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强非均质致密砂岩储层的地质建模 被引量:44
1
作者 贾爱林 唐俊伟 +2 位作者 何东博 嵇业成 程立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苏里格气田属辫状河沉积,具有特低渗、强非均质性特征,有效砂体呈孤立状分布在致密砂岩中,规模小且连续性、连通性差。气田密井网解剖区的实际建模表明,采用小网格建立井组(或局部)地质模型,有利于有效地表征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通过... 苏里格气田属辫状河沉积,具有特低渗、强非均质性特征,有效砂体呈孤立状分布在致密砂岩中,规模小且连续性、连通性差。气田密井网解剖区的实际建模表明,采用小网格建立井组(或局部)地质模型,有利于有效地表征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通过辫状河沉积储层的专家研究经验、露头观测和沉积物理模拟实验所形成的地质知识库来确定关键的建模参数,并从多个实现中优选模型储量出现概率最大的作为地质模型的建模思路和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储层的复杂地质特点和强非均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低渗透 强非均质性 沉积露头 地质建模
下载PDF
湖泊深水重力流沉积露头精细解剖——以鄂尔多斯盆地瑶曲剖面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27
2
作者 吕奇奇 罗顺社 +6 位作者 付金华 向吉 牛小兵 龚辰 徐黎明 冯胜斌 李士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7-628,共12页
沉积露头为精细刻画沉积体内部结构、建立准确地下地质模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瑶曲剖面长7段为例,采用地质学、野外露头沉积学方法,详细剖析了湖泊深水重力流沉积深水岩相的类型、特征、垂向组合及沉积环境... 沉积露头为精细刻画沉积体内部结构、建立准确地下地质模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瑶曲剖面长7段为例,采用地质学、野外露头沉积学方法,详细剖析了湖泊深水重力流沉积深水岩相的类型、特征、垂向组合及沉积环境。研究表明,瑶曲剖面长7段发育块状细砂岩相、鲍马序列粉砂岩相、水平纹理泥岩相、块状泥岩相、水平层理页岩相、凝灰岩相6种岩相类型,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滑塌沉积、深水原地沉积、火山碎屑沉积5类沉积单元,在垂向上5类沉积单元构成了A、B、C、D 4类垂向分布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研究认为长7段发育湖泊、水道型重力流沉积两种沉积体系。湖泊相可进一步确定为半深湖—深湖亚相,深水原地沉积微相,以D类岩相组合最为发育;水道型重力流沉积体系进一步划分为近源水道、远源水道、堤岸、前端朵体4个亚相,包含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滑塌沉积3个微相,近源水道+堤岸形成A类、C类、B类岩相组合,远源水道+堤岸形成B类、C类岩相组合,前端朵叶发育C类岩相组合。剖面相分析表明,研究区优质的烃源岩与重力流砂体可构成较好的"下生上储"的致密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露头 岩相类型 垂向组合 湖泊深水重力流 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湖泊细粒沉积特征精细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剖面长7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奇奇 罗顺社 +4 位作者 付金华 牛小兵 徐黎明 冯胜斌 李士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373,共10页
野外地质露头为精细刻画沉积体内部结构、建立准确地下地质模型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剖面长7段为例,采用岩石学、野外露头沉积学方法,详细剖析了湖泊细粒沉积的岩相类型、特征、垂向组合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延河剖... 野外地质露头为精细刻画沉积体内部结构、建立准确地下地质模型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剖面长7段为例,采用岩石学、野外露头沉积学方法,详细剖析了湖泊细粒沉积的岩相类型、特征、垂向组合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延河剖面长7段发育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流水交错层理细砂岩相、浪成交错层理粉砂岩相、沙纹层理粉砂岩相、变形层理粉砂岩相、水平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块状泥岩相、水平层理(砂质)泥岩相、水平纹层页岩相9种岩相类型。在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基础上,研究认为长7段为远源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浅湖-半深湖沉积,进一步细分出7类沉积单元,其中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较为发育,水下天然堤、远砂坝、席状砂发育规模较小,浅湖-半深湖沉积只在长72段下部发育,河口坝基本不发育,仅局部可见。对各沉积单元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识别出Ⅰ、Ⅱ、Ⅲ、Ⅳ4类垂向分布形式,其中Ⅰ、Ⅱ组合主要分布在研究区长71、长73亚段,Ⅲ、Ⅳ组合主要分布在研究区长72亚段。剖面相分析表明,长7沉积期整体为一套先变细、再变粗的细粒沉积序列,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浅湖-半深湖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 沉积露头 岩相类型 垂相组合 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沉积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尚锋 张昌民 +2 位作者 尹太举 李向阳 赵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8-24,4,共7页
近年来中国在沉积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对中国第五届沉积学大会所提交的论文、摘要进行整理及综合分析,结合国内所发表沉积学相关论文,总结了中国沉积学研究在河流三角洲沉积与层序、深水沉积与层序、碳酸盐岩沉积与层序、... 近年来中国在沉积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对中国第五届沉积学大会所提交的论文、摘要进行整理及综合分析,结合国内所发表沉积学相关论文,总结了中国沉积学研究在河流三角洲沉积与层序、深水沉积与层序、碳酸盐岩沉积与层序、沉积试验与模拟、地震沉积学、盆地演化与沉积充填、古气候与沉积作用、沉积地球化学、沉积学与非常规油气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认为,中国沉积学今后的研究应充分利用沉积露头及岩心观察资料,加强沉积过程分析及模拟(包括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完善沉积理论模型。在沉积学研究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交叉前缘学科的相关方法,使沉积学的过程研究更趋科学,所总结的理论模型更趋完善,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沉积学研究 进展 沉积露头 岩心观察资料 沉积理论模型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欢庆 李文青 洪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3-603,共11页
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异。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为例,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建模的基础、训练图像的建立、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与传... 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异。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为例,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建模的基础、训练图像的建立、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与传统地质建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等内容。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井间预测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建模方法的特点。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图像获取、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学 地质建模 变差函数 训练图像 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 精细油藏描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