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沟壑密度提取算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韦中亚 周贵云 罗万勤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27,共4页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程度的重要因子 ,在土壤侵蚀、地貌演变等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沟壑密度提取算法 ,从TM影像中提取沟谷线信息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土壤侵蚀评价中下垫面表征因子提取问题。并以黄河流域某小...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程度的重要因子 ,在土壤侵蚀、地貌演变等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沟壑密度提取算法 ,从TM影像中提取沟谷线信息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土壤侵蚀评价中下垫面表征因子提取问题。并以黄河流域某小流域沟壑密度的计算作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旧社会密度 数学形态学 TM影像 地表破碎程度 沟谷线 提取算法 土壤侵蚀 遥感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黄土高原坝系拓扑关系数据模型研究
2
作者 杨朴 史明昌 +1 位作者 黄兆伟 李团宏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37,43,共3页
通过分析坝与沟系之间的关系,采用面向对象的G IS数据模型设计方法,得到了能够支持绝大多数G IS平台数据结构的用于建立坝系动态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并描述了基于此模型建立坝系拓扑的方法。该研究充分考虑了坝系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坝... 通过分析坝与沟系之间的关系,采用面向对象的G IS数据模型设计方法,得到了能够支持绝大多数G IS平台数据结构的用于建立坝系动态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并描述了基于此模型建立坝系拓扑的方法。该研究充分考虑了坝系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坝与坝之间的水沙调配关系,为坝系的规划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线 坝系 面向对象 拓扑关系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大别山区DEM的制作及其沟谷的提取
3
作者 王秀云 黄淑玲 +1 位作者 袁新田 陈晔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21-23,59,共4页
介绍了利用地形图矢量化等高线制作DEM的过程以及利用坡面径流模型提取沟谷线的原理。借助GIS软件,以安徽境内的大别山区为例,完成了研究区的DEM建立与沟谷线的提取,并指出了研究结果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大别山区 坡面径流模型 DEM 沟谷线
下载PDF
地震勘探弯线技术在巨厚黄土塬区沟谷条件下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文忠 田雪丰 梁延广 《中国煤田地质》 2007年第6期65-66,69,共3页
陇龙地区的地形特征一是冲沟纵横交错,沟壁陡立;二是黄土层厚度大,潜水位深。该区地震勘探具有地震波衰减快、干扰波强、信噪比低、施工困难等特点。通过实验,在该区不同地形条件下使用不同激发方式,并采用弯线观测系统及大偏移距,有效... 陇龙地区的地形特征一是冲沟纵横交错,沟壁陡立;二是黄土层厚度大,潜水位深。该区地震勘探具有地震波衰减快、干扰波强、信噪比低、施工困难等特点。通过实验,在该区不同地形条件下使用不同激发方式,并采用弯线观测系统及大偏移距,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S/N和分辨率,使野外地震记录达到了地震地质解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黄土塬 沟谷线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基于DEM自动提取泥石流沟谷边缘线算法的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一川 秦军 《四川测绘》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很多泥石流流域侵蚀程度的描述量,与冲沟的边缘长度有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M自动提取沟边缘线的算法。提取步骤分为DEM平滑去除洼地、判断沟谷中心线、去短枝、初步提取边缘线、细化等几个步骤。最后按照这一方法以成昆铁路沿线的... 很多泥石流流域侵蚀程度的描述量,与冲沟的边缘长度有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M自动提取沟边缘线的算法。提取步骤分为DEM平滑去除洼地、判断沟谷中心线、去短枝、初步提取边缘线、细化等几个步骤。最后按照这一方法以成昆铁路沿线的普歪沟为实验区,提取了一条泥石流沟的沟谷边缘线。并将其与同一图像目视解译勾绘的沟谷边缘线比较,表明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将沟的边缘线提取出来,而且提取出的边缘线更能够表现沟的细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边缘线 数字高程模型(DEM) 泥石流
下载PDF
沟谷弯线采集技术在许家塬二维地震项目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磊 《智能城市》 2018年第15期54-55,共2页
许家塬勘查区是陇东黄土高原东南部。地貌主要由黄土高原、山谷阶地和低丘组成。整个地区东部高,西部低,北部低,南部低。整个区域的相对高度差为300m。由于沟谷向塬体侵蚀,塬边呈不规则状,区内塬面积相对较小,黄土沟壑纵横,沟壑狭小,沟... 许家塬勘查区是陇东黄土高原东南部。地貌主要由黄土高原、山谷阶地和低丘组成。整个地区东部高,西部低,北部低,南部低。整个区域的相对高度差为300m。由于沟谷向塬体侵蚀,塬边呈不规则状,区内塬面积相对较小,黄土沟壑纵横,沟壑狭小,沟壑深陡,地形条件复杂。沟谷地带水系相对发育,沟中表层主要有基岩出露;其次为第三系红土层、次生黄土、卵砾石层、淤泥,覆盖均相对较薄,在水中或者淤泥激发可以取得较好的地震原始记录,为后面的资料处理解释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沟谷线 数据处理技术 资料解释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