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沙漠与黄土记录——以光释光年代为基础的直接对比 被引量:73
1
作者 鹿化煜 周亚利 +3 位作者 J.Mason T.Stevens 弋双文 J.Swinehart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8-894,共7页
中国北方有约200×10^4km^2的面积被黄土、沙漠和荒漠戈壁沉积物覆盖,这些地区堆积物的形成变化与第四纪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关于中国北方沙漠与黄土记录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研究不少,但是,由于受到方法和条件等限制,系统的(... 中国北方有约200×10^4km^2的面积被黄土、沙漠和荒漠戈壁沉积物覆盖,这些地区堆积物的形成变化与第四纪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关于中国北方沙漠与黄土记录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研究不少,但是,由于受到方法和条件等限制,系统的(高密度的)和独立的年代学工作比较薄弱,从而使诸多已经发表的关于沙漠-黄土记录的亚轨道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结论受到质疑。文章通过对黄土高原代表性的4个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剖面以及毛乌素、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的20多个末次冰期-全新世的沙-砂质古土壤剖面的研究,获得了150多个独立的光释光年龄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200多个样品的粒度、有机质含量和磁化率数据,重建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北方气候变化过程,对比分析沙地与黄土古气候记录的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古气候在57.5—52.5kaB.P.相对干旱,41.5—37.3kaB.P.相对湿润,26—22kaB.P.逐渐干旱,22—18kaB.P.极端干旱,15—10kaB.P.干旱,10—8kaB.P.为干旱减弱的时期,8.0—2.4kaB.P.相对湿润,而2.4kaB.P.以来气候为相对干旱。其间,在8.0—2.4kaB.P.的湿润时期有几次干旱事件,而2.4kaB.P.以来气候变化频繁。具有独立年代控制的黄土和沙漠记录表明,中国北方的气候变化对轨道时间尺度的太阳辐射变化有大约3—4ka的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晚第四纪 全新世 古气候变化 沙漠沙地 黄土
下载PDF
1961-2019年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侯承志 黄丹青 +3 位作者 桂东伟 雷加强 鹿化煜 徐志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95-1505,共11页
本文利用1961—2019年中国北方沙漠沙地腹地和周边地区61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等观测数据,选取了通用的24种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61—2019年,中... 本文利用1961—2019年中国北方沙漠沙地腹地和周边地区61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等观测数据,选取了通用的24种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61—2019年,中国北方沙漠沙地增温趋势明显,不同的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显著,并且空间差异较小。其中,气温极值指数显著上升,并且年极端低温的上升幅度最大。霜冻日数、冷昼日数等极端冷事件显著减少,夏日日数、暖昼日数等极端暖事件显著增加。②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极端降水指数的年际波动较大,并且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增东减”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其中,西部沙漠的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显著增加,一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等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也显著增加。而东部沙地的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③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特征与中国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变化幅度大多超过了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全球陆地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幅度。④北极涛动(AO)对东部沙地极端低温和极端冷事件的变化有显著影响。近几十年来东亚夏季风的减弱是导致东部沙地极端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西部沙漠极端降水的增加可能受到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沙地 极端气候 区域差异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与河流景观格局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小妹 严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98-1208,共11页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ArcGIS技术,选择中国北方10个流域及其12个沙漠/沙地,并以西部的和田河和东部的西辽河为典型研究区,在流域与沙区、河道与沙丘两个尺度上,选取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中国北方干旱、半...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ArcGIS技术,选择中国北方10个流域及其12个沙漠/沙地,并以西部的和田河和东部的西辽河为典型研究区,在流域与沙区、河道与沙丘两个尺度上,选取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沙漠/沙地景观与廊道景观(河流)的空间镶嵌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流域与沙区尺度上,内流区较外流区沙区景观类型复杂,景观破碎度较小,外流区沙区景观结构较为相似;内流区沙区景观指数自西向东呈现出"景观破碎度递增、景观结构复杂性递减"的规律。在河道与沙丘尺度上,在缓冲带范围内,和田河较西辽河沙丘景观类型复杂,景观破碎度较小;景观指数随河道距离的变化呈现出"景观破碎度随距河道距离的加大而逐渐递减,丰富度指数随距河道距离的加大而呈阶梯状递增"的规律;从沙丘斑块类型景观指数上看,西辽河以固定、半固定的简单型沙丘为主,和田河以流动的综合型沙丘为主。主导的沙丘类型景观距离河道越远,面积比例越小,不同沙丘类型的水平景观破碎度随河道距离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沙地 河流 景观格局指数 中国北方地区 和田河 西辽河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沙漠和沙地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鹿化煜 郭正堂 《中国基础科学》 2015年第2期3-8,共6页
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沙漠和沙地经历了气候由冷干向暖湿的变化以及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的急剧增强,地表沉积和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对最近21ka以来中国沙漠和沙地... 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沙漠和沙地经历了气候由冷干向暖湿的变化以及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的急剧增强,地表沉积和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对最近21ka以来中国沙漠和沙地环境演化的特征、影响机制以及自然与人为因素的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末次盛冰期,中国沙漠和沙地的流沙面积扩张了10%—270%;在全新世暖期,中国西部沙漠的流沙面积缩小了5%—20%,中部-东部沙地基本被植被覆盖、流沙固定。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沙地地区的影响急剧增强,证据显示,现代的流沙活动受到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进一步的分析有望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变化的贡献。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要加强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定量重建、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机制、沙漠和沙地对气候变率响应的敏感性以及粉尘释放的定量评估等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 中国沙漠沙地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沙漠(沙地)地理底图绘制与地表动态过程分析——基于3S技术的新结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朱芳莹 鹿化煜 +5 位作者 张文超 陈英勇 曾琳 徐志伟 张瀚之 东丽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5,共9页
本文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简称3S技术),通过对有关中国沙漠(沙地)遥感资料、主题地图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制作了新的中国沙漠(沙地)地理底图数据库。结合气候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漠(沙地)的环境特点,为重建末次盛... 本文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简称3S技术),通过对有关中国沙漠(沙地)遥感资料、主题地图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制作了新的中国沙漠(沙地)地理底图数据库。结合气候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漠(沙地)的环境特点,为重建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沙漠(沙地)环境格局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中国沙漠(沙地)时空分布和变化的分析,认为水分条件的差异,尤其是相对湿度的差异,对中国沙漠(沙地)的地貌过程、植被与土壤类型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沙漠(沙地) 地理底图 地表动态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