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止事故桶固体盐沉积的方法
1
作者 霍保民 《中国井矿盐》 CAS 2016年第1期7-8,12,共3页
本文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从分析事故桶料液中固体盐沉降原因及其危害入手,介绍了几种经常采用的防止固体盐沉降的方法,同时重点推出一种简单适用的在事故桶底部设置喷冲装置,防固体盐沉降堆积的方法。
关键词 储存 料液 固体盐 沉降堆积 卤水 喷冲 方法
下载PDF
羌塘盆地雀莫错沉降-堆积中心成因:热力衰减塌陷沉降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池洋 杨兴科 +2 位作者 任战利 郑孟林 赖绍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在羌塘盆地东北部雀莫错地区侏罗系厚度巨大、层序齐全。其中,侏罗纪最早沉积的雀莫错组和最晚沉积的雪山组,现今地层残存厚度均超过1 3 0 0m ,分别属盆地内同期显著的局部沉降-堆积中心。这两期沉降-堆积中心的发育背景和演化过程颇为... 在羌塘盆地东北部雀莫错地区侏罗系厚度巨大、层序齐全。其中,侏罗纪最早沉积的雀莫错组和最晚沉积的雪山组,现今地层残存厚度均超过1 3 0 0m ,分别属盆地内同期显著的局部沉降-堆积中心。这两期沉降-堆积中心的发育背景和演化过程颇为相似,即前期均有热力-岩浆活动的证据和与之有关的隆起背景;随后,早期沉积较薄甚至遭受剥蚀的隆起区发生快速沉降,接受巨厚沉积。这种隆、坳特征在时间上前后相随、上下叠置的特别现象,为热力作用形成的构造所特有。这一特征是雀莫错地区经历了(1 )早期深部热力-岩浆作用上拱、岩浆喷溢,地壳表浅层隆升剥蚀,和(2 )晚期深部热力衰减冷却,表浅层塌陷沉降之全过程的表现和记实。近年完成的航磁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所反映出的深部结构方面证明此热力塌陷构造的存在。上侏罗统雪山组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高达1 6 3 %~1 83 % ,为中生代热异常的发生提供了证据。雪山期塌陷沉降型火山机构的热力衰减塌陷和伴随的岩浆活动,一直间断延续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初。随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塌陷 沉降堆积中心 雀莫错 羌塘盆地 侏罗纪 青藏高原 岩浆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