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4
1
作者 李耀辉 张存杰 高学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5-723,共9页
利用选取的西北5省(区)以及内蒙古西部(110°E以西)分布均匀的127个气象站1960—2000年41a逐月大风出现日数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北地区大风的空间、时间特征,并具体分析了大风与沙尘暴的时空关系,揭示了西北地区大风分布的一些新事实... 利用选取的西北5省(区)以及内蒙古西部(110°E以西)分布均匀的127个气象站1960—2000年41a逐月大风出现日数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北地区大风的空间、时间特征,并具体分析了大风与沙尘暴的时空关系,揭示了西北地区大风分布的一些新事实。西北大风天气可划分为较少区(年均大风日数小于10d)、较多区(年均大风日数10~50d)、多发区(年均大风日数50~100d)和频发区(年均大风日数大于100d)。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为大风较多区,占总站数的61 4%,大风频发区分布最小;大风最频繁发生的地方在新疆西北部的阿拉山口,年平均大风日数超过160d,平均不到3d就有一次大风天气,大风日数最少的地方是陕西北部延安,平均每年发生大风天气的日数不到1d。大风日数空间分布与地形有很大关系,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以及高山和青藏高原极易出现大风天气。西北地区多数台站近40a来大风呈减少趋势,其中新疆西北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和陕西东部等地区减少最为明显,大风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东北部到青海西部地区,其代表站年均大风日数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以后增加了近3倍,达到190d。总体来讲,西北地区大风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以5月最多,其次是夏季,秋、冬季特别是秋季大风最少;陕西、甘肃中南部夏季大风较多,青海东南部则夏季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天气 沙尘暴 西北地区 时空分布特征 沙源 台站 气象站 夏季 南疆 冬季
下载PDF
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逆转植被的时空格局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继和 马全林 +2 位作者 杨自辉 刘虎俊 詹科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9-733,共5页
在无灌溉条件下,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实现逆转和植被的恢复的降水量要在160mm左右,而方法是沙漠化土地逆转成败的关键之一。明沙嘴采取的从沙源上风向边缘开始的人工辅助措施加封育的治沙实践证明,减少人为干预,主要利用自然力的作用,能达... 在无灌溉条件下,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实现逆转和植被的恢复的降水量要在160mm左右,而方法是沙漠化土地逆转成败的关键之一。明沙嘴采取的从沙源上风向边缘开始的人工辅助措施加封育的治沙实践证明,减少人为干预,主要利用自然力的作用,能达到流沙固定,植被增加,沙漠化土地逆转的目的。人工辅助措施加封育后植被群落在经历约20a的由简单到复杂演变的同时,种的个数、类型、密度、空间格局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土地 封育 人工辅助 植被 干旱区 时空格局 无灌溉条件 沙源 降水量 风向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形成演化初步探讨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伟民 王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1-286,共6页
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形态特征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表明:高大沙山形成发育受沙源、风况、基底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受环境演变的影响较大。受西风环流的控制,沙山下伏地形的起伏不仅能够改变近地表风的运行形式,而且是风沙流运行的障... 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形态特征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表明:高大沙山形成发育受沙源、风况、基底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受环境演变的影响较大。受西风环流的控制,沙山下伏地形的起伏不仅能够改变近地表风的运行形式,而且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气候湿润期(间冰期)沙丘主要通过钙胶结层固定沙丘表面,并增大沙山基底;气候干冷期(冰期)在钙胶结层又发育次一级的沙丘。经过钙胶结固定-加积-再钙胶结固定循环的演化模式,最终发育成高大的复合型沙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演化 巴丹吉林沙漠 西风环流 间冰期 沙源 基底 固定沙丘 发育 育成 气候
下载PDF
沙尘天气影响因子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矫梅燕 牛若芸 +1 位作者 赵琳娜 延昊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6-700,共5页
对比分析了2002年和2003年春季沙尘天气发生的大气环流及地表条件特征,并利用具有风沙物理过程的沙尘数值模拟结果和动力诊断技术,探讨了2002年和2003年典型沙尘天气过程和冷空气过程中大气动力条件的作用。结果表明,沙尘天气的强度、... 对比分析了2002年和2003年春季沙尘天气发生的大气环流及地表条件特征,并利用具有风沙物理过程的沙尘数值模拟结果和动力诊断技术,探讨了2002年和2003年典型沙尘天气过程和冷空气过程中大气动力条件的作用。结果表明,沙尘天气的强度、发生范围主要是由大气的动力条件所决定的,而沙源区地表特征的变化对沙尘天气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沙尘天气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主要决定于沙尘的垂直输送过程。此外,还总结出了沙尘天气中垂直输送水平传输沉降过程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动力诊断 动力条件 源区 大气环流 沙源 冷空气 发生范围 春季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一次沙尘暴过程锋生函数和地表热通量的数值诊断 被引量:34
5
作者 孙军 姚秀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8-494,共7页
沙尘暴是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常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改进的PSU/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 ,对 1995年 5月 16日我国西北地区发生的一次沙尘暴天气个例进行了锋生函数和地表热通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沙尘... 沙尘暴是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常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改进的PSU/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 ,对 1995年 5月 16日我国西北地区发生的一次沙尘暴天气个例进行了锋生函数和地表热通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沙尘暴过程是冷锋在移至我国西北地区时产生的一种强烈锋生过程 ;地表感热通量明显大于地表潜热通量 ;有无地面热通量对比试验表明 ,热力因子在沙尘暴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锋生 强风 沙源 热力不稳定 数值模拟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下载PDF
砾漠大风地区风沙流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尹永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0-39,共10页
1985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新疆吐(鲁番)—鱼(儿沟)段,用自制的集沙仪对多次大风进行了风速与集沙量关系的观测,得到的经验公式为: Q1=1.92e^0.31(V—u) 此式与附近气象站风速资料推算之全年输沙量值极为接近。
关键词 风沙流 砾漠 风速资料 年输沙量 经验公式 起沙风速 雅丹地貌 沙源 风沙物理 三年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物质成分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31
7
作者 钱亦兵 吴兆宁 +3 位作者 石井武政 金井丰 奥村晃史 松久幸敬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8,共7页
大范围对比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分析典型地区沙物质中角闪石的化学组成、石英氧同位素成分和表面微结构等特征,并结合该沙漠的地理环境探讨了不同区域的沙物质来源。
关键词 物质成分 地域性 沙漠 沙源
下载PDF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成因的粒度分析和热发光测年新证据(英文) 被引量:26
8
作者 Steffen Mischke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9-97,共19页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 ,是中国第三大沙漠。过去通常认为该沙漠中沙丘的可能沙源来自附近的各种沉积物和岩石 ,包括弱水河扇的沉积物 ,弱固结的二叠纪页岩、白垩纪砂岩和砾岩以及戈壁阿尔泰的古老岩石。根据对风成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 ,是中国第三大沙漠。过去通常认为该沙漠中沙丘的可能沙源来自附近的各种沉积物和岩石 ,包括弱水河扇的沉积物 ,弱固结的二叠纪页岩、白垩纪砂岩和砾岩以及戈壁阿尔泰的古老岩石。根据对风成砂的粒度观测 ,有证据表明在沙漠内部的风成砂沉积朝东南方向具有较弱的但又确实的变细趋势。这与沙丘横脊线的SW -NE向排列以及坡面的南东指向是一致的。因此 ,可以认为西北部的弱水河冲积扇是巴丹吉林沙漠风成砂的最可能的沙源。在西北部风成床沙覆盖了较老弱水河扇起源的冲积物。这种沉积物的热发光测年范围在 190~ 10 0kaBP之间。由于测量中对沉积物漂白可能不完全以及对其中平均古水含量估算均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由于对沙漠该地区风成作用开始之前堆积的沉积物进行了测年 ,这一数据范围代表了最大的年龄。另外三个风成砂测年结果分别接近 133 6 6和 2 2ka ,代表有关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部风成作用开始的最小年龄。沙漠的沙丘高度平均为 2 0 0~ 30 0m ,但在东南部偶尔可达 4 5 0m。一些学者曾提出风成床沙覆盖了一个陡峭岛山突起的假说 ,来解释这些异常的空间。本次研究发现 ,在研究区之下是一个产状水平的白垩纪扇砾岩和砂岩的台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年 沙丘 热发光 巴丹吉林沙漠 风成砂 台地 沙源 覆盖 北部 农业用水量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原因探讨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仓钰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年第2期30-31,共2页
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入手 ,分析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原因 ,进一步证明了 :沙漠化主要是人造成的 ,也只有人类才能够控制它。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漠化 沙源 动力条件 人类活动 环境
下载PDF
近40a来若尔盖盆地沙丘时空变化 被引量:23
10
作者 魏振海 董治宝 +1 位作者 胡光印 逯军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2,共7页
在野外考察基础上对1966年地形图和1977年、1994年、2001年、2006年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并以沙丘面积增加/减少数量、沙丘面积年均增长率、沙丘分布重心等指标来分析1966—2006年间沙丘时空变化。结果显示,沙丘扩张,分布重心向东南偏... 在野外考察基础上对1966年地形图和1977年、1994年、2001年、2006年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并以沙丘面积增加/减少数量、沙丘面积年均增长率、沙丘分布重心等指标来分析1966—2006年间沙丘时空变化。结果显示,沙丘扩张,分布重心向东南偏移。沙丘扩张主要源于沙源扩展,包括河漫滩与江心洲出露面积增加、草地退化沙质土壤出露、湖泊干涸湖底裸露、沼泽疏干。气象数据与人文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沙源扩展与近年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人口增长、牲畜增加有关。沙丘分布重心向东南偏移是因为起沙风主导风向为西风、北风及西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 沙源 重心 若尔盖盆地
原文传递
北京平原地区裸露土地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效逑 谭文垦 +2 位作者 刘大平 郭玉泉 潘卫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8-20,25,共4页
利用 2 0 0 0年冬季和 2 0 0 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 TM影像数据 ,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 ,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 ,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 5 .5倍。在各类裸地中 ,以裸露农田的... 利用 2 0 0 0年冬季和 2 0 0 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 TM影像数据 ,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 ,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 ,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 5 .5倍。在各类裸地中 ,以裸露农田的面积最大 ,成为导致北京冬、春季节沙尘污染最重要的本地沙源。此外 ,沙荒地、建筑工地和其他裸地是引起局部地区沙尘污染的本地沙源。为了控制北京地区的沙尘污染 ,需要建立城市森林体系和调整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土地 沙源 遥感 北京 平原地区
下载PDF
山东荣成湾沿岸输沙率及沙嘴的演化动态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永红 庄振业 李学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5,共5页
山东荣成湾发育了 NEE- SWW向约 10 km长的沙坝 ,通过沿岸输沙率的计算、沙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荣成湾沙坝的主要沙源为海底来沙和海岸来沙 ,其沿岸纵向净体积输沙率为 15 .5 2× 10 4m3/ a,为沙坝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物源基础 ;沙... 山东荣成湾发育了 NEE- SWW向约 10 km长的沙坝 ,通过沿岸输沙率的计算、沙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荣成湾沙坝的主要沙源为海底来沙和海岸来沙 ,其沿岸纵向净体积输沙率为 15 .5 2× 10 4m3/ a,为沙坝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物源基础 ;沙嘴各段输沙率的计算及相应段沙嘴层理剖面分析 ,揭示了沙嘴的动态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输沙率 沙源 沙嘴演化 荣成湾 山东半岛
下载PDF
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得禄 满多清 +2 位作者 朱国庆 魏林源 唐进年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0-1215,共6页
为了研究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摸清风沙运动规律,为丘间低地风沙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使用阶梯式集沙仪对丘间低地风沙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输沙率随沙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风速越大... 为了研究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摸清风沙运动规律,为丘间低地风沙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使用阶梯式集沙仪对丘间低地风沙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输沙率随沙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风速越大,差异越明显,沙源丰富度和地形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0~80cm范围内,输沙量与风速呈指数函数关系,输沙率与高度呈幂函数关系。丘间低地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在沙源不同距离处均大于1,而且随着风速的增加,λ逐渐增加,风沙流趋向于更加不饱和状态。从近沙源处开始往后,λ基本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间低地 沙源 输沙率 风沙流结构
原文传递
长乐东部沿海及海坛岛风沙地貌发育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方 李祖光 +1 位作者 汪榕光 张文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93-99,共7页
本文探讨长乐东部沿海及海坛岛两地海岸风沙地貌的成因,作者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风况、沙源和地形空间是长乐东部沿海及海坛岛风沙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认为气候变干的趋势和人类活动因素是加速海岸风沙地貌形成的触发因素。
关键词 风沙地貌 沙源 气候变迁 海坛岛
下载PDF
风沙活动强度的常用判断指标及其应用评述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晋昌 苏志珠 胡光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795,共8页
风沙活动是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吹蚀、搬运和再沉积的过程,其强度主要决定于风力和下垫面状况两个因素。对风沙活动强度的判断在防沙和治沙研究中长期应用,近年来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指标之一,尤其是对气候变化和干旱化... 风沙活动是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吹蚀、搬运和再沉积的过程,其强度主要决定于风力和下垫面状况两个因素。对风沙活动强度的判断在防沙和治沙研究中长期应用,近年来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指标之一,尤其是对气候变化和干旱化、沙漠化等研究。列举了国内外常见的18种风沙活动强度的判断指标,对各自的原理、应用方法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并认为沙漠化面积和湖泊沉积记录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判断指标,并且各指标之间缺乏可比性,重新建立一种可适用于不同时空尺度的判断指标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这将对反映风沙活动的演变历史、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指示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环境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活动强度 风力 沙源 沙尘暴 沉积记录
原文传递
戈壁地区风沙活动对公路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尤全刚 薛娴 +6 位作者 王涛 赵发章 张伟民 刘光琇 俎瑞平 韩邦帅 连富铖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5,共7页
安西至嘉峪关一级公路建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地区。为了预测和防止公路建成后风沙活动对公路本身以及对行车安全带来的危害,基于野外调查、风况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实地风沙观测,对公路沿线的风沙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研... 安西至嘉峪关一级公路建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地区。为了预测和防止公路建成后风沙活动对公路本身以及对行车安全带来的危害,基于野外调查、风况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实地风沙观测,对公路沿线的风沙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绝大部分区域地貌为沙砾质戈壁,在戈壁面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不易起沙,而已退化的灌丛沙堆是造成公路风沙危害的直接沙源;②起沙风的风向在安西县主要为东风,而在玉门市西风为优势风。研究区沙源和优势风向的确定为安嘉公路风沙危害防护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公路 沙源 风场 危害评价
原文传递
青海省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锡福 《青海气象》 2001年第2期14-19,共6页
本文对1961~1999年青海省沙尘暴的空间、时间分布及90年代以来影响青海省的两次大范围沙尘暴的天气形势背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做了分析。
关键词 沙源 沙尘暴 成因 青海 时空分布 热力不稳定 天气形势背景
下载PDF
若尔盖盆地沙丘形成分布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魏振海 董治宝 +1 位作者 胡光印 逯军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5-1042,共8页
应用遥感数据、DEM数据、野外采样数据和气象数据探讨若尔盖盆地沙丘形成分布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现代河相沉积物与活化出露的古河相湖相沉积物是重要沙源,风动力条件与沙源的时空结合在堆积床面形成沙丘,... 应用遥感数据、DEM数据、野外采样数据和气象数据探讨若尔盖盆地沙丘形成分布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现代河相沉积物与活化出露的古河相湖相沉积物是重要沙源,风动力条件与沙源的时空结合在堆积床面形成沙丘,沙丘主要分布在河谷与丘陵山坡。沙丘分布随海拔高度增加面积减少,随坡度增大面积下降。河谷沙丘坡度小,主导坡向也不突出。丘陵沙丘坡度相对较大,以分布在斜坡和缓坡为主;主导坡向相对突出,主要分布在背风坡的东坡、东南坡。在沙源地下风方向随距离增大沙丘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小,分选性变好。沙丘形成是沙源、风动力、堆积床面三者耦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耦合既表现在时间上,也表现在空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 沙源 坡度 坡向 若尔盖盆地
原文传递
风沙运动理论体系的创建与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显科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确定风、沙源、风沙流、下垫面和沙地地表形态是构成风沙运动体系的5个基本要素。确定风速的强弱、沙粒的走停、气流含沙量的盈亏、下垫面的扬抑作用和沙地地表的蚀积变化是这些基本要素各自参与风沙运动的主要表现特征。这些表现特征... 确定风、沙源、风沙流、下垫面和沙地地表形态是构成风沙运动体系的5个基本要素。确定风速的强弱、沙粒的走停、气流含沙量的盈亏、下垫面的扬抑作用和沙地地表的蚀积变化是这些基本要素各自参与风沙运动的主要表现特征。这些表现特征都能一分为二,于是10个对立侧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风沙运动发展变化的总体。系统地研究这些侧面的组合关系、揭示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演变机理,进而依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序,将其串联成一体,并绘出图式,这样便形成了名之曰 强、弱、扬、抑、走、停、盈、亏、蚀、积十纲辩证"的风沙运动理论体系。其中 强、弱、走、停、盈、亏、蚀、积八纲辩证"是本理论体系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运动体系 沙源 风沙流 下垫面 沙地地表形态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沙尘暴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彩贇 韩致文 李爱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6-1652,共7页
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主要沙尘暴中心和黄土沉积的物源区之一,在中国北方乃至欧亚大陆自然环境和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沙尘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 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主要沙尘暴中心和黄土沉积的物源区之一,在中国北方乃至欧亚大陆自然环境和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沙尘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沙尘暴过程及数值模拟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阐明了沙尘暴的成因,进而总结了沙尘暴孕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沙尘暴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源 沙漠化 沙尘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