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醋酸乙烯酯/沥青质复合降凝剂对青海含蜡原油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飞 夏雪 +3 位作者 张晓平 李传宪 姚博 孙广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4,共9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不同共混浓度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沥青质颗粒复合降凝剂,通过流变实验和凝点实验,探究EVA/沥青质复合降凝剂对青海原油低温流变性的影响,考察加剂前后原油的结晶特性和蜡晶形貌的变化情况,分析共混浓度对复合降...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不同共混浓度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沥青质颗粒复合降凝剂,通过流变实验和凝点实验,探究EVA/沥青质复合降凝剂对青海原油低温流变性的影响,考察加剂前后原油的结晶特性和蜡晶形貌的变化情况,分析共混浓度对复合降凝剂流变改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质颗粒的引入增强了EVA降凝剂的成核作用,提高了含蜡原油的析蜡点;EVA/ASP复合降凝剂以平均粒径为2μm的复合颗粒形式分散于油相中,在降温过程中为蜡分子提供异相成核模板,进而显著改善析出蜡晶的形貌和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随着复合降凝剂中沥青质质量分数的提高,复合降凝剂作用效果先提高后降低,在50 mg/kg的加剂量下,EVA/10%ASP对含蜡原油具有最佳的流变改善效果,比纯EVA降凝剂凝点进一步降低3℃,胶凝点进一步降低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沥青颗粒 复合降凝剂 流变性
下载PDF
沥青质颗粒在垂直井筒中的运移特征流速 被引量:1
2
作者 罗荣 乔星亚 +3 位作者 杨小辉 熊瑞颖 李宁博 郭继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防止沥青质沉积堵塞油井,需明确垂直井筒内流体携沥青质颗粒运移特性。通过静态沉降试验探究不规则形状沥青质颗粒沉降末速规律,采用垂直井筒液携固流动试验装置研究不同因素对沥青质运移临界流速的影响程度,建立沥青质颗粒沉降末速... 为防止沥青质沉积堵塞油井,需明确垂直井筒内流体携沥青质颗粒运移特性。通过静态沉降试验探究不规则形状沥青质颗粒沉降末速规律,采用垂直井筒液携固流动试验装置研究不同因素对沥青质运移临界流速的影响程度,建立沥青质颗粒沉降末速和运移临界流速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沥青质表面不均匀性增大了沉降阻力,使沉降等效直径小于颗粒实测粒径;运移临界流速与颗粒粒径成正比、与液相黏度成反比,颗粒体积分数对运移临界流速影响较小;相同条件下流体携沥青质运移临界流速为沉降末速的1.18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井筒 沉降等效直径 沉降末速 临界流速 沥青颗粒
下载PDF
基于DPM模型的水平井水平段沥青质颗粒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高晓东 董平川 +2 位作者 陈舜 韩要潭 黄刚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4,共7页
针对沥青质颗粒在水平井井筒的沉积问题,本研究采用Fluent中的DPM模块追踪沥青质颗粒在油管中的运动轨迹,采用realizable k-e模型对尺寸为10~100μm的沥青质颗粒在水平井筒内壁的沉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重力、Saffman力以及阻力作用下,... 针对沥青质颗粒在水平井井筒的沉积问题,本研究采用Fluent中的DPM模块追踪沥青质颗粒在油管中的运动轨迹,采用realizable k-e模型对尺寸为10~100μm的沥青质颗粒在水平井筒内壁的沉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重力、Saffman力以及阻力作用下,黏度、颗粒尺寸以及流速对沥青质颗粒沉积速率的影响。CFD模拟结果表明:(1)层流阶段,沉积速率随着黏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主要是因为层流阶段,流体流动较平稳,使得管壁附近速度梯度减小,Saffman升力降低引起的,而在湍流阶段,当黏度从0.001 2 Pa·s增加至0.012 Pa·s时,沥青质沉积速率会缓慢增加;当黏度从0.012 Pa·s增加至0.053 Pa·s,沉积速率和沉积百分数会随之下降;(2)当颗粒直径为10~100μm时,沥青质颗粒沉积百分数和沉积速率会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3)当速度为0.3~2 m/s时,沥青质颗粒沉积百分数和沉积速率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为水平井井筒中的沥青沉积行为指明了方向,认为合理控制井筒中流体速度、黏度和颗粒直径可作为去除井筒沥青质沉积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水平段 沥青颗粒 DPM模型 黏度 沉积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