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庵观女子教育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大为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2,共10页
中国古代的庵观女子教育曹大为“中国旧俗,妇女皆禁为学。一则贱女之风,以女子仅为一家之私人,故以无才为德;一则男女既别,不能出于学校以求师。相习成风,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①。康有为《大同书》中这段话大体反映了中国古代女... 中国古代的庵观女子教育曹大为“中国旧俗,妇女皆禁为学。一则贱女之风,以女子仅为一家之私人,故以无才为德;一则男女既别,不能出于学校以求师。相习成风,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①。康有为《大同书》中这段话大体反映了中国古代女子被排斥于学校教育大门之外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习成风 《大同书》 学校教育 比丘 佛道 女丹 沙弥 讲经 禅定 墉城集仙录
原文传递
沙弥戒与沙弥的类别——戒学讲座之五 被引量:1
2
作者 净慧 《法音》 1988年第9期11-14,共4页
何谓沙弥沙弥尼佛教的出家人共有五种,本文只能先谈三种,那就是沙弥、沙弥尼、式又摩尼。在律典中,通常称此三种为三小众。因为从大体上说,二十岁以前的出家男女,不得受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虽然三小众的年龄,并不限止在二十岁以前。因此,... 何谓沙弥沙弥尼佛教的出家人共有五种,本文只能先谈三种,那就是沙弥、沙弥尼、式又摩尼。在律典中,通常称此三种为三小众。因为从大体上说,二十岁以前的出家男女,不得受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虽然三小众的年龄,并不限止在二十岁以前。因此,一则是年岁小,二则是戒的等级小,所以称为小众。现在,我们先说沙弥的问题。沙弥戒与沙弥尼戒是相同的十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弥 沙弥 比丘 僧团 受持 三衣 杂阿含经 式叉摩那 善见律
原文传递
式叉摩那尼戒刍议
3
作者 释明圣 《法音》 2021年第11期28-33,共6页
佛制女众出家受具,在沙弥尼十戒之后,必须经过式叉摩那尼二岁学戒。然如此重要的一步,却在中国佛教这条历史长河中沉沉浮浮,有时被想起,有时被遗忘。如今,恰逢盛世,戒法兴隆,式叉摩那尼戒法逐渐被实行,但因为沉没太久,导致很多出家僧众... 佛制女众出家受具,在沙弥尼十戒之后,必须经过式叉摩那尼二岁学戒。然如此重要的一步,却在中国佛教这条历史长河中沉沉浮浮,有时被想起,有时被遗忘。如今,恰逢盛世,戒法兴隆,式叉摩那尼戒法逐渐被实行,但因为沉没太久,导致很多出家僧众,对此认识的还不够清晰,重视程度也还不够。故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式叉摩那尼戒法的梳理,可以使更多的出家女众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法 沙弥 式叉摩那 出家 十戒 佛教 被遗忘 重视程度
原文传递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国首个沙弥尼漫画系列“曹山动漫”创作纪实
4
作者 《佛教文化》 2020年第2期66-73,共8页
禅直指人心。这恰好与现在的读图时代,还有人们喜欢短小精悍,拒绝长篇累牍的阅读习惯,非常相应。经典与现代之间的阻隔不仅是古文对现代文之间的阅读差案件,更有生活方式的天差地别。寻求佛法经典的现代化表达,也是“禅趣”需要承担的... 禅直指人心。这恰好与现在的读图时代,还有人们喜欢短小精悍,拒绝长篇累牍的阅读习惯,非常相应。经典与现代之间的阻隔不仅是古文对现代文之间的阅读差案件,更有生活方式的天差地别。寻求佛法经典的现代化表达,也是“禅趣”需要承担的责任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 读图时代 直指人心 沙弥 天差地别 长篇累牍 阅读习惯
原文传递
式刹摩那、中国比丘尼和戒律
5
作者 D·阿摩那斯里·威尔那特拉 王晓东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具足戒 南传佛教 沙弥 僧团 僧伽 波逸提 四分律 波罗提木叉 比丘 大长老
原文传递
和尚也有等级
6
作者 王冠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17年第1期22-22,31,共2页
和尚也是有等级的。深山里就有这样一座寺庙,和尚很多,大大小小足有99人。其中长老有8人,有的是方丈、有的是主持,他们只管诵经念佛,其他事一概不做。另外的和尚不是比丘尼就是沙弥尼,他们除了念经以外,还要做其他工作,其中有77人要做... 和尚也是有等级的。深山里就有这样一座寺庙,和尚很多,大大小小足有99人。其中长老有8人,有的是方丈、有的是主持,他们只管诵经念佛,其他事一概不做。另外的和尚不是比丘尼就是沙弥尼,他们除了念经以外,还要做其他工作,其中有77人要做各种杂活,还有77人要种地。小朋友,你知道这些和尚中,有多少人既要种地,又要做杂活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弥 参考答案
下载PDF
弘传戒法开新篇──记云居山真如寺九四秋季传戒法会
7
作者 清远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云居山真如寺 弘传 戒法 汉传佛教 虚云纪念堂 圣一法师 一诚法师 弘扬佛法 沙弥 老和尚
原文传递
荒野意象(二首)
8
作者 荒野 《天涯》 1992年第1期56-57,共2页
~~
关键词 越布 甲首 醉树 华要 色微 创世 石乳 三戒 沙弥 无子
原文传递
戒学讲座之六——式叉摩尼的种种
9
作者 净慧 《法音》 1988年第10期9-11,共3页
什么叫做式叉摩尼式叉摩尼是梵文的音译,中国有好多种译法:式叉、式叉摩那、式叉摩那尼、式叉摩尼,都是指的一种名称;它的意思,则有旧译“学法女”及新译“正学女”的两种。这是佛制女人出家,成为比丘尼之前的必经过程,但又是被中国佛... 什么叫做式叉摩尼式叉摩尼是梵文的音译,中国有好多种译法:式叉、式叉摩那、式叉摩那尼、式叉摩尼,都是指的一种名称;它的意思,则有旧译“学法女”及新译“正学女”的两种。这是佛制女人出家,成为比丘尼之前的必经过程,但又是被中国佛教久已遗忘了的一种名称。所以,晚近以来,多数的佛教徒,对于式叉摩尼的意思,已经不解,且有误解。有人以为在寺中从小戴发修行的女子,便是式叉摩尼。其实,那是不对的,未落发也未改装的女子,仅是居士女的一种,居士分为在家与在寺的男女四种;在家的男女居士,称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在寺的男女居士,称为近住男与近住女,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叉摩那 比丘 四分律 突吉罗 中国佛教 沙弥 戒体 旧译 毗奈耶
原文传递
佛国见闻
10
作者 慕显 《法音》 1982年第4期42-44,共3页
斯里兰卡面积虽小,但就佛教而论,却是一个大国。在65,0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6,500多座寺庙,住有近三万比丘和沙弥。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僧伽罗人,几乎全部都是佛教徒。笔者到这个国家来进修文学和佛教,和某些长老、法师经常接触... 斯里兰卡面积虽小,但就佛教而论,却是一个大国。在65,0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6,500多座寺庙,住有近三万比丘和沙弥。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僧伽罗人,几乎全部都是佛教徒。笔者到这个国家来进修文学和佛教,和某些长老、法师经常接触,在康提大学选修了两门佛教课程,常到校内的僧伽寺就餐,并曾和该庙学僧外出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伽 比丘 庙学 释迎牟 康提 具足戒 摩罗 沙弥 佛祖舍利 大长老
原文传递
福建佛学院开始2016年度招生
11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69,共1页
本刊讯福建佛学院是在福建省政府领导下,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以修学并重为基础的汉语系佛教本科院校。佛学院分男女众二部,男众部设在莆田市南山广化寺内,女众部设在福州市象峰崇福寺内。 一、培养目标:培养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学... 本刊讯福建佛学院是在福建省政府领导下,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以修学并重为基础的汉语系佛教本科院校。佛学院分男女众二部,男众部设在莆田市南山广化寺内,女众部设在福州市象峰崇福寺内。 一、培养目标:培养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学修并重、具足正信、严净毗尼、弘扬正法的现代僧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佛学院 省佛教协会 广化寺 崇福寺 汉语系 本科班 课程设置 市南 沙弥 预科班
原文传递
四众
12
作者 石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5-35,共1页
指佛教教团的四种弟子,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有两种讲法:(一)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二)
关键词 优婆夷 教团 四辈 沙弥
原文传递
授沙弥尼戒
13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i001-i001,共1页
关键词 沙弥
原文传递
福建佛学院预科首届学员毕业
14
《法音》 1985年第2期48-,共1页
中国佛教协会福建分会主办的福建佛学院预科五十三名学员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分别在莆田广化寺和福州崇福寺毕业。首届毕业的学员中,男班毕业学僧十八人。女班毕业学员三十五人(其中沙弥尼、比丘尼二十五人,优婆夷十人)。福建是汉... 中国佛教协会福建分会主办的福建佛学院预科五十三名学员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分别在莆田广化寺和福州崇福寺毕业。首届毕业的学员中,男班毕业学僧十八人。女班毕业学员三十五人(其中沙弥尼、比丘尼二十五人,优婆夷十人)。福建是汉族地区佛教信徒较多的省份之一,历史上高僧辈出。“文革”十年,僧材零落,青黄不接。为了培育年轻一代僧材,省佛协前年初正式开办福建佛学院预科,男班设在广化寺,女班设在崇福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佛学院 广化寺 中国佛教协会 优婆夷 崇福寺 沙弥 佛教信徒 中国佛学院 汉族地区 佛教界
原文传递
和尚·僧·尼·法师·活佛·罗汉·喇嘛
15
作者 谢庚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4年第6期18-18,共1页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而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称和尚。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而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称和尚。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于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被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伽 法住记 十六罗汉 具足戒 师子国 沙弥 噶举派 律藏 尊者 佛教教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