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根发 黄和 +2 位作者 黄凤鸣 陶继文 温显端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19-126,T001,共9页
晚二叠世合山组总体上是在低能的浅水局限台地中沉积下来的,由于海平面下降,局限台地露出水面,发生泥炭沼泽化,堆积泥炭.根据沉积学特征、生物组合类型及岩石组合类型,在合山组中识别出4种微相类型:单粒度基底型、双粒度单模式... 晚二叠世合山组总体上是在低能的浅水局限台地中沉积下来的,由于海平面下降,局限台地露出水面,发生泥炭沼泽化,堆积泥炭.根据沉积学特征、生物组合类型及岩石组合类型,在合山组中识别出4种微相类型:单粒度基底型、双粒度单模式型、双粒度双模式型、过渡类型和7种沉积相:滨岸平原沼泽-泥炭沼泽相、潮上沼泽-泥炭沼泽相、潮上相、潮间-潮上沼泽-泥炭沼泽相、潮间相、浅水潮下相、较深水潮下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合山 广西 晚二叠世 地层
下载PDF
武当群上部变沉积岩组时代归属问题:单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被引量:36
2
作者 蔡志勇 罗洪 +4 位作者 熊小林 吴德宽 吴贤亮 孙三才 杨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武当群主要分布在南秦岭武当地块中部,下部为变火山岩组,上部为变沉积岩组。目前认为上部变沉积岩组成岩年龄为1000—1200Ma,属中元古代。从上部变沉积岩组凝灰岩夹层中获得5颗锆石进行了U-Pb法年龄测定,结果显示时代为(744±36)Ma... 武当群主要分布在南秦岭武当地块中部,下部为变火山岩组,上部为变沉积岩组。目前认为上部变沉积岩组成岩年龄为1000—1200Ma,属中元古代。从上部变沉积岩组凝灰岩夹层中获得5颗锆石进行了U-Pb法年龄测定,结果显示时代为(744±36)Ma,结合古生物及地层研究成果,认为测定的这组年龄值代表了武当岩群上部变沉积岩组的成岩时间为南华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群 沉积 单锆石U—Pb年龄 南华纪 湖北
原文传递
关于武当群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业明 韦昌山 +1 位作者 付建明 余凤鸣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武当群变沉积岩组和变火山岩组形成时代差别较大 ,变形变质特征明显不同 ;“界牌垭砾岩”具有底砾岩特点。由此推测 ,二者之间可能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因此 ,武当群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层单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当考虑将其解体的方案。
关键词 武当群 界牌垭砾岩 角度不整合 沉积 形成时代 地层单位 变火山岩
下载PDF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淑芬 刘文兴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关键词 微体古植物群 沉积 晨旦系 沉积 地层
下载PDF
第一届国际地球化学会议
5
《地球化学》 CAS 1972年第1期116-116,共1页
第一届国际地球化学会议于1971年7月20—25日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分四个组:Ⅰ岩浆作用;Ⅱ热液作用;Ⅲ变质作用;Ⅳ沉积作用。整个会议期间听取了约250个报告。 岩浆作用组讨论了地壳、地慢和宇宙空间(包括熔融状态物质)的所有的地球化学... 第一届国际地球化学会议于1971年7月20—25日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分四个组:Ⅰ岩浆作用;Ⅱ热液作用;Ⅲ变质作用;Ⅳ沉积作用。整个会议期间听取了约250个报告。 岩浆作用组讨论了地壳、地慢和宇宙空间(包括熔融状态物质)的所有的地球化学作用。其中包括原生星云物质的物理化学演化理论,地球各深部带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问题,花岗岩成因问题.成矿作用与岩浆和变质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届国际地球化学会议 岩浆作用 热液作用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