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尘暴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44
1
作者 王式功 董光荣 +2 位作者 陈惠忠 李希良 金炯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9-356,共8页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发展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从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沙尘暴形成原因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沙尘输送及沙尘暴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发展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从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沙尘暴形成原因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沙尘输送及沙尘暴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等几方面 ,对沙尘暴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被引量:219
2
作者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利用 1 971~ 1 996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 ,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 :1 971~ 1 996年 ,除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 ,我国各地沙尘... 利用 1 971~ 1 996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 ,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 :1 971~ 1 996年 ,除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 ,我国各地沙尘暴发生的总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沙尘暴的起源 ,可将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沙尘暴 2类 ;外源型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 2条 ,其中北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西起新疆东部的哈密 ,东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蒙边境 ,西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 ;我国沙尘暴源地主要集中在南疆和北疆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规律 移动路径 源地 年际变化 河西走廓 地面天气图
下载PDF
近45年中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被引量:219
3
作者 周自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7,共9页
 本文利用1954~1998年中国681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近45年我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是扬沙和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其中西北地区是多发区,井有两个明显...  本文利用1954~1998年中国681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近45年我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是扬沙和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其中西北地区是多发区,井有两个明显的高频中心;扬沙和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种类型;45年间除青海、内蒙古和新疆的小部分地区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呈增长趋势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在减少。 进一步分析表明,扬沙、沙尘暴日数与大风日数的年际振荡及多年变化趋势有一致性;70年代以后由大风日数减少所引起的扬沙、沙尘暴减少可能是气候准周期性变化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沙 沙尘暴 东亚冬季风 中国 气象观测资料 西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197
4
作者 王式功 王金艳 +3 位作者 周自江 尚可政 杨德保 赵宗锁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利用筛选的1954~2000年中国338个站沙尘天气资料及相关气候资料,从沙尘天气区划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了我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沙尘天气多发区分别位于以民丰至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和以民勤至吉兰泰为中心的河西地区.不... 利用筛选的1954~2000年中国338个站沙尘天气资料及相关气候资料,从沙尘天气区划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了我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沙尘天气多发区分别位于以民丰至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和以民勤至吉兰泰为中心的河西地区.不同类型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范围不尽相同,其中沙尘暴主要发生在与北方沙漠及沙漠化土地相联系的极干旱、干旱和半干旱区内.扬沙和浮尘天气除了在沙尘暴发生区的绝大部分地区出现外,还向其它邻近地区扩展,如扬沙可向东北地区和东南的黄淮海平原及以南地区扩展;而浮尘天气则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展,可涉及整个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之下,上风方向的中高纬地区,如北疆和东北北部地区,浮尘天气发生甚少.2)全国沙尘暴天气易发区可划分为北疆、南疆、河西、柴达木盆地、河套、东北和青藏等7个亚区.沙尘暴和浮尘在南疆区发生日数最多,而扬沙在河西区发生日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中国 扬尘 乳尘 沙尘暴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近47年中国沙尘暴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97
5
作者 周自江 王锡稳 牛若芸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利用 1 95 4~ 2 0 0 0年中国大陆 6 81个站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近 47年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沙尘暴的易发区 ,其中西北地区是多发区 ;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 ;47年... 利用 1 95 4~ 2 0 0 0年中国大陆 6 81个站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近 47年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沙尘暴的易发区 ,其中西北地区是多发区 ;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 ;47年间除青海、内蒙古和新疆的小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呈增长趋势外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在减少 ;甘肃民勤与新疆和田两个强沙尘暴多发区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的强沙尘暴明显少于 5 0和 70年代 ;2 0 0 0年华北和西北东部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多于 90年代均值 ,但绝大部分地区仍明显少于常年平均值 ;沙尘暴与大风的年际振荡及多年变化趋势有一致性 ,单站相关系数可以达到 0 .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沙尘暴 沙尘暴 时空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日变化 甘肃
下载PDF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81
6
作者 庄国顺 郭敬华 +1 位作者 袁蕙 赵承易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1-197,共7页
沙尘暴期间总颗粒物高达约6000μg· m-3, 比平日高近30倍. 主要污染源元素As, Sb, Se的富集系数比平日更高, 主要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北京局部地区, 而且来自于其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区域污染源. 污染源元素Pb, Zn, Cd, Cu相比于平日... 沙尘暴期间总颗粒物高达约6000μg· m-3, 比平日高近30倍. 主要污染源元素As, Sb, Se的富集系数比平日更高, 主要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北京局部地区, 而且来自于其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区域污染源. 污染源元素Pb, Zn, Cd, Cu相比于平日富集系数下降, 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自身. Al, Fe, Sc, Mn, Na, Ni, Cr, V, Co等9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均接近于1, 主要来自于地壳源. S在沙尘暴中含量高达10μg·m-3, 比平常高出4倍, 主要来源于长期传输过程中由气体到气溶胶的转化. 沙尘暴包含有大量的细粒子, 粒径小于2.1 和 9.0-m的部分分别占总量的16.1 %和76.9 %. 值得注意的是在沙尘暴中检测出Fe(Ⅱ). Fe(Ⅱ)为大洋表层水带去可供生物吸收的营养元素Fe, 从而导致表层生物二甲基硫排放的增加. 大气中的铁和硫的相互耦合及其正反馈过程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气溶胶 颗粒物 污染源 转化机制 2000年 全球气候变化 组成 来源 粒径分布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28
7
作者 王涛 陈广庭 +3 位作者 钱正安 杨根生 屈建军 李栋梁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2-327,共6页
中国北方主要包括 :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阿拉善盟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 ;内蒙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和蒙陕宁长城沿线四个主要沙尘暴中心和源区。我国沙尘暴从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呈波动减少之势 ,90年代在减少中有回... 中国北方主要包括 :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阿拉善盟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 ;内蒙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和蒙陕宁长城沿线四个主要沙尘暴中心和源区。我国沙尘暴从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呈波动减少之势 ,90年代在减少中有回升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更是急剧增加 ,预示着新一轮沙尘暴活跃期已经开始。生态环境恶化和气象条件的变化是我国北方沙尘暴增多的原因。目前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还很有限 ,减缓沙尘暴灾害频度与强度的关键在于搞好地面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并重”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针 ;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停止导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一切生产活动 ,对于超出生态承载能力的地区可以采取一定的生态移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沙尘暴 发展趋势 生态环境 甘肃 土壤风蚀 内蒙
下载PDF
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7
8
作者 史培军 严平 +3 位作者 高尚玉 王一谋 哈斯 于云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71-77,共7页
我国强沙尘暴灾害的逐年加剧是气候干暖化背景下,沙化土地扩展的结果.沙尘暴的频发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加强对我国沙尘暴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我国沙尘暴灾害的现状及动态演变,综合分析了沙尘暴发... 我国强沙尘暴灾害的逐年加剧是气候干暖化背景下,沙化土地扩展的结果.沙尘暴的频发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加强对我国沙尘暴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我国沙尘暴灾害的现状及动态演变,综合分析了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成因,评述了我国沙尘暴的研究历史、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灾害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 被引量:123
9
作者 王式功 董光荣 +2 位作者 杨德保 金炯 尚可政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86-94,共9页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且有两个多发中心区,即塔无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尤以四月份最多;沙尘暴的形成是地形、地表沙尘物质、有利的急浪位置、低层大气的不稳定和锋面过境后的大风五种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1951~1987年沙尘暴出现日数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减少的,但不同干旱气候区略有差异;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整个北方地区沙尘暴总的趋势将呈波动式增加(约比1951~1987年的平均值增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变化 趋势预测 风沙流
下载PDF
2000年春季沙尘暴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15
10
作者 周秀骥 徐祥德 +2 位作者 颜鹏 翁永辉 王建林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7-334,共8页
综合分析研究2000年春季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揭示了沙尘暴天气在起沙、扬沙、水平输送以及沉降过程中关键动力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3~4月份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过程起沙的动力条件与春季冷空气活动等气候因素有关,并与北... 综合分析研究2000年春季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揭示了沙尘暴天气在起沙、扬沙、水平输送以及沉降过程中关键动力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3~4月份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过程起沙的动力条件与春季冷空气活动等气候因素有关,并与北方土壤干土层面积、地面风场摩擦速度呈异常显著相关.沙尘暴活动特征可用起沙-扬沙-远距离输送综合物理模型来描述.研究结果为我国沙尘暴预报理论和治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 春季 沙尘暴 动力学 气溶胶 摩擦速度
原文传递
沙尘暴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 被引量:115
11
作者 石广玉 赵思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1-606,共16页
近年来,中国北方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事件引起世人的关注。实际上,沙尘暴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交通,造成土壤风蚀和其他人、畜生命财产等社会、经济损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大气气溶胶,沙尘粒子还具有重要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作者在简单综述... 近年来,中国北方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事件引起世人的关注。实际上,沙尘暴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交通,造成土壤风蚀和其他人、畜生命财产等社会、经济损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大气气溶胶,沙尘粒子还具有重要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作者在简单综述沙尘暴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探讨沙尘暴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北方地区 气候 环境
下载PDF
强沙尘暴发展与干飑线——黑风暴形成的一个机理分析 被引量:102
12
作者 胡隐樵 光田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8-185,T003,共9页
该文分析了1993年5月5日黑风暴的发展过程和景观以及天气形势,研究了干飑线和强冷锋前干飑线发展同黑风暴爆发的关系。分析结果指出:由于强冷锋过境时冷锋前干飑线移至被强烈太阳辐射加热的地表以及条件不稳定大气层结地区,干... 该文分析了1993年5月5日黑风暴的发展过程和景观以及天气形势,研究了干飑线和强冷锋前干飑线发展同黑风暴爆发的关系。分析结果指出:由于强冷锋过境时冷锋前干飑线移至被强烈太阳辐射加热的地表以及条件不稳定大气层结地区,干飑线进一步发展致使黑风暴爆发。黑风暴的沙墙是类似于飑线阵风锋面的干飑线沙暴锋面。它是阵风锋面前沿反向上升气流卷起干燥地表尘沙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黑风暴 干飑线
下载PDF
近45a我国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 被引量:109
13
作者 丁瑞强 王式功 +2 位作者 尚可政 杨德保 李建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6-310,共5页
利用1954—1998年我国334个站每月沙尘暴和扬沙发生日数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估计和多项式函数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变化,发现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沙尘暴和扬沙年平均日数都是在20世纪50... 利用1954—1998年我国334个站每月沙尘暴和扬沙发生日数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估计和多项式函数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变化,发现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沙尘暴和扬沙年平均日数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最高,60年代减少,之后70年代又有回升的趋势,到80年代又减少,90年代最少。沙尘暴日数的变化存在着6.7a的周期及2.59a和3.38a的周期,并且2.59a和3.38a的周期都通过了α=0.1的显著性检验。扬沙不存在显著性周期。由于资料长度的限制,无法对22a以上的长周期进行分析。利用滑动t检验法和气候跃变参数Jy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突变问题,发现沙尘暴和扬沙日数从80年代到90年代的变化率最高,沙尘暴和扬沙分别在1985年和1984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我国北方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从50年代到90年代呈上升趋势,从而使沙尘天气对我国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增强的趋势;近年来,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程度增强、范围扩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紧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扬沙天气 线性趋势估计 多项式函数拟合 周期变化 长期趋势变化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西北地区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4
14
作者 李耀辉 张存杰 高学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5-723,共9页
利用选取的西北5省(区)以及内蒙古西部(110°E以西)分布均匀的127个气象站1960—2000年41a逐月大风出现日数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北地区大风的空间、时间特征,并具体分析了大风与沙尘暴的时空关系,揭示了西北地区大风分布的一些新事实... 利用选取的西北5省(区)以及内蒙古西部(110°E以西)分布均匀的127个气象站1960—2000年41a逐月大风出现日数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北地区大风的空间、时间特征,并具体分析了大风与沙尘暴的时空关系,揭示了西北地区大风分布的一些新事实。西北大风天气可划分为较少区(年均大风日数小于10d)、较多区(年均大风日数10~50d)、多发区(年均大风日数50~100d)和频发区(年均大风日数大于100d)。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为大风较多区,占总站数的61 4%,大风频发区分布最小;大风最频繁发生的地方在新疆西北部的阿拉山口,年平均大风日数超过160d,平均不到3d就有一次大风天气,大风日数最少的地方是陕西北部延安,平均每年发生大风天气的日数不到1d。大风日数空间分布与地形有很大关系,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以及高山和青藏高原极易出现大风天气。西北地区多数台站近40a来大风呈减少趋势,其中新疆西北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和陕西东部等地区减少最为明显,大风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东北部到青海西部地区,其代表站年均大风日数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以后增加了近3倍,达到190d。总体来讲,西北地区大风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以5月最多,其次是夏季,秋、冬季特别是秋季大风最少;陕西、甘肃中南部夏季大风较多,青海东南部则夏季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天气 沙尘暴 西北地区 时空分布特征 沙源 台站 气象站 夏季 南疆 冬季
下载PDF
强沙尘暴微气象特征和局地触发机制 被引量:95
15
作者 胡隐樵 光田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81-589,共9页
强沙尘暴是干旱地区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本文分析了1993年5月5日强沙尘暴的微气象特征和各辐射分量特征。并结合这次强沙尘暴大、中尺度过程特征,分析了强沙尘暴和干飑线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干飑线发展具有一种沙尘... 强沙尘暴是干旱地区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本文分析了1993年5月5日强沙尘暴的微气象特征和各辐射分量特征。并结合这次强沙尘暴大、中尺度过程特征,分析了强沙尘暴和干飑线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干飑线发展具有一种沙尘造成的辐射冷却正反馈机制和局地不稳定大气的触发机制。进而根据这些事实建立一个干飑线发展的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黑风暴 飑线 气象特征 局地触发机制
下载PDF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2.沙漠化的研究内容 被引量:83
16
作者 王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82,共6页
我国开展沙漠化的研究与防治已有半个世纪,但沙漠化土地一直在加速扩展,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严峻态势,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在认识沙漠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沙漠化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来... 我国开展沙漠化的研究与防治已有半个世纪,但沙漠化土地一直在加速扩展,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严峻态势,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在认识沙漠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沙漠化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来指导防治实践。沙漠化过程研究与防治实践中许多科学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以沙漠化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的研究。作者就我国沙漠化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开展讨论,认为沙漠化研究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时间序列上,将沙漠化环境背景的形成演化、沙漠化与沙尘暴的现代过程及其在全球变化格局下的发展趋势的研究系统化,以揭示沙漠化的形成与演变;在空间结构上,将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过程与区外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格局视为统一的环境动力系统进行研究,以揭示沙漠化与沙尘暴的空间分异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定量认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研究沙漠化的演变规律及其调控的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为沙漠化防治提供科学基础。据此,提出沙漠化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沙漠化过程的自然与人文背景研究、沙漠化(沙尘暴)动力学过程及其调控、沙漠化的生物学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机理和沙漠化综合防治战略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沙漠化 研究内容 研究区域 生态环境 沙漠化防治 沙尘暴 沙漠 戈壁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82
17
作者 牛生杰 章澄昌 孙继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1996年至1999年4年间的4月和5月,在贺兰山的东西两侧沙漠地区用APS—3310A.型激光空气动力学粒子谱仪进行了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观测,取得了大量背景大气、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条件下的沙尘粒子谱分... 1996年至1999年4年间的4月和5月,在贺兰山的东西两侧沙漠地区用APS—3310A.型激光空气动力学粒子谱仪进行了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观测,取得了大量背景大气、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条件下的沙尘粒子谱分布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同沙漠地区不同沙尘天气条件下的大气气溶胶粒子谱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地区 沙尘气溶胶 谱分布 浮尘 扬沙 沙尘暴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 被引量:90
18
作者 刘景涛 郑明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64,共14页
使用 195 7— 1996年 40年内蒙古中西部 74个地面测站沙尘暴观测资料 ,确定了不同范围强和特强沙尘暴标准 ,给出了强和特强沙尘暴过程的个例谱 ;对其地理分布、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内蒙古中西部有三个强和特... 使用 195 7— 1996年 40年内蒙古中西部 74个地面测站沙尘暴观测资料 ,确定了不同范围强和特强沙尘暴标准 ,给出了强和特强沙尘暴过程的个例谱 ;对其地理分布、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内蒙古中西部有三个强和特强沙尘暴多发中心 ;强和特强沙尘暴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和日变化显著 ,70年代和 6 0年代次数最多 ,强度也最强 ,80年代开始减少 ,2 0 0 0年、2 0 0 1年又趋于增加 ;在一年内强和特强沙尘暴集中出现在春季的 3~ 5月份 ;一天之中则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文中还对形成上述统计特征的气候学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尘暴 统计特征 气候学成因 年代际变化 地理分布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79
19
作者 牛生杰 孙继明 桑建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58,共4页
通过统计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各 6个气象站的沙尘暴观测资料 ,结果表明 ,4月和 5月分别是贺兰山东、西两侧沙尘暴的高发期 ,盐池和拐子湖是东、西两侧的高发中心。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总趋势是减小的 ,但仍有 3个站沙尘暴发生日数有增加... 通过统计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各 6个气象站的沙尘暴观测资料 ,结果表明 ,4月和 5月分别是贺兰山东、西两侧沙尘暴的高发期 ,盐池和拐子湖是东、西两侧的高发中心。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总趋势是减小的 ,但仍有 3个站沙尘暴发生日数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地区 沙尘暴 发生次数 变化趋势 风沙流
下载PDF
南疆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86
20
作者 王旭 马禹 +1 位作者 陈洪武 陶祖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根据新疆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整理出1961—1999年39a南疆42个气象观测站的沙尘暴天气现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南疆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南疆沙尘暴的高发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南缘高于其它周边地区;②沙尘暴的... 根据新疆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整理出1961—1999年39a南疆42个气象观测站的沙尘暴天气现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南疆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南疆沙尘暴的高发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南缘高于其它周边地区;②沙尘暴的多发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沙尘暴的发生明显减少;③沙尘暴主要出现在3~8月,最活跃的是4~6月;④塔里木盆地全天都有沙尘暴发生,主要是在2~6时、11~15时、19~24时三个时段,其它地区在15~22时;⑤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数沙尘暴持续时间在2 5h以内,其它地区大多数沙尘暴持续在30min以内。沙尘暴的最长持续时间盆地周边超过20h,其它地区在10h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61—1999年 沙尘暴 统计分析 时空分布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