面改性剂(油溶性和水溶性)对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界面改性剂的加入使集料-沥青界面发生了强烈的物理化学反应,在微观角度下,改性剂提高了集料的碱性程度和沥青的流变性能,宏观角度下,改性剂全面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高温性能、抗水损害性能、抗疲劳性能、界面强度),为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方式提供新的视角和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微观实验 宏观实验 综合性能
原文传递
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季节 索智 +2 位作者 文博 石越峰 徐世法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30,共6页
为评价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建立了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模型,计算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之间的粘附功,构建能量参数EP1和EP2,利用能... 为评价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建立了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模型,计算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之间的粘附功,构建能量参数EP1和EP2,利用能量参数的大小来分析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无水条件下,温拌剂的加入可以提高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能力;但在有水条件下,温拌剂对水的敏感性极强,其加入使得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能力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集料界面 粘附模型 粘附能力 能量参数 温拌剂
原文传递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沥青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娟 贺文 +3 位作者 赵勖丞 李帅辉 卢真真 丁哲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32-4449,共18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模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总结了沥青分子模型、老化沥青模型、集料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基质沥青模型的验证方法。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探讨了沥青的性质与性能、沥青的扩散现象、改性剂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模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总结了沥青分子模型、老化沥青模型、集料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基质沥青模型的验证方法。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探讨了沥青的性质与性能、沥青的扩散现象、改性剂对沥青的改性作用、沥青老化与再生以及沥青与集料的界面相互作用。MD模拟方法能够预测沥青材料的性能,包括基质沥青的力学性能、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自愈合性能,基质沥青与改性剂的相容性以及沥青与集料界面的力学性能、黏附性等性能,架起了宏观和微观行为之间的桥梁,为MD模拟在沥青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指导。但MD模拟在沥青体系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初始模型的建立、力场的优化和模型验证等,目前分子动力学模拟只关注沥青材料与改性剂之间的物理作用,缺少对两者之间化学作用的研究。此外,分子动力学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目前只限于沥青与集料界面之间的研究。最后,对MD模拟在沥青体系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未来需要使用MD方法来研究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沥青与改性剂的界面模拟以及多种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还需要探究多种因素(如裂缝宽度、改性剂、温度和再生剂)共同作用下对沥青自愈合性能的影响,为了探究沥青与改性剂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建议结合量子力学等其他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在沥青混合料方面建议结合有限元等模拟方法来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分子模拟 分子动力学 动力学模型 沥青-集料界面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两集料间沥青的拉伸黏附机理 被引量:6
5
作者 潘伶 张晋铭 +1 位作者 吕志田 林旭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4-1059,1122,共7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建立了两集料间沥青的模型,研究了拉伸速率、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拉伸应力-位移曲线的影响,从原子尺度分析了沥青-集料界面的拉伸破坏形式和黏附机理,同时通过拟合拉伸应力-位移曲线,提出了适用于宏观数值分析... 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建立了两集料间沥青的模型,研究了拉伸速率、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拉伸应力-位移曲线的影响,从原子尺度分析了沥青-集料界面的拉伸破坏形式和黏附机理,同时通过拟合拉伸应力-位移曲线,提出了适用于宏观数值分析的内聚力模型.结果表明:当拉伸应力超过应力峰值后,沥青-集料的破坏由以黏附破坏为主转变为以黏聚破坏为主;拉伸速率越大,应力峰值越大;温度越高,应力峰值越小;沥青在拉伸应力达到应力峰值之前保持弹性状态,此时变形可逆,当拉伸应力超过应力峰值后,受到的损伤不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拉伸作用 黏附机理 内聚力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PPA复合改性对沥青-集料黏附及其水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育名 张凯 +5 位作者 郭云龙 岳浩 王迪 彭竹仪 刘朝晖 魏建国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7-330,共14页
为探究多聚磷酸(PPA)对沥青-集料之间黏附及其水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以基质沥青、PPA改性沥青、SBS/PPA和SBR/PPA复合改性沥青与石灰岩、玄武岩和花岗岩集料组合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案。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沥青-集料界面模型,... 为探究多聚磷酸(PPA)对沥青-集料之间黏附及其水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以基质沥青、PPA改性沥青、SBS/PPA和SBR/PPA复合改性沥青与石灰岩、玄武岩和花岗岩集料组合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案。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沥青-集料界面模型,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以及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探究了PPA掺加后对沥青-集料黏附及其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A改性剂的添加,沥青表面自由能显著增大,沥青与集料间黏附功提高,交互能力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更优;通过3种集料的试验结果对比,发现碱性集料对改性沥青-集料的黏附与水稳定性改善效果更好;PPA加入后,使SBS、SBR聚合物改性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功略有下降,但综合水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推荐采用SBS/PPA复合改性沥青及石灰岩集料进行混合料组合设计,此组合可以得到最佳的黏附性及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 试验分析 黏附性能 水稳定性 沥青-集料界面
原文传递
湿热环境下海盐侵蚀对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的损伤效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志刚 李浩嘉 +1 位作者 刘鑫 贺文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0-1439,共10页
为研究海盐湿热耦合作用对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的损伤效应,分析了盐溶液类型、浓度、浸泡时间对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抗拉强度、沥青膜剥落率、自愈能力以及自愈后水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盐湿热环境下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 为研究海盐湿热耦合作用对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的损伤效应,分析了盐溶液类型、浓度、浸泡时间对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抗拉强度、沥青膜剥落率、自愈能力以及自愈后水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盐湿热环境下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沥青膜厚度为6μm的沥青-集料试样抗拉强度最大,可作为后续模拟试验的标准试样;随着盐侵蚀时间的延长,沥青-集料试样抗拉强度逐渐减小,沥青膜剥落率逐渐上升,并且在前期变化速率较大,之后逐渐趋于稳定;60℃高温烘干能够有效地恢复沥青-集料的界面强度,但因集料表面受到溶液的侵蚀,自愈之后的水稳定性明显下降,海盐溶液的腐蚀性越强,水稳定性越差;溶液的综合剥落功越大,沥青-集料试样抗拉强度越高,沥青膜剥落率越低,说明海盐溶液的腐蚀特征和表面张力特征均会影响其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沥青混凝土 沥青-集料界面体系 盐侵蚀 抗拉强度 损伤机理
下载PDF
Improvement Mechanism of Adhesion Performance of Anti-stripping Agents and Coupling Agents on Asphalt-Aggregate Interface Based on Molecular Dynamics
8
作者 SONG Jing XIE Jianguang DAI Zexinyu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S01期111-120,共10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mechanism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performance of the asphalt-aggregate interface with two anti-stripping agents and two coupling agents.The investigation of contact behavior between variou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mechanism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performance of the asphalt-aggregate interface with two anti-stripping agents and two coupling agents.The investigation of contact behavior between various asphalt-aggregate surfaces was conduct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s.The interaction energy and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were employed as the parameters to analyze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s of anti-stripping agents and coupling agents on the asphalt-aggregate interface.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hesion at the asphalt-aggregate interface could be strengthened by both anti-stripping agents and coupling agents.Anti-stripping agents primarily improve adhesion through the reinforcement of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while coupling agents primarily upgrade adhesion by strengthening the van der Waals.Hence,the molecular dynamics modeling and calculation technique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tilized to elucidate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asphalt-aggregate interface through the use of anti-stripping agents and coupling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aggregate interface adhesion performance anti-stripping agents coupling agents molecular dynamics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老化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愈合行为研究
9
作者 乔建刚 张帅泽 李海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3,共8页
从微观角度分析沥青老化后与集料界面粘附愈合行为,采用Materials Studio 2020软件,分别构建老化沥青、集料、老化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愈合模型,从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溶解度参数验证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再生剂... 从微观角度分析沥青老化后与集料界面粘附愈合行为,采用Materials Studio 2020软件,分别构建老化沥青、集料、老化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愈合模型,从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溶解度参数验证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再生剂类型和温度变化对老化沥青-集料粘附愈合模型的界面相对浓度、粘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老化沥青模型参数合理,能够表征真实老化沥青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界面相对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温度为298 K时达到最大;界面相对浓度由大到小对应的再生剂类型依次为R2>R1>R4>R3,链状、小分子量再生剂对界面相对浓度提升幅度最大;温度和再生剂通过改变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附能,影响模型愈合速率,范德华势能是影响界面模型粘附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愈合 粘附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界面相对浓度 老化沥青-集料界面
下载PDF
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的测试方法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凯聆 王端宜 方秋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0,共9页
表面脱粒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会对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路用性能产生极大不利影响。为解决沥青路面脱粒预测和敏感性分析所需要的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实测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摆式冲击试验的测试方法,通过对“集料-沥青-集料”试件施加... 表面脱粒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会对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路用性能产生极大不利影响。为解决沥青路面脱粒预测和敏感性分析所需要的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实测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摆式冲击试验的测试方法,通过对“集料-沥青-集料”试件施加横向剪切冲击荷载,使得沥青与集料界面发生破坏并测试其断裂能。研究中对温度、沥青种类、集料类型、水、矿粉等因素对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可作为评价沥青-集料界面性能的指标,综合体现了沥青-集料粘附性能和沥青内聚性能,以及不同温度、荷载条件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的力学特性;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逐渐提高,沥青内聚性能逐渐降低;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界面断裂能明显大于基质沥青,但两种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界面断裂能除峰值外差异不显著;集料类型对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的影响不具有显著规律;在各个温度下水都会使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发生衰减;在沥青中加入矿粉会使界面断裂能下降,基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最佳粉胶比范围,并不一定对沥青-集料界面性能起到积极影响。摆式冲击试验所测定的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不仅可以作为定量评价沥青材料与集料界面性能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脱粒病害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材料参数,为脱粒病害的预测和敏感性分析提供判断依据,从而为沥青路面抗脱粒精准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表面脱粒 沥青-集料界面 断裂能
下载PDF
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志田 潘伶 +1 位作者 张晋铭 林旭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9-815,834,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集料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性能的影响,计算沥青的粘聚功和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功。结果表明,沥青密度、表面自由能、内聚能密度和溶解度等的模拟值与试验测量值一致;当温度为273 K时,沥青...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集料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性能的影响,计算沥青的粘聚功和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功。结果表明,沥青密度、表面自由能、内聚能密度和溶解度等的模拟值与试验测量值一致;当温度为273 K时,沥青的表面自由能和粘聚功最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范德华力对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和粘附性能起主要作用。氧化物与沥青之间的粘附功从大到小依次为:CaO>Al_(2)O_(3)>MgO>Fe_(2)O_(3)>SiO_(2);三种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功从大到小依次为:粗闪长岩>辉长岩>花岗岩,碱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强度比酸性集料的大。当温度为298 K时,沥青-集料界面粘附功最大,与沥青的粘聚功相近,容易同时发生粘附破坏和粘聚破坏;在其他温度时,沥青的粘聚功大于界面粘附功,主要发生粘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粘聚功 粘附功 粘附破坏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盐浸和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黏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鹏 《交通科技》 202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研究在盐浸和冻融循环影响下的沥青-集料界面性质,根据路面所处环境,考虑盐的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冻融循环循环3个因素对集料-沥青界面拉拔强度和拉拔强度损失率的影响。在室内制备含沥青-集料界面的花岗岩黏合试件,采用万能试验机... 为研究在盐浸和冻融循环影响下的沥青-集料界面性质,根据路面所处环境,考虑盐的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冻融循环循环3个因素对集料-沥青界面拉拔强度和拉拔强度损失率的影响。在室内制备含沥青-集料界面的花岗岩黏合试件,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拔试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的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冻融循环3个因素对吸湿率和拉拔强度有显著影响。在低、中、高温处理后试件的吸湿率和拉拔强度均有所下降。在经过盐溶液浸泡和冻融循环后,试件的拉拔强度损失率均高于纯水浸泡后试件的结果。通过图像识别分析得到盐溶液浸泡和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会引起界面失效模式的变化。在低盐的质量分数(5%~10%)和冻融循环条件下,低温下试件的沥青-集料界面容易发生黏附失效。高盐的质量分数(15%~20%)溶液下的腐蚀效应使得中、高温下试件的沥青-集料界面易发生黏性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盐溶液浸泡 冻融循环 吸湿率 拉拔强度 界面失效模式
下载PDF
施工过程中沥青-集料界面温度应力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凌欢语 孙巍巍 袁峻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6-200,共5页
基于线性弹性理论的基本假设,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沥青混合料在整个拌和到冷却至环境温度过程中在沥青-集料界面产生的温度残余应力情况。计算分析了4种不同特征沥青-集料界面形貌下界面温度应力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沥青... 基于线性弹性理论的基本假设,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沥青混合料在整个拌和到冷却至环境温度过程中在沥青-集料界面产生的温度残余应力情况。计算分析了4种不同特征沥青-集料界面形貌下界面温度应力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集料界面形貌特征是影响界面温度应力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降低界面波形的幅值和增大周期能显著降低界面温度应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界面形貌 温度应力
下载PDF
酸性环境及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的剪切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彦锋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为了探究酸性环境及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的剪切力学行为,设置了4类酸性环境及8种干湿循环周期耦合条件,采用直接剪切试验得到应力-位移曲线,并从抗剪强度、界面滑移量、剪切断裂能等角度分析沥青-集料界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 为了探究酸性环境及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的剪切力学行为,设置了4类酸性环境及8种干湿循环周期耦合条件,采用直接剪切试验得到应力-位移曲线,并从抗剪强度、界面滑移量、剪切断裂能等角度分析沥青-集料界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中性环境下,界面抗剪强度在干湿循环周期下可分为缓慢降低、快速衰退、衰退平衡这3个过程;中酸环境下,第21次干湿循环试验下的界面相对滑移量仍高于0.3 mm;中性环境下,黏附性断裂能主导沥青-集料界面的剪切断裂能,而酸性环境下,黏附性失效消耗的能量与沥青膜内部黏聚性失效消耗的能量相近,黏附性断裂能和黏聚性断裂能共同主导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沥青-集料界面的剪切断裂能;随着循环周期的和酸性强度的增加,临界断裂能与相对滑移量不具备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干湿循环 酸性 剪切试验 应力-位移曲线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理论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微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光军 周恒玉 +1 位作者 刘润喜 《青海交通科技》 2019年第3期54-58,共5页
沥青混合料在承受外界载荷和环境的破坏时,物质的传输和应力的传递都是通过沥青—集料界面,所以其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人员采用多采用表面能理论对其界面的粘附性进行定量的表征,用来衡量界面性能的优劣... 沥青混合料在承受外界载荷和环境的破坏时,物质的传输和应力的传递都是通过沥青—集料界面,所以其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人员采用多采用表面能理论对其界面的粘附性进行定量的表征,用来衡量界面性能的优劣。通过表面能理论分析了影响界面性能的因素,并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对界面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表面能 抗剥落剂
下载PDF
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依煌 胡小弟 +1 位作者 潘攀 白桃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年第4期177-178,181,共3页
本文采用不同的集料,不同的沥青,不同的填料和不同的试验温度,研究这些因素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方形块状钢模与同尺寸的集料一起黏结,并在两块集料之间灌入沥青结合料制备试件,通过反力支架将试验机的压力转化成试件上的拉... 本文采用不同的集料,不同的沥青,不同的填料和不同的试验温度,研究这些因素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方形块状钢模与同尺寸的集料一起黏结,并在两块集料之间灌入沥青结合料制备试件,通过反力支架将试验机的压力转化成试件上的拉力,进而测得沥青-集料界面破坏拉力值,并用此表征界面的黏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辉绿岩与沥青结合料有较好的匹配性;与70#和SBS改性沥青比较,90#沥青与集料有更好的黏结效果;相对其他的填料,矿粉能更好的增强沥青-集料界面的黏结性;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在较低温度时主要表现为黏结破坏,较高温度时表现为内聚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黏附性能 拉拔试验 水损害
下载PDF
压剪耦合条件下沥青-集料界面粘脱滑移特征行为研究
17
作者 邱欣 肖上霖 +2 位作者 杨青 陶珏强 刘智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探求沥青与集料界面间的压剪断裂失效机制,在研发测试加载系统及分析原材料基本物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制作沥青-集料三明治试件,开展了不同影响因素(集料粗糙度、沥青老化、环境温度及加载速率等)下沥青-集料界面的粘脱滑移特征行为研... 为探求沥青与集料界面间的压剪断裂失效机制,在研发测试加载系统及分析原材料基本物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制作沥青-集料三明治试件,开展了不同影响因素(集料粗糙度、沥青老化、环境温度及加载速率等)下沥青-集料界面的粘脱滑移特征行为研究,定量感知了沥青-集料界面的应力传荷与粘脱滑移过程,构建了沥青-集料界面的粘脱滑移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增大粗糙度和法向应力与加快荷载速率能够提升界面抗剪能力与剪切抑制能;沥青老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界面抗剪强度,但降低了界面剪切抑制能;所构建的粘脱滑移本构模型能够表征沥青-集料界面在压剪耦合状态下应力变化三阶段特征.研究成果可为沥青混合料复杂力学行为的细观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混合料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集料界面 粘脱滑移 压剪耦合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