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江河口盐沼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特征 被引量:43
1
作者 贾瑞霞 仝川 +1 位作者 王维奇 曾从盛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492-499,共8页
以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选择远、近潮沟2个不同潮水水淹区域设置样线,对研究区3种建群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短叶茳芏(又称咸草)(Cyperus malacceusis)和藨草(Scirpus triqueter)下18个沉积物剖面分层取样,研... 以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选择远、近潮沟2个不同潮水水淹区域设置样线,对研究区3种建群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短叶茳芏(又称咸草)(Cyperus malacceusis)和藨草(Scirpus triqueter)下18个沉积物剖面分层取样,研究闽江河口湿地远、近潮沟区不同植物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芦苇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储量最大,咸草下沉积物次之,藨草下沉积物最小;芦苇、咸草和藨草下0~60cm沉积物中有机碳储量平均为10045.7t/km2、9706.9t/km2和5303.9t/km2;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储量与植物种类及生物量密切相关;近潮沟区藨草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大于远潮沟区,而远、近潮沟区芦苇和咸草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波动变化,且差异不明显,其近潮沟区有机碳储量小于远潮沟区。3种植物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容重呈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n=36,r=-0.8041,p<0.001),其与盐度、pH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储量 沉积物剖面 潮沟 芦苇 咸草 蔗草 闽江口湿地
下载PDF
长江口宝山孔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敏 许世远 +2 位作者 俞立中 P J Baugh S M Hutchinson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2,17,共5页
长江口宝山一个典型孔沉积物中多环芳烃 (PAHs)研究表明 :PAHs总量分布在 (0 .0 8~ 11.74)× 10 -6。总的和单个PAHs化合物随深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主要特征为亚表层含量最大 ,然后向表层以及随深度的增加而趋于降低。依据荧蒽 /(荧... 长江口宝山一个典型孔沉积物中多环芳烃 (PAHs)研究表明 :PAHs总量分布在 (0 .0 8~ 11.74)× 10 -6。总的和单个PAHs化合物随深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主要特征为亚表层含量最大 ,然后向表层以及随深度的增加而趋于降低。依据荧蒽 /(荧蒽 +芘 )值以及 2~ 3环与 3~ 4环PAH化合物分布特点 ,显示出热解成因 (主要为大气沉降 )可能是孔沉积物 ,尤其是亚表面中PAHs的主要来源。但从甲基萘与萘的比率所显示的PAHs分布样式来看 ,孔剖面附近的污水排放也将可能是重要的石油成因的PAHs来源。文中提出 ,两种输入的叠加混合 ,是产生上述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另外 ,河口及近岸沉积物及其水系统的物化条件、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沉积物剖面 含量分布 长江口 污染
下载PDF
滇西沘江沉积物剖面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瑞萍 王安建 +2 位作者 曹殿华 李以科 王高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83-1390,共8页
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流经兰坪金顶铅锌矿区的沘江3个沉积物剖面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Pb、Zn、Cd和As在流域的分布特征和在沉积物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距矿山75km的河段沉积物中,浅层沉积物中4种金属元素均污染严重,金顶铅锌矿... 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流经兰坪金顶铅锌矿区的沘江3个沉积物剖面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Pb、Zn、Cd和As在流域的分布特征和在沉积物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距矿山75km的河段沉积物中,浅层沉积物中4种金属元素均污染严重,金顶铅锌矿是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随着矿山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染程度加深。4种重金属元素中Cd活性态比例高,且污染程度最强、范围最广、深度最大,Zn、Pb次之,As污染相对较轻、范围较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结果表明,浅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表现出中等—很强的生态风险性,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是Cd,其后依次是Pb、As和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沘江 金顶铅锌矿 沉积物剖面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连续提取和液体磷核磁共振表征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磷的剖面分布(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润宇 吴丰昌 陈敬安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384-388,共5页
应用连续提取法(SMT)和液体磷核磁共振(31P NMR)技术研究了太湖北部梅梁湾沉积物中磷形态和组成的剖面变化。结果表明,铁/铝磷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约占总磷含量的 44.0–54.6%。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铁/铝磷含量均随沉积深度增加... 应用连续提取法(SMT)和液体磷核磁共振(31P NMR)技术研究了太湖北部梅梁湾沉积物中磷形态和组成的剖面变化。结果表明,铁/铝磷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约占总磷含量的 44.0–54.6%。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铁/铝磷含量均随沉积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至 18 cm 以下略有增加,而钙磷却在柱样下部随沉积深度增加呈累积趋势。31P NMR 显示,沉积物磷主要由正磷酸盐(72.0-99.2%)和磷酸单酯(0.8-25.9%)构成,磷酸二酯、膦酸盐和焦磷酸盐的相对含量非常低,分别为 1.0%、0.4–1.0%和 0.1%。正磷酸盐含量在沉积物表层 9 cm 内减少了 65%,9 cm 以下波动变化,但总体呈降低趋势。这些特征表明沉积物中磷对梅梁湾上覆水体具有强烈的释放潜力,是太湖富营养化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剖面 连续提取 液体磷核磁共振 梅梁湾 太湖
下载PDF
牦牛坪稀土矿区河流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伟河 施泽明 倪师军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89-393,共5页
以牦牛坪稀土矿区下游水系沉积物剖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矿山开发对河流沉积环境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水系沉积物剖面中的元素含量变化可分为0~10 cm、10~30 cm、30~40 cm、40 cm以下4个沉积时期。应用放射性核素210Pb确定沉积年... 以牦牛坪稀土矿区下游水系沉积物剖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矿山开发对河流沉积环境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水系沉积物剖面中的元素含量变化可分为0~10 cm、10~30 cm、30~40 cm、40 cm以下4个沉积时期。应用放射性核素210Pb确定沉积年代,得出1910年至今,河流的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0.45 cm/a。根据沉积速率变化趋势将沉积分为4个阶段:1910~1940年,沉积厚度大约为5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168 cm/a,该阶段K、Na、U、S、Mo、Mn、Pb、F含量逐渐降低;1940~1990年,沉积厚度大约为22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44 cm/a,浅层的12 cm呈现低K、Na、U、S、Mo、Mn、Pb、F,相对高pH、N、P、有机质的特征,深层的10 cm呈现相对高K、Na、U、S、Mo、Mn、Pb、F的特征;1990~1999年,沉积厚度约为8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889 cm/a,该阶段呈现低K、Na、U、S、Mo、Mn、Pb、F,相对高pH、N、P、有机质的特征;1999年至今,沉积厚度大约为10 cm,平均沉积速率为0.909 cm/a,该阶段呈现低pH、N、P、有机质,高K、Na、U、S、Mo、Mn、Pb、F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坪稀土矿 沉积物剖面 矿山环境 重金属 沉积速率
下载PDF
云南抚仙湖近千年地震事件记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雁玲 李杰森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06-911,共6页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地区之一。在各省份中,处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是地震发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省会昆明以南60km处的抚仙湖位于小江地震带和通海—石屏地震带的交汇处,该地区的地震频次又居云南省之首。如果能在抚仙湖的沉积...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地区之一。在各省份中,处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是地震发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省会昆明以南60km处的抚仙湖位于小江地震带和通海—石屏地震带的交汇处,该地区的地震频次又居云南省之首。如果能在抚仙湖的沉积物中找到历史地震的自然记录并解释其机理,就意味着发现了一个由抚仙湖自然形成的地震记录仪。提供了证明抚仙湖区域历史地震自然记录存在的证据———抚仙湖沉积物的磁化率。我们在抚仙湖的中心地带、水深108m处,钻取到了170cm长的抚仙湖沉积物剖面,经测试证明它对应着近1000年,约公元1025年至今的沉积年代。在研究中,沉积物磁化率的峰值突变与过去1000年中许多有历史记载的地震事件相吻合。此外,一些尚没有记载的古地震事件也通过对湖底沉积物磁化率的分析而得以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沉积物 磁化率 沉积物地震剖面 地震事件记录
下载PDF
江河水下地层探测技术及设备
7
作者 蔡守允 戴杰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7期I0023-I0023,共1页
应用从美国引进的江河水下地层探测设备StrataBox进行消化吸收和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长江水下示范工程的实地测量,获得了该河段河底以下40m内的沉积物剖面图,提高了我国江河水下地层探测技术和安全监测水平,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库堤坝... 应用从美国引进的江河水下地层探测设备StrataBox进行消化吸收和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长江水下示范工程的实地测量,获得了该河段河底以下40m内的沉积物剖面图,提高了我国江河水下地层探测技术和安全监测水平,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库堤坝的病险隐患、河床地质状况和水下工程运用效果提供了准确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层 探测技术 设备 沉积物剖面 堤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