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积物古DNA揭示西藏廓雄遗址的食物构成 被引量:5
1
作者 顾政权 高玉 +8 位作者 王一如 杨继帅 冉景坤 杨晓燕 夏格旺堆 Mikkel Winther PEDERSEN 盛桂莲 王昱程 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3-835,共13页
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是重建古代食谱的重要手段.对出土动植物遗存的种属鉴定是动植物考古研究的基础,但其鉴定效率严重依赖于动植物遗存的保存状态.沉积物古DNA(sedimentary ancient DNA)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数十万年以来的沉积... 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是重建古代食谱的重要手段.对出土动植物遗存的种属鉴定是动植物考古研究的基础,但其鉴定效率严重依赖于动植物遗存的保存状态.沉积物古DNA(sedimentary ancient DNA)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数十万年以来的沉积物中提取出古代动植物和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而恢复当时生态环境中的物种组成.但目前将沉积物古DNA技术应用于旷野遗址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尝试将沉积物古DNA技术应用于西藏廓雄遗址(3160~2954cal a BP)的调查剖面,并与出土的动植物遗存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大麦(Hordeum vulgare)和绵羊(Ovis aries)等农作物与家养动物的鉴定上,两种方法可以互相印证,但遗址堆积物古DNA中还检测到大植物遗存中没有发现的粟(Setaria italica),以及多种与农作物伴生的微生物.本研究通过动植物常规鉴定方法与沉积物古DNA分析,揭示了廓雄遗址先民的部分食物组成,其中包括:粟类、麦类等谷物,绵羊、黄牛等家养动物,以及渔猎的野生动物等.本项研究表明,沉积物古DNA技术具有通过旷野遗址文化堆积物复原其中动植物种属信息的潜力,为其进一步应用于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沉积物dna 遗存 遗存
原文传递
从宏观到微观:土壤及沉积物的考古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温睿 祁学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6-942,共17页
土壤或各类沉积物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物质,是各类考古遗存的载体,同时也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蕴含着丰富的考古学信息。随着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检测手段的快速发展,考古学研究对象由宏观层面拓展至分子级别的微观层面。以土壤或沉积物为... 土壤或各类沉积物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物质,是各类考古遗存的载体,同时也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蕴含着丰富的考古学信息。随着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检测手段的快速发展,考古学研究对象由宏观层面拓展至分子级别的微观层面。以土壤或沉积物为对象的考古学研究也不断深化,呈现出精细化的趋势。目前考古土壤研究仍停留在宏观层面,微观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为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该文系统梳理了考古土壤微观研究的4个方面——土壤地球化学研究、土壤微形态分析、沉积物古DNA研究和有机残留物分析。研究表明:①土壤地球化学利用元素异常分布推测人类活动,已应用于遗址勘探、功能区划分等;②土壤微形态揭示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可用于环境考古研究;③沉积物古DNA实现对古代生物种属的识别,在古环境研究中应用广泛;④有机残留物分析可检测古代饮食、祭祀等活动的残留,为重建古代生产生活提供依据。该文认为上述4方面在考古土壤微观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因此,考古土壤微观研究应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并探索统一的土壤保存方法,从而推动考古土壤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以发掘更丰富的考古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球化学分析 土壤微形态 沉积物dna 有机残留分析
下载PDF
沉积物古DNA重构动植物群落变化及人地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夏青 吕飞亚 +3 位作者 万的军 金章东 黄平安 刘峰贵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5-925,I0001,共12页
近二十年兴起的沉积物古DNA指标具有极大的生物分类学宽度,为认识全球范围内海相、湖相、陆相第四纪生物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注入了新活力。然而,这一指标在国内的应用极为有限,严重滞后于国际水平。本文在介绍沉积物古DNA指标的鉴别实... 近二十年兴起的沉积物古DNA指标具有极大的生物分类学宽度,为认识全球范围内海相、湖相、陆相第四纪生物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注入了新活力。然而,这一指标在国内的应用极为有限,严重滞后于国际水平。本文在介绍沉积物古DNA指标的鉴别实验流程和国内初步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综述了沉积物古DNA组成在重建地质历史时期动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人类迁徙导致的动植物扩散及其环境效应和人类农牧活动历史演化三个方面的应用,展望了沉积物古DNA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以期推动沉积物古DNA指标在国内第四纪气候和环境考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dna dna条形码技术 动植群落演替 入侵 农牧活动 人地关系
下载PDF
沉积物古DNA探秘灭绝古人类演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平婉菁 刘逸宸 付巧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2-369,共8页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DNA,揭示该灭绝古人类群体此前未知的人口更替的历史。沉积物古核DNA富集突破了古DNA研究依赖化石材料的限制,为深入探究远古不同人类群体在更宏大时空框架下迁徙、演化与适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可能。由此,本文将着重解读该研究带来的对尼安德特人遗传历史的新认识及其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将结合人类化石DNA及其他沉积物研究所发现的灭绝古人类线粒体DNA证据,厘清尼安德特人的种群多样性及其种群间分离或替代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dna 核基因组 灭绝人类 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 杂交捕获 探针组 种群替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