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诗抒情的共振原理(下)
1
作者 杨义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5-10,共6页
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源于因广博的内容 ,有限的篇幅以及诗人的工力和苦心孤诣之间形成的共振性诗学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强大坚韧的组合功能 ,包融了作者的灾难感和忧患意识。在共振显现上 ,首先表现为感情共振 ,其结构多为双情感系统... 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源于因广博的内容 ,有限的篇幅以及诗人的工力和苦心孤诣之间形成的共振性诗学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强大坚韧的组合功能 ,包融了作者的灾难感和忧患意识。在共振显现上 ,首先表现为感情共振 ,其结构多为双情感系统形态 ;其次 ,情感是诗歌体制组合的纽带和内在动力 ,其旋转方向和形态 ,则受深层的意义支配 ;同时 ,这种诗学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沉郁风格 共振原理 诗歌 艺术风格 诗学机制 灾难感 抒情 优惠意识 情感 文学评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